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扶手的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19  54

带扶手的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扶手的折叠椅。
【背景技术】
[0002]折叠椅具有轻便、可叠放功能的特点,既方便搬动,又节省空间。其中,以加厚钢管和牛津布组成的折叠椅在居家、户外、休闲场所使用广泛,这类折叠椅的钢管表面进行喷塑处理,防锈美观,并且在受力的重要部位处进行了工艺力学处理,承重力大大增强。牛津布规格以600D或800D为主,大部分折叠床用了双层布结构,提高了座面的使用寿命和舒适度。折叠链接部位用镀锌铆钉和原生塑料件链接,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增加了,漏兜杯网、操作面板、储物袋、脚搭、遮阳板、扶手等设计。其中,现有具有扶手结构的折叠椅,多采用将牛津布等面料的两端直接固定在折叠椅的杆件上,实现通过被杆件支撑起的牛津布等面料起到扶手功能,由于牛津布等面料较软,肘部放下上去,都会出现塌陷的问题,切因软面偶尔松紧不同,还会出现两个扶手高低不同,从而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扶手不会塌陷,以提高使用体验的带扶手的折叠椅。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带扶手的折叠椅,包括椅架以及设置在椅架上的面料,椅架包括左交叉管结构和右交叉管结构,左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左叉管和第二左叉管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右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右叉管和第二右叉管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还包括两个背靠管、两个扶手管以及两个扶手支撑管,两个背靠管的下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左叉管、第一右叉管上,两个背靠管的中部均套有背靠滑块,所述两个背靠滑块分别铰接在第二左叉管、第二右叉管上,两个扶手管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背靠管上,两个扶手支撑管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扶手管上,两个扶手支撑管的下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左叉管、第二右叉管上。采用这种结构,由于采用扶手管作为扶手件,因此避免了肘部放下上去,都会出现塌陷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两个扶手高低不同,从而影响使用体验的情况,在实际折叠过程中,扶手管可以扶手管的一端为转动点相对背靠管转动实现折叠,不影响折叠椅的正常折叠功能。
[0006]作为优选,所述椅架还包括前交叉管结构和后交叉管结构,前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前叉管和第二前叉管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后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后叉管和第二后叉管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第一前叉管的下端和第二左叉管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一铰接座上,第一前叉管的上端和第一右叉管的上端均铰接在第二铰接座上,第二前叉管的下端和第二右叉管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三铰接座上,第二前叉管的上端和第一左叉管的上端均铰接在第四铰接座上,第一后叉管的下端和第一左叉管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五铰接座上,第一后叉管的上端和第二右叉管的上端均铰接在第六铰接座上,第二后叉管的下端和第一右叉管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七铰接座上,第二后叉管的上端和第二左叉管的上端均铰接在第八铰接座上,第二铰接座、第四铰接座、第六铰接座以及第八铰接座分别与用于支撑人体的椅座面料的四个角部固定连接。
[0007]作为优选,两个扶手管上均固定有扶手滑块,扶手滑块上开设有滑槽,扶手支撑管的上端滑动设置在扶手滑块上的滑槽上,从而通过扶手滑块实现扶手支撑管与扶手管的连接。采用这种结构,扶手管可以扶手管的一端为转动点相对背靠管转动更大的角度,实现更加靠拢背靠管,提高扶手管的折叠效果。
[0008]作为优选,两个扶手支撑管的中部分别铰接在第一左叉管和第一右叉管上,第二左叉管和第二右叉管上均套设有支撑管滑块,使得两个支撑管滑块可以分别在第一左叉管和第一右叉管上滑动,两个扶手支撑管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支撑管滑块上,采用这种结构,在保证折叠效果的同时,在折叠椅的椅架展开后,扶手支撑管的上端不能活动,从而限制扶手支撑管的上端相对扶手滑块上的滑槽滑动,从而避免扶手管的摆动。
[0009]作为优选,当折叠椅展开成使用状态并置于水平地面时,第二铰接座以及第四铰接座的水平高度大于第六铰接座以及第八铰接座座的水平高度。采用这种结构使得折叠椅的用于支撑人体的椅座面料部分被展开后,可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状态,现有常规的椅座面料呈水平状态,而坐久了人会向前滑,通过采用前高后低的结构,有效的解决了这个缺陷,且提高了舒适度从而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由于采用扶手管作为扶手件,因此避免了肘部放下上去,都会出现塌陷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两个扶手高低不同,从而影响使用体验的情况,在实际折叠过程中,扶手管可以扶手管的一端为转动点相对背靠管转动实现折叠,不影响折叠椅的正常折叠功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椅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萱椅的椅架展开后的结构不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叠椅的椅架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折萱椅的椅架折萱后的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带扶手的折叠椅,包括椅架以及设置在椅架上的面料,椅架包括左交叉管结构和右交叉管结构,左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左叉管11和第二左叉管12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右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右叉管13和第二右叉管14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所述椅架还包括两个背靠管31、两个扶手管32以及两个扶手支撑管33,两个背靠管31的下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左叉管11、第一右叉管13上,两个背靠管31的中部均套有背靠滑块34 ,所述背靠滑块34铰接在第二左叉管12、第二右叉管14上,两个扶手管32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背靠管31上,两个扶手支撑管33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扶手管32上,两个扶手支撑管33的下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左叉管12、第二右叉管14上。在折叠过程中,扶手管32可以扶手管32的一端为转动点相对背靠管31转动实现折叠,不影响折叠椅的正常折叠功能。所述椅架还包括前交叉管结构和后交叉管结构,前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前叉管15和第二前叉管16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后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后叉管17和第二后叉管18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第一前叉管15的下端和第二左叉管12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一铰接座21上,第一前叉管15的上端和第一右叉管13的上端均铰接在第二铰接座22上,第二前叉管16的下端和第二右叉管14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三铰接座23上,第二前叉管16的上端和第一左叉管11的上端均铰接在第四铰接座24上,第一后叉管17的下端和第一左叉管11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五铰接座25上,第一后叉管17的上端和第二右叉管14的上端均铰接在第六铰接座26上,第二后叉管18的下端和第一右叉管13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七铰接座27上,第二后叉管18的上端和第二左叉管12的上端均铰接在第八铰接座28上,第二铰接座22、第四铰接座24、第六铰接座26以及第八铰接座28分别与用于支撑人体的椅座面料4的四个角部固定连接。两个扶手管32上均固定有扶手滑块35,扶手滑块35上开设有滑槽351,扶手支撑管33的上端滑动设置在扶手滑块35上的滑槽351上,从而通过扶手滑块35实现扶手支撑管33与扶手管32的连接。两个扶手支撑管33的中部分别铰接在第一左叉管11和第一右叉管13上。第二左叉管12和第二右叉管14上均套设有支撑管滑块37,使得两个支撑管滑块37可以分别在第一左叉管11和第一右叉管13上滑动,两个扶手支撑管33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支撑管滑块37上。当折叠椅展开成使用状态并置于水平地面时,第二铰接座22以及第四铰接座24的水平高度大于第六铰接座26以及第八铰接座28座的水平高度。
[0017]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带扶手的折叠椅,包括椅架以及设置在椅架上的面料,椅架包括左交叉管结构和右交叉管结构,左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左叉管和第二左叉管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右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右叉管和第二右叉管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还包括两个背靠管、两个扶手管以及两个扶手支撑管,两个背靠管的下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左叉管、第一右叉管上,两个背靠管的中部均套有背靠滑块,所述两个背靠滑块分别铰接在第二左叉管、第二右叉管上,两个扶手管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背靠管上,两个扶手支撑管的上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扶手管上,两个扶手支撑管的下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左叉管、第二右叉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扶手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还包括前交叉管结构和后交叉管结构,前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前叉管和第二前叉管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后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后叉管和第二后叉管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第一前叉管的下端和第二左叉管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一铰接座上,第一前叉管的上端和第一右叉管的上端均铰接在第二铰接座上,第二前叉管的下端和第二右叉管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三铰接座上,第二前叉管的上端和第一左叉管的上端均铰接在第四铰接座上,第一后叉管的下端和第一左叉管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五铰接座上,第一后叉管的上端和第二右叉管的上端均铰接在第六铰接座上,第二后叉管的下端和第一右叉管的下端均铰接在第七铰接座上,第二后叉管的上端和第二左叉管的上端均铰接在第八铰接座上,第二铰接座、第四铰接座、第六铰接座以及第八铰接座分别与用于支撑人体的椅座面料的四个角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扶手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两个扶手管上均固定有扶手滑块,扶手滑块上开设有滑槽,扶手支撑管的上端滑动设置在扶手滑块上的滑槽上,从而通过扶手滑块实现扶手支撑管与扶手管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扶手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两个扶手支撑管的中部分别铰接在第一左叉管和第一右叉管上,第二左叉管和第二右叉管上均套设有支撑管滑块,使得两个支撑管滑块可以分别在第一左叉管和第一右叉管上滑动,两个扶手支撑管的下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支撑管滑块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扶手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当折叠椅展开成使用状态并置于水平地面时,第二铰接座以及第四铰接座的水平高度大于第六铰接座以及第八铰接座座的水平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扶手的折叠椅,包括椅架以及设置在椅架上的面料,椅架包括左交叉管结构和右交叉管结构,左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左叉管和第二左叉管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右交叉管结构由第一右叉管和第二右叉管相互交叉并铰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还包括两个背靠管、两个扶手管以及两个扶手支撑管,两个背靠管的下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左叉管、第一右叉管上,两个背靠管的中部均套有背靠滑块,所述两个背靠滑块分别铰接在第二左叉管、第二右叉管上,两个扶手管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背靠管上。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扶手管作为扶手件,因此避免了肘部放下上去,都会出现塌陷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两个扶手高低不同,从而影响使用体验的情况。
【IPC分类】A47C5/10
【公开号】CN204654310
【申请号】CN201520190182
【发明人】杨宝庆, 程新欢
【申请人】浙江泰普森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