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防下潜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某些座椅结构只在座椅坐垫前部设有防下潜杆,这类结构的缺点是:
[0003]a.当座椅带有调高器,且车辆R点较高,发生碰撞时,调高器四连杆机构容易发生侧向变形,影响人体在碰撞发生瞬间的运动姿态。
[0004]b由于调高四连杆机构的侧向变形,人体发生下潜,前向位移大,导致人体头部、颈部和胸部损伤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横向支撑梁、防下潜梁、以及座椅调高器四连杆,所述横向支撑梁一端与所述座椅调高器四连杆中的前两根摇杆其中的一根摇杆内壁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梁另一端与所述其中另一根摇杆内壁相连,所述防下潜梁连接于所述其中两根摇杆内。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支撑梁为几字弯管。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下潜梁位于所述两根摇杆内的一端。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下潜梁位置与所述横向支撑梁位置相邻。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下潜梁采用冷轧高强钢材料,保证其抗弯强度。
[001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该汽车装有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正面碰撞时,本实用新型的防下潜结构座椅能很好的控制人体骨盆运动姿态,控制人体的前移量和下移量,座椅强度满足碰撞要求,本实用新型提升了座椅的安全性能,为整车满足安全开发目标提供保证。
[0012]与传统结构相比,座椅除防下潜梁结构外增加一根横向支撑梁,提升座椅的刚度及侧向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横向支撑梁2、防下潜梁1、以及座椅调高器四连杆3,所述横向支撑梁I 一端与所述座椅调高器四连杆3中的前两根摇杆其中的一根摇杆4内壁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梁I另一端与所述其中另一根摇杆4内壁相连,所述防下潜梁2连接于所述其中两根摇杆4内。
[0015]所述横向支撑梁2为几字弯管。
[0016]所述防下潜梁I位于所述两根摇杆4内的一端。
[0017]所述防下潜梁I位置与所述横向支撑梁I位置相邻。
[0018]所述防下潜梁I采用冷轧高强钢材料,保证其抗弯强度。
[0019]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该汽车装有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正面碰撞时,本实用新型的防下潜结构座椅能很好的控制人体骨盆运动姿态,控制人体的前移量和下移量,座椅强度满足碰撞要求,本实用新型提升了座椅的安全性能,为整车满足安全开发目标提供保证。
[0021]与传统结构相比,座椅除防下潜梁结构外增加一根横向支撑梁,提升座椅的刚度及稳定性。
[0022]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支撑梁、防下潜梁、以及座椅调高器四连杆,所述横向支撑梁一端与所述座椅调高器四连杆中的前两根摇杆其中的一根摇杆内壁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梁另一端与所述其中另一根摇杆内壁相连,所述防下潜梁连接于所述其中两根摇杆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梁为几字弯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潜梁位于所述两根摇杆内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潜梁位置与所述横向支撑梁位置相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下潜梁采用冷轧尚强钢材料。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该汽车装有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座椅防下潜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防下潜结构及汽车,该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横向支撑梁、防下潜梁、以及座椅调高器四连杆,所述横向支撑梁一端与所述座椅调高器四连杆中的前两根摇杆其中的一根摇杆内壁相连,所述横向支撑梁另一端与所述其中另一根摇杆内壁相连,所述防下潜梁连接于所述其中两根摇杆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C-NCAP正面碰撞时,新状态防下潜结构座椅能很好的控制人体骨盆运动姿态,本实用新型提升了座椅的安全性能,为整车满足安全开发目标提供保证。
【IPC分类】B60N2/42
【公开号】CN204659506
【申请号】CN201520268448
【发明人】罗覃月, 凡沙沙, 陈春柳
【申请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