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及其节点网络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4-24  220

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及其节点网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及其节点网络。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用于评估人体受伤情况的损毁检测系统通常的做法是将环路电路放置在待测区域,当环路电路一个链路被毁坏时,损毁检测系统能够获取到已经损毁的信息,但环路电路不能提供关于毁坏链路的详细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为了区别待测区域的毁坏部分,每个部分设计了单独的回路,但仍然具有很难克服的缺点-只能识别其中的一部分被毁坏,且将其应用于纺织衣物中监测纺织物的损毁情况时非常受限,因为本技术不允许创建的高密度环路。因此,出现了包括很多与本地微控制器连接的检测环路并通过本地微控制器发送本地状态信息至主处理器的子网,但大量子网意味着数据传输总线要求太宽,数据处理速度慢。
[0003]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及其节点网络,通过节点连接芯片与其他节点连接芯片构成节点网络,通过节点网络传输详细的节点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及其节点网络,通过节点连接芯片与其他节点连接芯片构成节点网络,通过节点网络传输详细的节点信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所述节点连接芯片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数据端口,所述数据端口包括切换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数据端口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电源输入端、接收数据端、接收数据地端、选择端、电源输出端、发送数据端、发送数据地端信号连接,所述数据端口通过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与外界进行数据通讯;所述数据端口设置四个,四个所述数据端口均匀分布于所述节点连接芯片的四周。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切换单元通过接收输入端口和接收输出端口信号连接,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电源输入端、接收数据端和接收数据地端信号连接;
[0007]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切换单元通过发送输入端口和发送输出端口信号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电源输出端、发送数据端、发送数据地端信号连接;
[0008]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选择端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选择端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接收单元连通,或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发送单元连通;所述切换单元通过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外界进行数据通讯。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四个所述数据端口设置于所述节点连接芯片四周不同的水平面上,且其中两个数据端口的信号线朝上设置,另外两个数据端口信号线朝下设置。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节点网络,所述节点网络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上述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其中至少一个节点连接芯片连接,所述节点连接芯片通过数据端口与邻居节点连接芯片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包括微处理器及其信号连接的数据端口,所述数据端口包括切换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节点连接芯片通过所述数据端口与其他节点信号连接形成节点网络,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与其他节点进行数据通讯。本实用新型通过节点连接芯片扩展构成节点网络,通过节点网络传输详细的节点信息。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第一较佳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第二较佳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第三较佳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第四较佳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节点网络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点连接芯片,通过节点连接芯片构成损毁检测网络,为损毁检测系统快速提供详细的损毁信息。
[00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点连接芯片。
[0021]参照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第一较佳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节点连接芯片包括微处理器I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I信号连接的数据端口 2,所述数据端口 2包括切换单元21、接收单元22和发送单元23,所述数据端口 2与所述微处理器I通过电源输入端、接收数据端、接收数据地端、选择端、电源输出端、发送数据端、发送数据地端信号连接,所述数据端口 2通过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与外界进行数据通讯。
[0022]所述微处理器I为具有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的微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器I用于处理和存储通过所述数据端口 2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所述数据端口 2用于接收外界发送的数据以及发送所述节点连接芯片需要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端口 2包括切换单元21、接收单元22和发送单元23,所述切换单元21用于在所述微处理器I的控制下控制所述接收单元22和所述发送单元23有效,即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述数据端口 2用于接收外界发送的数据或用于发送所述节点连接芯片需要发送的数据。在实际设计时,所述数据端口 2根据需求可设置多个,用于连接其他节点,所述其他节点可以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连接芯片,也可以是具有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所述节点连接芯片设置N个数据端口就可以连接N个邻居节点,所述节点连接芯片和N个所述邻居节点之间通过所述数据端口信号连接并进行数据通讯。
[00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包括微处理器及其信号连接的数据端口,所述数据端口包括切换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节点连接芯片通过所述数据端口与其他节点信号连接形成节点网络,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与其他节点进行数据通讯。本实用新型通过节点连接芯片扩展构成节点网络,通过节点网络传输详细的节点信息。
[0024]参照图2,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第二较佳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第二较佳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单元22与所述切换单元21通过接收输入端口和接收输出端口信号连接,所述接收单元22与所述微处理器I通过所述电源输入端、接收数据端和接收数据地端信号连接;
[0026]所述发送单元23与所述切换单元21通过发送输入端口和发送输出端口信号连接,所述发送单元23与所述微处理器I通过所述电源输出端、发送数据端、发送数据地端信号连接;
[0027] 所述切换单元21与所述微处理器I通过选择端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I通过所述选择端控制所述切换单元21与所述接收单元22连通,或控制所述切换单元21与所述发送单元23连通;所述切换单元21通过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外界进行数据通讯。
[0028]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过程如下:当所述节点连接芯片需要向邻居节点发送数据时,所述微处理器I通过所述选择端控制所述切换单元21与所述发送单元23连通,数据通过所述发送数据端经由所述发送单元23的发送输入端口和发送输出端口,最后通过切换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发送,完成数据的发送。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发送数据地端用于为所述发送单元提供电源。当所述节点连接芯片需要从邻居节点接收数据时,所述微处理器I通过所述选择端控制所述切换单元21与所述接收单元22连通数据经由所述切换单元21的信号输入端,以及切换单元21与所述接收单元22连接的接收输入端口,以及所述接收单元22连接的接收数据端传输至所述微处理器1,完成数据的接收。
[0029]参照图3,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第三较佳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第二较佳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端口 2设置四个,四个所述数据端口 2均匀分布于所述节点连接芯片的四周。
[0031]通过所述四个数据端口能够扩展连接四个邻居节点,优选情况下,所述邻居节点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连接芯片,还可以是其他具有数据通讯功能的节点。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邻居节点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连接芯片,则可以根据需求扩展形成一个节点网络,该网路节点中包括至少一个中央处理器与其中的一个节点连接。所述节点连接芯片与所述邻居节点之间可以通过所述数据端口 2进行信号连接和数据通讯,从而可以将所述节点连接芯片的信息通过所述节点网络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在损毁检测系统中,为损毁检测系统快速提供详细的损毁信息。
[0032]参照图4,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第四较佳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图3所示的实用新型节点连接芯片第三较佳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四个所述数据端口,设置于所述节点连接芯片四周不同的水平面上,且其中两个数据端口的信号线朝上设置,另外两个数据端口信号线朝下设置。
[0034]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外部结构示意图,四个所述数据端口(实际是数据端口的信号线延伸部分)分别为201、202、203、204,设置于所述节点连接芯片四周不同的水平面上,且其中数据端口 201和数据端口 202的信号线朝上设置,另外两个数据端口 203和数据端口 204的信号线朝下设置。图中仅标识出了数据端口 202的其中一个信号线2021,以及数据端口 203其中一个信号线2031。这样设置的目的,便于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通过信号线朝向不同的两个数据端口信号连接。
[0035]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节点网络较佳实施例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点网络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上述节点连接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其中至少一个节点连接芯片连接,所述节点连接芯片通过数据端口与邻居节点连接芯片连接。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由上述节点连接芯片01构成的节点网络中,每个所述节点连接芯片包括四个数据端口,基于所述节点连接芯片可扩展四个节点连接芯片,所述节点网络包括中央处理器02,所述中央处理器02与其中至少一个节点连接芯片连接。为了确保所述中央处理器02与其他节点连接芯片构成多个通讯通道,所述中央处理器可以与其中的多个节点连接芯片连接,当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的其中一个节点连接芯片损毁时,其他节点连接芯片还可以通过其他的通讯通道传输数据。
[00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连接芯片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数据端口,所述数据端口包括切换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数据端口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电源输入端、接收数据端、接收数据地端、选择端、电源输出端、发送数据端、发送数据地端信号连接,所述数据端口通过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与外界进行数据通讯;所述数据端口设置四个,四个所述数据端口均匀分布于所述节点连接芯片的四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切换单元通过接收输入端口和接收输出端口信号连接,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电源输入端、接收数据端和接收数据地端信号连接; 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切换单元通过发送输入端口和发送输出端口信号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电源输出端、发送数据端、发送数据地端信号连接; 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选择端信号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选择端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接收单元连通,或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发送单元连通;所述切换单元通过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与外界进行数据通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数据端口设置于所述节点连接芯片四周不同的水平面上,且其中两个数据端口的信号线朝上设置,另外两个数据端口信号线朝下设置。4.一种节点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网络包括中央处理器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与其中至少一个节点连接芯片连接,所述节点连接芯片通过数据端口与邻居节点连接芯片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损毁检测系统的节点连接芯片及其节点网络,该节点连接芯片包括微处理器及其信号连接的数据端口,所述数据端口包括切换单元、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所述节点连接芯片通过所述数据端口与其他节点信号连接形成节点网络,所述微处理器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与其他节点进行数据通讯,所述数据端口设置四个,四个所述数据端口均匀分布于所述节点连接芯片的四周。本实用新型通过节点连接芯片扩展构成节点网络,通过节点网络传输详细的节点信息。
【IPC分类】G06F13/40, G06F13/42
【公开号】CN204695303
【申请号】CN201520201076
【发明人】张贯京, 陈兴明, 葛新科, 张少鹏, 方静芳, 克里斯基捏·普拉纽克, 艾琳娜·古列莎, 波达别特·伊万, 王海荣, 高伟明, 梁昊原, 程金兢, 梁艳妮, 周荣, 邢立立, 李慧玲, 徐之艳, 周亮, 肖应芬, 郑慧华, 唐小浪, 李潇云
【申请人】深圳市易特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前海安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贝沃德克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共创百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