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4-23  150

一种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滤光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红外截止滤光片作为手机摄像头模组的重要组成部件,且表面品质是红外截止滤光片品质的一个重要检测项目,若红外截止滤光片表面品质不好,则会对手机镜头成像造成很大的影响。
[0003]在红外截止滤光片生产加工过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经常会出现崩边、崩角的现象;其中,对于崩边现象而言,即为红外截止滤光片的边缘部分出现缺失;对于崩角现象而言,即为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四个边角位置出现一个或者多个缺失。当滤光片出现崩边、崩角现象时,光照射到一个滤光片上面,滤光片崩边、崩角的区域会导致照射到这些区域的光无法反射回去或反射回去的光强相比其它区域大大减少,从而使得在反射光中形成黑暗区域。
[0004]对于滤光片生产厂商而言,如何自动且高效地对红外截止滤光片的崩边、崩角现象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该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且有效地对滤光片进行崩边、崩角检测。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上端侧可相对间歇性转动地装设有活动转盘,机架于活动转盘的下端侧装设有转盘驱动组件,转盘驱动组件与活动转盘驱动连接,活动转盘的上表面装设有四个以活动转盘的轴线为中心且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的滤光片承托块,各滤光片承托块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朝上开口的滤光片放置槽;
[0008]机架的上端部于活动转盘的旁侧装设有与计算机电连接的检测摄像头,机架的上端部于检测摄像头与活动转盘之间装设有滤光片移送组件,滤光片移送组件包括有装设于机架上端部的X轴驱动线性模组以及由X轴驱动线性模组驱动的Y轴驱动线性模组,Y轴驱动线性模组的驱动端装设有活动安装块,活动安装块配装有可90度转动的真空吸嘴,活动安装块对应真空吸嘴装设有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与真空吸嘴驱动连接;
[0009]机架的上端部于检测摄像头的旁侧装设有良品卸料台以及不良品卸料台。
[0010]其中,所述转盘驱动组件包括有分别装设于所述机架的转盘驱动电机、分割器,转盘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分割器的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分割器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活动转盘的中心位置驱动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其机架上端侧装设活动转盘,活动转盘通过转盘驱动组件进行驱动,活动转盘上表面装设四个滤光片承托块,各滤光片承托块上表面分别开设滤光片放置槽;机架上端部于活动转盘旁侧装设检测摄像头,机架上端部于检测摄像头与活动转盘之间装设滤光片移送组件,滤光片移送组件包括X轴驱动线性模组、Y轴驱动线性模组,Y轴驱动线性模组的驱动端装设活动安装块,活动安装块配装真空吸嘴,真空吸嘴通过旋转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机架上端部于检测摄像头旁侧装设良品卸料台、不良品卸料台。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且高效地完成滤光片崩边、崩角检测,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2]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在图1中包括有:
[0015]I一一活动转盘2—一转盘驱动组件
[0016]3 滤光片承托块31 滤光片放置槽
[0017]4--检测摄像头5--滤光片移送组件
[0018]51一一X轴驱动线性模组52—一Y轴驱动线性模组
[0019]53——活动安装块54——真空吸嘴
[0020]55 旋转驱动电机6 良品卸料台
[0021]7 不良品卸料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一种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有机架(图中未示出),机架的上端侧可相对间歇性转动地装设有活动转盘1,机架于活动转盘I的下端侧装设有转盘驱动组件2,转盘驱动组件2与活动转盘I驱动连接,活动转盘I的上表面装设有四个以活动转盘I的轴线为中心且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的滤光片承托块3,各滤光片承托块3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朝上开口的滤光片放置槽31。
[0024]进一步的,机架的上端部于活动转盘I的旁侧装设有与计算机电连接的检测摄像头4,机架的上端部于检测摄像头4与活动转盘I之间装设有滤光片移送组件5,滤光片移送组件5包括有装设于机架上端部的X轴驱动线性模组51以及由X轴驱动线性模组51驱动的Y轴驱动线性模组52,Y轴驱动线性模组52的驱动端装设有活动安装块53,活动安装块53配装有可90度转动的真空吸嘴54,活动安装块53对应真空吸嘴54装设有旋转驱动电机55,旋转驱动电机55与真空吸嘴54驱动连接。
[0025]更进一步的,机架的上端部于检测摄像头4的旁侧装设有良品卸料台6以及不良品卸料台7。
[0026]需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转盘驱动组件2可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为:转盘驱动组件2包括有分别装设于机架的转盘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分割器(图中未示出),转盘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分割器的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分割器的动力输出轴与活动转盘I的中心位置驱动连接。
[0027]下面结合具体的动作过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具体为: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的滤光片放入至滤光片承托块3的滤光片放置槽31内,其中,待检测的滤光片呈竖向布置且下端部插入至滤光片放置槽31内;转盘驱动电机通过分割器驱动活动转盘I间歇性的转动,且活动转盘I将放置有待检测的滤光片的滤光片承托块3带动至吸盘吸取位置;待滤光片移动至吸盘吸取位置时,X轴驱动线性模组51和Y轴驱动线性模组52动作并将真空吸盘推送至靠近滤光片的位置,旋转驱动电机55动作并驱动真空吸盘转动90度,真空吸盘正对待检测的滤光片且真空吸附固定住待检测的滤光片;待真空吸盘吸附固定住待检测的滤光片后,旋转驱动电机55动作并驱动真空吸盘复位,此时,真空吸盘带动滤光片转动90度并使得滤光片呈水平布置,而后X轴驱动线性模组51、Y轴驱动线性模组52动作并将待检测的滤光片移送至检测摄像头4的正上方,检测摄像头4对滤光片进行拍照并将相应的照片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可通过相配套的软件分析照片的明暗区域,从而获取到该滤光片的崩边、崩角信息,以此判断出该滤光片是否符合产品要求;当所检测的滤光片为良品时,X轴驱动线性模组51、Y轴驱动线性模组52再将良品滤光片移送至良品卸料台6上方,并最终将良品滤光片放置于良品卸料台6 ;当所检测的滤光片为不良品时,X轴驱动线性模组51、Y轴驱动线性模组52再将不良品滤光片移送至不良品卸料台7上方,并最终将不良品滤光片放置于不良品卸料台7。
[0028]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且高效地完成滤光片崩边、崩角检测,即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0029]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机架的上端侧可相对间歇性转动地装设有活动转盘(I),机架于活动转盘(I)的下端侧装设有转盘驱动组件(2),转盘驱动组件⑵与活动转盘⑴驱动连接,活动转盘⑴的上表面装设有四个以活动转盘(I)的轴线为中心且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的滤光片承托块(3),各滤光片承托块(3)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朝上开口的滤光片放置槽(31); 机架的上端部于活动转盘(I)的旁侧装设有与计算机电连接的检测摄像头(4),机架的上端部于检测摄像头(4)与活动转盘(I)之间装设有滤光片移送组件(5),滤光片移送组件(5)包括有装设于机架上端部的X轴驱动线性模组(51)以及由X轴驱动线性模组(51)驱动的Y轴驱动线性模组(52),Y轴驱动线性模组(52)的驱动端装设有活动安装块(53),活动安装块(53)配装有可90度转动的真空吸嘴(54),活动安装块(53)对应真空吸嘴(54)装设有旋转驱动电机(55),旋转驱动电机(55)与真空吸嘴(54)驱动连接; 机架的上端部于检测摄像头(4)的旁侧装设有良品卸料台(6)以及不良品卸料台(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驱动组件(2)包括有分别装设于所述机架的转盘驱动电机、分割器,转盘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分割器的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分割器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活动转盘(I)的中心位置驱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光片崩边、崩角自动检测装置,其机架上端侧装设活动转盘,活动转盘通过转盘驱动组件进行驱动,活动转盘上表面装设四个滤光片承托块,各滤光片承托块上表面分别开设滤光片放置槽;机架上端部于活动转盘旁侧装设检测摄像头,机架上端部于检测摄像头与活动转盘之间装设滤光片移送组件,滤光片移送组件包括X、Y轴驱动线性模组,Y轴驱动线性模组的驱动端装设活动安装块,活动安装块配装真空吸嘴,真空吸嘴通过旋转驱动电机进行驱动;机架上端部于检测摄像头旁侧装设良品卸料台、不良品卸料台。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且高效地完成滤光片崩边、崩角检测,即具有结构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IPC分类】G01N21/88
【公开号】CN204694641
【申请号】CN201520258007
【发明人】黎国柱
【申请人】东莞市微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