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组件的组合式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雷达中的Τ/R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雷达的核心TR组件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随着TR组件的应用和推广,市场对TR组件的组装工艺要求不断提高。
[0003]为保证该Τ/R组件的核心器件在高温55°C环境下正常工作,其表面温度不能高于850C (温升30°C ),因此需要对该Τ/R组件采取有效的热控技术措施。目前,Τ/R组件常规采用的散热方式中,其冷却方法有强迫风冷、液冷和蒸发冷却等,强迫风冷散热能力有限,液冷和蒸发冷却设备复杂、体积较大、易渗漏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宄和改进,提供一种Τ/R组件的组合式散热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特点。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0006]一种Τ/R组件的组合式散热结构,包括支撑安装于Τ/R组件下方的冷却板,冷却板的下表面带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中安装有多根间隔平行设置的冷却管及多块散热片,冷却管的下方安装有风管,所述散热片包括位于冷却管上方的第一散热片及位于冷却管两侧的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形成冷却管的包围区域;所述风管上带有多根分别伸入相邻冷却管之间的导风管,风管与风机连接;所述冷却管为中空结构,其侧壁带有通孔,所述通孔朝向相邻冷却管的间隔中。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所述冷却板的两侧通过卡夹与Τ/R组件连接,卡夹为L型结构,其立板通过侧部螺钉与冷却板固连,其横板置于Τ/R组件的端部上表面并通过顶部螺钉与Τ/R组件锁紧。
[0009]所述冷却板的两侧带有加厚部,侧部螺钉安装于所述加厚部处。
[00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1]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板与Τ/R组件之间为面接触,其冷却效果好;冷却板的下方设置有多根空心冷却管及散热片,散热片将冷却板的热量充分传导至冷却管上,冷却管与风管相结合进行散热,其散热效果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Τ/R组件;2、冷却板;20、冷却槽;21、加厚部;3、冷却管;31、通孔;4、风管;5、导风管;6、卡夹;61、立板;62、横板;7、侧部螺钉;8、顶部螺钉;9、第一散热片;10、第二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T/R组件的组合式散热结构,包括支撑安装于T/R组件I下方的冷却板2,冷却板2的下表面带有冷却槽20,冷却槽20中安装有多根间隔平行设置的冷却管3及多块散热片,冷却管3的下方安装有风管4,散热片包括位于冷却管3上方的第一散热片9及位于冷却管3两侧的第二散热片10,第一散热片9与第二散热片10形成冷却管3的包围区域;风管4上带有多根分别伸入相邻冷却管3之间的导风管5,风管4与风机连接;冷却管3为中空结构,其侧壁带有通孔31,通孔31朝向相邻冷却管3的间隔中。
[0016]进一步地,冷却板2的两侧通过卡夹6与T/R组件I连接,卡夹6为L型结构,其立板61通过侧部螺钉7与冷却板2固连,其横板62置于T/R组件的端部上表面并通过顶部螺钉8与T/R组件I锁紧。本实用新型采用卡夹6的连接结构,相比传统的螺钉直接加固连接,减少了对T/R组件I的损坏,且无需在T/R组件I上加工出螺钉孔,简化加工工艺。
[0017]进一步地,冷却板2的两侧带有加厚部21,侧部螺钉7安装于加厚部21处。
[0018]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板2与T/R组件I之间为面接触,其冷却效果好;冷却板2的下方设置有多根空心冷却管3及散热片,散热片将冷却板2的热量充分传导至冷却管3上,冷却管3与风管4相结合进行散热,其散热效果好、效率高。
[0019]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改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T/R组件的组合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安装于T/R组件(I)下方的冷却板(2),冷却板(2)的下表面带有冷却槽(20),所述冷却槽(20)中安装有多根间隔平行设置的冷却管(3)及多块散热片,冷却管(3)的下方安装有风管(4),所述散热片包括位于冷却管⑶上方的第一散热片(9)及位于冷却管(3)两侧的第二散热片(10),第一散热片(9)与第二散热片(10)形成冷却管(3)的包围区域;所述风管⑷上带有多根分别伸入相邻冷却管(3)之间的导风管(5),风管(4)与风机连接;所述冷却管(3)为中空结构,其侧壁带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朝向相邻冷却管(3)的间隔中。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T/R组件的组合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2)的两侧通过卡夹(6)与T/R组件⑴连接,卡夹(6)为L型结构,其立板(61)通过侧部螺钉(7)与冷却板(2)固连,其横板(62)置于T/R组件的端部上表面并通过顶部螺钉⑶与T/R组件⑴锁紧。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T/R组件的组合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2)的两侧带有加厚部(21),侧部螺钉(7)安装于所述加厚部(21)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R组件的组合式散热结构,包括支撑安装于T/R组件下方的冷却板,冷却板的下表面带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中安装有多根间隔平行设置的冷却管及多块散热片,冷却管的下方安装有风管,所述散热片包括位于冷却管上方的第一散热片及位于冷却管两侧的第二散热片,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形成冷却管的包围区域;所述风管上带有多根分别伸入相邻冷却管之间的导风管,风管与风机连接;所述冷却管为中空结构,其侧壁带有通孔,所述通孔朝向相邻冷却管的间隔中。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板与T/R组件之间为面接触,其冷却效果好;冷却板的下方设置有多根空心冷却管及散热片,散热片将冷却板的热量充分传导至冷却管上,冷却管与风管相结合进行散热,其散热效果好、效率高。
【IPC分类】H05K7/20
【公开号】CN204697466
【申请号】CN201520424555
【发明人】刘海峰, 严晓洁, 朱海江, 马伦正, 浦晓明
【申请人】无锡市古德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