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传送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4-23  144

一种电流传送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流传送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电流传送器广泛应用于电流放大器、电压放大器、跨导放大器、电流源等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中。与其他电子元件组合还可以十分简便地构成各种电流模式连续时间信号处理电路,如有源滤波器、振荡器等。但目前,现有的电流传感器的电路结构复杂,传送精度不高。故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流传送器电路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传送器电路。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流传送器电路,它包括第一运放、第二运放、第三运放、第四运放、第五运放和可调电阻;
[0006]所述第一运放的反相端接入电流信号,所述第一运放的反相端和输出端并联有第七电阻,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二运放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二运放的同相端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二运放的反相端与自身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三运放的同相端和第一运放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三运放的反相端与自身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四运放的反相端连接,所述第四运放的同相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四运放的输出端与可调电阻的可调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的固定端连接于第四运放的反相端和输出端,所述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与第五运放的反相端连接,所述第五运放的反相端和输出端并联有第八电阻,所述第五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十电阻输出电流信号并通过第六电阻接地。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运放、第二运放、第三运放、第四运放和第五运放实现信号多次调理;同时,通过可调电阻实现调节控制,其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1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传送器电路,它包括第一运放U1、第二运放U2、第三运放U3、第四运放U4、第五运放U5和可调电阻R12 ;
[0011]第一运放Ul的反相端接入电流信号,第一运放Ul的反相端和输出端并联有第七电阻R7,第一运放Ul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二运放U2的同相端连接,第二运放U2的同相端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第二运放U2的反相端与自身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三运放U3的同相端和第一运放Ul的同相端连接,第三运放U3的反相端与自身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运放U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四运放U4的反相端连接,第四运放U4的同相端通过第一电阻Rl接地,第四运放U4的输出端与可调电阻R12的可调端连接,可调电阻R12的固定端连接于第四运放U4的反相端和输出端,第四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R9与第五运放U5的反相端连接,第五运放U5的反相端和输出端并联有第八电阻R8,第五运放U5的输出端通过第十电阻RlO输出电流信号并通过第六电阻R6接地。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运放Ul、第二运放U2、第三运放U3、第四运放U4和第五运放U5实现信号多次调理,从而达到高精度信号整理输出;同时,通过可调电阻R12实现调节控制,方便本实施例在不同状态下的正常工作。
[001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流传送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运放、第二运放、第三运放、第四运放、第五运放和可调电阻; 所述第一运放的反相端接入电流信号,所述第一运放的反相端和输出端并联有第七电阻,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二运放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二运放的同相端通过第六电阻接地,所述第二运放的反相端与自身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三运放的同相端和第一运放的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三运放的反相端与自身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四运放的反相端连接,所述第四运放的同相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所述第四运放的输出端与可调电阻的可调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的固定端连接于第四运放的反相端和输出端,所述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与第五运放的反相端连接,所述第五运放的反相端和输出端并联有第八电阻,所述第五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十电阻输出电流信号并通过第六电阻接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流传送器电路。它包括第一运放、第二运放、第三运放、第四运放、第五运放和可调电阻;第一运放的反相端接入电流信号,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与第二运放的同相端连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三运放的同相端和第一运放的同相端连接,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四运放的反相端连接,第四运放的输出端与可调电阻的可调端连接,可调电阻的固定端连接于第四运放的反相端和输出端,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九电阻与第五运放的反相端连接,第五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十电阻输出电流信号。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IPC分类】G01R19/00
【公开号】CN204694755
【申请号】CN201520247332
【发明人】王鹏飞, 张越峰, 胡丽萍, 刘葱柏, 路驹, 徐珍珍, 张瑞, 赵新卫, 岳超
【申请人】陕西意联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2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