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触控屏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各种类型的触摸屏不断出现,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和表面声波式触摸屏。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得触摸位置坐标。其中,触控装置由于具有多点触控、透过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手机、播放器、电子书、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上。
[0003]触控面板通常包括触控基板以及绑定在其上的柔性线路板(FPC),FPC通常是通过导电垫与触控基板上的触控电极以及电极引线电性连接。然而,导电垫一般由导电性较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其经常是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在后续制程中未清洗干净的残留清洗液或汗液会对其造成腐蚀,特别是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领域,FPC导电垫腐蚀问题尤显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FPC导电垫被腐蚀,且无需增加其他工序的触控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触控装置中,一基板,其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至少一导电垫,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触控电极层,其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导电垫,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的触控电极层与位于所述导电垫上的触控电极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相等。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触控装置中,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且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垫与所述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还覆盖所述电极引线,且位于所述电极引线上的触控电极层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的触控电极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相等。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触控装置中,所述导电垫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被覆盖在所述导电垫上的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触控装置中,所述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被覆盖在所述电极引线上的所述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触控装置中,所述第二区域邻接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方形,所述第二区域环绕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四侧。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触控装置中,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一遮挡层,所述遮挡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导电垫形成于所述遮挡层之上。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触控装置中,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一功能层,所述功能层至少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功能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触控电极层之间。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装置至少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至少一导电垫,所述导电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至少包括一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导电垫,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与位于所述导电垫上的第一导电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相等。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触控装置中,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所述导电垫还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触控装置中,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且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垫与所述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还覆盖所述电极引线,且位于所述电极引线上的第一导电层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相等。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装置中,由于将触控电极层延伸至所述导电垫上,因此,可以防止所述导电垫被外界环境腐蚀,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的触控电极层与位于所述导电垫上的触控电极层为同一层,其在一道工序中一并制成,因而无需增加其他的工序即可对所述导电垫进行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触控装置100沿A-A方向的一截面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的触控装置100沿B-B方向的一截面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中触控装置200沿C-C方向的一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文字说明进行详细阐述。
[0023]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沿A-A、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所述触控装置100包括一基板110、多个导电垫140、多条电极引线120和触控电极层130。
[0024]所述基板110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110a,该第一表面IlOa为一光滑且连续的平面,其包括第一区域Illa和第二区域111b,所述第一区域Illa与第二区域Illb邻接。所述第一区域Illa为矩形,所述第二区域Illb为矩形环,其邻接且围绕所述第一区域111a。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还可以为曲面或者不规则的平面,所述第二区域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一区域还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对应的所述第二区域亦可以为圆环、椭圆环、多边形环等。所述基板110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透明材料可以是玻璃或树脂等。
[0025]所述导电垫140位于所述第二区域Illb所在的第一表面IlOa上,每一所述导电垫140包括一连接端和一自由端(图中未示出),所述导电垫140的连接端与所述触控电极层130电性连接,自由端与FPC电性连接。制成所述导电垫140的材料为金属。
[0026]所述触控电极层130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110a,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11 Ia所在的第一表面IlOa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Illb的所述导电垫140,位于所述第一区域Illa所在的第一表面IlOa上的触控电极层130与位于所述导电垫上的触控电极层130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IlOa上的厚度相等,也即,位于所述第一区域Illa所在的第一表面IlOa上的触控电极层130与位于所述导电垫上的触控电极层130为同一层,其在同一道工序中一并制成。优选的,所述导电垫140在所述第一表面IlOa上的投影被覆盖于所述导电垫140上的所述触控电极层130在所述第一表面IlOa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此方式有利于所述触控电极层130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所述第一区域Illa对应所述触控装置100的触控区域,所述第二区域Illb对应所述触控装置100的周边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1 Ia所在的第一表面IlOa上的所述触控电极层130具有触控功能,覆盖于所述第二区域Illb的所述导电垫140上的所述触控电极层130用于防止所述导电垫140被外界环境腐蚀。
[0027]所述触控感应层130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包括第一主干131a和多个第一分支131b,所述第一主干131a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分支131b沿第二方向15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但并不限于此,可依实际需求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分支131b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干131a的同一侧,并分别与第一主干131a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包括第二主干133a和多个第二分支133b,所述第二主干133a亦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分支133b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分支133b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干133a的同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二分支133b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干133a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的每个第二分支133b位于与其相邻的两第一分支131b之间,且所述第二分支133b与相邻两第一分支131b之间具有相同的间距。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上的第一分支131b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上的第二分支133b数量,且每一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与多个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对应,即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上的多个所述第二分支133b分别与一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上的多个第一分支131b对应,且多个所述第
一分支131b和多个所述第二分支133b之间相互齿合;即: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上的多个第一分支131b位于与其相邻的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的第二主干133a的同一侧,且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的多个第二分支133b位于与其相邻的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的同一侧。且任意相邻两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的第一主干131a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且具有相同的间距。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
[0028]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控电极层130为单层结构,制成所述触控电极层130的材料为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锡铟(ITO)等,其具有抗腐蚀的能力。且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控装置还可以包括一形成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第一表面IlOa上的一遮档层,所述电极引线120和导电垫140形成于所述遮挡层之上。
[0029]所述电极引线120位于所述第二区域Illb所在的第一表面110a,且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垫140与所述触控电极层130,所述触控电极层130还覆盖所述电极引线120,且位于所述电极引线120上的触控电极层130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Illa所在的第一表面IlOa上的触控电极层130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IlOa上的厚度相等,也即,位于所述电极引线120上的触控电极层130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Illa所在的第一表面IlOa上的触控电极层130为同一层,其在同一道工序中一并制成。优选的,所述电极引线120在所述第一表面IlOa上的投影被覆盖于所述电极引线120上的所述触控电极层130在所述第一表面IlOa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此方式有利于所述电极引线120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制成所述电极引线120的材料为金属。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直接将制作触控电极层130的材料制成所述电极引线。
[003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110上还可制作滤光层,或者在所述基板110的第二表面(图中)制作所述滤光层,以适应不同触控装置的不同需求。
[0031]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控装置100,由于将触控电极层130延伸至所述导电垫140上,因此,可以防止所述导电垫140被外界环境腐蚀,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Illa所在的第一表面IlOa上的触控电极层130与位于所述导电垫140上的触控电极层130为同一层,其在一道工序中一并制成,因而无需增加其他的工序即可对所述导电垫进行有效的保护。
[0032]如图4、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触控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及其沿C-C方向的一截面示意图。所述触控装置200包括一基板210、多个导电垫240、多条电极引线220和触控电极层230。所述基板210具有一第一表面210a,所述第一表面210a包括一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0033]与图1所示的触控装置100的区别之一在于,本实施方式的触控电极层230为双层结构,分为两次制程制作而成。所述触控电极层230包括多条第一电极串列231和多条第二电极串列232,多条所述第一电极串列231沿第一方向排列,多条所述第二电极串列232沿第二方向排列,多条所述第一电极串列231由一第一导电层230a经过黄光工艺、镭射工艺或者其他工艺制成,所述第二电极串列由一第二导电层230b经过黄光工艺、镭射工艺或者其他工艺制成。所述第一电极串列231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231a和多个第一连接单元231b,所述第二电极串列232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单元232a和多个第二连接单元232b。所述第二连接单元232b和第一连接单元231b在相交接处通过一绝缘块214隔开。
[0034]所述第一导电层230a和第二导电层230b形成于第一表面210a,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210a,所述第一导电层230a还覆盖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导电垫240。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210a上的第一导电层230a与位于所述导电垫240上的第一导电层230a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210a上的厚度相等。所述导电垫240形成于所述第一导电层230a与第二导电层230b之间,且所述第二导电层230b形成于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210a上。
[0035]所述电极引线220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210a,且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垫240与所述触控电极层230,所述第一导电层230a还覆盖所述电极引线220,且位于所述电极引线220上的第一导电层230a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210a上的第一导电层230a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210a上的厚度相等。
[0036]本实施方式中,将所述导电垫240形成于所述第二导电层230b之上,有利于提高所述导电垫240与所述基板210之间的附着性;将所述第一导电层230a形成于所述导电垫240之上,有利于提高所述导电垫240的抗腐蚀能力。
[0037]以上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多种改进或替换,所有的该等改进或替换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BP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触控装置,其至少包括: 一基板,其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 至少一导电垫,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 触控电极层,其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导电垫,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的触控电极层与位于所述导电垫上的触控电极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相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且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垫与所述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还覆盖所述电极引线,且位于所述电极引线上的触控电极层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的触控电极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相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垫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被覆盖在所述导电垫上的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线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被覆盖在所述电极引线上的所述触控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完全覆盖。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邻接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方形,所述第二区域环绕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四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一遮挡层,所述遮挡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导电垫形成于所述遮挡层之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一功能层,所述功能层至少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且所述功能层位于所述基板与所述触控电极层之间。8.一种触控装置,其至少包括: 一基板,所述基板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 至少一导电垫,所述导电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 触控电极层,所述触控电极层至少包括一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导电垫,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与位于所述导电垫上的第一导电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相等。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层还包括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所述导电垫还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装置还包括电极引线,所述电极引线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且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垫与所述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还覆盖所述电极引线,且位于所述电极引线上的第一导电层与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导电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装置一基板,其至少具有一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侧;至少一导电垫,其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触控电极层,其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和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导电垫,位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的第一表面上的触控电极层与位于所述导电垫上的触控电极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厚度相等。
【IPC分类】G06F3/041
【公开号】CN204695270
【申请号】CN201520284788
【发明人】王士敏, 张超, 朱泽力, 李绍宗
【申请人】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