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应急指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传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应急指挥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图像传输技术的发展,远程图像传输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针对交通指挥、抢险救灾、野外考察等活动进行指挥的系统中,通过图像传输设备可以将现场采集的图像数据远程传输到控制中心的接收装置中,并通过显示设备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显示,从而可以在控制中心根据实时接收到的现场图像数据对现场作业进行指挥。
[0003]目前传统的应急指挥系统中,图像采集设备通常为具有摄像功能的设备,如摄像机或安装了高清拍摄装置的设备。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图像采集设备需要将图像数据发送给接收装置,因此其通常与传输装置一体化设置,例如将传输装置设置在高清拍摄装置或摄像眼镜等装备上,而这些装备的体积大小都较为有限,从而使得传输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受到较为严重的制约。这些制约会给传输装置带来许多缺陷,例如,传输装置的电池不能过大,否则其续航能力差;存储器不能过大,否则其存储容量较小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应急指挥系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应急指挥系统中的传输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严重受限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包括:头部佩戴设备、高清拍摄装置、传输装置、接收装置、处理器及显示设备,同时,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机、存储器、发射机及电源。
[0006]其中,高清拍摄装置置于头部佩戴设备上,并且其拍摄角度与人眼视线角度一致;
[0007]传输装置佩戴在人体上并独立于高清拍摄装置,且与高清拍摄装置建立有通信连接,用于传输高清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数据,其中,通信连接包括蓝牙Bluetooth连接、红外线连接、近场通信NFC连接及无线保真WIFI连接;
[0008]接收机通过通信连接接收高清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数据,存储器分别与接收机和发射机相连,用于存储接收机接收的图像数据,发射机用于发送存储器存储的图像数据,电源用于向传输装置供电,或者电源用于向传输装置及高清拍摄装置供电;
[0009]接收装置与传输装置无线连接,用于远程接收发射机发送的图像数据;
[0010]处理器与接收装置连接,用于对远程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包括:图像数字化、图像编码、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和图像分析;
[0011 ] 显示设备与处理器相连,用于输出显示处理器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0012]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系统,其中处理器包括识别装置和统计装置,识别装置用于在图像中识别并标记物体,统计装置用于对图像中的物体的数量进行统计。
[0013]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热成像仪,热成像仪置于头部佩戴设备上。
[0014]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系统,其中头部佩戴设备为头盔,头盔的前部边缘的下方设置有连接部,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连接部上;
[0015]连接部为可定型软管,可定型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高清拍摄装置和头盔前部的盔壁,高清拍摄装置通过可定型软管在头盔上调节角度;或者
[0016]连接部为支架,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头盔前部的盔壁和高清拍摄装置。
[0017]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系统,其中头部佩戴设备为防风及防强光的护目镜,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护目镜的两个镜框中间。
[0018]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系统,其中头部佩戴设备为面具,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面具上,并且位于两只眼睛之间的中心位置。
[0019]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系统,其中头部佩戴设备为头带,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头带的外延部,并处于两只眼睛之间的中心位置。
[0020]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系统,其中传输装置还用于将图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及数据加密。
[0021]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系统,其中传输装置通过扣带佩戴于腰部;或者,传输装置通过背带佩戴于背部;或者,传输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防护衣内与传输装置配套的容置袋中。
[0022]可选的,如前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括便携听筒及便携话筒,便携听筒设置于头部佩戴设备上并靠近人耳位置,便携话筒设置于头部佩戴设备上并靠近人嘴位置;
[0023]传输装置还包括对讲装置,对讲装置包括模拟对讲机、数字对讲机和IP对讲机;
[0024]对讲装置分别与便携听筒及便携话筒连接,借助便携听筒及便携话筒实现与接收装置之间的通话。
[0025]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应急指挥系统,能够将传输装置独立于头部佩戴设备及高清拍摄装置,可拆卸的穿戴于人体上,并与高清拍摄装置建立有线数据连接或无线数据连接,传输装置将高清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讯连接远程发送给接收装置,与接收装置连接的处理器对图像数据处理后,通过与处理器相连的显示设备输出显示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而现有的应急指挥系统中由于传输装置通常与图像采集设备一体化设置,导致传输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严重受限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体积大小。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应急指挥系统通过将传输装置进行独立设置,能够使传输装置摆脱图像采集设备的体积大小的限制,从而提高传输装置的各方面性能。
[002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8]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应急指挥系统的示意图;
[0029]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盔和高清拍摄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头盔和高清拍摄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目镜和高清拍摄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护目镜和高清拍摄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带和高清拍摄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佩戴方式的示意图;
[0035]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装置佩戴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7]为了解决现有应急指挥系统中传输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严重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应急指挥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除了包括:头部佩戴设备10、高清拍摄装置11、接收装置13、处理器14及显示设备15外,还特别包括传输装置12。
[0038]其中,高清拍摄装置11设置于头部佩戴设备10上,高清拍摄装置11拍摄角度与人眼视线角度一致;
[0039]传输装置12穿戴于人体上,并且独立于高清拍摄装置11,与高清拍摄装置11建立有有线数据连接或无线数据连接,用于传输高清拍摄装置11拍摄的图像数据,无线数据连接包括蓝牙Bluetooth连接、红外线连接、近场通信NFC连接及无线保真WIFI连接;
[0040]传输装置12包括接收机、存储器、发射机及电源,接收机通过通信连接接收高清拍摄装置11采集的图像数据,存储器分别与接收机和发射机相连,用于存储接收机接收的图像数据,发射机用于发送存储器存储的图像数据,电源用于向传输装置12供电,或者电源用于向传输装置12及高清拍摄装置11供电;
[0041]接收装置13与传输装置12无线连接,用于远程接收发射机发送的图像数据;
[0042]处理器14与接收装置13连接,用于对远程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包括:图像数字化、图像编码、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和图像分析;
[0043]显示设备15与处理器14相连,用于输出显示处理器14处理后的图像数据。
[00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应急指挥系统,通过将系统中的传输
装置进行独立设置,能够使传统应急指挥系统摆脱对传输装置体积大小的限制,例如可以给传输装置安装大体积大容量的电池、大体积大存储空间的存储器等,从而提高传输装置的续航力、存储容量等各方面性能。
[0045]在实际采集图像的过程中,所采集的图像的视角会因高清拍摄装置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对于控制中心一侧的接收装置来说,其接收到图像后,通过显示设备输出显示的图像就会与人眼在现场所观察到的图像出现一定角度的偏差,也称为视差。为了在控制中心一侧更加真实的显示现场人员所观察到的完整景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头部佩戴设备为头盔,将高清拍摄装置通过头盔上的连接部设置于头盔前部边缘的下方,连接部的一端连接高清拍摄装置,另一端连接在头盔前部的盔壁上,盔壁包括外壁和内壁,通常将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在头盔前部的外壁上。
[0046]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多种部件作为连接部,其中如图2所示,该连接部为可定型软管21,可定型软管21 —端连接高清拍摄装置11,另一端连接在头盔22前部的外壁上,高清拍摄装置11通过可定型软管21在头盔22上调节角度。由于可定型软管21可以在立体空间中任意弯曲成一定形状并能保持其形状,其弯曲时长度和大小基本稳定,弯曲后本身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可以支撑起一定重量的物件,因此通过可定型软管21可以支撑高清拍摄装置11,并能够通过弯曲可定型软管21来调节高清拍摄装置11的角度及位置,既能够调节高清拍摄装置11与人眼视线角度一致,保证采集到的图像与人眼观察到的图像无视差,又能够调节高清拍摄装置11至其他角度及位置进行图像采集。
[0047]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该连接部还可以为支架31,支架31 —端连接在头盔22前部的外壁上,另一端连接高清拍摄装置11。为了保证安装支架后的头盔22穿戴方便及简洁美观,支架31的一端可以连接在头盔22的正前部与眉心齐平的位置,支架31的另一端连接高清拍摄装置11,高清拍摄装置11与人眼视线角度一致,同样能够保证采集到的图像与人眼观察到的图像无视差。
[0048]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可定型软管及支架只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选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只要是能起到连接高清拍摄装置及头部佩戴设备,并能够使高清拍摄装置的位置保持与人眼水平线齐平且与人眼视线方向一致的连接部件均可以作为本实施例的连接部。
[0049]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头部佩戴设备为头盔,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应用人群,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护目镜作为头部佩戴设备,将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护目镜的两个镜框中间。该护目镜为防风及防强光的护目镜,可以适应山地、高原等高海拔光照强的环境。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对视差的要求不精确,如图4A所示,则可以将高清拍摄装置11设置在护目镜41的两个镜框的物理连接处的中点;如果对视差的要求精确,如图4B所示,则可以通过悬挂部件42将高清拍摄装置11悬挂在护目镜41的两个镜框的中心对称点处。该悬挂部件42可以在生产时与护目镜41 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一端具有挂钩的可拆卸的部件,用于挂在镜框上。当然,护目镜41除了防风及防强光外,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不同,护目镜还可以具有防高温、防水、防挤压、红外夜视等功能。
[0050]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面具、头带作为头部佩戴设备的实施方式,在这两种实施方式中,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面具上,并且位于两只眼睛之间的中心位置;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头带的外延部,并处于两只眼睛之间的中心位置。如图5所示,头带51的外延部52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可以将高清拍摄装置11内置于外延部52中。当取出高清拍摄装置时,外延部52又恢复到形变之前的状态。
[0051]在以上提供的将头盔、护目镜、面具及头带作为头部佩戴设备的实施方式中,高清拍摄装置都设置于头部佩戴设备上,与人眼视线角度一致,这样的设置能够保证采集到的图像与人眼观察到的图像无视差,最终在控制中心一侧能够接受到最真实的现场景象,从而有效的对现场情况进行指挥作业。
[0052]当通过头部佩戴设备上的高清拍摄装置采集到图像后,需要将图像传输给接收装置,在现有的应急指挥系统中,传输装置往往与图像采集设备一体化设置,也就是传输装置通常作为图像采集设备的一个内置装置存在于图像采集设备中,虽然在表面上看少了一个设备,但是由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体积大小有限,使得安装在其中的传输装置的体积和重量受到较为严重的制约,无法达到优越的性能,例如无法给传输装置安装大电池,导致其续航能力差;无法安装功能更强大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导致其存储容量和图像处理能力的低下。因此,本实施例将传输装置与头部佩戴设备(图像采集设备)分开设置。
[0053]由于传输装置与头部佩戴设备分开设置,其体积不受限制,因此传输装置除了包括接收机、存储器、发射机及电源外,还可以包括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可以在发射机向接收装置发送图像数据之前或者存储器保存图像数据之前,先将图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及数据加密。这样不仅能够减小发送和保存的图像数据的数据量,达到提高发送效率和节约存储空间的效果,同时加密还能保证图像数据的安全。
[0054]当然,在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数据后,与接收装置连接的处理器还可以对图像进行诸如图像数字化、图像编码、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和图像分析等处理。例如,处理器可以将连续色调的模拟图像经采样量化后转换成数字影像;将原来不清晰的图像处理清晰;对受到损坏的图像进行修复重建或者去除图像中的多余物体等。
[0055]此外,与接收装置连接的处理器还可以包括识别装置和统计装置,通过识别装置可以从高清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中识别出物体,可以是人脸或者与人体相似的物体,并对识别出的物体进行标记,例如可以将识别出的物体用红框框起来,或者将识别出的物体用十字标标记,然后通过统计装置将识别出的物体的个数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以列表的形式在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在现场救援、作战前线及军事演习等众多场景中通过显示设备方便清晰的了解到现场人员分布的情况,从而对现场作业进行准确的指挥。
[0056]进一步的,为了适应夜晚作业的场景,该智能应急指挥系统还可以包括热成像仪,将该热成像仪置于头部佩戴设备上。
[0057]在实际应用时,传输装置可以与专业摄像机通过数字串行接口(Serial DigitalInterface,简称SDI)、音频/视频(Aud1/Video,简称A/V)模拟符合线相连,通过便携话筒及高清拍摄装置采集声音和图像,并利用传输装置中的处理装置将音视频文件进行实时压缩及编码加密,不仅能通过无线通讯连接发送给接收装置,还能将音视频文件存储在本地,方便后续导出文件及重播文件。由于传输装置独立于图像采集设备,因此传输装置不受体积重量的限制,其不论从续航力、存储容量还是处理性能来说,都能达到较高的指标,通过传输装置中的处理装置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得到小容量的压缩文件,将小容量的压缩文件通过无线通讯连接远程发送给接收装置能够极大的缩短图像传输过程中的延迟,从而尽可能的保证现场采集到的图像和控制中心侧接收的图像实时同步。在实际压缩时可以采用最新的VP9视频压缩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
[0058]由于本实施例将传输装置与头部佩戴设备分开设置,因此传输装置可以根据情况放置在不同位置。本实施例提供了几种不同的实施方式:1)如图6所示,通过扣带61可将传输装置12佩戴于腰部,扣带61的一端固定在传输装置12的A面,扣带61的另一端固定在传输装置12的B面;2)如图7所示,通过背带71可将传输装置12佩戴于背部,背带71的一端固定在传输装置12的C面,背带71的另一端固定在传输装置12的D面;3)传输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防护衣内与传输装置配套的容置袋中。将传输装置佩戴于腰部可以适应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使用;当在山地、丘陵等地形复杂的环境中使用时,可以通过背带将传输装置佩戴于背部,不妨碍用户的行走、攀爬等动作;当遇到刮风扬沙环境(如戈壁、沙漠)或下雨潮湿的环境时,可以将传输装置设置于防护衣内的容置袋中,避免沙尘颗粒或雨水对传输装置造成损坏。当然,以上所述的这几种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技术方案,除此之外,还可以将传输装置放置在手提箱中或随行的其他交通工具上如自行车、汽车等。
[0059]为了使传输装置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实施方式,使用防尘、防震及防水的合成材料做成的外壳作为传输装置的外壳。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聚丙烯混和树脂材料作为传输装置的外壳,从而使传输装置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耐高温、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且重量较轻。其次,传输装置的尺寸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定制,多采用187mm*120mm*57_的标准格式。
[0060]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应急指挥系统多用于远程控制指挥作业,因此当传输装置将高清拍摄装置采集到的图像数据
压缩后,可以通过(海事)卫星通讯、WIF1、3G通讯或4G通讯与控制中心一侧的接收装置建立无线通讯连接,将压缩后得到的图像数据文件远程发送给接收装置。在发送的过程中,传输装置可以采用网络自适应传输,根据信道带宽实时调整图像分辨率及帧速,并支持加密传输及连接认证码,从而保证文件在发送过程中能够持续稳定的发送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0061]当控制中心一侧的接收装置接收到图像数据文件后,与接收装置连接的显示设备输出显示图像数据,为了在控制中心可以根据实时显示的图像数据对现场作业进行指挥,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应急指挥系统还包括:便携听筒及便携话筒,便携听筒设置于头部佩戴设备上并靠近人耳位置,便携话筒设置于头部佩戴设备上并靠近人嘴位置;传输装置还包括对讲装置,对讲装置中可以为模拟对讲机或者数字对讲机或者IP对讲机;对讲装置分别与便携听筒及便携话筒建立无线连接(如蓝牙连接)或有线连接(如数据线),借助便携听筒及便携话筒实现与接收装置之间的通话。在实际应用中,便携听筒和便携话筒都可以通过可定型软管与头部佩戴设备连接,需要使用时则通过调整可定型软管使便携听筒和便携话筒分别位于人耳位置和人嘴位置。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应急指挥系统,其接收装置可以同时接收多个传输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并支持多现场环境下的群通话。
[006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应急指挥系统,除了能够使传输装置摆脱图像采集设备的体积大小的限制,从而提高传输装置的各方面性能外,还使得采集的图像与人眼观察到的图像无视差,并且通过处理器对图像进行处理,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图像传输的效率而且对图像中的重要对象(人脸或人形物体)进行标记统计,从而对在控制中心根据真实的现场情景指挥现场作业具有重要的价值。
[0063]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6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0065]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0066]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0067]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0068]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0069]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应急指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头部佩戴设备; 置于所述头部佩戴设备上的高清拍摄装置,所述高清拍摄装置的拍摄角度与人眼视线角度一致; 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佩戴在人体上并独立于所述高清拍摄装置,且与所述高清拍摄装置建立有通信连接,用于传输所述高清拍摄装置拍摄的图像数据,其中,所述通信连接包括蓝牙Bluetooth连接、红外线连接、近场通信NFC连接及无线保真WIFI连接; 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机、存储器、发射机及电源,所述接收机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接收所述高清拍摄装置采集的图像数据,所述存储器分别与所述接收机和所述发射机相连,用于存储所述接收机接收的所述图像数据,所述发射机用于发送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图像数据,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传输装置供电,或者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传输装置及所述高清拍摄装置供电; 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与所述传输装置无线连接,用于远程接收所述发射机发送的所述图像数据; 与所述接收装置连接的处理器,用于对远程接收到的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所述图像处理包括:图像数字化、图像编码、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和图像分析; 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显示设备,用于输出显示所述处理器处理后的所述图像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识别装置和统计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用于在图像中识别并标记物体,所述统计装置用于对图像中的物体的数量进行统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热成像仪,所述热成像仪置于所述头部佩戴设备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佩戴设备为头盔,所述头盔的前部边缘的下方设置有连接部,所述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 所述连接部为可定型软管,所述可定型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高清拍摄装置和头盔前部的盔壁,所述高清拍摄装置通过所述可定型软管在所述头盔上调节角度;或者 所述连接部为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头盔前部的盔壁和所述高清拍摄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佩戴设备为防风及防强光的护目镜,所述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护目镜的两个镜框中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佩戴设备为面具,所述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面具上,并且位于两只眼睛之间的中心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佩戴设备为头带,所述高清拍摄装置设置在所述头带的外延部,并处于两只眼睛之间的中心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图像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及数据加密。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通过扣带佩戴于腰部; 或者,所述传输装置通过背带佩戴于背部; 或者,所述传输装置可拆卸的设置于防护衣内与所述传输装置配套的容置袋中。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便携听筒及便携话筒,所述便携听筒设置于所述头部佩戴设备上并靠近人耳位置,所述便携话筒设置于所述头部佩戴设备上并靠近人嘴位置; 所述传输装置还包括对讲装置,所述对讲装置包括模拟对讲机、数字对讲机和IP对讲机; 所述对讲装置分别与所述便携听筒及所述便携话筒连接,借助所述便携听筒及所述便携话筒实现与所述接收装置之间的通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应急指挥系统,涉及图像传输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应急指挥系统中的传输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严重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应急指挥系统包括:头部佩戴设备、置于头部佩戴设备上的高清拍摄装置、佩戴在人体上并独立于高清拍摄装置的传输装置、与传输装置无线连接的接收装置、与接收装置连接的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相连的显示设备。其中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机、存储器、发射机及电源。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远程控制指挥作业。
【IPC分类】H04N7/18, H04Q5/24
【公开号】CN204697219
【申请号】CN201520477641
【发明人】康亚斌
【申请人】康亚斌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