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稠油开采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稠油是沥青质和胶质含量较高、粘度较大的原油,因为稠油的密度大,也叫做重油。稠油的粘度大导致流动性很差,因此很难从地下采出。
[0003]对于稠油油藏,在注入能力和经济效益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提高驱替相粘度或降低被驱替相粘度,改善驱替相与被驱替相流度比,进而改善油水相对渗透率特征,减少粘性指进现象的发生,使前缘推进均匀,扩大波及体积,提高稠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驱替液与原油的粘度比是稠油开采的核心,是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0004]驱替实验是一种评价石油天然气开采的标准方法,是在驱替实验模拟装置中用实验流体饱和岩心或细管,并用回压阀保持系统出口压力,用注入泵将驱替流体注入岩心或细管进行驱替实验,从而评价不同驱替液参数等对驱替效果的影响,为油气田开发提高采收率提供可靠的实验技术数据。
[0005]而目前应用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驱替液的粘度测试装置只能是人工分次的检测,无法达到实时在线的动态检测效果;另外,由于粘度测试装置与驱替装置分开布置,不能模拟同一温度、压力储层条件下不同驱替液粘度对驱替效果的影响,致使驱替液与原油的粘度比试验数据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度动态测试装置,以实现自动且动态的检测驱替液的粘度;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可以模拟同一温度、压力储层条件下不同驱替液粘度对驱替效果的影响。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包括:转盘、转子、伸缩连杆、粘度测试控制器以及控制器;
[0008]所述转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粘度测试筒、清洗筒及干燥筒;
[0009]所述伸缩连杆设置在转盘的中心位置,通过悬臂与粘度测试控制器连接;
[0010]所述粘度测试控制器的下端安装转子;
[0011]所述粘度测试筒与样品管道连接,并在样品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
[0012]所述转盘、伸缩连杆、粘度测试控制器以及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3]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实现对粘度测试筒样品的送入和送出,可以通过控制粘度测试控制器来控制转子的转动以及粘度的测量,可以通过控制伸缩连杆的升降使转子脱离转盘,可以通过控制转盘的转动实现转子在不同功能筒间的位置切换。通过上述动作,实现了对样品粘度的全自动重复检测,满足粘度动态测试的需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筒包括第一清洗筒和第二清洗筒。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洗筒内盛纳原油清洗液。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清洗筒内盛纳纯净水。
[0017]进一步的,所述干燥筒内装有清洁棉。
[0018]两个清洗筒和一个干燥筒,可以实现对转子的清洁动作,使其可以在线重复使用。
[0019]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筒、第一清洗筒、第二清洗筒及干燥筒在转盘上均匀排列。
[0020]四个工作筒均匀排列,使每次切换时转盘的转动角度相同,方便控制。
[0021]进一步的,所述粘度测试筒的底部设有孔洞,与样品管道相连。
[0022]样品管道连接到粘度测试筒的底部,样品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送入,并依靠自身重力送出,无需设置其他排出装置,为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连续重复工作提供便利。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使用所述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还包括:注入系统、恒温系统、环压跟踪系统、计量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
[0024]所述粘度动态测试系统的样品管道与注入系统的样品管道相通;
[0025]所述粘度动态测试系统的粘度测试控制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
[0026]所述环压跟踪系统与计量系统分别与注入系统连接;
[0027]所述注入系统置于恒温系统内。
[0028]将粘度动态测试系统接入现有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中,可以在与驱替装置相同压力储层条件下,实现对驱替液体粘度的实时在线检测,并将结果送入数据采集系统随时查看。
[0029]进一步的,所述粘度动态测试系统设置于恒温系统内。
[0030]恒温系统可以使驱替装置与粘度动态测试系统处于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0031]进一步的,所述恒温系统、环压跟踪系统和计量系统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
[003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33]所述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可以实现全自动动态的检测驱替液的粘度,装置可以自行吸入和排出驱替液样品,并能够自动清洗转子,使其重复工作。
[0034]所述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可以模拟同一温度、压力储层条件下不同驱替液粘度对驱替效果的影响,自动化程度高,测试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1-底座;2-转盘;3-转子;
[0040]4-粘度测试筒; 5-第一清洗筒;6-粘度测试控制器;
[0041]7_伸缩连杆;8_第二清洗筒;9_干燥筒;
[0042]10-注入系统;11-恒温系统; 12-粘度动态测试系统;
[0043]13-环压跟踪系统;14-计量系统; 15-数据采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包括:底座1、转盘2、转子3、伸缩连杆7、粘度测试控制器6以及控制器。
[0048]
所述转盘2上沿圆周方向设置粘度测试筒4、第一清洗筒5、第二清洗筒8以及干燥筒9。伸缩连杆7设置在转盘2的中心位置,通过悬臂与粘度测试控制器6连接;粘度测试控制器6的下端安装转子3。粘度测试筒4的底部与样品管道连接,并在样品管道上设置电磁阀。
[0049]样品管道连接到粘度测试筒4的底部,样品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送入,并依靠自身重力送出,无需设置其他排出装置,为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连续重复工作提供便利。
[0050]转盘2、伸缩连杆7、粘度测试控制器6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各部件动作。
[0051]粘度测试筒4、第一清洗筒5、第二清洗筒8以及干燥筒9在转盘2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分别间隔90°。本实施例中,第一清洗筒5内盛纳原油清洗液,第二清洗筒8内盛纳纯净水,干燥筒9内装有清洁棉。
[0052]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0053]由控制器打开电磁阀,通过注入泵向粘度测试筒4内注入驱替液样品;
[0054]控制器控制转盘2转动,使其正对转子3,再控制伸缩连杆7下降,使转子3沉入粘度测试筒4内;
[0055]开启粘度测试控制器6,使转子3旋转,对粘度测试筒4内的液体进行粘度检测;
[0056]粘度检测完毕后,控制器控制伸缩连杆7上升,打开电磁阀,排出粘度测试筒4内的液体;并控制转盘2转动90°,使转子3正对第一清洗筒5 ;然后控制伸缩连杆7下降,使转子3沉入第一清洗筒5内,缓慢旋转转子3,对转子3进行第一次清洗;
[0057]重复上面的步骤,使转子3沉入第二清洗筒8内,对转子3进行第二次清洗;
[0058]继续控制伸缩连杆7的升降以及转盘2的转动,使转子深入干燥筒9内,由清洁棉对转子3的表面进行高速转动的摩擦干燥,清除水分。
[0059]上述过程可以实现样品送入、粘度检测、样品送出、转子清洁的全自动工作化,在无人力干预的前提下,能够对不同的驱替液样品进行反复的连续检测,实现了动态检测的过程。
[006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所述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其结构如图2所示,除前面所述的粘度动态测试系统12外,还包括:注入系统10、恒温系统11、环压跟踪系统13、计量系统14以及数据采集系统15。其中,注入系统10、恒温系统11、环压跟踪系统13和计量系统14均为现有技术中进行稠油驱替试验中使用的结构,其各自的结构和组成作为现有技术已非常成熟,在本实施例中就不再进行赘述。
[0061]粘度动态测试系统12的样品管道与注入系统10的样品管道相通;环压跟踪系统13与计量系统14分别与注入系统10连接。注入系统10与粘度动态测试系统12均设置于恒温系统11内。恒温系统11、粘度动态测试系统12的粘度测试控制器6、环压跟踪系统13和计量系统14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15连接。
[0062]本实施例中,使用数据采集系统15集成了粘度动态测试系统12中的控制器的功能,在实现数据采集的同时还能够控制粘度动态测试系统12的相关动作。
[0063]由于恒温系统11内的空间有限,因此注入系统10的驱替液存储罐一般设置在恒温系统11的外部。
[0064]进行稠油驱替试验的步骤为:
[0065]注入系统10的岩心样品中饱和一定粘度的稠油,通过环压跟踪系统13给注入系统10的岩心样品加压,模拟地层上覆压力,环压值根据选取现场储层参数确定;
[0066]由所述注入系统10注入不同粘度的驱替液体,不同驱替液体的粘度的变化可通过所述的粘度动态测试系统12同步测试获得;
[0067]所述的恒温系统11通过空气浴给注入系统10的岩心样品中饱和的稠油和粘度动态测试系统12加热,使试验保持恒定的温度,温度值根据选取现场储层参数确定;
[0068]不同粘度的驱替液体对稠油的驱替效率由计量系统14获得;
[0069]所述的粘度动态测试系统12测试的粘度数据、恒温系统11的温度参数、环压跟踪系统13环压参数、计量系统14的驱替效率数据都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15,用于对比分析。
[0070]该测试稠油驱替效果的试验装置,粘度动态测试与驱替过程同步进行,试验温度和压力相同,该试验装置可以全自动工作,测试结果准确,试验的可靠性好。
[007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转子、伸缩连杆、粘度测试控制器以及控制器; 所述转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粘度测试筒、清洗筒及干燥筒; 所述伸缩连杆设置在转盘的中心位置,通过悬臂与粘度测试控制器连接; 所述粘度测试控制器的下端安装转子; 所述粘度测试筒与样品管道连接,并在样品管道上设置电磁阀; 所述转盘、伸缩连杆、粘度测试控制器以及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包括第一清洗筒和第二清洗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筒内盛纳原油清洗液。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洗筒内盛纳纯净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筒内装有清洁棉。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筒、第一清洗筒、第二清洗筒及干燥筒在转盘上均匀排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测试筒的底部设有孔洞,与样品管道相连。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还包括:注入系统、恒温系统、环压跟踪系统、计量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样品管道与注入系统的样品管道相通; 所述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的粘度测试控制器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 所述环压跟踪系统与计量系统分别与注入系统连接; 所述注入系统置于恒温系统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动态测试装置设置于恒温系统内。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系统、环压跟踪系统和计量系统分别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稠油开采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粘度动态测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所述粘度动态测试装置结构为:在转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粘度测试筒、清洗筒及干燥筒;伸缩连杆设置在转盘的中心位置,通过悬臂与粘度测试控制器连接;粘度测试控制器的下端安装转子;转盘、伸缩连杆以及粘度测试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在现有的稠油驱替试验装置中,将所述粘度动态测试系统与注入系统相通,并将粘度动态测试系统也置于恒温系统内。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步模拟同一温度、压力储层条件下不同驱替液粘度对驱替效果的影响,自动化程度高,测试结果准确,为提高稠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IPC分类】E21B43/16, G01N11/14
【公开号】CN204694591
【申请号】CN201520411496
【发明人】谢俊, 梁会珍, 李伟华, 刘一丹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