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北斗应用检测灾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1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0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0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000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0004]在现有技术中,北斗定位系统在灾害预警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如当桥梁或高层建筑物发生形变时,利用设置在被监测建筑物上的监测站,以及设置在被检测建筑物外的基准站,监测站采集到的定位数据和基准站的数据,传输到服务终端,计算出变形数据,若超出预设变形范围,则进行报警,提供灾害预警。
[0005]在现有技术中,监测站通常固定在被监测建筑物的顶部,这样导致雷雨天气,容易被雷击导致设备损坏,且现有技术中的监测站通常与被监测建筑物的电力系统连接,通过被监测建筑物的电力系统提供电能,当该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则监测站无法使用。
[0006]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7]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监测站存在安全性较差,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监测站存在安全性较差,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仍然能够使用的技术效果。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节能安全的北斗灾害预警系统监测站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0]监测站,所述监测站上设有蓄电池为所述监测站提供电力,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器均连接,所述监测站上设有一水平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监测站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与避雷针外壳连接,所述避雷针通过接地线接地。
[0011]其中,所述监测站固定在被监测建筑物顶部,所述监测站上设有能够接收北斗卫星定位信号的北斗卫星模块。
[0012]其中,所述支架采用石棉增强塑料制成。
[0013]其中,所述监测站上设有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将定位信号传输给北斗灾害预警系统终端。
[0014]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5]由于采用了将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设计为包括:监测站,所述监测站上设有蓄电池为所述监测站提供电力,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器均连接,所述监测站上设有一水平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监测站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与避雷针外壳连接,所述避雷针通过接地线接地的技术方案,即,利用避雷针可以在雷雨天气对监测站进行保护,避免雷击造成装置损坏,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器为蓄电池充电,利用蓄电池为监测站提供电能,节能环保,且无需使用被监测建筑物的电力系统提供电能,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监测站存在安全性较差,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仍然能够使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监测站,2-蓄电池,3-太阳能电池板,4-风力发电器,5-支架,6-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监测站存在安全性较差,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仍然能够使用的技术效果。
[0019]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0]采用了将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设计为包括:监测站,所述监测站上设有蓄电池为所述监测站提供电力,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器均连接,所述监测站上设有一水平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监测站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与避雷针外壳连接,所述避雷针通过接地线接地的技术方案,即,利用避雷针可以在雷雨天气对监测站进行保护,避免雷击造成装置损坏,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器为蓄电池充电,利用蓄电池为监测站提供电能,节能环保,且无需使用被监测建筑物的电力系统提供电能,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监测站存在安全性较差,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仍然能够使用的技术效果。
[0021]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2]实施例一:
[0023]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请参考图1,所述装置包括:
[0024]监测站1,所述监测站I上设有蓄电池2为所述监测站I提供电力,所述蓄电池2与太阳能电池板3和风力发电器4均连接,所述监测站I上设有一水平支架5,所述支架5一端与所述监测站I连接,所述支架5另一端与避雷针6外壳连接,所述避雷针6通过接地线接地。
[0025]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站固定在被监测建筑物顶部,所述监测站上设有能够接收北斗卫星定位信号的北斗卫星模块。
[0026]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支架采用石棉增强塑料制成,采用石棉增强塑料可以保障支架强度的同时避免导电,对监测站进行保护。
[0027]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站上设有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将定位信号传输给北斗灾害预警系统终端。
[0028]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下面对监测站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属于现有技术,将安装在被监测建筑物上的监测站作为被测量点,安装在被监测建筑物附件的相对无沉降区的基准站作为校准点,监测站与基准站均通过北斗卫星模块实时接收北斗卫星的定位信号,然后监测站与基准站将所接收的定位信号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给终端服务系统,终端服务系统上的数据分析系统变可对监测站与基准站进行解算分析,从而判断监测站的初始坐标值相对基准站的坐标值是否发生偏移,根据偏移数据变可得出被监测建筑物的变形量。
[0029]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0030]由于采用了将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设计为包括:监测站,所述监测站上设有蓄电池为所述监测站提供电力,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器均连接,所述监测站上设有一水平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监测站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与避雷针外壳连接,所述避雷针通过接地线接地的技术方案,即,利用避雷针可以在雷雨天气对监测站进行保护,避免雷击造成装置损坏,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器为蓄电池充电,利用蓄电池为监测站提供电能,节能环保,且无需使用被监测建筑物的电力系统提供电能,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监测站存在安全性较差,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仍然能够使用的技术效果。
[0031]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3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站,所述监测站上设有蓄电池为所述监测站提供电力,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器均连接,所述监测站上设有一水平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监测站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与避雷针外壳连接,所述避雷针通过接地线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站固定在被监测建筑物顶部,所述监测站上设有能够接收北斗卫星定位信号的北斗卫星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采用石棉增强塑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站上设有无线传输模块,通过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将定位信号传输给北斗灾害预警系统终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节能安全的基于北斗卫星的灾害监测站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监测站,所述监测站上设有蓄电池为所述监测站提供电力,所述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器均连接,所述监测站上设有一水平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监测站连接,所述支架另一端与避雷针外壳连接,所述避雷针通过接地线接地,实现了装置设计合理,安全性较高,在被检测建筑物电力系统故障时仍然能够使用的技术效果。
【IPC分类】G01B15/06
【公开号】CN204694222
【申请号】CN201520410757
【发明人】沈益民
【申请人】成都边界元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