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4-23  137

一种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弹性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
目.0
【背景技术】
[0002]在传统的颤振模型设计中,通过拉压弹簧来模拟活动面的操纵刚度,结构比较复杂,往往就导致整个操纵系统超出翼面外形,同时受到拉压弹簧加工误差的限制,不能准确模拟活动面的操纵刚度,并且要进行操纵刚度的变参试验时,需要准备不同尺寸的拉压弹簧,增加了加工成本和时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在保证模型外观一致性的同时,准确模拟活动面的操纵刚度,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活动面操纵刚度的更换。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包括:
[0006]主翼面支臂,固定设置在水平的主翼面梁架上;
[0007]活动面支臂,固定设置在活动面梁架上;
[0008]第一弹簧条,包括多根,沿水平方向设置,每根第一弹簧条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翼面支臂上,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活动面支臂上;
[0009]第二弹簧条,包括多根,与水平面呈一预定夹角,每根第一弹簧条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翼面支臂上,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活动面支臂上;
[0010]所述第二弹簧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面支臂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一弹簧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面支臂的连接点在同一水平轴线上,且所述轴线与所述第一弹簧条与第二弹簧条的轴线均垂直。
[0011]可选地,多根所述第一弹簧条和多根所述第二弹簧条之间间隔布置。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采用水平和斜向位置的第一弹簧条和第二来弹簧条来模拟活动面的操纵刚度,在保证模型外观一致性的同时,准确模拟活动面的操纵刚度,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活动面操纵刚度的更换,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进行详细描述。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包括主翼面梁架1、活动面梁架2、主翼面支臂3、活动面支臂4以及弹簧条。
[0018]主翼面支臂3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水平的主翼面梁架I上。活动面支臂4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活动面梁架2上。主翼面支臂3和活动面支臂4可以为多种适合的形状,本实施例中,主翼面支臂3呈弯折的板状,活动面支臂4呈板状。
[0019]第一弹簧条51可以包括多根,沿水平方向设置;主翼面支臂3和活动面支臂4上都有水平和斜向的弹簧条安装孔,每根第一弹簧条51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主翼面支臂3上的水平安装孔内,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活动面支臂2上的水平安装孔内。
[0020]第二弹簧条52可以包括多根,与水平面呈一预定夹角;主翼面支臂3和活动面支臂4上都有水平和斜向的弹簧条安装孔,每根第二弹簧条52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主翼面支臂3上的斜向安装孔内,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活动面支臂4上的斜向安装孔内。
[0021]进一步,第二弹簧条52的另一端与活动面支臂4的连接点与第一弹簧条51的另一端与活动面支臂4的连接点在同一水平轴线上(相当于位于同一个交叉点),活动面系统(活动面梁架2和活动面支臂4)可以绕水平和斜向位置的弹簧条5的交叉点转动,且轴线与第一弹簧条51与第二弹簧条52的轴线均垂直。并且,多根第一弹簧条51和多根第二弹簧条52之间间隔布置。
[0022]弹簧条安装孔的直径大小和数量根据所模拟的操纵刚度的精度要求来设计,斜向位置弹簧条安装孔的角度(即第二弹簧条52与水平面的预定夹角)根据翼面外形来确定,设计时通过调整斜向位置弹簧条安装孔的角度来保证操纵结构不会超出翼面外形,保证翼面外形的一致性。
[0023]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改变水平和斜向位置的第一弹簧条51和第二弹簧条52数量,来改变活动面的操纵刚度时。
[0024]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采用水平和斜向位置的第一弹簧条51和第二来弹簧条52来模拟活动面的操纵刚度,在保证模型外观一致性的同时,准确模拟活动面的操纵刚度,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活动面操纵刚度的更换,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翼面支臂(3),固定设置在水平的主翼面梁架(I)上; 活动面支臂(4),固定设置在活动面梁架(2)上; 第一弹簧条(51),包括多根,沿水平方向设置,每根第一弹簧条(51)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翼面支臂(3)上,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活动面支臂(2)上; 第二弹簧条(52),包括多根,与水平面呈一预定夹角,每根第二弹簧条(52)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主翼面支臂(3)上,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活动面支臂(4)上; 所述第二弹簧条(52)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面支臂(4)的连接点与所述第一弹簧条(51)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面支臂(4)的连接点在同一水平轴线上,且所述轴线与所述第一弹簧条(51)与第二弹簧条(52)的轴线均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第一弹簧条(51)和多根所述第二弹簧条(52)之间间隔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弹性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在保证模型外观一致性的同时,准确模拟活动面的操纵刚度,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活动面操纵刚度的更换。本实用新型的机翼颤振模型活动面连接装置包括主翼面梁架、活动面梁架、主翼面支臂、活动面支臂以及第一弹簧条和第二来弹簧条,采用水平和斜向位置的第一弹簧条和第二来弹簧条来模拟活动面的操纵刚度,在保证模型外观一致性的同时,准确模拟活动面的操纵刚度,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活动面操纵刚度的更换,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缩短了加工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IPC分类】G01M9/08
【公开号】CN204694445
【申请号】CN201520430572
【发明人】陈海, 黄国宁, 张红波, 马翔, 胡志勇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