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伸计刀口及具有其的引伸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及引伸计领域,具体设及一种引伸计刀口及具有其的引伸计。
【背景技术】
[0002] 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时,经常用到引伸计来测量试验件在试验过程中的变形,W 计算其性能参数,现有的引伸计刀口 1如图1所示,引伸计刀口 1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橡皮筋 挂口,橡皮筋挂口用于设置橡皮筋,引伸计刀口 1上的刀口 92与橡皮筋配合,夹持试验件。 [000引该种刀口的缺点是;当试验件为圆椿形状时,引伸计刀口与试验件只有单点接触, 在试验加载过程中容易引起引伸计脱落或倾斜,特别是进行高低温环境试验时试验件在环 境箱内不容易观察及时发现,严重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导致试验结果失败。
[0004]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伸计刀口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至 少一个上述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伸计刀口,所述引伸计刀口具有引伸 计刀口主体,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橡皮筋挂口,所述橡皮筋挂口用于设 置橡皮筋,所述引伸计刀口与所述橡皮筋配合,夹持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伸计刀口 主体的长边的一侧的中部区域,向远离该侧的方向延伸,形成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 分支W及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W及所述第二分支向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方向的延长部 分相交;其中,在所述橡皮筋挂口与所述橡皮筋配合时,所述试验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支W 及所述第二分支接触,使所述试验件受所述第一分支、第二分支W及所述橡皮筋限位。
[0007] 优选地,所述引伸计刀口中部设置有固定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引伸计刀口主 体固定至引伸计上。
[000引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相交处形成一个向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方 向凹入的凹槽。
[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自所述相交处向分别远离所述相交处方向 延伸,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的延伸路径为直线。
[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自所述相交处向分别远离所述相交处方向 延伸,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的延伸路径为弧线,且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 的弧线的弧屯、为同一个弧屯、。
[0011] 优选地,所述弧屯、至所述弧线的距离大于8毫米,小于15毫米。
[0012] 优选地,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为板状,其两个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引伸计刀口主 体的厚度。
[0013]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支与所述第二分支在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的厚度方向的尺寸 至少等于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的厚度。
[001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引伸计,所述引伸计包括如上所述的引伸计。
[001引在本实用新型的引伸计刀口中,引伸计刀口主体的长边的一侧的中部区域,向远 离该侧的方向延伸,形成夹持部,夹持部包括第一分支W及第二分支,在橡皮筋挂口与橡皮 筋配合时,试验件分别与第一分支W及第二分支接触,使试验件受第一分支、第二分支W及 橡皮筋限位。采用该种结构,试验件分别与第一分支W及第二分支接触,形成多点接触,相 对于现有技术,有效地防止了在试验时引伸计脱落或倾斜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现有技术中引伸计刀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引伸计刀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引附图标记: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 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 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 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屯、V纵向"、"横向"、"前"、"后"、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 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W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引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伸计刀口具有引伸计刀口主体,引伸计刀口主体两端上分别 设置有橡皮筋挂口,橡皮筋挂口用于设置橡皮筋,引伸计刀口与橡皮筋配合,夹持试验件。 弓I伸计刀口主体的长边的一侧的中部区域,向远离该侧的方向延伸,形成夹持部,夹持部包 括第一分支W及第二分支,第一分支W及第二分支向引伸计刀口主体方向的延长部分相 交,并使第一分支W及第二分支形成一夹角;其中,在橡皮筋挂口与橡皮筋配合时,试验件 分别与第一分支w及第二分支接触,使试验件受第一分支、第二分支w及橡皮筋限位。
[002引在本实用新型的引伸计刀口中,引伸计刀口主体的长边的一侧的中部区域,向远 离该侧的方向延伸,形成夹持部,夹持部包括第一分支W及第二分支,在橡皮筋挂口与橡皮 筋配合时,试验件分别与第一分支W及第二分支接触,使试验件受第一分支、第二分支W及 橡皮筋限位。采用该种结构,试验件分别与第一分支W及第二分支接触,形成多点接触,相 对于现有技术,有效地防止了在试验时引伸计脱落或倾斜的情况出现。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引伸计刀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引在图2所示的引伸计刀口中,引伸计刀口 1具有引伸计
刀口主体11,引伸计刀口主 体11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橡皮筋挂口 12,橡皮筋挂口 12用于设置橡皮筋,引伸计刀口 1与橡 皮筋配合,夹持试验件。
[0026] 参见图2,引伸计刀口 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14,用于通过螺栓将引伸计刀口主体 11固定至引伸计上。
[0027] 引伸计刀口主体11的长边的一侧的中部区域,向远离该侧的方向延伸,形成夹持 部13,夹持部13包括第一分支131W及第二分支132,第一分支131W及第二分支132向 引伸计刀口主体11方向的延长部分相交,在橡皮筋挂口 12与橡皮筋配合时,试验件分别与 第一分支131W及第二分支132接触,使试验件受第一分支131、第二分支132W及橡皮筋 限位。
[002引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支131与第二分支132相交处形成一个向引伸计 刀口主体11方向凹入的凹槽。可W理解的是,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第一分支131与第二 分支132相交处形成一个向引伸计刀口主体11方向凹入的角可W理解的是,此时,该角的 角度不能大于180度。
[0029]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支131与第二分支132自相交处向分别远离相交 处方向延伸,第一分支131与第二分支132的延伸路径为直线。
[0030] 可W理解的是,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第一分支131与第二分支132自相交处向分 别远离相交处方向延伸,第一分支131与第二分支132的延伸路径为弧线,且第一分支131 与第二分支132的弧线的弧屯、为同一个弧屯、。在该实施例中,弧屯、至弧线的距离大于8毫 米,小于15毫米。
[0031] 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引伸计刀口主体11为板状,其两个面之间的距离为引伸 计刀口主体11的厚度(图中箭头指向方向)。第一分支131与第二分支132在引伸计刀 口主体1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至少等于引伸计刀口主体11的厚度。由于第一分支131与第 二分支132在引伸计刀口主体1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决定上述的第一分支131与第二分支 132与试验件的接触面积,因此,适当增加该尺寸有利于试验件的固定。
[003引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引伸计,包括如上所述的引伸计刀口。
[0033]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W上实施例仅用W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 审IJ。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其依然可W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而该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 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引伸计刀口,所述引伸计刀口(1)具有引伸计刀口主体(11),所述引伸计刀口 主体(11)两端上分别设置有橡皮筋挂口( 12),所述橡皮筋挂口( 12)用于设置橡皮筋,所述 引伸计刀口(1)与所述橡皮筋配合,夹持试验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11)的 长边的一侧的中部区域,向远离该侧的方向延伸,形成夹持部(13),所述夹持部(13)包括 第一分支(131)以及第二分支(132),所述第一分支(131)以及所述第二分支(132)向所述 弓丨伸计刀口主体(11)方向的延长部分相交;其中, 在所述橡皮筋挂口( 12)与所述橡皮筋配合时,所述试验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支(131) 以及所述第二分支(132)接触,使所述试验件受所述第一分支(131 )、第二分支(132)以及 所述橡皮筋限位。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伸计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伸计刀口( 1冲部设置有固定 孔(14),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11)固定至引伸计上。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伸计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131)与所述第二分支 (132)相交处形成一个向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11)方向凹入的凹槽。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伸计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131)与所述第二分支 (132)自所述相交处向分别远离所述相交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支(131)与所述第二分支 (132)的延伸路径为直线。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伸计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131)与所述第二分支 (132)自所述相交处向分别远离所述相交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分支(131)与所述第二分支 (132)的延伸路径为弧线,且所述第一分支(131)与所述第二分支(132)的弧线的弧心为同 一个弧心。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伸计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心至所述弧线的距离大于8毫 米,小于15毫米。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伸计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11)为板状,其 两个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11)的厚度。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伸计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131)与所述第二分支 (132)在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1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至少等于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11) 的厚度。9. 一种引伸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伸计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伸 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伸计刀口及具有其的引伸计。所述引伸计刀口具有引伸计刀口主体,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的长边的一侧的中部区域,向远离该侧的方向延伸,形成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分支以及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向所述引伸计刀口主体方向的延长部分相交;其中,在所述橡皮筋挂口与所述橡皮筋配合时,所述试验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分支接触,使所述试验件受所述第一分支、第二分支以及所述橡皮筋限位。采用这种结构,试验件分别与第一分支以及第二分支接触,形成多点接触,相对于现有技术,有效地防止了在试验时引伸计脱落或倾斜的情况出现。
【IPC分类】G01N3/04
【公开号】CN204694550
【申请号】CN201520435118
【发明人】王兰, 权彩霞, 关德新
【申请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