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18  51

一种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炼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橡塑、化工、粉末冶金等基础行业的不断发展,需要将大量的化工及高分子原材料进行混炼而形成各种合成材料。密炼机是在一定的密闭空间内,通过对温度和压力的工艺控制,将各种原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形成所需的橡塑制品。密炼机工作时,是通过一对转子的相向运动对已配制好具有一定配方的粉料进行混炼,同时通过上顶栓的上下运动进行锤压以实现更为有效的搅拌。但在上顶栓的上下运动中,粉料会经上顶栓和混炼缸之间的缝隙逸出且主要积聚在上顶栓的顶面,如果这些外逸的粉料不能通过清理回落至混炼缸内,则会导致原料配方比例失调而影响产品性能,从而使得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明显不便于清洗清洁。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将因上顶栓的上下往复运动所带出的粉料,送回至混炼缸体内,以保持混炼中粉料的配方比例的稳定性,生产出具有更高质量的成品。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包括机壳和上顶栓,所述的机壳顶部安装有Z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底部与上顶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栓顶部形状为便于清理积料的梯形体。
[0005]其中,所述的上顶栓顶部的梯形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0-80°。
[0006]其中,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为动力缸组件,动力缸组件包括动力缸、导向杆和活塞杆,所述的动力缸两侧机壳上对称地安装有两根导向杆,动力缸底部与活塞杆一端连接且活塞杆另一端与上顶栓连接;优选地,所述的活塞杆底部连接有升降辊,升降辊底部设有底盘,底盘通过螺栓固定在上顶栓的顶部。
[0007]其中,所述的动力缸采用液压缸或气压缸。
[0008]其中,所述的上顶栓上通过密封组件安装有冷却水管,上顶栓内具有空腔且空腔周围安装有多个挡片,所述的挡片平行交错设置且构成供冷却水进出的蛇形通道。
[0009]其中,所述的上顶栓中部为长方体、底部为具有“ ω ”形截面的长方体;优选地,所述的上顶栓中部与混炼缸的加料口贴合,底部与混炼缸的加料口具有间隙。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其控制方便,运行稳定,当上顶栓下压时的粉料逸出而积聚在上顶栓的顶部端面上,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顶栓为梯形体的特定结构设计,其外侧的斜坡有利于上述的粉料随着上顶栓的运动返回至混炼缸内,部分也可借助人工清扫的方式实现回落,因而能确保原材料保持适宜的配方比例,更好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环境保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机壳,2-动力缸,3-活塞杆,4-上顶栓,5-混炼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包括机壳
(I)和上顶栓(4),所述的机壳(I)底部安装在机台上,机壳(I)顶部向前延伸且安装有用于驱动上顶栓(4)的Z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底部与上顶栓(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栓(4)的顶部形状为便于清理积料的梯形体。由于密炼机工作时,通过上顶栓(4)的上下运动进行锤压而实现对粉料的混炼,这一过程中,混炼缸(5)内的粉料会被带出而积落在上顶栓(4)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顶栓(4)顶部的梯形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为70°,这一结构设计有效保障了粉料在混炼过程中能沿斜坡自然回落至混炼缸(5)体内,或者也可以用人工方式将粉料清扫回混炼缸(5)体内,从而避免了原料配方比例失调,确保了成品性能的稳定性。
[00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采用动力缸(2)组件,动力缸(2)组件包括动力缸(2)、导向杆和活塞杆(3),所述的动力缸(2)两侧机壳(I)上对称地安装有两根导向杆,动力缸(2)底部与活塞杆(3)—端连接且活塞杆(3)另一端与上顶栓(4)连接,具体的,活塞杆(3)底部连接有升降辊,升降辊底部设有底盘,底盘通过螺栓固定在上顶栓(4)的顶部。
[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缸(2)为液压缸或气压缸,其中液压缸的驱动动力大、运行平稳、低噪音,气压缸的驱动速度快、运行平稳且噪音小,液压缸和气压缸分别适用于大型和小型密炼机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顶栓(4)中部为长方体、底部为具有“ω”形截面的长方体,底部所形成的特定的“ ω ”形截面,可以与“ ω ”形混炼缸(5)体相配合,这样上顶栓(4)和“ ω ”形混炼缸(5)的左右两个圆中心设置有相向运动的转子,就能在上顶栓(4)所施加的压力下对胶料进行挤压剪切,从而获得良好地胶料剪切效果并提升混炼质量。
[00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顶栓(4)中部与混炼缸(5)的加料口贴合,底部两侧与或四周与混炼缸(5)的加料口具有间隙,具体实施时,也可将上顶栓(4)中部的一段设计为与加料口形成间隙,从而避免由于压料过程中,上顶栓(4)反复进行上下运动其周边与加料口形成过大的阻力,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更有利于上顶栓(4)的积压粉料返回至混炼缸(5 )体内并提确保成品质量。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顶栓(4)上通过密封组件安装有冷却水管,上顶栓(4)内具有空腔且空腔周围安装有多个挡片,所述的挡片平行交错设置且构成供冷却水进出的蛇形通道,这一结构设计有助于提升水循环时的冷却效果,同时,上顶栓(4)通过采用高散热性的金属材质从而增强与混合缸内物料的换热效果。
[0020]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包括机壳和上顶栓,所述的机壳顶部安装有Z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底部与上顶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栓顶部形状为便于清理积料的梯形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栓顶部的梯形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0-8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Z轴驱动机构为动力缸组件,动力缸组件包括动力缸、导向杆和活塞杆,所述的动力缸两侧机壳上对称地安装有两根导向杆,动力缸底部与活塞杆一端连接且活塞杆另一端与上顶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底部连接有升降辊,升降辊底部设有底盘,底盘通过螺栓固定在上顶栓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缸采用液压缸或气压缸。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栓上通过密封组件安装有冷却水管,上顶栓内具有空腔且空腔周围安装有多个挡片,所述的挡片平行交错设置且构成供冷却水进出的蛇形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栓中部为长方体、底部为具有“ ω ”形截面的长方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栓中部与混炼缸的加料口贴合,底部与混炼缸的加料口具有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清料的斜坡式密炼机上顶栓,包括机壳和上顶栓,所述的机壳顶部安装有Z轴驱动机构,Z轴驱动机构底部与上顶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栓顶部形状为便于清理积料的梯形体,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上顶栓中部设计为长方体、底部设计为 “ω”形截面的长方体。本实用新型具有控制方便和运行稳定的优点,并由于上顶栓采用梯形体的特定结构设计,当上顶栓下压时的粉料逸出而积聚在上顶栓的顶部端面上,其外侧的斜坡有利于上述的粉料随着上顶栓的运动返回至混炼缸内,部分也可借助人工清扫的方式实现回落,因而能确保原材料保持适宜的配方比例,更好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环境保护。
【IPC分类】B29B7/22
【公开号】CN204658733
【申请号】CN201520309829
【发明人】王孔金
【申请人】东莞市利拿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