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闪中、下锚复合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4-28  265

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闪中、下锚复合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污洒、增强绝缘性能的复合绝缘子。
【背景技术】
[0002]复合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能够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到重要作用。早年间绝缘子多用于电线杆,慢慢发展于高型高压电线连接塔的一端挂了很多盘状的绝缘体,它是为了增加爬电距离的,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就叫绝缘子。绝缘子在架空输电线路中起着两个基本作用,即支撑导线和防止电流回地,这两个作用必须得到保证,绝缘子不应该由于环境和电负荷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的各种机电应力而失效,否则绝缘子就不会产生重大的作用,就会损害整条线路的使用和运行寿命。
[0003]传统的复合绝缘子应用于高空中时,常常会受到雨雪的侵蚀,或者飞鸟排泄物的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若不能得到及时清理和防护,该侵蚀或者污染会越来越严重,很可能导致复合绝缘子失效,产生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到目前为止,在不同伞裙结构参数条件下,对于复合支柱绝缘子直流污闪特性的研宄较少,不能给出污闪特性较优的复合支柱绝缘子参数,为此,如何对悬式复合支柱绝缘子的伞裙进行优化设计以克服上述缺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悬式绝缘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污洒、增强绝缘性能的复合绝缘子。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闪中、下锚复合绝缘子,包括绝缘芯棒、绝缘伞裙和连接金具,所述绝缘芯棒对复合绝缘子起到支撑作用,用于实现内绝缘功能,并承受机械负荷;所述绝缘伞裙设置在所述绝缘芯棒外层,用于实现外绝缘功能;所述连接金具是复合绝缘子两端的金属端头,用于实现复合绝缘子和其它电气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绝缘伞裙包括多个绝缘大伞,相邻两个绝缘大伞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绝缘中伞,相邻绝缘大伞和绝缘中伞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绝缘小伞,其中相邻两个绝缘大伞之间的间距大于60mmo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绝缘子,其中所述绝缘大伞的直径为140_,所述绝缘中伞的直径为110mm,所述绝缘小伞的直径为80mmo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绝缘子,其中所述绝缘伞裙共包括5个绝缘大伞、5个绝缘中伞和10个绝缘小伞。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绝缘子,其中所述连接金具包括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所述上连接端和所述下连接端具有相同的结构。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绝缘子,其中所述连接金具包括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所述上连接端和所述下连接端具有不同的结构。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绝缘子,其中所述上连接端的形式为球窝金具、双耳金具、球头金具或单耳金具中的任一种。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复合绝缘子,其中所述下连接端的形式为双耳金具、球头金具或单耳金具中的任一种。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3]I)本实用新型在原有伞形结构基础上进行了设计优化,使伞形结构成为大中小5伞形结构;
[0014]2)设计优化后,大伞间的距离加大,同时绝缘子爬电距离也加大,从而提高了复合绝缘子的防雷电闪络,污秽闪络的能力;伞间距加大后,延长了电弧通道,有效解决了绝缘子的冰闪、雨闪问题;
[0015]3)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子高压端伞裙逐渐变小,有助于均衡绝缘子高压端的电弧分布,从而提高提高了复合绝缘子的防雷电闪络;
[0016]4)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绝缘子为电气化铁路及高速铁路专用复合绝缘子。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闪中、下锚复合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0_绝缘伞裙;20_上连接端;30_下连接端;40_绝缘芯棒;101-绝缘大伞;102_绝缘中伞;103_绝缘小伞。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做进一步地说明。
[0020]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闪中、下锚复合绝缘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复合绝缘子中心部位是一根由玻璃纤维制成的绝缘芯棒40,主要起到支撑作用,用于实现内绝缘功能,并承受机械负荷;绝缘芯棒的外周设置有绝缘伞裙10,其中绝缘伞裙10包括五个直径为140mm的绝缘大伞101,相邻两个绝缘大伞101之间包括一个直径为IlOmm的绝缘中伞102,相邻绝缘大伞101和绝缘中伞102之间又包括一个直径为80mm的绝缘小伞103。整个绝缘伞裙10的长度大于600mm,其中相邻两个绝缘大伞之间的距离为104mm。本实用新型增大了相邻伞裙之间的距离,能够防止冰凌、鸟粪等污染物连接在相邻两个伞裙之间造成短路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复合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延长工作寿命。
[0021]上连接端20和下连接端30分别用于连接其他电气设备。根据不同的连接要求,上连接端20和下连接端30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图1所示的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形式,即上连接端为单耳金具,下连接端也为单耳金具。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的常见连接方式,如:上连接端20是球窝金具,下连接端30是单耳金具;上连接端20是球窝金具,下连接端30是双耳金具;上连接端20是球窝金具,下连接端30是球头金具;上连接端20是单耳金具,下连接端30是球头金具;上连接端20是单耳金具,下连接端30是球头金具;上连接端20是球头金具,下连接端30是单耳金具;上连接端20是球头金具,下连接端30是双耳金具;上连接端20是双耳金具,下连接端30是单耳金具;上连接端20是双耳金具,下连接端30是球头金具。
[0022]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可以根据应用场合及应用要求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并不仅限于上述所列几种金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闪中、下锚复合绝缘子,包括绝缘芯棒、绝缘伞裙和连接金具,所述绝缘芯棒对复合绝缘子起到支撑作用,用于实现内绝缘功能,并承受机械负荷;所述绝缘伞裙设置在所述绝缘芯棒外层,用于实现外绝缘功能;所述连接金具是复合绝缘子两端的金属端头,用于实现复合绝缘子和其它电气设备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伞裙包括多个绝缘大伞,相邻两个绝缘大伞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绝缘中伞,相邻绝缘大伞和绝缘中伞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绝缘小伞,其中相邻两个绝缘大伞之间的间距大于60_。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大伞的直径为140mm,所述绝缘中伞的直径为110mm,所述绝缘小伞的直径为8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伞裙共包括5个绝缘大伞、5个绝缘中伞和10个绝缘小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金具包括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所述上连接端和所述下连接端具有相同的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金具包括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所述上连接端和所述下连接端具有不同的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端的形式为球窝金具、双耳金具、球头金具或单耳金具中的任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复合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端的形式为双耳金具、球头金具或单耳金具中的任一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防雷闪中、下锚复合绝缘子,包括绝缘芯棒、绝缘伞裙和连接金具,其中,所述绝缘伞裙包括多个绝缘大伞,相邻两个绝缘大伞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绝缘中伞,相邻绝缘大伞和绝缘中伞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绝缘小伞,相邻两个绝缘大伞之间的间距大于60mm。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伞裙结构的设计优化,形成了大中小五伞形结构,设计优化后大伞间的距离加大,同时绝缘子爬电距离也相应增大,提高了复合绝缘子防雷电闪络、污秽闪络的能力;而且伞间距加大后延长了电弧通道,有效解决绝缘子的冰闪、雨闪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绝缘子高压端伞裙逐渐变小,有助于均衡绝缘子高压端的电弧分布,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绝缘子的防雷电闪络能力。
【IPC分类】H01B17/40, H01B17/42
【公开号】CN204695880
【申请号】CN201520161564
【发明人】闫祖顺, 杜爱斌, 高鸿阁, 张金胜, 张忠义, 王超, 杨旺, 张扬, 孟少军, 宋旭超, 宋志辉
【申请人】闫祖顺, 杜爱斌, 高鸿阁, 张金胜, 张忠义, 王超, 杨旺, 张扬, 孟少军, 宋旭超, 宋志辉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