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音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屏幕的移动终端的声音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大屏幕的移动终端,其显示装置大多采用玻璃材质制成,为了实现移动终端的超薄化、窄边框化,移动终端的摄像装置安装在显示装置I’上端,同样麦克风2’也需要安装在显示装置I’上端,但是麦克风2’的安装需要在显示装置I’上打孔,对于面积较大的显示装置I’ (玻璃材质),在显示装置I’ (玻璃材质)上钻孔,在生产制作过程中会导致显示装置I’(玻璃材质)的成品率下降10%,其生产成本较高,为了提高显示装置I’(玻璃材质)的成品率,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终端的剖面图,通常在显示装置I’(玻璃材质)与边框3’的连接处开设一用以采集语音信息的采集孔5’,再通过导音管4’将采集的语音信息导引至麦克风2’,导音管4’通常为二折段管,在移动终端的安装过程中,导音管4’的弯折段与显示装置I’平行,导音管4’通常存在一定的厚度,故而导音管4’弯折段会增加移动终端的厚度,不利于移动终端的超薄化设计,同时因导音管4’的两端与显示装置I’(玻璃材质)垂直,与显示装置I’(玻璃材质)垂直的两段亦存在一定的宽度,也不利于显示装置I’ (玻璃材质)的窄边框3’设计。为了避免因导音管4’的厚度或宽度不利于实现超薄化、窄边框设计,也有直接采用显示装置I’ (玻璃材质)作为导音管4’的一部分,但是显示装置I’(玻璃材质)与导音管4’属于异质材料,密封性相对较差,导音效果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利于超薄化、窄边框设计,且导音效果好的声音处理系统。
[0004]一种声音处理系统,应用于大屏幕的移动终端上,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0005]由玻璃材质制成的屏幕显示装置;
[0006]用于固定所述屏幕显示装置的边框装置;
[0007]于所述边框装置上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接触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音孔;
[0008]麦克风装置,所述麦克风装置紧贴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并与所述边框装置间隔一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用以容纳直角形的导音管,所述导音管用以连接所述麦克风装置的出音孔与所述导音孔。
[0009]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导音管的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出音孔,所述导音管的另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导音孔。
[0010]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麦克风装置的侧面并与所述导音孔相垂直。
[0011]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导音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麦克风装置两侧。
[0012]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导音孔为半圆形。
[0013]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于所述麦克风装置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设置一缓冲层O
[0014]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缓冲层由橡胶垫片形成。
[0015]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缓冲层由高弹性海绵形成。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声音处理装置,将所述导音孔设置于所述边框装置与所述屏幕显示装置的连接处,将边框装置开设了一个半圆形或者圆形的通孔,无需在玻璃上开设导音孔,大大降低了玻璃的生产工艺要求,提高了玻璃的成品率。采用一个直角导音孔,将麦克风装置的出音孔连通所述导音孔,导音管一次弯折即可实现导音效果,无需二次弯折,大大降低了导音管的厚度,即进一步减小了移动终端的厚度,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声音处理系统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声音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1 ]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4]如图2所示,一种声音处理系统,应用于大屏幕的移动终端上,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0025]一由玻璃材质制成的屏幕显示装置I ;
[0026]一用于固定所述屏幕显示装置I的边框装置3 ;
[0027]于所述边框装置3上与所述屏幕显示装置I的固定连接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音孔5 ;
[0028]麦克风装置2,所述麦克风装置2紧贴所述显示装置I设置并与所述边框装置3之间间隔一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用以容纳所述直角行的导音管4,所述导音管4用以连接所述麦克风装置2的出音孔7与所述导音孔5。
[00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声音处理装置,将所述导音孔5设置于所述边框装置3与所述屏幕显示装置I的连接处,将边框装置3开设了一个半圆形或者圆形的通孔,无需在玻璃上开设导音孔5,大大降低了玻璃的生产工艺要求,提高了玻璃的成品率。采用一个直角导音孔5,将麦克风装置2的出音孔7连通所述导音孔5,因所述麦克风装置2的出音孔7的出音方向与所述导音孔5垂直,故导音管4采用一根直角弯管即可实现导音效果,无需二次弯折,大大降低了导音管4的厚度,即进一步减小了移动终端的厚度,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0030]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导音管4的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出音孔7,所述导音管4的另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导音孔5。将导音管4分别密封连接所述出音孔7和所述导音孔5,增强了所述声音处理系统的密封性,防止声音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失真。
[0031]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出音孔7设置于所述麦克风装置2的侧面并与所述导音孔5相垂直。所述麦克风装置2采用的出音孔7设置于侧面,安装时,可以将麦克风装置2与显示装置I平行,一方面不影响麦克风的收音或采音的目的,另一方面因麦克风装置2与显示装置I平行安装,使得麦克风装置2在所占用的空间进一步缩小,通常麦克风装置2 (包括麦克风和基板)的厚度为2毫米,显示装置I为0.7毫米,进而使得移动终端的厚度控制在3毫米以内,有利于实现整个移动终端的纤薄化设计。另外,因所述出音孔7与所述导音孔5相垂直,有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
[0032]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导音孔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麦克风装置2两侧。将导音孔5设置于麦克风装置2的两侧,使得导音孔5能够针对声源,一旦声源发出声音信号,可以迅速收集声音信号,且失真较小。
[0033]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导音孔5为半圆形。设置半圆形的导音孔5,即在边框装置3上设置两个半圆形,有利于窄边框移动终端的设计,对于窄边框移动终端,其边框装置3的宽度较薄,若采用圆形导音孔5,容易设计边框装置3发生断裂,其次也会降低边框装置3的固定效果。
[0034]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上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中,于所述麦克风装置2与所述边框装置3之间设置一缓冲层6。在麦克风装置2与显示装置I之间设置有缓冲层6,避免因搬运或者移动终端本身的振动而导致麦克风装置采集到无效声音,进一步提高麦克风装置采音的准确率。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6可由具有弹性的片状物形成,例如高弹性海绵片、橡胶垫片等。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声音处理系统,应用于大屏幕的移动终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由玻璃材质制成的屏幕显示装置; 用于固定所述屏幕显示装置的边框装置; 于所述边框装置上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接触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音孔; 麦克风装置,所述麦克风装置紧贴所述显示装置设置并与所述边框装置间隔一预定距离,所述预定距离用以容纳直角形的导音管,所述导音管用以连接所述麦克风装置的出音孔与所述导音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的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出音孔,所述导音管的另一端口密封连接所述导音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孔设置于所述麦克风装置的侧面并与所述导音孔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孔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麦克风装置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孔为半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麦克风装置与所述显示装置之间设置一缓冲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由橡胶垫片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音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由高弹性海绵形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音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屏幕的移动终端的声音处理系统。包括:显示装置、边框装置;于边框装置上与显示装置的接触面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音孔;麦克风装置,麦克风装置紧贴显示装置设置并与边框装置间隔一预定距离,预定距离用以容纳直角形的导音管,导音管用以连接麦克风装置的出音孔与导音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无需在玻璃上开设导音孔,大大降低了玻璃的生产工艺要求,提高了玻璃的成品率。采用一个直角导音孔,将麦克风装置的出音孔连通导音孔,导音管一次弯折即可实现导音效果,无需二次弯折,进一步减小了移动终端的厚度,同时也有利于实现窄边框的设计。
【IPC分类】H04R1/02
【公开号】CN204697240
【申请号】CN201520289737
【发明人】叶菁华
【申请人】钰太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