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电源控制开关,具体是一种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普遍使用的电机转向开关,可分为机械式转向开关和电子式转向开关。最常见的机械式转向开关是闸刀开关,但闸刀开关在接合或分离的瞬间,由于接触面积太小而会产生火花,存在用电的安全性问题。
[0003]中国专利第201220496919.0号公开了一种单相、三相电机通用安全倒顺开关,是一种机械式的电机转向开关。结构由外壳、动触点体、动触点定位装置和静触点体组成,动触点体固定在转轴上,在转轴的上端设有转把,在静触点体上设有4个静触点组,每个静触点组有3个触点,在动触点体上设有4个动触点组,每个动触点组有2个动触点,倒顺开关在停止位置时动触点与静触点均不接触,当扳动转把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时,动触点与中间静触点和左侧静触点或右侧静触点接触,电源通过中间静触点引入,两侧的部分静触点接电机的接线点,通过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位置的不同和不同静触点的短接,改变单相电机的进出线或改变三相电机的相序,实现单相或三相电机正反转。但这一技术方案存在如下缺点:一是转轴通过六个凸轮控制六个动触点组件作顺序开合,所以十分结构复杂,价格高;二是动桥式触头和静桥式触头的接触还是点接触,会存在因接触面积小而产生火花的问题,并影响到接头的耐用性。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机械式的电机转向开关在接合或分离的瞬间会产生火花、存在用电的安全性和接头耐用性问题,以及结构复杂、价格高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包括壳体、六个接线座、触头离合机构、转动手把,所述六个接线座设于壳体上,所述触头离合机构设于壳体内,所述转动手把连接于触头离合机构的转轴外露端部,其特征是:所述触头离合机构由一个静触头座、一个转轴、一个动触头转动座、压簧和压板构成,其中静触头座固定于壳体内,转轴转动配合在静触头座上,动触头转动座配合在转轴上并处于静触头座上面,压板压在转轴轴肩上并与壳体连接固定,压簧套设在转轴上、其一端顶着动触头转动座、其另一端顶着压板,静触头座上设有凸起的左顶面和右顶面,前板式静触头分别嵌装在所述左顶面和右顶面的前部、后板式静触头分别嵌装在左顶面和右顶面的后部,前、后板式静触头嵌装在所述左顶面和右顶面部分的顶面与所述左顶面或右顶面均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前、后板式静触头嵌装在所述左顶面和右顶面部分上分别设有前左凹坑、前右凹坑、后左凹坑和后右凹坑,动触头转动座底面设有左板式动触头和右板式动触头,动触头转动座底面上设有突出于所述左板式动触头和右板式动触头上的左凸钉和右凸钉,所述左凸钉和右凸钉分别与所述静触头座的左顶面和右顶面滑动配合,当动触头转动座底面上的所述左凸钉滑动配合进前左凹坑或后左凹坑、所述右凸钉滑动则同时配合进后右凹坑或前右凹坑,这时动触头转动座底面上的左板式动触头和右板式动触头便分别与静触头座的所述前板式静触头和后板式静触头作面接触、或分别与静触头座的所述后板式静触头和前板式静触头作面接触。
[0006]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六个接线座,可以是其中三个接线座的外端供连接电源用、另三个接线座的外端供连接电机用;所述连接电源的接线座和连接电机的接线座中各有一个接线座的内端分别连接所述前板式静触头和所述左板式动触头;所述连接电源的接线座和连接电机的接线座中各有另一个接线座的内端分别连接所述后板式静触头和所述右板式动触头;所述连接电源的接线座和连接电机的接线座中各有又一个接线座,在用于三相电机时,其内端由导线连接,在用于单相电机时,该二个接线座不使用。
[0007]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动触头转动座配合在转轴上,可以是由转轴上的固定横杆与动触头转动座底面上的内凹槽作驱动配合。
[0008]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可以是由其上的孔穿置在转轴上并压在动触头转动座上方的转轴轴肩上,然后与壳体内的连接柱连接固定。
[0009]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接线座可以安装在壳体内、也可以安装在壳体外。
[0010]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前、后板式静触头和左、右板式动触头均采用导电金属材料采用制作,静触头座和动触头转动座均采用绝缘材料制作。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壳体内的触头离合机构由一个静触头座、一个转轴、一个动触头转动座、压簧和压板配合构成,能够实现三相或单相电机的转向变换控制,所以其结构简单,造价低;二是由板式静触头和板式动触头作面接触,而且是由动触头转动座底面上的非导电性的左凸钉和右凸钉在静触头座上的左顶面和右顶面上滑动,经过前板式静触头和后板式静触头时并没有产生导电,要一直滑动到左凸钉和右凸钉分别与前左凹坑或后右凹坑对正配合、或分别与后左凹坑或前右凹坑对正配合时,动触头转动座在压簧作用下,整个压下来实现板式动触头与板式静触头的面接触,所以不会有因接触面积过小产生火花的问题,具有用电安全、触头耐用、导电功率大的优点。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中已将壳体盖去掉。
[0014]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的B-B剖视旋转示意图。
[0016]图中:1、壳体;2、接线座;3、触头离合机构;4、转动手把;5、静触头座;6、转轴;7、动触头转动座;8、压簧;9、压板;10、左顶面;11、右顶面;12、前板式静触头;13、后板式静触头;14、15、16和17、顶面;18、肖U左凹坑;19、肖U右凹坑;20、后左凹坑;21、后右凹坑;22、左板式动触头;23、右板式动触头;24、左凸钉;25、右凸钉;26、固定横杆;27、内凹槽;28和29、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照图1?图3,本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包括壳体1、六个接线座2等、触头离合机构3、转动手把4,所述六个接线座2等设于壳体I上,所述触头离合机构3设于壳体I内,所述转动手把4连接于触头离合机构3的转轴外露端部,其特征是:所述触头离合机构3由一个静触头座5、一个转轴6、一个动触头转动座7、压簧8和压板9构成,其中静触头座5固定于壳体I内,转轴6转动配合在
静触头座5上,动触头转动座7配合在转轴6上并处于静触头座5上面,压板9压在转轴6轴肩上并与壳体I连接固定,压簧8套设在转轴8上、其一端顶着动触头转动座7、其另一端顶着压板9,静触头座5上设有凸起的左顶面10和右顶面11,前板式静触头12分别嵌装在所述左顶面10和右顶面11的前部、后板式静触头13分别嵌装在左顶面10和右顶面11的后部,前、后板式静触头嵌装在所述左顶面10和右顶面11部分的顶面14、15、16和17与所述左顶面10或右顶面11均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前、后板式静触头嵌装在所述左顶面10和右顶面11部分上分别设有前左凹坑18、前右凹坑19、后左凹坑20和后右凹坑21,动触头转动座7底面设有左板式动触头22和右板式动触头23,动触头转动座7底面上设有突出于所述左板式动触头22和右板式动触头23上的左凸钉24和右凸钉25,所述左凸钉24和右凸钉25分别与所述静触头座5的左顶面10和右顶面11滑动配合,当动触头转动座7底面上的所述左凸钉24滑动配合进前左凹坑18或后左凹坑20、所述右凸钉25便同时滑动配合进后右凹坑21或前右凹坑19,这时动触头转动座7底面上的左板式动触头22和右板式动触头23便分别与静触头座5的所述前板式静触头12和后板式静触头13作面接触、或分别与静触头座5的所述后板式静触头13和前板式静触头12作面接触。
[0018]另外,所述动触头转动座7配合在转轴6上,是由转轴6上的固定横杆26与动触头转动座7底面上的内凹槽27作驱动配合。所述压板9是由其上的孔穿置在转轴6上并压在动触头转动座7上方的转轴6轴肩上,然后与壳体I内的连接柱28、29连接固定。所述接线座2等均安装在壳体内。
[0019]本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使用在三相电机上时,所述六个接线座2等,其中三个接线座的外端供连接电源用、另三个接线座的外端供连接电机用,所述连接电源的接线座和连接电机的接线座中各有一个接线座的内端分别连接所述前板式静触头12和所述左板式动触头22,所述连接电源的接线座和连接电机的接线座中各有另一个接线座的内分别连接所述后板式静触头13和所述右板式动触头23,所述连接电源的接线座和连接的电机接线座中各有又一个接线座,在用于三相电机时,其内端由导线连接,在用于单相电机时,该二个接线座不使用。
[0020]扳动转动手把4时,转轴6通过其上的固定横杆26和动触头转动座7上的内凹槽27,驱动动触头转动座7绕转轴6转动,动触头转动座7底面上的左凸钉24和右凸钉25分别在静触头座5上的左顶面10和右顶面11以及前、后板式静触头嵌装在所述左顶面10和右顶面11部分的顶面14、15、16和17上滑动,当滑动至左凸钉24配合进前左凹坑18或后左凹坑20、所述右凸钉25便同时滑动配合进后右凹坑21或前右凹坑19,这时动触头转动座7在压簧8作用下,便整个压下来使得左板式动触头22和右板式动触头23分别与静触头座5的所述前板式静触头12和后板式静触头13作面接触、或分别与静触头座5的所述后板式静触头13和前板式静触头12作面接触。当左凸钉24和右凸钉25分别滑动出前左凹坑18和后右凹坑21、或分别滑动出后左凹坑20和前右凹坑19时,动触头转动座7便压缩压簧8上行,使得左板式动触头22和右板式动触头23分别与静触头座5的所述前板式静触头12和后板式静触头13的面接触即完全分离、或分别与静触头座5的所述后板式静触头13和前板式静触头12的面接触即完全分离。
【主权项】
1.一种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包括壳体、六个接线座、触头离合机构、转动手把,所述六个接线座设于壳体上,所述触头离合机构设于壳体内,所述转动手把连接于触头离合机构的转轴外露端部,其特征是:所述触头离合机构由一个静触头座、一个转轴、一个动触头转动座、压簧和压板构成,其中静触头座固定于壳体内,转轴转动配合在静触头座上,动触头转动座配合在转轴上并处于静触头座上面,压板压在转轴轴肩上并与壳体连接固定,压簧套设在转轴上、其一端顶着动触头转动座、其另一端顶着压板,静触头座上设有凸起的左顶面和右顶面,前板式静触头分别嵌装在所述左顶面和右顶面的前部、后板式静触头分别嵌装在左顶面和右顶面的后部,前、后板式静触头嵌装在所述左顶面和右顶面部分的顶面与所述左顶面或右顶面均处于同一平面,所述前、后板式静触头嵌装在所述左顶面和右顶面部分上分别设有如左凹坑、如右凹坑、后左凹坑和后右凹坑,动触头转动座底面设有左板式动触头和右板式动触头,动触头转动座底面上设有突出于所述左板式动触头和右板式动触头上的左凸钉和右凸钉,所述左凸钉和右凸钉分别与所述静触头座的左顶面和右顶面滑动配合,当动触头转动座底面上的所述左凸钉滑动配合进前左凹坑或后左凹坑、所述右凸钉滑动则同时配合进后右凹坑或前右凹坑,这时动触头转动座底面上的左板式动触头和右板式动触头便分别与静触头座的所述前板式静触头和后板式静触头作面接触、或分别与静触头座的所述后板式静触头和前板式静触头作面接触。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动触头转动座配合在转轴上,是由转轴上的固定横杆与动触头转动座底面上的内凹槽作驱动配合。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压板是由其上的孔穿置在转轴上并压在动触头转动座上方的转轴轴肩上,然后与壳体内的连接柱连接固定。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其特征是所述接线座安装在壳体内或安装在壳体外。
【专利摘要】一种机械式的电机通用转向开关。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离合瞬间会产生火花、存在安全性和耐用性问题以及结构复杂、价格高等缺陷。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壳体、六个接线座、触头离合机构、转动手把,特征是触头离合机构由一个静触头座、一个转轴、一个动触头转动座、压簧和压板构成,其中静触头座固定于壳体内,转轴转配在静触头座上,动触头转动座配合在转轴上并处于静触头座上面,压板压在转轴轴肩上并与壳体固定,前、后板式静触头分别嵌装在静触头座的前、后部,前、后板式静触头上设有凹坑,动触头转动座设有左、右板式动触头,左凸钉和右凸钉突出于左、右板式动触头上,左、右板式动触头与前、后板式静触头作对应的面接触。
【IPC分类】H01H19/08, H01H19/10
【公开号】CN204696014
【申请号】CN201520450504
【发明人】付青球
【申请人】付青球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