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
【背景技术】
[0002]随着3G、4G甚至更高频网络的开通,基站用的电缆量反而日益减少,原因是采用了大量的拉远电缆或拉远光缆,这不仅减少了运营商的基站建设的成本,而且使维护工作更加方便、基站的体积也可以大大减少;然而,现有技术中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缆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体积较大、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实例中,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 ;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所述光纤单元为光导纤维。
[000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实例中,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 ;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
[0006]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实例中,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 ;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71及第一类凹槽72构成,第一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一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一类凹槽的表面,第一类凹槽并未贯通到隔离层;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91及第二类凹槽92构成,第二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二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二类凹槽的表面,第二类凹槽并未贯通到接地层;第二类凸条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凹槽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凸条,第二类凸条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凹槽的宽度,第二类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凸条的宽度;过垂直于接地层的轴线任意切割所述光电综合缆:第二类凸条的面积与第一类凹槽的面积之和为第一截面积,第二类凹槽的面积与第一类凸条的面积之和为第二截面积;所有第一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一截面积与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
[0007]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实例中,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内护套4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 ;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所述光纤单元为光导纤维。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衰减常数更低、使用更方便灵活、温度适应范围更宽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I的一段开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放大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2的一段开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3的一段开剥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4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实例I
[0015]请见图1及图2,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八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 ;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所述光纤单元为光导纤维。
[0016]当然,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纤单元可为其它多根,但至少是一根。
[0017]实施实例2
[0018]请见图3,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四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 ;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
[0019]当然,进一步地,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传输单元还可以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
[0020]当然,
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纤单元可为其它多根,但至少是一根。
[0021]实施实例3
[0022]请见图4,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四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2、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 ;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71及第一类凹槽72构成,第一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一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一类凹槽的表面,第一类凹槽并未贯通到隔离层;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90及第二类凹槽92构成,第二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二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二类凹槽的表面,第二类凹槽并未贯通到接地层;第二类凸条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凹槽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凸条,第二类凸条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凹槽的宽度,第二类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凸条的宽度;过垂直于接地层的轴线任意切割所述光电综合缆:第二类凸条的面积与第一类凹槽的面积之和为第一截面积,第二类凹槽的面积与第一类凸条的面积之和为第二截面积;所有第一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一截面积与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
[0023]当然,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传输单元也可以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加强层3、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
[0024]当然,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纤单元可为其它多根,但至少是一根。
[0025]实施实例4
[0026]请见图5,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八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内护套4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 ;在与接地层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的投影上: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具有相等的面积,或者接地层、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三者具有相等的面积;所述光纤单元为光导纤维。
[0027]当然,上述所述的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光纤单元还可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
[0028]当然,本实施实例中,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还可以是: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91,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1、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内护套4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12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11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5、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6,第一导体层7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8、第二导体层9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 ;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71及第一类凹槽72构成,第一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一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一类凹槽的表面,第一类凹槽并未贯通到隔离层;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91及第二类凹槽92构成,第二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二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二类凹槽的表面,第二类凹槽并未贯通到接地层;第二类凸条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凹槽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凸条,第二类凸条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凹槽的宽度,第二类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凸条的宽度;过垂直于接地层的轴线任意切割所述光电综合缆:第二类凸条的面积与第一类凹槽的面积之和为第一截面积,第二类凹槽的面积与第一类凸条的面积之和为第二截面积;所有第一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一截面积与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
[0029]当然,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的光纤单元可为其它多根,但至少是一根。
[0030]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是石英光纤或塑料光纤。
[0031]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是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0032]进一步地,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的类型是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la型或Alb型或Alc型或Ald型或OMl型或OM2型或OM3型。
[0033]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
[0034]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
[0035]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护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
[0036]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材料是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
[0037]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层是可导电的。
[0038]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或改性聚丙烯或钢或铝。
[0039]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的材料是芳纶纱或锦纶纱或玻璃纤维纱。
[0040]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包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或热塑性弹性体。
[0041]上述任一实施实例中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都是可以导电的,且是连续的、导通的。
[004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具有相同的横截面积,使得光电综合缆可以传输单相电力负荷;具有接线层,可以方便地接地,保护光电综合缆免受雷击及减少雷击的影响;当接地层与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具有相同的横截面积时,可以当作三相供电使用,因此,使用相当灵活。
[004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及第一类凹槽构成、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及第二类凹槽构成时,可作为射频线使用;由于第一类凸条、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凸条及第二类凹槽的协同作用,使
得本实用新型中的导体层作为同轴电缆使用时,75 Ω标称特性阻抗值时,30MHz的衰减常数< 1.5dB/100m、200MHz的衰减常数彡 3.0dB/100m,800MHz 的衰减常数彡 8.0dB/100m、1000MHz 的衰减常数彡 12.0dB/100m、2000MHz的衰减常数< 15.0dB/100m, 3000MHz的衰减常数< 18.0dB/100m ;而现有技术中,75Ω标称特性阻抗值时,30MHz的衰减常数< 2.0dB/100m、200MHz的衰减常数彡 4.0dB/100m,800MHz 的衰减常数彡 12.0dB/100m、1000MHz 的衰减常数彡 20.0dB/100m、2000MHz的衰减常数< 30.0dB/100m,3000MHz的衰减常数< 40.0dB/100m ;因此,衰减常数明显降低,故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可以传输更长的距离。
[0044]本实用新型中,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或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使得光单元在松套管或内护套中可以有较大的活动范围,使得光纤单元能适应较宽的温度范围,经试验,在_80°C?+150°C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中光纤单元中的光导纤维的衰减值变化绝对值最大仅为0.025dB/km,达到了理想的使用效果;扩大了应用范围,使维护成本更低廉。
[0045]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衰减常数更低、使用更方便灵活、温度适应范围更宽等有益效果。
[004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构成;或者所述的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加强层、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第一导体层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第二导体层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松套管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 ;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及第一类凹槽构成,第一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一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一类凹槽的表面,第一类凹槽并未贯通到隔离层;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及第二类凹槽构成,第二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二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二类凹槽的表面,第二类凹槽并未贯通到接地层;第二类凸条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凹槽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凸条,第二类凸条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凹槽的宽度,第二类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凸条的宽度;过垂直于接地层的轴线任意切割所述光电综合缆:第二类凸条的面积与第一类凹槽的面积之和为第一截面积,第二类凹槽的面积与第一类凸条的面积之和为第二截面积;所有第一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一截面积与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2.—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内护套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构成;光传输单元外包覆有接地层、接地层外包覆有隔离层,第一导体层位于隔离层外、第一导体层外挤塑包覆有中护层、第二导体层位于中护层外、外护套挤塑包覆在第二导体层之外;多根光纤单元的总体积占内护套内部空间体积的35%?75%;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及第一类凹槽构成,第一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一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一类凹槽的表面,第一类凹槽并未贯通到隔离层;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及第二类凹槽构成,第二类凹槽是周向环通且向接地层方向凹陷的,第二类凸条的表面高出第二类凹槽的表面,第二类凹槽并未贯通到接地层;第二类凸条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凹槽,第二类凹槽的正下方对应的是第一类凸条,第二类凸条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凹槽的宽度,第二类凹槽的宽度等于第一类凸条的宽度;过垂直于接地层的轴线任意切割所述光电综合缆:第二类凸条的面积与第一类凹槽的面积之和为第一截面积,第二类凹槽的面积与第一类凸条的面积之和为第二截面积;所有第一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所有第一截面积与所有第二截面积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是石英光纤或塑料光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的类型是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la型或Alb型或Alc型或Ald型或OMl型或0M2型或0M3型。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是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导纤维的类型是G.652型或G.653型或G.654型或G.655型或G.656型或G.657型或Ala型或Alb型或Alc型或Ald型或OMl型或0M2型或0M3型。7.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8.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所述中护层的材料是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所述外护套的材料是聚氯乙烯或低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或低烟无卤聚乙烯或尼龙或聚胺脂或橡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套管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或改性聚丙烯或钢或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电综合缆,它包含有光传输单元、电传输单元及外护套,所述电传输单元由第一导体层及第二导体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由多根光纤单元、将多根光纤单元包覆住的松套管、均匀分布在松套管外的加强层、挤塑包覆在加强层外的内护套构成,每根光纤单元由光导纤维及包覆住光导纤维的紧包层构成;第一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一类凸条及第一类凹槽构成,第二导体层由相间隔分布的第二类凸条及第二类凹槽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衰减常数更低、使用更方便灵活、温度适应范围更宽等有益效果。
【IPC分类】H01B11/22
【公开号】CN204695860
【申请号】CN201520203025
【发明人】龚永祥
【申请人】龚永祥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