一种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4-30  241

一种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结构模型的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高效结构模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扁桃树是世界著名干果和木本油料作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重要的营养和经济价值。新疆是世界扁桃树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我国扁桃树唯一的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扁桃树仁含脂肪、苦杏仁酶、苦杏仁素、配糖类等营养物质,可作为糖果、糕点、制药和化妆品工业中的原料。目前新疆扁桃树坐果率和产量低下,以株产量为例,美国扁桃树平均产量达到10千克/株,而我国扁桃树主产区新疆仅为2-3千克/株,是美国和伊朗的I /5-1 / 3。另外,新疆地广人稀而绿洲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少,果农间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方式。为保障粮食的战略安全,新疆扁桃树主要是采用农林间作的模式进行栽培的,与国外建园式栽培方式相比,间作式建园因行间间作农作物而使果树的栽培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如何研发出在新疆这种独特的扁桃树农林间作栽培模式下的扁桃树与农作物高效的栽培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广大果农的迫切需求。
[0003]目前新疆扁桃树栽培主要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影响了扁桃树的高产稳产:定植结构混乱,定植所采用的株距和行距没有科学的依据,导致农时操作生产效率的降低;间作矛盾突出,间作物和扁桃树间水、肥、树形结构间因农时作业的矛盾互相影响,无法大规模推广复制应用。亟需对于在间作条件下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高效结构模型的设计和研宄。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扁桃树种植领域扁桃树定植结构混乱、间作矛盾突出、种植结构无法大规模推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高效结构模型,通过合理的设置定植结构确定扁桃树的株距与行距,对扁桃树进行科学的整形修剪结构定型,最后通过设置两套灌溉系统实现扁桃树和间种作物用水的要求,多种科学的结构组合来种植扁桃树,在不影响间作物生长的情况下还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实现扁桃的丰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两套浇灌系统既满足了不同作物对水的利用,还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体现这种扁桃树种植结构模型也可以大规模推广复制应用。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扁桃树持续高产稳产的间作种植结构模型包括定植结构、灌溉结构和树形结构三种结构。通过开沟挖穴,将扁桃树苗木在沟内定植,沟两边起垄,确定科学的扁桃树苗木的定植结构;将扁桃树树形经过整形修剪结构定型,确定科学的树形结构;将扁桃树与间作物灌溉结构分为扁桃树灌溉系统和间作农作物灌溉系统,确定其灌溉结构。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中,扁桃树苗木的定植结构:扁桃树的行距为7米,株距为3米,亩株数为31株。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中,整形修剪结构定型的树形结构:扁桃树型呈高干分层形树型,扁桃树的定干高度为1.1米,树冠与第一层主枝开张角度为60°,扁桃树的中心干上下分3层,层间距控制在0.6米,每层留3-4个主枝,主枝分层着生,主枝数量保持在10-15个,向四周螺旋上升交错排列,上小下大。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中,扁桃树与间作物灌溉结构如下:通过开沟挖穴,将扁桃树苗木在沟内定植,沟两边起垄,种植沟截面呈梯形,上大下小,其中,行距为7米,定植带宽度为1.5米,垄高0.2米,垄宽0.25米,种植沟上边宽I米,下边宽0.8米,深度为0.5米。
[0010]扁桃树与间作物灌溉系统由两套灌溉系统组成,第一套为扁桃树灌溉系统,扁桃树灌溉系统包括扁桃树滴灌分管和扁桃树总管,第二套为间作物灌溉系统,间作物灌溉系统包括间作物滴灌分管和间作物总管。其中,由总管经过阀门后分两路,一路为扁桃树总管,扁桃树总管连接着各扁桃树滴灌分管,扁桃树滴灌分管位于扁桃树沟上方,对扁桃树进行滴灌;另一路为间作物总管,连接着各间作物滴灌分管,间作物滴灌分管位于间作物种植地上,对间作物进行滴灌,间作物种植地上可以根据间作物种植的不同,设置不同数量的间作物滴灌分管。两套灌溉系统因扁桃树及间作物的关键需水期不同而分别进行浇水,最大程度的减少扁桃树与间作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0011]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行业常见的术语:
[0012]高干分层形树型:常见的树形结构中的一种。
[0013]定干:苗木栽植后对植株进行修剪,以确定直立的、没有侧枝的主枝。
[0014]中心干:从根颈以上到着生第一个分枝的部分,称之为树干,也叫中心干。
[0015]中心领导枝:中心领导枝就是树干的延长部分,是树冠中心向上直立生长的骨干枝条。
[0016]主枝:从中心领导枝上分生出来的大枝,是作为树冠主要骨架用的。
[0017]第一层主枝:以地面为基点,由下而上将主枝进行分层计算,第一层的主枝即为第一层主枝。
[0018]侧枝:从主枝上分生出来的枝条,生长势只比主枝弱一些。
[0019]实际上以上行业术语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熟知概念,也可通过本领域常见的工具书和教科书查询。
[0020]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
[0021]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设置定植结构确定扁桃树的株距与行距,对扁桃树进行科学的整形修剪,设置两套灌溉系统,在扁桃树树间套种冬油菜或小麦等其他的农作物,在不影响间作物生长的情况下还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扁桃树花芽分化,达到形成第二年产量的目的,对于实现扁桃树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使扁桃树高产稳产,不影响间作物的生长,还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因为间作物和扁桃树不同的浇灌系统,既满足了不同作物对水的利用,还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体现这种扁桃树种植结构模型也可以大规模推广复制应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扁桃树新建园定植结构及灌溉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整形修剪结构定型的树形结构示意图。
[0025]在图1-3中:1-扁桃树,2_间作物,3_扁桃树沟,4_间作物种植地,5_扁桃树滴灌分管,6-间作物滴灌分管,7-扁桃树总管,8-间作物总管,9-阀门,10-总管;A-机械作业高度,B-定干高度,C-定植带宽度,D-树冠,E-第一层主枝,F-开张角度;G-行距,H-定植沟下边宽度,K-垄宽度,L-定植沟上边宽度,M-垄沟深度,P-垄距地面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一: [0028]一种扁桃树持续高产稳产的间作种植结构模型包括三种结构:定植结构、灌溉结构和树形结构。通过开沟挖穴,将扁桃树I苗木在沟内定植,沟两边起垄,确定科学的扁桃树苗木的定植结构;将扁桃树I树形经过整形修剪结构定型,确定科学的树形结构;将扁桃树I与间作物2灌溉结构分为扁桃树灌溉系统和间作农作物灌溉系统,确定其灌溉结构。
[0029]在本实用新型中,扁桃树苗木的定植结构:扁桃树的行距为7米,株距为3米,亩株数为31株。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整形修剪结构定型的树形结构如下所述:扁桃树I与间作物2机械作业高度A为1.5米,根据第一层主枝的最大开张角度、定植带的宽度及扁桃树行间间作农作物机械作业的高度三个参数的函数关系确定扁桃树的定干高度B为1.1米,定植带宽度C为1.5米,扁桃树主要采用既有利于丰产又利于果农间作的高干分层形树型,扁桃树型呈高干分层形树型,树冠D与第一层主枝E开张角度F为60°,扁桃树有明显的中心干,上下分3层,层间距控制在0.6米,每层留3-4个主枝,主枝分层着生。主枝数量保持在10-15个,向四周螺旋上升交错排列,上小下大。参见附图3。
[0031]在本实用新型中,扁桃树I与间作物I灌溉结构如下:通过开沟挖穴,将扁桃树I苗木在沟内定植,沟两边起垄,截面呈梯形,上大下小,其中,行距G为7米,定植沟下边宽度H为0.8米,垄宽度K为0.25米,定植沟上边宽度L为1.0米,垄沟深度M为0.5米,垄距地面高度P)为0.2米;扁桃树I与间作物2灌溉系统由两套灌溉系统组成,第一套为扁桃树灌溉系统,扁桃树灌溉系统包括扁桃树滴灌分管5和扁桃树总管7,第二套为间作物灌溉系统,间作物灌溉系统包括间作物滴灌分管6和间作物总管8,参见附图1、2。
[0032]在本实用新型中,两套灌溉系统中,由总管10经过阀门9后分两路,一路为扁桃树总管7,扁桃树总管7连接着各扁桃树滴灌分管5,扁桃树滴灌分管5位于扁桃树沟3上方,对扁桃树进行滴灌;另一路为间作物总管8,连接着各间作物滴灌分管6,间作物滴灌分管6位于间作物种植地4上,对间作物进行滴灌,间作物种植地4上可以根据间作物种植的不同,设置不同数量的间作物滴灌分管6。两套灌溉系统因扁桃树及间作物的关键需水期不同而分别进行浇水,最大程度的减少扁桃树与间作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参见附图1。
[0033]实施例二:
[0034]在本实用新型中,扁桃树I定植结构如下:依据小麦播种机播宽5.4米,扁桃树I的定植带宽度L为1.5米;棉花三幅膜宽5.6米,定植带宽度L为1.5米,综合小麦和棉花等作物的机械播种特点,确定扁桃树I的行距G为7米。采用合理密植,株间加密,既保证亩株数,又便于整形修剪,使扁桃树I株间不互相重贴影响,确定株距为3米。所以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系统中株行株行距为3米X7米,亩株数为31株。
[0035]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间作条件下扁桃与农作物的高效种植结构模型,即可提高扁桃树的产量,又可在不影响扁桃树生长的情况下便于农作物的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还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两套浇灌系统,既满足了不同作物对水的利用,还节约了水资源,同时这种扁桃树种植结构也可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0036]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延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结构模型,包括定植结构、灌溉结构和树形结构三种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开沟挖穴,将扁桃树苗木在沟内定植,沟两边起垄,确定科学的扁桃树苗木的定植结构;将扁桃树树形经过整形修剪结构定型,确定科学的树形结构;将扁桃树与间作物灌溉结构分为扁桃树灌溉系统和间作农作物灌溉系统,确定其灌溉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结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桃树苗木的定植结构中,扁桃树的行距为7米,株距为3米,亩株数为31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结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形修剪结构定型的树形结构中,扁桃树型呈高干分层形树型,扁桃树的定干高度为1.1米,树冠与第一层主枝开张角度为60°,扁桃树的中心干上下分3层,层间距控制在0.6米,每层留3-4个主枝,主枝分层着生,主枝数量保持在10-15个,向四周螺旋上升交错排列,上小下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结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桃树与间作物灌溉结构中,通过开沟挖穴,将扁桃树苗木在沟内定植,沟两边起垄,种植沟截面呈梯形,上大下小,其中,行距为7米,定植带宽度为1.5米,垄高0.2米,垄宽0.25米,种植沟上边宽I米,下边宽0.8米,深度为0.5米;扁桃树与间作物灌溉系统由两套灌溉系统组成,第一套为扁桃树灌溉系统,扁桃树灌溉系统包括扁桃树滴灌分管和扁桃树总管,第二套为间作物灌溉系统,间作物灌溉系统包括间作物滴灌分管和间作物总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结构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套灌溉系统由总管经过阀门后分两路,一路为扁桃树总管,扁桃树总管连接着各扁桃树滴灌分管,扁桃树滴灌分管位于扁桃树沟上方,对扁桃树进行滴灌;另一路为间作物总管,连接着各间作物滴灌分管,间作物滴灌分管位于间作物种植地上,对间作物进行滴灌,间作物种植地上可以根据间作物种植的不同,设置不同数量的间作物滴灌分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桃树与农作物间作种植的结构模型,包括定植结构、灌溉结构和树形结构。扁桃树苗木的定植结构中的行距为7米,株距为3米,亩株数为31株;将扁桃树树形经过整形修剪结构定型,扁桃树型呈高干分层形树型,扁桃树定干高度为1.1米,树冠与第一层主枝开张角度为60°,扁桃树的中心干上下分3层,层间距控制在0.6米,每层留3-4个主枝,主枝分层着生,主枝数量保持在10-15个;扁桃树灌溉系统包括两套并行扁桃树滴灌分管和扁桃树总管,在不影响扁桃树生长的情况下便于农作物的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节水节能和扁桃树的丰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IPC分类】A01G17/00, A01G1/00, A01G25/00
【公开号】CN204697635
【申请号】CN201520360962
【发明人】杨波, 郭春苗, 龚鹏, 车玉红, 肖丽, 黄润, 徐叶挺, 艾沙江·买买提
【申请人】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30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