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背景技术】】
[0002]利用红绿灯来控制管理交通的方式己有百余年的历史。交通信号灯的作用主要是从时间上将相互冲突的交通流分离,使其在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交通信号对于组织、指挥和控制交通流的流向、流量以及维护交通秩序等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交通信号灯一般由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允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组成。依据其形式、用途不同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车道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交叉道口信号灯等。
[0004]现阶段,部分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主城区外沿,城市交通流中通常掺杂有许多非机动车(如自行车、电动车)。现有的交叉口信号灯只设有机动车相位,仅在空间上分离了机动车流。由于非动车的灵活性,在通过交叉口时,非机动车的穿插行驶严重影响了主线机动车流的速度和安全,容易造成交通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交叉口分流效率的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
[0006]为达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包括用于获取非机动车排队长度感应信号的感应线圈,以及在交叉口上方安装的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交叉口信号灯,感应线圈埋设在道路交叉口每个进口道的非机动车道前端,并与处理器相连,处理器用于判断排队长度与设定值的大小,并在排队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发出增加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指令;处理器与用于执行指令的信号配时模块相连,信号配时模块与交叉口信号灯相连。
[0008]所述的交叉口信号灯包括同步的非机动车提示灯和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主机动车信号灯,其中非机动车提示灯位于每个交叉口进口道的非机动车道前侧,主机动车信号灯位于每个交叉口的出口道上方。
[0009]所述的主机动车信号灯包括第一非机动车灯、左转灯、直行灯、右转灯和第一时间显示灯,非机动车提示灯包括第二非机动车灯和第二时间显示灯。
[0010]所述的交叉口信号灯连接用于存储固定配时方案的存储器;所述的感应线圈、处理器、信号配时模块和存储器均连接时间判断模块,时间判断模块连接计时器,时间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时间处于高峰时段或平峰时段,并在高峰时段,启动感应线圈、处理器和信号配时模块,关闭存储器;在平峰时段,启动存储器,关闭感应线圈、处理器和信号配时模块。
[0011]所述的感应线圈长度为10?50m。
[0012]每个非机动车道前端均设置有用于提示前方交叉口设置有交叉口信号灯的提示牌。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交叉口每个进口道的非机动车道前端设置感应线圈,能够获得非机动车排队长度信号,通过处理器连接信号配时模块,信号配时模块能够执行增加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指令,其中处理器判断排队长度与设定值的大小并对信号配时进行调整,在排队长度小于设定值时,信号配时模块直接采用现有的配时方案,在排队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信号配时模块能够执行增加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指令,并通过交叉口信号灯进行显示,便于非机动车通过,而不影响主线机动车车流的速度,同时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有效隔离,有效提高交叉口不同交通流的分离,提高运行效率,并提高行驶的安全性,使交通顺畅灵活。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交叉口非机动车排队情况,实时调整信号配时,保证了非机动车的通行时间。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适用范围较广,尤其是对于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量均较大的交叉口。
[0015]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主机动车信号灯,能够显示非机动车专用相位时间,便于非机动车通过;非机动车提示灯和主机动车信号灯同步,在非机动车排队长度较大时,利于后面的非机动车主了解通行情况。
[0016]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计时器和时间判断模块,能够有效判断当前时间处于高峰时段还是平峰时段,并在高峰时段增加非机动车专用相位,利于分离机动车流和非机动车流,减小非机动车对交叉口机动车的干扰,达到提高高峰小时交叉口通行效率的目标;另一方面,在平峰时段恢复原来的运行方式,合理利用交叉口空间。
[0017]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感应线圈的长度在10?50米之间,测量范围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非机动车提示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运行流程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高峰时段的配时示意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平峰时段的配时示意图。
[0024]图中:1为南进口道,2为东进口道,3为北进口道,4为西进口道,5为北出口道,6为西出口道,7为南出口道,8为东出口道,9为南进口道感应线圈,10为东进口道感应线圈,11为北进口道感应线圈,12为西进口道感应线圈,13为非机动车提示灯,14为主机动车信号灯,15为处理器,16为交叉口空间,17为第一非机动车灯,18为左转灯,19为直行灯,20为右转灯,21为第一时间显示灯,22为第二非机动车灯,23为第二时间显示灯,24为感应线圈,25为处理器,26为计时器,27为时间判断模块,28为信号配时模块,29为交叉口信号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6]本实用新型中进口道和出口道均是相对交叉口空间16而言的。
[0027]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获得非机动车排队长度感应信号的感应线圈24,以及在交叉口上方安装的交叉口信号灯29,感应线圈24与处理器25相连,处理器25中存储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配时方案,并用于判断排队长度与设定值的大小,进行信号配时方案调整,在排队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发出增加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指令;处理器25与用于执行指令的信号配时模块28相连,信号配时模块28与交叉口信号灯29相连;交叉口信号灯29还连接有用于存储固定配时方案的存储器。
[0028]感应线圈24、处理器25和信号配时模块28均连接时间判断模块27,时间判断模块27连接计时器26,计时器26显示时间,传递至时间判断模块27,通过时间判断模块27判断当前时间处于高峰时段或平峰时段,并在高峰时段,启动感应线圈24、处理器25和信号配时模块28,并通过处理器25发出采用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配时方案的指令;在平峰时段,启动存储器,关闭感应线圈24、处理器25和信号配时模块28,采用常规的固定配时方案进行配时。
[0029]交叉口信号灯29包括同步的非机动车提示灯13和带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主机动车信号灯14,其中非机动车提示灯13位于每个交叉口进口道的非机动车道前侧;主机动车信号灯14位于每个交叉口的出口道上方。
[0030]参见图2和图3,主机动车信号灯14包括机动车信号灯和第一非机动车灯17,机动车信号灯包括常规的左转灯18、直行灯19、右转灯20和第一时间显示灯21,左转灯18、直行灯19、右转灯20和第一非机动车灯17均包括红黄绿等不同灯色显示,并通过第一时间显示灯21分别显示各个相位的时间;非机动车提示灯13包括第二非机动车灯22和第二时间显示灯23,第二非机动车灯22包括红黄绿不同灯色显示,提醒相应车道非机动车通行情况,并通过第二时间显示灯23显示与相对的主机动车信号灯14同步的相位时间。
[0031]感应线圈
24埋设在道路交叉口每个进口道的非机动车道前端,按照交通量大小调整其长度,其长度为10?50m。
[0032]在交叉口上游50米处非机动车道一侧,设置非机动车信号灯使用提示牌,用于提醒非机动车主注意前方交叉口设有非动车专用信号灯。
[0033]本实用新型中区分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可以根据各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后设定,如设定工作日上午7:29-8:29、下午17:29-18:29为高峰时段,全天除高峰时段以外的其他时段(包括节假日全天)为平峰时段;本实用新型以十字形交叉口为例,此时每个交叉口进口道包括南进口道1、东进口道2、北进口道3和西进口道4,对应地,感应线圈24包括南进口道感应线圈9、东进口道感应线圈10、北进口道感应线圈11和西进口道感应线圈12 ;每个交叉口的出口道包括北出口道5、西出口道6、南出口道7和东出口道8。
[0034]参见图4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工作原理及过程:
[0035]首先计时器26显示时间,传递至时间判断模块27,通过时间判断模块27判断当前时间处于高峰时段或平峰时段,在平峰时段,关闭非机动车道感应线圈24、处理器25和信号配时模块28,由存储器提供固定的常规配时方案,输出显示在交叉口信号灯29上;在交叉口机非交通量均不大的情况下,采取这种常规的运行方案,可以合理的利用交叉口空间,提尚交叉口的运彳丁效率。
[0036]在高峰时段时,启动感应线圈24、处理器25和信号配时模块28,此时采用非机动车专用相位配时方案,并通过设置于交叉口四个进口道方向的非机动车道上的感应线圈24,感应得到交叉口四个进口道方向非机动车排队长度信息,传递至处理器25,处理器25判断排队长度与设定值的大小,在排队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发出增加非机动车专用相位时间长度的指令并传递到信号配时模块28,进行带有非机动车相位的信号配时,进而输出显示在交叉口信号灯29上。
[0037]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中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配时方案:在周期T内,依次按东西方向机动车放行——南北方向机动车放行——四个方向的非机动车放行,并以此顺序循环往复,其中在高峰时段设置的非机动车专用相位,即第一非机动车灯17为绿灯时,其他机动车信号灯如左转灯18、直行灯19和右转灯20均为红灯或黄灯,此时整个交叉口路权属于非机动车;参见图6,在存储器中储存的常规相位配时方案:在周期T内,依次按东西方向机动车放行--南北方向机动车放行,此时关闭非机动车专用相位显示,只显示机动车相位,即第一非机动车灯17、第二非机动车灯22和第二时间显示灯23均关闭,左转灯18、直行灯19和右转灯20正常工作,各方向的非机动车随同方向的机动车流正常运行。
[0038]高峰时段,四个非机动车进口道上的非机动车提示灯13的灯色显示与相对的干路机动车道上的第一非机动车灯17联动显示,如南进口道I上的非机动车提示灯13与北出口道5上的第一非机动车灯17灯色相同,且时间显示同步;平峰时段,关闭非机动车提示灯13上的第二非机动车灯22和第二时间显示灯23,各方向的非机动车随同方向的机动车流正常运行。
[003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计时器26和时间判断模块27,能够判断当前时间处于高峰时段还是平峰时段,在高峰时段,处理器25引入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配时方案,此时信号配时模块28通过交叉口信号灯29显示非机动车专用相位,非机动车将不再跟随同向机动车流行驶,利于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进行分流;消除对交叉口机动车流的干扰,提高机动车的运行效率;四个方向的非机动车统一在非机动车相位下,自由穿行经过交叉口到达任意方向。在交叉口机非交通量不高的平峰时段,系统自动恢复平峰时段的常规配时方案,启动存储器,关闭非机动车专用相位显示,只显示机动车相位,此时非机动车正常随机动车流同向运行。
[0040]本实用新型区分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并采取不同的信号配时方案,利于更加灵活的交叉口交通运行;本实用新型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一方面,在高峰时段通过分阶段隔离的方式分离机动车流和非机动车流,减小非机动车对交叉口主线机动车交通流的干扰,达到提高高峰小时交叉口通行效率的目标,在非机动车专用相位时,各个方向的非机动车可以自由穿插,有效地利用非机动车的灵活性,机动性。另一方面,在平峰时段恢复原来的运行方式,合理利用交叉口空间。本实用新型可以对交叉口车流进行更加灵活的控制,达到提高效率的效果;针对性较强,尤其是对于那些高峰小时非机动交通量较大机动车交通量也较大的交叉口,可以有效地隔离机非车流,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
【主权项】
1.一种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获取非机动车排队长度感应信号的感应线圈(24),以及在交叉口上方安装的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交叉口信号灯(29),感应线圈(24)埋设在道路交叉口每个进口道的非机动车道前端,并与处理器(25)相连,处理器(25)用于判断排队长度与设定值的大小,并在排队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发出增加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指令;处理器(25)与用于执行指令的信号配时模块(28)相连,信号配时模块(28)与交叉口信号灯(2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口信号灯(29)包括同步的非机动车提示灯(13)和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主机动车信号灯(14),其中非机动车提示灯(13)位于每个交叉口进口道的非机动车道前侧,主机动车信号灯(14)位于每个交叉口的出口道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机动车信号灯(14)包括第一非机动车灯(17)、左转灯(18)、直行灯(19)、右转灯(20)和第一时间显示灯(21),非机动车提示灯(13)包括第二非机动车灯(22)和第二时间显示灯(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口信号灯(29)连接用于存储固定配时方案的存储器;所述的感应线圈(24)、处理器(25)、信号配时模块(28)和存储器均连接时间判断模块(27),时间判断模块(27)连接计时器(26),时间判断模块(27)用于判断当前时间处于高峰时段或平峰时段,并在高峰时段,启动感应线圈(24)、处理器(25)和信号配时模块(28),关闭存储器;在平峰时段,启动存储器,关闭感应线圈(24)、处理器(25)和信号配时模块(28)。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线圈(24)长度为10?50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每个非机动车道前端均设置有用于提示前方交叉口设置有交叉口信号灯(29)的提示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信号灯,包括用于获取非机动车排队长度感应信号的感应线圈,以及在交叉口上方安装的带有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交叉口信号灯,感应线圈埋设在道路交叉口每个进口道的非机动车道前端,并与处理器相连,处理器用于判断排队长度与设定值的大小,并在排队长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发出增加非机动车专用相位的指令;处理器与用于执行指令的信号配时模块相连,信号配时模块与交叉口信号灯相连。本实用新型能够判断非机动排队长度与设定值的大小并对信号配时进行调整,便于非机动车通过,而不影响主线机动车车流的速度,同时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有效隔离,有效提高交叉口不同交通流的分离,提高运行效率。
【IPC分类】G08G1/095, G08G1/08
【公开号】CN204695563
【申请号】CN201520397164
【发明人】戴学臻, 杨在兵, 唐闪闪, 王小双, 吴昊, 董桂贝, 吴智伟, 徐月欣
【申请人】长安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