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瓷砖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瓷砖生产线中,检测陶瓷致密度是较为繁琐的,尤其是不能实现在线检测,若停机等待检测结果,造成窝工严重,生产效率低。若不停机等待,通常经过实验室检测到有致密度不合格的产品时,生产线已经生产出大量的成品,浪费严重。现有技术中尚未见到能够实现陶瓷致密度在线检测功能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检测陶瓷致密度,优选的方案中,能够实现与生产线同步的陶瓷致密度在线检测功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水平导轨上设有沿水平导轨行走的水平滑块,水平滑块上设有可升降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下方设有探针;
[0005]在探针下方设有用于容纳检测液的检测容器,检测容器上设有液面检测装置;
[0006]还设有称量装置。
[000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称量装置为电子秤,电子秤的上端面设有摩擦层。
[0008]优选的方案中,液面检测装置和称量装置与主控装置电连接。
[000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称量装置位于检测容器之前,称量装置之前设有上料装置。
[00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料装置为翻转式上料装置。
[0011]优选的方案中,上料装置之前设有上料输送装置。
[0012]优选的方案中,在上料输送装置上设有光电传感器。
[0013]优选的方案中,在检测容器之后设有卸料装置。
[00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卸料装置为挡块,在挡块上设有供探针进入的卸料槽。
[0015]优选的方案中,在卸料装置下方设有卸料输送装置。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通过探针快速测量试样的体积,并根据试样的重量自动得到陶瓷试样的致密度。优选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的上料装置和输送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在线检测,检测结果在实时生产之前或同步,避免产生大量质量不合格的废品。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卸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中:驱动轮1,水平导轨2,水平滑块3,升降气缸4,垂直滑块5,旋转驱动装置6,探针7,液面检测装置8,检测容器9,检测液10,称量装置11,摩擦层111,主控装置12,上料装置13,转轴131,上料输送装置14,试样15,光电传感器16,卸料装置17,卸料槽171,卸料输送装置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2中,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水平导轨2上设有沿水平导轨2行走的水平滑块3,优选的方案中,在水平滑块3上设有驱动轮1,采用齿轮或皮带轮,在齿轮的方案中,水平导轨2上设有齿条,安装在水平滑块3的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齿轮旋转实现行走。在皮带轮的方案中,带齿的同步带与带齿的皮带轮啮合,通常带齿的同步带被固定安装在水平导轨2上,安装在水平滑块3的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皮带轮旋转实现行走。
[0023]水平滑块3上设有可升降的旋转驱动装置6,旋转驱动装置6下方设有探针7 ;旋转驱动装置6为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伺服电机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与探针7连接并驱动探针7旋转。探针7采用高硬度和较细的直径,例如2~3mm,以减少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0024]在探针7下方设有用于容纳检测液10的检测容器9,检测容器9上设有液面检测装置8 ;本例中的液面检测装置8优选采用激光或超声液面检测装置。根据现有技术的发展,采用其他的更精确或便宜的液面检测装置8也是可行的。
[0025]还设有称量装置11。由此结构,经过称量后的试样15,用旋转的探针7穿入后,送到检测容器9内,在检测容器9内填充有液体,优选采用水银,没入水银后由检测容器9上的液面检测装置8测量得到液面位置,与初始的液面位置经过换算后得到试样15的体积,与试样15的重量运算后,由公式P =M/V,得到试样15的致密度。采用水银的优点在于水银的表面张力大,不会渗透到试样15的孔隙中,也便于测量体积。
[00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称量装置11为电子秤,电子秤的上端面设有摩擦层111。设置的摩擦层111采用橡胶垫或硅胶垫,以增大摩擦力,这样当旋转的探针7钻入到试样15内时,试样不会随着旋转,而且设置的橡胶垫或硅胶垫也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以保护电子秤的表面。
[0027]优选的方案如图1、2中,液面检测装置8和称量装置11与主控装置12电连接。由此结构,在主控装置12中,根据液面检测装置8和称量装置11数据对试样15的致密度进行实时运算。
[002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称量装置11位于检测容器9之前,称量装置11之前设有上料装置13。由此结构,实现自动将试样15放到称量装置11上进行称量。
[00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上料装置13为翻转式上料装置。如图2中,上料装置13的翻板与转轴131固定连接,并由转轴131驱动翻转,将翻板上的试样15输送到称量装置11上。
[0030]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上料装置13之前设有上料输送装置14。在上料输送装置14上设有光电传感器16。由此结构,实现试样15的连续输送,光电传感器16用于计数,以便于和生产线上的成品相对应。
[0031]优选的方案中,在检测容器9之后设有卸料装置17。
[003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卸料装置17为挡块,在挡块上设有供探针7进入的卸料槽171。由此结构,便于将探针7上的试样15取下,以进入下次测量。
[0033]优选的方案中,在卸料装置17下方设有卸料输送装置18。由此结构,便于将卸下的试样15输送出去。
[0034]在本例中,前、后方向是以检测的时间为依据的,如图2中,图2中的右端为前,而左端为后。
[0035]以在线测量为例,使用时,上料输送装置14将试样15输送至上料装置13,在输送过程中,与连接的光电传感器16对试样15进行计数,以将测量结果和生产线上的产品一一对应。上料装置13的转轴旋转,带动翻板旋转,将上料装置13上的试样15放置到称量装置11上,称量装置11将测量的数值发送至主控装置12。水平滑块3运行到称量装置11上方,旋转驱动装置6启动带动探针7旋转,通常探针7表面设有螺纹。升降气缸4动作,带动探针7下行,探针7钻入到试样15内一定距离后停止转动。升降气缸4上升,水平滑块3移动到检测容器9上方,升降气缸4下降,将探针7和试样15伸入到检测液10内,液面检测装置8将初始液面高度和放入试样后的液面高度数据发送至主控装置12,主控装置12经过运算后与预设的数据进行对比,在预设范围内则继续检测,超出预设范围则报警,自动或手动的排除生产线上的不合格产品。测量完成后,升降气缸4上升,水平滑块3移动到靠近卸料装置17的位置,升降气缸4下降,水平滑块3继续向左移动,探针7进入到卸料装置17的卸料槽171内,升降气缸4上升,卸料槽171将试样15挡住,从而完成卸料,卸下的试样15由卸料输送装置18输送至下道回收处理工序。从而完成一个陶瓷致密度在线检测步骤。
[0036]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水平导轨(2)上设有沿水平导轨(2)行走的水平滑块(3),水平滑块(3)上设有可升降的旋转驱动装置(6),旋转驱动装置(6)下方设有探针⑴; 在探针(7)下方设有用于容纳检测液(10)的检测容器(9),检测容器(9)上设有液面检测装置(8); 还设有称量装置(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称量装置(11)为电子秤,电子秤的上端面设有摩擦层(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液面检测装置(8)和称量装置(11)与主控装置(12)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称量装置(11)位于检测容器(9 )之前,称量装置(11)之前设有上料装置(1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料装置(13)为翻转式上料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上料装置(13)之前设有上料输送装置(1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在上料输送装置(14)上设有光电传感器(1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在检测容器(9)之后设有卸料装置(17)。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卸料装置(17)为挡块,在挡块上设有供探针(7)进入的卸料槽(17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是:在卸料装置(17)下方设有卸料输送装置(18)。
【专利摘要】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水平导轨上设有沿水平导轨行走的水平滑块,水平滑块上设有可升降的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下方设有探针;在探针下方设有用于容纳检测液的检测容器,检测容器上设有液面检测装置;还设有称量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陶瓷致密度检测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通过探针快速测量试样的体积,并根据试样的重量自动得到陶瓷试样的致密度。优选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的上料装置和输送装置,能够实现快速在线检测,检测结果在实时生产之前或同步,避免产生大量质量不合格的废品。
【IPC分类】G01N9/00
【公开号】CN204694584
【申请号】CN201520444043
【发明人】吴全发, 宋江水, 杨金华
【申请人】湖北鑫来利陶瓷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