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生物采集器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4-23  148

底栖生物采集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底栖生物采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栖生物采集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类型的底栖生物采集器,然而在对水体中底栖生物多样性进行研宄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在一些中浅水河道、浅水河道、水流较窄的河道或浅水湖泊采集生存于泥中的底栖生物,现有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可能并不适合于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采样,并且其不能准确地控制采集量。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底栖生物采集器不便于在中浅度水体中较准确地按需求量采集底栖生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栖生物采集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底栖生物采集器不便于在中浅度水体中较准确地按需求量采集底栖生物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底栖生物采集器,包括采集箱、活塞、拉杆和中空的采集箱杆,所述活塞置于所述采集箱内,所述采集箱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采集箱的另一端与所述采集箱杆连接,所述采集箱杆套设于所述拉杆,所述拉杆设置有刻度,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活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置于所述采集箱杆远离所述采集箱的一端的外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箱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孔。利用上述多个孔,进入采集箱的水可以有效地流到米集箱外侧,以提尚米集物的品质。
[0007]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箱杆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采集箱。在采集箱杆以可拆卸的方式与采集箱连接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在携带整体尺寸较大的该底栖生物采集器时使采集箱杆与采集箱相分离,从而便于用户进行携带。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栖生物采集器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置于所述拉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所述第一手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层。在使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时,用户可以利用第一手柄来控制拉杆相对于采集箱杆的运动,即控制活塞在采集箱内的运动,使得可以对采集工作进行控制;此外,第一手柄上设置的第一防滑层可以防止用户的手打滑,便于用户较好地进行操作。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拉杆。第一手柄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至拉杆同样可以有利于实现该底栖生物采集器的可拆卸装配,从而使用户可以容易地携带整体尺寸较大的该底栖生物采集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层为聚苯乙烯塑料层。聚苯乙烯塑料层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性并且尺寸稳定,此外其还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因而适合于用作第一手柄的防滑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栖生物采集器还包括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置于所述采集箱杆远离所述采集箱的一端,所述第二手柄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层。在使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时,用户可以持握第二手柄使采集箱和采集箱杆保持稳定,以利于进行采集工作;此夕卜,第二手柄上设置的第二防滑层可以防止用户的手打滑,便于用户较好地进行操作。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滑层为聚苯乙烯塑料层。类似于第一手柄的第一防滑层,第二手柄的第二防滑层可以采用具有较小收缩变形性、较好尺寸稳定性以及较好耐水性的聚苯乙稀塑料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箱为圆柱状,所述活塞为圆形,所述活塞的外径等于所述采集箱的内径。由于活塞的尺寸与采集箱的尺寸相匹配,所以在活塞于采集箱内朝向与开口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可以在活塞与采集箱的开口之间采集底栖生物,防止采集物进入采集箱通过活塞分隔开的另一空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箱限定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锋利的边缘,由此可以在进行采集工作时容易将采集箱插入水体的底部,方便用户进行采集。
[0015]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包括采集箱、活塞、拉杆和中空的采集箱杆,活塞置于采集箱内,采集箱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并且采集箱的另一端与采集箱杆连接,采集箱杆套设于拉杆,拉杆设置有刻度,拉杆的一端连接至活塞并且拉杆的另一端置于采集箱杆远离采集箱的一端的外部。当使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在中浅度水体中采集存活于该水体底部的泥中的底栖生物时,可以将采集箱的开口朝向该水体的采集区域插入该水体底部的泥中进行采集,随着采集箱的开口不断向水体底部的泥中插入,通过观察拉杆上的刻度来方便地读出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即读出采样深度,当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满足预期距离时就可以停止在本次继续进行采集。由于采集箱开口的截面面积是已知的,因此通过读出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可以容易地获知当前的采集量,进而可以较准确地按需求量进行采集。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0018]其中,附图标记汇总如下:采集箱101,活塞102,拉杆103,采集箱杆104,开口105,孔106,第一手柄107,第二手柄10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鉴于现有技术中的底栖生物采集器不便于在中浅度水体中较准确地按需求量采集底栖生物的问题,本发明人构思出一种底栖生物采集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包括采集箱、活塞、拉杆和中空的采集箱杆,活塞置于采集箱内,采集箱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并且采集箱的另一端与采集箱杆连接,采集箱杆套设于拉杆,拉杆设置有刻度,拉杆的一端连接至活塞并且拉杆的另一端置于采集箱杆远离采集箱的一端的外部。当使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在中浅度水体中采集存活于该水体底部的泥中的底栖生物时,可以将采集箱的开口朝向该水体的采集区域插入该水体底部的泥中进行采集,随着采集箱的开口不断向水体底部的泥中插入,通过观察拉杆上的刻度来方便地读出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即读出采样深度,当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满足预期距离时就可以停止在本次继续进行采集。由于采集箱开口的截面面积是已知的,因此通过读出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可以容易地获知当前的采样量,进而可以较准确地按需求量进行采集。
[0020]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的示意性结构图。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包括采集箱101、活塞102、拉杆103和中空的采集箱杆104。
[0022]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采集箱101可以为圆柱形,然而采集箱101还可以采用长方体或其他合适的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采集箱101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105,在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采集存活于待采集水体底部的泥中的底栖生物时,可以使该开口 105朝向该水体的采集区域插入该水体底部的泥中进行采集。采集箱101限定开口 105的一端可以设置有锋利的边缘,使得可以容易地将采集箱101插入水体底部的泥中进行米集。
[0023]采集箱杆104连接至采集箱101与开口 105相对的一端。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采集箱杆104可以为中空的圆柱体,然而其还可以采用中空的长方体或其他合适的形状。采集箱101和采集箱杆104可以由不锈钢形成,然而采集箱101和采集箱杆104还可以采用其他合适的金属、金属合金或硬塑料制成。采集箱杆104可以固定连接至采集箱101。例如,在由不锈钢、其他金属或金属合金形成的情况下,采集箱杆104和采集箱101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而在由硬塑料形成的情况下,采集箱杆104和采集箱101可以一体成型。此外,采集箱杆104还可以可拆卸地连接至采集箱101,例如采集箱杆104可以螺纹连接至采集箱101。因此,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整体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将采集箱杆104从采集箱101拆卸下来,便于用户进行携带。
[0024]活塞102置于采集箱101内。在采集箱101为圆柱形的情况下,活塞10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并且活塞102的外径等于采集箱101的内径,使得在活塞102于采集箱101内朝向与开口 105相反的方向移动时,可以在活塞102与开口 105之间采集底栖生物,防止采集物进入采集箱101通过活塞102分隔开的另一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采集箱101采用另外的形状时,活塞102的形状也可以发生相应变化,例如活塞102可以在采集箱101为长方体时采用矩形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活塞102可以由硬橡胶制成,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活塞102还可以采用不锈钢、金属合金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
[0025]如图1所示,拉杆103的一端与活塞102相连,并且拉杆103从活塞102起、沿着采集箱杆104的内部延伸至采集箱杆104远离采集箱101的一端的外部,也就是说,采集箱杆104套设于拉杆103。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拉杆103可以由不锈钢制成,然而其还可以由其他合适的金属、金属合金或硬塑料制成。拉杆103可以采用圆柱体、长方体或其他合适的形状,出于示意性的目的,图1中示出的拉杆103为圆柱状;此外,拉杆103可以采用中空结构或实心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0026]拉杆103可以可拆卸地连接至活塞102,例如拉杆103的一端可以通过螺帽固定至活塞102。此外,在拉杆103和活塞103均由例如不锈钢制成的情况下,除可拆卸连接之夕卜,拉杆103还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至活塞102,本实用新 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0027]如图1所示,拉杆103上设置有刻度,使得当活塞102在采集箱101内移动时,可以通过观察拉杆103上设置的刻度来获知活塞102移动的距离。优选地,拉杆103上的刻度被设置成使得:当活塞102在采集箱101内处于与开口 105齐平的位置时,拉杆103上设置的刻度均被采集箱杆104遮挡,并且该刻度的零刻度线与采集箱杆104远离采集箱101的一端的边缘齐平。在此情况下,当活塞102于采集箱101内朝向与开口 105相反的方向移动时,从拉杆103上读出的刻度值正好对应于活塞102在采集箱101内移动的距离。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采集箱101的高度来设置刻度的刻度值范围,并且可以根据采集箱杆104的长度来设定刻度在拉杆103上的位置。
[0028]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采集箱101的侧壁可以设置多个孔106。利用这多个孔106,采集到采集箱101内的采集物中所夹杂的水可以有效地流到采集箱101的外侧,从而有助于提尚米集物的品质。
[0029]当使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在中浅度水体中采集存活于该水体底部的泥中的底栖生物时,可以将采集箱101的开口 105朝向该水体的采集区域插入该水体底部的泥中进行采集,随着开口 105不断向水体底部的泥中插入,通过观察拉杆103上的刻度来方便地读出活塞102在采集箱101内移动的距离即读出采样深度,当活塞102在采集箱101内移动的距离满足预期距离时就可以停止在本次继续进行采集。由于开口 105的截面面积是已知的,因此通过读出活塞102在采集箱101内移动的距离可以容易地获知当前的采集量,进而可以较准确地按需求量进行采集。
[0030]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的示意性结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还包括第一手柄107和第二手柄108。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的其余部分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的相应部分相类似,以下将省略对这些类似部分的重复描述。
[0031]如图2所示,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还包括第一手柄107和第二手柄108。第一手柄107置于拉杆103远离活塞102的一端,并且第一手柄107的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防滑层。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手柄107可以固定连接至拉杆103,例如在第一手柄107和拉杆103均由不锈钢制成的情况下,第一手柄107可以焊接至拉杆103。此夕卜,第一手柄107还可以可拆卸地连接至拉杆103,例如第一手柄107和拉杆103可以进行螺纹连接,从而有利于实现该底栖生物采集器的可拆卸装配。第一防滑层可以为聚苯乙烯塑料层,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防滑层还可以为聚氯乙烯塑料层或聚丙烯塑料层等。
[0032]第二手柄108设置于采集箱杆104远离采集箱101的一端,并且第二手柄108的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二防滑层。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手柄108可以固定连接至采集箱杆104,例如在第二手柄108和采集箱杆104均由不锈钢制成的情况下,第二手柄108可以焊接至采集箱杆104。此外,第二手柄108还可以可拆卸地连接至采集箱杆104,例如第二手柄108和采集箱杆104可以进行螺纹连接,从而有利于实现该底栖生物采集器的可拆卸装配。类似于第一防滑层,第二防滑层可以为聚苯乙烯塑料层,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防滑层还可以为聚氯乙烯塑料层或聚丙烯塑料层等。
[0033]在设置第一手柄107和第二手柄108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在使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时持握第二手柄108使采集箱101和采集箱杆104保持稳定,以利于进行采集工作;而且用户可以利用第一手柄107来控制拉杆103相对于采集箱杆104的运动,即控制活塞102在采集箱101内的运动,使得可以对采集工作进行控制;此外,第一防滑层和第二防滑层可以防止用户的手打滑,便于用户较好地进行操作。
[0034]在上述实施例中,采集箱101的尺寸可以根据采集需求来设定,采集杆箱101的长度以及拉杆103的长度可以根据所采集水体的深度来设定,其均不受限于特定数值。此外,拉杆103还可以由多个小节通过例如螺纹连接的方式形成,以有利于实现该底栖生物采集器的可拆卸装配,从而使用户可以容易地携带整体尺寸较大的该底栖生物采集器。
[003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包括采集箱、活塞、拉杆和中空的采集箱杆,活塞置于采集箱内,采集箱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并且采集箱的另一端与采集箱杆连接,采集箱杆套设于拉杆,拉杆设置有刻度,拉杆的一端连接至活塞并且拉杆的另一端置于采集箱杆远离所述采集箱的一端的外部。当使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在中浅度水体中采集存活于该水体底部的泥中的底栖生物时,可以将采集箱的开口朝向该水体的采集区域插入该水体底部的泥中进行采集,随着采集箱的开口不断向水体底部的泥中插入,通过观察拉杆上的刻度来方便地读出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即读出采样深度,当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满足预期距离时就可以停止在本次继续进行采集。由于采集箱开口的截面面积是已知的,因此通过读出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可以容易地获知当前的采集量,进而可以较准确地按需求量进行采集。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主权项】
1.一种底栖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箱、活塞、拉杆和中空的采集箱杆,所述活塞置于所述采集箱内,所述采集箱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采集箱的另一端与所述采集箱杆连接,所述采集箱杆套设于所述拉杆,所述拉杆设置有刻度,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活塞,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置于所述采集箱杆远离所述采集箱的一端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杆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采集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生物采集器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置于所述拉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所述第一手柄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滑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拉杆。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层为聚苯乙烯塑料层。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生物采集器还包括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置于所述采集箱杆远离所述采集箱的一端,所述第二手柄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滑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滑层为聚苯乙烯塑料层。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为圆柱状,所述活塞为圆形,所述活塞的外径等于所述采集箱的内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栖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箱限定所述开口的一端设置有锋利的边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底栖生物采集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底栖生物采集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包括采集箱、活塞、拉杆和中空的采集箱杆,活塞置于采集箱内,采集箱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并且采集箱的另一端与采集箱杆连接,采集箱杆套设于拉杆,拉杆设置有刻度,拉杆的一端连接至活塞并且拉杆的另一端置于采集箱杆远离采集箱的一端的外部。当使用该底栖生物采集器在中浅度水体中采集存活于该水体底部的泥中的底栖生物时,可以通过观察拉杆上的刻度来方便地读出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从而对采样深度进行控制。由于采集箱开口的截面面积是已知的,因此通过读出活塞在采集箱内移动的距离可以容易地获知当前的采集量,进而可以较准确地按需求量进行采集。
【IPC分类】G01N1/02
【公开号】CN204694491
【申请号】CN201520416419
【发明人】宋关玲, 王岩, 吴越, 林霖
【申请人】石河子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6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