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使用易燃液体作助燃剂进行放火的现场中,火灾后现场起火点处会有少量易燃液体残留物存在。为了分析火灾的原因,会采集火场样品进行易燃液体残留物的检测。而且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用顶空采样仪进行上述检测,将火场样品放置在仪器内,此仪器与锅类似,其下部加热,火场样品中的易燃液体残留物会挥发出来,并被抽吸到与之相连的吸附管中进行吸附和富集,再利用分析仪器对吸附管中的易燃液体残留物进行分析,最后检测出是何种易燃液体。
[0003]但是上述顶空采样仪的体积较大,与锅类似,而且每次检测后都需要清洗,十分不方便,而且若清洗不洁净,会对下一次检测有影响,使得样品会交叉污染。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其结构简单,可一次性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其中,包括罐体、设于罐体上的罐盖、设于罐盖上的联接装置,还包括吸附管,所述的联接装置在罐盖的外部与吸附管连通,联接装置连通罐体内部;联接装置还包括密封环,密封环套设于吸附管的外壁上且设于联接装置内。
[0006]本实用新型中,进行检测时,将火场样品放入罐体中,在罐盖处安装联接装置,在罐盖的外部的联接装置插设吸附管,然后对罐体与罐盖之间密封。再利用其他仪器对罐体加热且对吸附管抽气,使罐体内的火场样品中易燃液体残留物会挥发出来,吸附到吸附管中,再进行分析工作。而且在吸附管与联接装置形成的空间设有密封环,密封环可保证从火场样品中易燃液体残留物挥发出来的气体不会泄漏。
[0007]本实用新型中,罐体、罐盖为一次性使用,测试完只要把联接装置和吸附管拆卸下来即可,因此,不会对下一次检测有影响,不会使得样品会交叉污染,而且成本低,方便使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联接装置包括外固定机构和内固定机构,外固定机构设于罐盖外部且与吸附管连通,内固定机构设于罐盖内部且与罐体内部连通。
[0009]本实用新型中,外固定机构和内固定机构可连接成一整体,整个联接装置密封效果好,气体不容易泄漏,保证了检测的准确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母、设于第一螺母下部的第二螺母、设于第二螺母下部的第一垫片,第一垫片下部与罐盖的外表面接触,吸附管插入第一螺母内。所述的内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垫片、设于第二垫片下部的第三螺母,第二垫片上部与罐盖的内表面接触。
[001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螺纹连接结构,其连接效果紧凑,而且方便安装拆卸,而且罐盖的内外均设有垫片,罐盖夹在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之间,使得密封效果好,易燃液体残留物只能从联接装置中输出,而且外部气体也不会进入罐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密封环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所述的罐体、罐盖材料为马口铁。
[0013]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垫圈、垫片。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垫片、密封垫圈是选用悬浮聚合聚四氟乙烯树脂模塑加工制成。聚四氟乙烯与其他塑料相比具有耐化学腐蚀的特点,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作为密封材料和填充材料。而且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惰性,不会吸附易燃液体成份,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0014]马口铁又名镀锡铁,是电镀锡薄钢板的俗称,英文缩写为SPTE,是指两面镀有商业纯锡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或钢带。锡主要起防止腐蚀与生锈的作用。它将钢的强度和成型性与锡的耐蚀性、锡焊性和美观的外表结合于一种材料之中,具有耐腐蚀、无毒、强度高、延展性好的特性。
[0015]上述螺母的材料均为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罐体、罐盖为一次性使用,测试完只要把联接装置和吸附管拆卸下来即可,因此,不会对下一次检测有影响,不会使得样品会交叉污染,而且成本低,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罐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罐盖外部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罐盖内部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吸附管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联接装置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4]如图1 一 5所示,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其中,包括罐体1、设于罐体I上的罐盖4、设于罐盖4上的联接装置3,还包括吸附管2,联接装置3在罐盖4的外部与吸附管2连通,联接装置3连通罐体I内部;联接装置还包括密封环5,密封环5套设于吸附管2的外壁上且设于联接装置3内。
[0025]本实施例中,进行检测时,将火场样品放入罐体I中,在罐盖4处安装联接装置3,在罐盖4的外部的联接装置3插设吸附管2,然后对罐体I与罐盖4之间密封,不能有树脂之类的残留物。再利用其他仪器对罐体加热且对吸附管抽气,使罐体内的火场样品中易燃液体残留物会挥发出来,吸附到吸附管2中,再进行分析工作。而且在吸附管2与联接装置3形成的空间设有密封环5,密封环可保证从火场样品中易燃液体残留物挥发出来的气体不会泄漏。而且吸附管2下部设有卡位,可对密封环5定位,使密封环5不易脱落。
[0026]本实施例中,罐体1、罐盖4为一次性使用,测试完只要把联接装置3和吸附管2拆卸下来即可,因此,不会对下一次检测有影响,不会使得样品会交叉污染,而且成本低,方便使用。
[0027]联接装置3包括外固定机构和内固定机构,外固定机构设于罐盖4外部且与吸附管2连通,内固定机构设于罐盖4内部且与罐体I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中,外固定机构和内固定机构可连接成一整体,整个联接装置3密封效果好,气体不容易泄漏,保证了检测的准确度。
[0028]如图3、4中,外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母31、设于第一螺母31下部的第二螺母32、设于第二螺母32下部的第一垫片33,第一垫片33下部与罐盖4的外表面接触,吸附管2插入第一螺母31内。内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垫片34、设于第二垫片34下部的第三螺母35,第二垫片34上部与罐盖4的内表面接触。
[0029]本实施例中,采用螺纹连接结构,其连接效果紧凑,而且方便安装拆卸,而且罐盖4的内外均设有垫片,罐盖4夹在第一垫片33与第二垫片34之间,使得密封效果好,易燃液体残留物只能从联接装置3中输出,而且外部气体也不会进入罐体I。
[0030]第一垫片33、第二垫片34、密封环5材料为聚四氟乙稀。罐体1、罐盖4材料为马口铁。
[0031]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垫圈、垫片。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垫片、密封垫圈是选用悬浮聚合聚四氟乙烯树脂模塑加工制成。聚四氟乙烯与其他塑料相比具有耐化学腐蚀的特点,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作为密封材料和填充材料。而且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惰性,不会吸附易燃液体成份,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0032]马口铁又名镀锡铁,是电镀锡薄钢板的俗称,英文缩写为SPTE,是指两面镀有商业纯锡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或钢带。锡主要起防止腐蚀与生锈的作用。它将钢的强度和成型性与锡的耐蚀性、锡焊性和美观的外表结合于一种材料之中,具有耐腐蚀、无毒、强度高、延展性好的特性。
[0033]本实施例中螺母的材料均为铜。
[0034]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设于罐体(I)上的罐盖(4)、设于罐盖(4)上的联接装置(3),还包括吸附管(2),所述的联接装置(3)在罐盖(4)的外部与吸附管(2 )连通,联接装置(3 )连通罐体(I)内部;联接装置还包括密封环(5 ),密封环(5)套设于吸附管(2)的外壁上且设于联接装置(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接装置(3)包括外固定机构和内固定机构,外固定机构设于罐盖(4)外部且与吸附管(2)连通,内固定机构设于罐盖(4)内部且与罐体(I)内部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母(31)、设于第一螺母(31)下部的第二螺母(32)、设于第二螺母(32)下部的第一垫片(33),第一垫片(33)下部与罐盖(4)的外表面接触,吸附管(2)插入第一螺母(3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垫片(34)、设于第二垫片(34)下部的第三螺母(35),第二垫片(34)上部与罐盖(4)的内表面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垫片(33)、第二垫片(34)、密封环(5)材料为聚四氟乙烯。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I)、罐盖(4)材料为马口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一次性火场样品动态顶空吸附罐,其中,包括罐体、设于罐体上的罐盖、设于罐盖上的联接装置,还包括吸附管,所述的联接装置在罐盖的外部与吸附管连通,联接装置连通罐体内部;联接装置还包括密封环,密封环套设于吸附管的外壁上且设于联接装置内。本实用新型罐体、罐盖为一次性使用,测试完只要把联接装置和吸附管拆卸下来即可,因此,不会对下一次检测有影响,不会使得样品会交叉污染,而且成本低,方便使用。
【IPC分类】G01N1/24, G01N33/22
【公开号】CN204694515
【申请号】CN201520452884
【发明人】邢若葵, 王松才, 温锦锋, 戴维列, 林贤文, 刁中文, 孙立敏
【申请人】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