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冲顶安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标准节及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防止升降平台冲出标准节轨道的防冲顶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标准节可用于施工升降机,它是在标准节框内固定升降轨道,然后带动升降平台延轨道升降,为了防止升降平台冲出升降轨道,因此在标准节顶端需要安装防冲顶的装置,以往的装置存在刚性碰撞影响装置寿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防冲顶安全装置的弊端,本实用新型设计如下:结构包括4个套筒、矩形角钢框架、“十”字交叉梁、防撞杆;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矩形角钢框架的4个角,所述“十”字交叉梁固定对角线的两对套筒;所述防撞杆固定于矩形角钢框架一边的外侧;所述“十”字交叉梁和防撞杆下部固定有一层缓冲层。
[0004]更进一步的,所述“十”字交叉梁为两个交叉的钢条,一个为长条状,另一个为拱形,所述拱形钢条的近拱顶处有通孔。
[0005]更进一步的,所述矩形角钢框架的上部及侧部有若干螺纹孔。
[0006]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橡胶。
[0007]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用于与标准节固定;“十”字交叉梁中拱形钢条的通孔方便吊上施工升降机顶部进行安装,并且它和固定在矩形角钢框架一边外侧的防撞杆下部均有缓冲层可以防止升降平台与防冲顶装置间的刚性碰撞带来的损耗,提高了使用寿命及安全性;所述矩形角钢框架的上部及侧部有若干螺纹孔可用于固定电缆保护架等其他装置;材料方面,橡胶造价低廉缓冲效果好,适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层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施工升降机的安全性,同时使用寿命也较长。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一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1、图2所示,结构包括4个套筒12、矩形角钢框架11、“十”字交叉梁14、防撞杆15 ;所述套筒12固定于所述矩形角钢框架11的4个角,所述“十”字交叉梁14固定对角线的两对套筒12 ;所述“十”字交叉梁14和防撞杆15下部固定有一层缓冲层。
[0012]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十”字交叉梁14为两个交叉的钢条,一个为长条状,另一个为拱形,所述拱形钢条21的近拱顶处有通孔22。
[0013]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矩形角钢框架11的上部及侧部有若干螺纹孔13。
[0014]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缓冲层为橡胶。
[001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装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覆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防冲顶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4个套筒、矩形角钢框架、“十”字交叉梁、防撞杆;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矩形角钢框架的4个角,所述“十”字交叉梁固定对角线的两对套筒;所述防撞杆固定于矩形角钢框架一边的外侧;所述“十”字交叉梁和防撞杆下部固定有一层缓冲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冲顶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交叉梁为两个交叉的钢条,一个为长条状,另一个为拱形,所述拱形钢条的近拱顶处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冲顶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角钢框架的上部及侧部有若干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冲顶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橡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冲顶安全装置,装置在升降操作平台的标准节的顶部,它结构包括4个用于连接标准节的套筒、矩形角钢框架、“十”字交叉梁、防撞杆,所述十字交叉梁下方固定有缓冲层,可以与防撞杆一起防止升降平台上升至升降顶端时冲出升降轨道,同时因为其有缓冲层,不会造成钢制材料直接碰撞产生的破损,且框架结构耐用性和稳固性都很好。
【IPC分类】B66B5/08
【公开号】CN204661073
【申请号】CN201520366500
【发明人】王化龙, 刘跃进, 胡克田, 李向辉, 何涛, 刘运来
【申请人】江苏京龙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