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3-18  44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机构大体上分为两类: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对于座椅的升降又可分为两种形式:坐垫式座椅高度调节机构和整体式座椅高度调节机构。坐垫式座椅高度调整机构主要是通过调高器调节坐垫的升降进行座椅高度位置的调整。整体式座椅高度调整机构主要是通过调高器调节坐垫骨架的升降来进行座椅高度位置的调整,由于座椅的靠背通过调角器与座椅骨架相连接,因此坐垫骨架的升降实际上就是整个座椅的升降。由于是整体式升降,操作比较方便,可以比较容易的调整到驾驶员所需的高度位置,高度调节精度较高,在机构的调节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坐垫式座椅高度调整机构,在手轮处输入扭矩,手轮带动手柄转轴旋转,通过转轴与输出小齿轮连结,带动输出小齿轮旋转,通过齿板连接从而达到坐垫的高度调节。座垫式高度调高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配合手轮使用成本比较低廉,但是其调整的高度范围比较有限,高度调节精度也比较低。整体式座椅高度调整机构在手柄处输入扭矩,调高器末端的输出小齿轮与齿板齿合,通过调高器的机构运动将力矩传递到齿板上,使齿板转动,齿板的下端与支架相连接,可以转动。齿板转动以后,沿着止动槽运动,带动坐垫骨架运动。通过之间相连的连杆,形成四连杆运动,从而使得座椅达到整体抬升或下降的目的,最终达到座椅高度调整正的目的。随着现代汽车电器化设备的增加,电动座椅越来越普及,电动座椅必将成为主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效率高且能够实现汽车座椅高度位置调节的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与座椅的座部连接的底座、由电动机提供动力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和与第三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四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为螺旋传动机构,螺旋传动机构上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动力输出端与底座连接。
[0005]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为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的丝杠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连接,第四传动机构的螺母与所述底座连接。
[0006]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座部连接的安装架和与所述第四传动机构的螺母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安装架连接。
[0007]所述第三传动机构是由圆柱齿轮传动机构和锥齿轮传动机构连接而成,锥齿轮传动机构的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丝杠连接。
[0008]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齿条和齿条啮合的两个齿轮,其中一个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另一个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中的圆柱齿轮传动机构连接。
[0009]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轴、与第一轴相平行且为可移动设置的第二轴、设置于第一轴上的两个主动齿轮和设置于第二轴上的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主动齿轮分别与一个从动齿轮相配合且每次仅有一个主动齿轮与一个从动齿轮嗤合。
[0010]所述第一轴通过第五传动机构与所述电动机连接,第五传动机构为锥齿轮传动机构。
[0011]所述安装架在所述座部下方并排设置两个,各个安装架下方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支撑杆。
[0012]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由电动机提供源动力,动力经齿轮传动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和螺旋传动机构,并由螺旋传动机构将输出竖直方向直线运动,带动底座上下运动来实现座椅高度位置的调节,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易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0013]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4]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装置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装置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记为:
[0018]1、座部;2、底座;21、安装架;22、支撑杆;
[0019]3、第一传动机构;31、第一轴;32、第二轴;33、第一主动齿轮;34、第二主动齿轮;35、第一从动齿轮;36、第二从动齿轮;
[0020]4、第二传动机构;41、第三主动齿轮;42、齿条;43、第三从动齿轮;
[0021]5、第三传动机构;51、圆柱齿轮传动机构;52、锥齿轮传动机构;
[0022]6、第四传动机构;7、第五传动机构;8、第一电动机;9、第二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与座椅的座部I固定连接的底座2、由电动机提供动力的第一传动机构3、与第一传动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4、与第二传动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5和与第三传动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四传动机构6,第一传动机构3和第三传动机构5为齿轮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4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6为螺旋传动机构,螺旋传动机构上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动力输出端与底座2连接。
[0025]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3所示,第四传动机构6为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其包括竖直设置的丝杠和与丝杠配合的螺母,第四传动机构6的丝杠与第三传动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四传动机构6的螺母与底座2固定连接。底座2包括与座部I连接的安装架21和与第四传动机构6的螺母固定连接的支撑杆22,支撑杆22的上端与安装架21连接。作为优选的,支撑杆22为竖直设置,且内部中空,第四传动机构6的螺母设置于支撑杆22的内腔中,丝杠从支撑杆22的下端开口插入支撑杆22内部与螺母连接,构成螺旋传动。
[0026]如图1至图3所不,第三传动机构5是由一个圆柱齿轮传动机构51和一个锥齿轮传动机构52连接而成,该锥齿轮传动机构52的从动锥齿轮与丝杠的下端同轴固定连接。圆柱齿轮传动机构51为由两个圆柱齿轮构成的一级 齿轮传动机构,其主动齿轮与第二传动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从动齿轮与锥齿轮传动机构52的主动锥齿轮同轴连接。
[0027]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传动机构4包括水平设置的齿条42和齿条42啮合的两个齿轮,两个齿轮分别为第三主动齿轮41和第三从动齿轮43,其中,第三主动齿轮41与第一传动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三从动齿轮43与第三传动机构5中的圆柱齿轮传动机构51的主动齿轮同轴连接。在工作时,第三主动齿轮41驱动下方的齿条42沿水平方向移动,齿条42同时带动上方的第三从动齿轮43转动,从而将动力传递至第三传动机构5。
[0028]作为优选的,第一传动机构3除了具备传动功能,还具备调速功能,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传动机构3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轴31、与第一轴31相平行且为可移动设置的第二轴32、设置于第一轴31上的两个主动齿轮和设置于第二轴32上的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主动齿轮分别第一主动齿轮33和第二主动齿轮34,两个从动齿轮分别为第一从动齿轮35和第二从动齿轮36,第一主动齿轮33和第一从动齿轮35相配合,第二主动齿轮34和第二从动齿轮36相配合,且第一主动齿轮33与第一从动齿轮35之间的传动比和第二主动齿轮34与第二从动齿轮36之间的传动比的大小不同。第一主动齿轮33和第二主动齿轮34固定设置于第一轴31上,第一从动齿轮35和第二从动齿轮36固定设置于第二轴32上,在工作时,第一传动机构3中,每次仅有一个主动齿轮与一个从动齿轮啮合。通过前后移动第二轴32,使第二轴32上的第一从动齿轮35与第一主动齿轮33啮合,或者使第二从动齿轮36与第二主动齿轮34啮合,可以改变高度调节装置的传动比,达到调速的目的。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三主动齿轮41设置于第二轴32上,第二轴32的轴线与下方齿条4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三主动齿轮41并通过滑键与第二轴32连接,第三主动齿轮41在沿第二轴32的轴向上位置保持不动,仅与第二轴32同步转动。第二轴32可以由驱动器施加驱动力实现直线往复移动,驱动器可以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伸出的推杆与第二轴32连接,电动推杆做伸缩运动,从而能够驱动第二轴32作往复直线运动,进行位置调节。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轴31的端部通过第五传动机构7与电动机连接,第五传动机构7优选为锥齿轮传动机构,使电动机可以为水平设置。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2具有两个安装架21和两个支撑杆22,两个安装架21在座部I下方并排设置,各个安装架21下方分别连接一个支撑杆22,各个支撑杆22的下方设置一个由第五传动机构7、第一传动机构3、第二传动机构4、第三传动机构5和第四传动机构6依次连接而成的传动总成,且两个传动总成为中心对称,结构紧凑。
[0032]如图1至图3所示,本高度调节装置采用的电动机具有两个,分别为第一电动机8和第二电动机9,第一电动机8和第二电动机9分别通过第五传动机构7与一个第一轴31连接,将动力传递至两个传动总成。第一电动机8和第二电动机9并位于两个齿条42之间。
[0033]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座椅的座部连接的底座、由电动机提供动力的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三传动机构和与第三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四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为螺旋传动机构,螺旋传动机构上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动力输出端与底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传动机构为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的丝杠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连接,第四传动机构的螺母与所述底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座部连接的安装架和与所述第四传动机构的螺母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安装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是由圆柱齿轮传动机构和锥齿轮传动机构连接而成,锥齿轮传动机构的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丝杠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齿条和齿条啮合的两个齿轮,其中一个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连接,另一个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机构中的圆柱齿轮传动机构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轴、与第一轴相平行且为可移动设置的第二轴、设置于第一轴上的两个主动齿轮和设置于第二轴上的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主动齿轮分别与一个从动齿轮相配合且每次仅有一个主动齿轮与一个从动齿轮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通过第五传动机构与所述电动机连接,第五传动机构为锥齿轮传动机构。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所述的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在所述座部下方并排设置两个,各个安装架下方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支撑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与座椅的座部连接的底座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和的第四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第四传动机构为螺旋传动机构,螺旋传动机构上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动力输出端与底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高度调节装置,由电动机提供源动力,动力经齿轮传动机构、齿轮齿条机构和螺旋传动机构,并由螺旋传动机构将输出竖直方向直线运动,带动底座上下运动来实现座椅高度位置的调节,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易于生产制造。
【IPC分类】B60N2/16
【公开号】CN204659491
【申请号】CN201520329623
【发明人】肖平, 方珂, 高洪, 刘文祥, 叶允祥, 张宇, 骆涛, 刘畅
【申请人】安徽工程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0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