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板支撑件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4-23  188

扩散板支撑件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设及扩散板支撑件、W及具有该扩散 板支撑件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在常见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扩散板四周用中框支撑,置于背板上方,而扩散 板较薄且与背板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为防止扩散板中间凹陷而影响显示画面,常在扩散 板中间设置支撑件W防止扩散板的变形。然而,现有的支撑件通常为立柱式,且使用硬度高 的材料制成,此种支撑件的初性差,则在液晶面板出光面受力而传导至扩散板并引起扩散 板形变时(特别地,在整机做跌落和踩踏实验时),会出现支撑件过硬而顶裂扩散板甚至顶 裂液晶面板的现象,或者会出现支撑件受力过大而断裂,导致扩散板和液晶面板得不到支 撑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散板支撑件、一种具有该扩散板支撑件的 背光模组、W及一种具有该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旨在避免在扩散板形变时出现扩 散板支撑件因硬度过高而顶裂扩散板或者出现扩散板支撑件因初性差断裂而导致扩散板 得不到支撑的现象。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散板支撑件,用W安装在背板与扩散板 之间,所述扩散板支撑件包括连接板,该连接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 第二板面用W抵接于所述背板;所述扩散板支撑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板面上的固定部、 W及设于所述第一板面上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用W与所述背板固定;所述支撑部包括支 撑主体和弹性体,所述支撑主体具有用W与所述扩散板相抵接的抵接端、W及用W与所述 第一板面相连接的连接端,所述支撑主体在所述连接端的端面凹设有缕空部;所述弹性体 位于所述缕空部中,且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 述第一板面连接。
[0005] 优选地,所述支撑主体包括至少=块支撑板,所述至少=块支撑板相交于同一轴 线,并在所述轴线上形成所述抵接端;所述缕空部包括设于每一支撑板上的子缕空部,所述 至少=块支撑板的所有子缕空部W所述轴线为中屯、。
[0006] 优选地,每一支撑板在对应子缕空部的边沿形成有用W连接所述第一板面的支撑 臂,所述支撑臂呈弧形设置。
[0007] 优选地,所述至少S块支撑板的任意相邻两块支撑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相等。
[0008] 优选地,所述弹性体对应每一子缕空部设有一块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子缕 空部的大小和形状均相适配;所述弹性体的各所述弹性板相交于所述轴线。
[0009] 优选地,所述抵接端到所述第一板面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缕空部的远离所述第一 板面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板面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H与所述H1之间的关系为:
[0010]
[0011] 优选地,至少一支撑臂在远离所述第一板面的位置朝向对应的弹性板凸设有限位 块,对应弹性板的边沿凹设有适配收容所述限位块的限位槽。
[0012] 优选地,所述弹性体在与所述第一板面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连接板正对 所述固定板开设有适配收容所述固定板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边缘与所述固定孔的孔壁 W嵌接的方式连接固定。
[0013]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二板面上的卡扣和定位柱,所述卡扣包括 与所述第二板面连接的连接臂、W及设于所述连接臂自由端的扣体,所述扣体自所述连接 臂的自由端向背离所述定位柱的方向延伸设置;对应地,所述背板在安装所述扩散板支撑 件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卡扣适配卡持的扣孔、并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柱适配插入的定位孔。
[0014]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扩散板W及 所述的扩散板支撑件,所述扩散板支撑件固定于所述背板,并用W抵触支撑所述扩散板。
[001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扩散板支撑件的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和弹性体,当该扩散板 支撑件受到来自扩散板的压力时,支撑主体会发生形变、同时弹性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使得 支撑主体的抵接端具有向靠向连接板第一板面的方向的位移,W避免出现扩散板支撑件顶 裂扩散板的现象;而当该扩散板支撑件所受到的压力撤销时,在弹性体弹性回复力的作用 下,支撑主体的形变能回复至原始状态,从而使得支撑主体的抵接端会回复至初始位置W 保持抵触支撑扩散板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扩散板支撑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中扩散板支撑件的支撑主体、连接板W及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扩散板支撑件的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图1中扩散板支撑件安装在对应背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图4中沿S-S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21] 图6为图5中VI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为图7中VIII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巧]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W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 实用新型。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散板支撑件。
[0027] 参照图1至图3、图6,在一实施例中,该扩散板支撑件1用W安装在对应背光模组 的背板4与扩散板5之间(一并参照图7和图8),该扩散板支撑件1包括连接板30,该连 接板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31和第二板面32,连接板30的第二板面32用W抵接于 背板4 ;扩散板支撑件1还包括设于连接板30第二板面32上的固定部20、W及设于连接板 30第一板面31上的支撑部10,其中,固定部20用W与背板4固定;支撑部10包括支撑主 体11和弹性体12,支撑主体11具有用W与扩散板5相抵接的抵接端111、W及用W与连接 板30第一板面31相连接的连接端(未标示),支撑主体11在连接端的端面凹设有缕空部 115 ;弹性体12位于支撑主体11的缕空部115中,且弹性体12的一端与支撑主体11连接, 弹性体1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30的第一板面31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该扩散板支撑 件1的支撑部10为透明件,即支撑主体11和弹性体12均由透明材料所制成,W避免位于 背板4与扩散板5之间的支撑部10吸光,从而保证使用该扩散板支撑件1的背光模组具有 较好的光效。
[0028]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散板支撑件1的支撑部10包括支撑主体11和弹性体12,当 该扩散板支撑件1受到来自扩散板4的压力时,支撑主体11会发生形变、同时弹性体12发 生弹性形变而使得支撑主体11的抵接端111具有向靠向连接板30第一板面31的方向的 位移,W避免出现扩散板支撑件1顶裂扩散板5的现象;而当该扩散板支撑件1所受到的压 力撤销时,在弹性体12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支撑主体11的形变能回复至原始状态,从而 使得支撑主体11的抵接端111会回复至初始位置W保持抵触支撑扩散板5的状态。
[0029]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支撑主体11包括至少=块支撑板112,该至少=块支撑板 112相交于同一轴线,并在所述轴线上形成所述抵接端111 ;支撑主体11的缕空部115包括 设于每一支撑板112上的子缕空部(未标示),且该至少=块支撑板112的所有子缕空部W 所述轴线为中屯、。本实施例中,每一支撑板112具有一与所述轴线相对的第一侧边,该第一 侧边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自所述第一轴线的靠近第一板面31的一端向所述第 一轴线的远离第一板面31的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W使得该支撑主体11在抵接端111形 成一用W抵触支撑扩散板5的尖端,从而使抵接端111在对应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板面下所 形成的暗点较小,从而降低该扩散板支撑件1对对应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画面的影响。
[0030]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主体11的至少=块支撑板112中的任意相邻两块支 撑板112相交所形成的夹角相等;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1包括3块支撑板112, 该3块支撑板112的任意两支撑板112相交所形成的夹角为120°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 其他实施例中,该3块支撑板112的某两支撑板112所形成的夹角也可略大于或者略小于 120°。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支撑主体11所包括的支撑板112的块数还 可为4、5等,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制。
[0031]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支撑板112在对应子缕空部的边沿形成有用W连接连接板30 第一板面31的支撑臂113,且每一支撑臂113呈弧形设置。本实施例中,每一支撑臂113沿 其长度延伸方向呈弧形设置,W使得每一支撑臂113均有良好的回复弹性,从而使得支撑 主体11也具有良好的回复弹性,进一步增强该扩散板支撑件1的弹性回复能力。本实施例 中,具体地,该支撑主体11的支撑臂113的根数为3。本实施例中,呈弧形的每一支撑臂113 的曲率中屯、位于对应支撑臂113的朝向所述轴线的一侧,W便于每一支撑臂113向外发生 弹性形变;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呈弧形的每一支撑臂113的曲率中屯、还可 位于对应支撑臂113的背向所述轴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每一 支撑臂113的与对应支撑板112板面平行的两侧面之间的厚度为W,每一支撑臂113的与 对应支撑板112板面垂直的两侧面之间的厚度为W1,优选地,0. 5毫米《W《0. 7毫米,0. 8 毫米《化《1. 2毫米,W使得支撑臂113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0032]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弹性体12对应每一子缕空部设有一块弹性板121,其 中,弹性板121与对应子缕空部的大小和形状均相适配,且该弹性体12的各弹性板121相 交于所述轴线。本实施例中,弹性体12的弹性板121与支撑主体11的支撑板112 -一对 应设置;每一弹性板121的边沿与对应子缕空部的边沿相抵接,具体地,每一弹性板121的 远离第一板面31的一端与对应子缕空部的远离第一板面31的一端抵触连接,每一弹性板 121的另一端与连接板30的第一板面31固定;每一弹性板121具有一远离所述轴线的侧 边122,每一弹性板121的侧边122与对应支撑臂113的朝向所述轴线的侧面抵触连接。本 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轴线垂直于连接板30 ;当然,在本实用 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 轴线也可略倾斜于连接板30。
[0033]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1的抵接端111到连接板30第一板面31之间的距离为 H,支撑主体11的缕空部的远离第一板面31的一端(弹性体12的远离第一板面31的一 端)到连接板30第一板面31之间的距离为化,H与化之间的关系为;1/3《化/H《1/2 ; 为保证弹性体12能为支撑主体11提供足够的弹性回复能力,当背板4与扩散板5之间的 垂直距离较大时(对应的液晶显示器尺寸较大),H1/H的值取较小值,而当背板4与扩散板 5之间的垂直距离较小时(对应的液晶显示器尺寸较小),H1/H的值取较大值。
[0034]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扩散板支撑件1的支撑部10是多板相交的结构,一方面相较于 常见的柱形支撑件,能节省材料,成本较低;另一方面能保证该扩散板支撑件1对扩散板5 抵触支撑的稳定性。
[00巧]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至少一支撑臂113在远离连接板30第一板面31的位置 朝向对应的弹性板121凸设有限位块114,且对应弹性板121的边沿凹设有适配收容该限位 块114的限位槽124,具体地,限位槽124凹设在对应弹性板121的侧边122上,W使得在 该扩散板支撑件1受到来自扩散板4的压力而发生弹性形变(支撑臂113W及弹性体12 均会对应地发生弹性形变)时,仍能保持弹性体12与支撑臂113远离第一板面的一端之间 的连接。本实施例中,整个支撑主体11的限位块114为多个,具体地,在每一支撑臂113的 远离连接板30第一板面31的位置均凸设有限位块114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 中,可在支撑主体11的至少=根支撑臂113中的某一根或者某几根支撑臂113的远离连接 板30第一板面31的位置凸设限位块114。
[0036]进一步地,弹性体12在与连接板30第一板面31连接的一端还设有固定板123,对 应地,连接板30正对弹性体12的固定板123开设有适配收容该固定板123的固定孔33,其 中,固定板123的边缘与固定孔33的孔壁W嵌接的方式连接固定,W使得在该扩散板支撑 件1受到来自扩散板4的压力而发生弹性形变(支撑臂113W及弹性体12均会对应地发生 弹性形变)时,仍能保持弹性体12与连接板30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23优选 为W所述轴线为轴屯、的圆形板,每一弹性板121均垂直连接于固定板123 ;当然,在本实用 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体12的固定板123也可仅连接于某一弹性板121,且固定板123 也可为方形、楠圆形等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固定板123的板面半径小于每一弹 性板121用W与第一板面31连接的一端的自其侧边122到所述轴线之间的距离;且固定孔 33的孔壁朝向任意两弹性板121之间的位置延伸设有限位片331,对应地,固定板123的边 缘正对限位片331开设有供限位片331适配卡设的收容槽(未标示),当然,限位片331也 可直接卡设在固定板123的背离连接板30第二板面32的表面上;本实施例中,固定板123 的背离弹性板121的板面与连接板30的第二板面32重合。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 施例中,还可在固定孔33的孔壁凸设有凸起件,固定板123的边缘则凹设有与凸起件相适 配的凹槽,通过凸起件与凹槽的配合实现固定板123的边缘与固定孔33的孔壁之间的嵌接 连接。
[0037]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该扩散板支撑件1的固定部20包括凸设于连接板30第 二板面32上的卡扣21和定位柱22,该卡扣21包括与连接板30第二板面32连接的连接 臂211、W及设于连接臂211自由端的扣体212,该扣体212自连接臂211的自由端向背离 定位柱22的方向延伸设置;对应地,背板4在安装该扩散板支撑件1的位置开设有供卡扣 21适配卡持的扣孔42、并开设有供定位柱22适配插入的定位孔41。本实施例中,扣体212 具有一面向连接板30第二板面32的导向斜面213,背板4的扣孔42的边缘卡持于导向斜 面213与第二板面32之间;本实施例中,该导向斜面213与第二板面32之间的距离自靠近 连接臂211的一端向远离连接臂211的一端的方向逐渐增大,W便于将卡扣21扣合卡持于 扣孔42的边缘。本实施例中,卡扣21与扣孔42之间的适配卡持能防止该扩散板支撑件1 自垂直背板4板面的方向脱离背板4,定位柱22与定位孔41之间的配合则能实现该扩散 板支撑件1与背板4在平行背板4板面的方向上的定位,从而增强该扩散板支撑件1与背 板4之间的固定程度,有利于避免使用该扩散板支撑件1的液晶显示器在实验和运输中脱 离背板4。
[0038]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1由第一材料制成,弹性体12则由第二材料制成; 其中第一材料优先选优硬度较高的透明材料,而第二材料优先选用弹性较好的透明材 料。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支撑主体11优选由聚碳酸醋塑胶制成,弹性体12则优选由 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醋弹性体橡胶)制成;本实施例中,制造 该扩散板支撑件1所使用的TPU的硬度在65度至75度之间,当背板4与扩散板5之间的垂 直距离较大时(对应的液晶显示器尺寸较大),优先选用硬度较高的TPU,而当背板4与扩 散板5之间的垂直距离较小时(对应的液晶显示器尺寸较小),优先选用硬度较低的TPU。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主体11还可由聚甲基丙締酸甲醋(有机玻璃) 制成;而弹性体12还可由普通橡胶制成。本实施例中,该扩散板支撑件1优选使用模具两 次注塑成型的,模具注塑成型为成熟的工艺,易于加工成型。实际上,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0 和固定部20的材料与支撑主体11的材料一致,W便于一体注塑成型连接板30、固定部20 W及支撑主体11 ;本实施例中,通过一次注塑成型连接板30、固定部20W及支撑主体11, 通过二次注塑将弹性体12成型在支撑主体11W及连接板30上,特别地,连接板30上的固 定孔33可供烙融的TPU流入注塑模内,从而提升二次注塑的便利性。
[003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
[0040] 参照图7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4、扩散板5W及前述实施例 中的扩散板支撑件1,该扩散板支撑件1固定于背板4,并用W抵触支撑扩散板5。
[0041] W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 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扩散板支撑件,用以安装在背板与扩散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支撑 件包括连接板,该连接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二板面用以抵接于 所述背板;所述扩散板支撑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板面上的固定部、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板 面上的支撑部,所述固定部用以与所述背板固定;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和弹性体,所述 支撑主体具有用以与所述扩散板相抵接的抵接端、以及用以与所述第一板面相连接的连接 端,所述支撑主体在所述连接端的端面凹设有镂空部;所述弹性体位于所述镂空部中,且所 述弹性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面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包括至少三块支撑 板,所述至少三块支撑板相交于同一轴线,并在所述轴线上形成所述抵接端;所述镂空部 包括设于每一支撑板上的子镂空部,所述至少三块支撑板的所有子镂空部以所述轴线为中 心。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板在对应子镂空部的边 沿形成有用以连接所述第一板面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呈弧形设置。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块支撑板的任意相邻 两块支撑板相交所形成的夹角相等。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扩散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对应每一子镂空部 设有一块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子镂空部的大小和形状均相适配;所述弹性体的各所 述弹性板相交于所述轴线。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端到所述第一板面之间 的距离为H,所述镂空部的远离所述第一板面的一端到所述第一板面之间的距离为H1,所 述H与所述Hl之间的关系为: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散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支撑臂在远离所述第一板 面的位置朝向对应的弹性板凸设有限位块,对应弹性板的边沿凹设有适配收容所述限位块 的限位槽。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散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在与所述第一板面连 接的一端设有固定板,所述连接板正对所述固定板开设有适配收容所述固定板的固定孔, 所述固定板的边缘与所述固定孔的孔壁以嵌接的方式连接固定。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凸设于所述第二 板面上的卡扣和定位柱,所述卡扣包括与所述第二板面连接的连接臂、以及设于所述连接 臂自由端的扣体,所述扣体自所述连接臂的自由端向背离所述定位柱的方向延伸设置;对 应地,所述背板在安装所述扩散板支撑件的位置开设有供所述卡扣适配卡持的扣孔、并开 设有供所述定位柱适配插入的定位孔。10. -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扩散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 9任一项所述的扩散板支撑件,所述扩散板支撑件固定于所述背板,并用以抵触支撑所述扩 散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扩散板支撑件,安装在背板与扩散板之间,该扩散板支撑件包括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的连接板,该第二板面抵接于背板;扩散板支撑件还包括设于第二板面上的与背板固定的固定部、以及设于第一板面上的支撑部,支撑部包括支撑主体和弹性体,支撑主体设有与扩散板相抵接的抵接端和与第一板面相连接的连接端,支撑主体在连接端的端面凹设有镂空部;弹性体位于镂空部中,且其一端与支撑主体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一板面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扩散板支撑件能避免在扩散板形变时出现扩散板支撑件因硬度过高而顶裂扩散板或者出现扩散板支撑件因韧性差断裂而导致扩散板得不到支撑的现象。
【IPC分类】G02F1/1335, G02F1/13357
【公开号】CN204694953
【申请号】CN201520311087
【发明人】文高峰
【申请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