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站仪、经纬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4-23  141

一种全站仪、经纬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中的对中装置,具体是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传统的经玮仪、全站仪、棱镜使用时,都需要对中整平。对中就是安置仪器使其仪器中心和测站点标志位于同一条铅垂线上。整平的目的就是通过调节水准管气泡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一般在使用时,先进行对仪器进行对中操作,再进行整平操作。在整平后,还需检查对中情况,若仪器没有精确对中,则还需重新调节对中。传统对中时,一般是先松开用于连接测量仪器与三脚架的通光螺丝,再移动仪器使其精确对中。传统对中调节的过程操作过于繁杂,花费时间长。在因整平导致的不精确对中的情况下,重新对中时,传统对中方式还可能破坏原有整平,导致之前的工作无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以简便可靠地将仪器精确对中,同时对于因整平导致的仪器对中破坏的情况,对仪器进行对中微调。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0005]基座部分,包括由三个竖板围成的用于与三脚架上端承载仪器部分相适应的三角形框,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三角形框中的水平固定板;所述的水平固定板中部设置有大通孔;
[0006]X向调节机构,包括X向调节螺栓、X向螺母、X向接触板、X向路径限制槽;所述X向螺母固定的设置在三角形框的第一个竖板上,所述X向调节螺栓与X向螺母配合,X向调节螺栓头端穿过X向螺母、三角形框的第一个竖板与X向接触板的背面接触;所述X向接触板位于三角形框内且位于水平固定板的上方,所述X向路径限制槽与X向调节螺栓平行且设置在水平固定板上;χ向接触板的底端与X向路径限制槽配合且在X向路径限制槽内沿X向运行;
[0007]Y向调节机构,包括Y向调节螺栓、Y向螺母、Y向接触板、Y向路径限制槽;所述Y向螺母固定的设置在三角形框的第二个竖板上,所述Y向调节螺栓与Y向螺母配合,Y向调节螺栓与X向调节螺栓垂直在一水平面内垂直;Y向调节螺栓的头端穿过Y向螺母、三角形框的第二个竖板与Y向接触板的背面接触;所述Y向接触板位于三角形框内且位于水平固定板的上方,所述Y向路径限制槽与Y向调节螺栓平行且设置在水平固定板上;Υ向接触板的底端与Y向路径限制槽配合且在Y向路径限制槽内沿Y向运行;
[0008]斜向调节机构,包括斜向调节螺栓、斜向螺母、斜向接触板、斜向路径限制槽;所述斜向螺母固定的设置在三角形框的第三个竖板上,所述斜向调节螺栓与X向调节螺栓、Y向调节螺栓均是在同一水平面内非垂直;所述斜向调节螺栓与斜向螺母配合,且斜向调节螺栓的头端穿过斜向螺母、三角形框的第三个竖板与斜向接触板的背面接触;所述斜向接触板位于三角形框内且位于水平固定板的上方,所述斜向路径限制槽与斜向调节螺栓平行且设置在水平固定板上;斜向接触板的底端与斜向路径限制槽配合且在斜向路径限制槽内沿斜向运行。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该装置还包括圆水准气泡,所述圆水准气泡与基座部分相对固定。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X向螺母、Y向螺母、斜向螺母均位于所述三角形框的外侧。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X向路径限制槽、Y向路径限制槽、斜向路径限制槽分别设置有两条。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条所述的X向路径限制槽分别位于X向调节螺栓的两侧且到X向调节螺栓的垂直距离相等;
[0013]两条所述的Y向路径限制槽分别位于Y向调节螺栓的两侧且到Y向调节螺栓的垂直距离相等;
[0014]两条所述的斜向路径限制槽分别位于斜向调节螺栓的两侧且到斜向调节螺栓的垂直距离相等。
[0015]更进一步的,两条X向路径限制槽之间的间距、两条Y向路径限制槽之间的间距、两条斜向路径限制槽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0016]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向调节螺栓与X向调节螺栓之间呈135度;所述斜向调节螺栓与Y向调节螺栓之间呈135度。
[0017]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固定板上的大通孔为三角形孔,且三角形孔的轮廓与三角形框的轮廓相平行。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可以简便可靠地调节仪器在水平面的位置,从而使仪器中心于标志点位位于同一铅垂线,从而有利于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另一个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I X向螺母,2 X向路径限制槽,3 X向调节螺栓,4 X向接触板,
[0024]5圆水准气泡,
[0025]6Y向调节螺栓,61Y向螺母,62Y向路径限制槽,63Y向接触板,
[0026]7斜向调节螺栓,71斜向螺母,72斜向路径限制槽,73斜向接触板,
[0027]8大通孔,
[0028]9水平固定板,
[0029]10三角形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2所示,该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主要包括基座部分、X向调节机构、Y向调节机构、斜向调节机构。
[0031]基座部分包括由三个竖板围成的三角形框10及固定在设置在三角形框10中的水平固定板9,水平固定板9中部设置有大通孔8。
[0032]X向调节机构包括X向调节螺栓3、X向螺母1、X向接触板4、X向路径限制槽2。X向螺母I固定的设置在三角形框10的第一个竖板上。X向调节螺栓3与X向螺母I配合。X向调节螺栓3的尾端为调节把手、头端穿过三角形框10的第一个竖板与X向接触板4的背面接触。X向接触板4位于三角形框10内且位于水平固定板9的上方。X向路径限制槽2与X向调节螺栓3平行且设置在水平固定板9上。该槽可以是不通透的槽即设置在水平固定板的上表面,也可以是通透的槽贯穿水平固定板9。X向接触板4的底端与X向路径限制槽2配合且在X向路径限制槽2内沿X向运行。
[0033]Y向调节机构包括Y向调节螺栓6、Y向螺母61、Y向接触板63、Y向路径限制槽62。Y向螺母61固定的设置在三角形框10的第二个竖板上,所述Y向调节螺栓6与Y向螺母61配合,Y向调节螺栓6与X向调节螺栓3在一水平面内垂直。Y向调节螺栓6的尾端为调节把手、头端穿过三角形框10的第二个竖板与Y向接触板63的背面接触;所述Y向接触板63位于三角形框10内且位于水平固定板9的上方,所述Y向路径限制槽62与Y向调节螺栓6平行且设置在水平固定板9上;Y向接触板63的底端与Y向路径限制槽62配合且在Y向路径限制槽62内沿Y向运行。
[0034]斜向调节机构包括斜向调节螺栓7、斜向螺母71、斜向接触板73、斜向路径限制槽72。所述斜向螺母71固定的设置在三角形框10的第三个竖板上,所述斜向调节螺栓7与X向调节螺栓3、Υ向调节螺栓6均是在同一水平面内非垂直。所述斜向调节螺栓7与斜向 螺母71配合,且斜向调节螺栓7的尾端为调节把手、头端穿过三角形框10的第三个竖板与斜向接触板73的背面接触;所述斜向接触板73位于三角形框10内且位于水平固定板9的上方,所述斜向路径限制槽73与斜向调节螺栓7平行且设置在水平固定板9上;斜向接触板73的底端与斜向路径限制槽72配合且在斜向路径限制槽72内沿斜向运行。
[0035]定位平面的一个点至少需要两个坐标,本实用新型对中调节装置正是基于此原理得出。对于仪器、棱镜(以下简称仪器)的对中,只需根据仪器与标志点的相对位置分别调节X向调节螺栓、Y向调节螺栓即可。
[0036]当仪器竖轴中心超过X、Y调节范围时,调节斜向调节螺栓使得仪器回到X、Y调节范围在进行调节即可。
[0037]使用前,将三个方向的调节螺栓松开,将基座部分放置在三脚架上即三角形框10放置在三脚架上,水平固定板9起到支撑作用。然后后将测量仪器放置在水平固定板9上,使X向接触板4、Y向接触板63、斜向接触板73与测量仪器接触,观察对中情况,若对中标志圈超出X、Y调节范围处,则调节斜向调节螺栓,使对中标志圈处在X向调节螺栓、Y向调节螺栓调节范围内即可。后根据对中标志圈与目标位置情况,分别旋紧或松开X向调节螺栓、Y向调节螺栓即可。X向接触板4、Y向接触板63、斜向接触板73在极限位置(即三个方向的调节螺栓完全旋入时)不会相碰。对中完成后,仪器与三脚架固接在一起,固接用的零部件均为现有技术,大通孔即是留出的固接时穿过的通孔,方便操作。
[0038]该装置还包括圆水准气泡,所述圆水准气泡与基座部分相对固定。圆水准气泡用于粗略调节脚架+装置水平度。
[0039]该实施例中,X向螺母1、Y向螺母61、斜向螺母71均位于三角形框10的外侧。不占用三角形框内部的空间,方便更大范围的调整,且有利于缩小装置的整体体积。
[0040]该实施例中,X向路径限制槽2、Y向路径限制槽62、斜向路径限制槽72分别设置有两条,导向及限制更可靠,避免产生卡死,导向也更精准。
[0041]此外,进一步的,两条所述的X向路径限制槽2分别位于X向调节螺栓3的两侧且到X向调节螺栓3的垂直距离相等;两条所述的Y向路径限制槽62分别位于Y向调节螺栓6的两侧且到Y向调节螺栓6的垂直距离相等;两条所述的斜向路径限制槽72分别位于斜向调节螺栓7的两侧且到斜向调节螺栓7的垂直距离相等。有利于提高调节精度。
[0042]更进一步的,两条X向路径限制槽2之间的间距、两条Y向路径限制槽62之间的间距、两条斜向路径限制槽72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更有利于提高调节精度。
[0043]另外,该实施例中,所述斜向调节螺栓7与X向调节螺栓3之间呈135度;所述斜向调节螺栓7与Y向调节螺栓6之间呈135度,方便掌握调节技巧,能更快的调整好对中,使整体调节更简便。
[0044]还有,所述水平固定板9上的大通孔8为三角形孔,且三角形孔8的轮廓与三角形框10的轮廓相平行。方便仪器与三脚架之间的拆装。
【主权项】
1.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基座部分,包括由三个竖板围成的用于与三脚架上端承载仪器部分相适应的三角形框,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三角形框中的水平固定板;所述的水平固定板中部设置有大通孔; X向调节机构,包括X向调节螺栓、X向螺母、X向接触板、X向路径限制槽;所述乂向螺母固定的设置在三角形框的第一个竖板上,所述X向调节螺栓与X向螺母配合,X向调节螺栓的头端穿过X向螺母、三角形框的第一个竖板与X向接触板的背面接触;所述X向接触板位于三角形框内且位于水平固定板的上方,所述X向路径限制槽与X向调节螺栓平行且设置在水平固定板上;χ向接触板的底端与X向路径限制槽配合且在X向路径限制槽内沿X向运行; Y向调节机构,包括Y向调节螺栓、Y向螺母、Y向接触板、Y向路径限制槽;所述Y向螺母固定的设置在三角形框的第二个竖板上,所述Y向调节螺栓与Y向螺母配合,Y向调节螺栓与X向调节螺栓在一水平面内垂直'Y向调节螺栓的头端穿过Y向螺母、三角形框的第二个竖板与Y向接触板的背面接触;所述Y向接触板位于三角形框内且位于水平固定板的上方,所述Y向路径限制槽与Y向调节螺栓平行且设置在水平固定板上'Y向接触板的底端与Y向路径限制槽配合且在Y向路径限制槽内沿Y向运行; 斜向调节机构,包括斜向调节螺栓、斜向螺母、斜向接触板、斜向路径限制槽;所述斜向螺母固定的设置在三角形框的第三个竖板上,所述斜向调节螺栓与X向调节螺栓、Y向调节螺栓均是在同一水平面内非垂直;所述斜向调节螺栓与斜向螺母配合,斜向调节螺栓的头端穿过斜向螺母、三角形框的第三个竖板与斜向接触板的背面接触;所述斜向接触板位于三角形框内且位于水平固定板的上方,所述斜向路径限制槽与斜向调节螺栓平行且设置在水平固定板上;斜向接触板的底端与斜向路径限制槽配合且在斜向路径限制槽内沿斜向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圆水准气泡,所述圆水准气泡与基座部分相对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是,X向螺母、Y向螺母、斜向螺母均位于所述三角形框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X向路径限制槽、Y向路径限制槽、斜向路径限制槽分别设置有两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是,两条所述的X向路径限制槽分别位于X向调节螺栓的两侧且到X向调节螺栓的垂直距离相等; 两条所述的Y向路径限制槽分别位于Y向调节螺栓的两侧且到Y向调节螺栓的垂直距离相等; 两条所述的斜向路径限制槽分别位于斜向调节螺栓的两侧且到斜向调节螺栓的垂直距离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是,两条X向路径限制槽之间的间距、两条Y向路径限制槽之间的间距、两条斜向路径限制槽之间的间距均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斜向调节螺栓与X向调节螺栓之间呈135度;所述斜向调节螺栓与Y向调节螺栓之间呈135 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站仪、经玮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固定板上的大通孔为三角形孔,且三角形孔的轮廓与三角形框的轮廓相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全站仪、经纬仪、棱镜对中调节装置,其特征是,基座部分包括与三脚架上端承载仪器部分相适应的三角形框、固定在三角形框中的设置有大通孔的水平固定板;X向调节机构,包括X向调节螺栓、X向螺母、X向接触板、X向路径限制槽;Y向调节机构,包括Y向调节螺栓、Y向螺母、Y向接触板、Y向路径限制槽;斜向调节机构,包括斜向调节螺栓、斜向螺母、斜向接触板、斜向路径限制槽;使用时基座部分置在三脚架上,测量仪器放置在水平固定板上,三个方向的调节机构调整实现对中即仪器中心于标志点位位于同一铅垂线。操作简便可靠。
【IPC分类】G01C15/00
【公开号】CN204694259
【申请号】CN201520406227
【发明人】陈乾阳
【申请人】陈乾阳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