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混凝土波形板桩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18  46

一种生产混凝土波形板桩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中的一种用于生产混凝土板粧的模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混凝土波形板粧的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基坑开挖、河道整治等工程建设中需要设置挡土支护结构,而常规的支护方法主要有混凝土灌注粧、地下连续墙、自立式水泥挡土墙、SMW法、钢板粧、预制混凝土板粧等,对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灌注粧、地下连续墙、自立式水泥挡土墙等虽然粧身抗弯性能较好,但受天气影响较大,雨天几乎无法施工,造成施工工期无法保证,成粧质量得不到保证,且浪费国家资源。对于SMW法、钢板粧等支护方法,虽然也具有较高的抗弯性能,但需要消耗大量的钢材,其成本造价过高,用作长久性支护结构时,还存在抗腐蚀差,后期的维护费用高等缺点。另外,SMW法施工比较复杂,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0003]部分工程采用了预制混凝土板粧,但生产预制板粧所用的模具存在制造工艺复杂、造价高、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给波形板粧的生产带来很多不便,生产混凝土波形板粧的质量难以保证。作为支护结构体系中最重要部分的混凝土粧,关系着基坑及周边建筑的安全。只有在确保混凝土粧粧身质量的情况下,才能确保上部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这就决定了需要开发一种生产混凝土波形板粧用的模具来克服目前现有模具存在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造价较低、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堆放、运输方便的一种生产混凝土波形板粧用型模具。
[0005]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混凝土波形板粧用模具包括内腔呈弧形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上设置有跑轮、横向加筋板和纵向加筋板,所述上模和下模扣合后形成模具的内腔,在所述模具的内腔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板,所述隔板沿所述模具的内腔纵向设置。
[0006]其中,在所述模具的内腔上设置有两个隔板,所述两个隔板对称设置。
[0007]其中,所述隔板的截面形状为杯型,所述隔板包括隔浆板和支撑板。
[0008]其中,所述两个隔板设置在上模、下模的垂直中线处。
[0009]其中,所述隔板两侧的支撑板为斜面。
[0010]其中,所述的隔浆板的截面为渐缩状。
[0011]其中,所述隔板上设有凹槽或凸槽。
[0012]其中,所述上模和下模内腔的弧度为180°,上模与下模圆弧的圆心重合,圆心半径为 150mm-700mm。
[0013]或者,所述两个隔板设置在上模和下模的连接处,所述隔板截面形状为“中”字型,包括连接板、隔浆板和支撑板,所述隔板通过连接板与上模和下模连接在一起。
[0014]其中,所述隔板上下两面的支撑板为斜面。
[0015]其中,所述隔浆板的截面为渐缩状。
[0016]其中,所述隔板上可设有凹槽或凸槽。
[0017]其中,所述上模和下模内腔的弧度为170° -180°,上模与下模圆弧的圆心重合,圆心半径为150mm-700mm。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0019]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生产波形板粧,与浇注法相比,大大缩短了制作产品的时间,更加适用于批量生产;
[0020]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制作简单、方便,易于波形板粧的生产,上模、下模所设置的横筋板和纵筋板提高了模具的刚性,确保了波形板粧在生产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防止模具变形,提高模具的耐用性;
[0021]3、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上、下模所设置的跑轮使波形板生产可以采用离心工艺进行生产,跑轮对称的放置在离心的设备上,从而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0022]4、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由于设置了隔板,每次可以生产至少2条波形板粧,隔板对称设置可以生产两个形状一样的波形板粧,隔板非对称设置可生产两个形状不同的波形板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调整隔板的截面形状就可以生产波形板粧所需的接口形状,隔板上的隔浆板确保了波形板的壁厚;
[0023]5、支撑板两侧所设置为斜面、隔浆板的截面设置成渐缩状,这样隔板具有一定的拔模斜度,使所生产的波形板粧更易于脱模;
[0024]6、将隔板设置在上模、下模边处使生产的时候更容易使产品从模具中吊出来;
[0025]7、“中”字型隔板上设有螺丝孔可使上下模的通过螺丝来连接,使隔板与上下模的连接更加牢固;
[0026]8、由于杯型隔板上设有凹凸槽,使生产出来的波形板粧的连接施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模具生产的高性能混凝土波形板粧的立体图;
[0028]图2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模具生产的高性能混凝土波形板粧的另一立体图;
[0029]图3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模具生产的高性能混凝土波形板粧的横剖图;
[0030]图4是利用本实用新型模具生产的高性能混凝土波形板粧两块拼接在一起的立体视图,其中板粧的卡台处设置有注浆孔;
[0031]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2]图6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上模的横剖图;
[0033]图7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下模的横剖图;
[0034]图8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横剖图;
[0035]图9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隔板的立体图;
[0036]图10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隔板的横剖图;
[0037]图1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一个实施例中隔板的另一个变形的横剖图;
[0038]图1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9]图13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上模的横剖图;
[0040]图14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下模的横剖图;
[0041]图15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横剖图;
[0042]图16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二个实施例中隔板的立体图;
[0043]图17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二个实施例中隔板的横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用于生产高性能混凝土波形板粧,如图1-4所示,该波形板粧包括弧形混凝土粧体1、卡台2和弧形钢筋骨架3,所述弧形混凝土粧体I横截面呈拱形12,所述卡台2位于粧体横截面的两侧,所述弧形钢筋骨架3包裹在混凝土粧体I内,混凝土粧体I的轴向两端为弧形端面15。
[0045]所述波形板粧上的卡台2用于混凝土波形板粧之间的连接配合,外弧面13和内弧面14通过过度平面或弧面与卡台2衔接。此外,如上述附图所示,为增强板粧之间的结合强度以及增强止水功能,在卡台2上还可设置注浆孔21或注浆槽或止浆胶条,这样两块板粧抵靠配合后,可通过两个板粧之间卡台的结合部上的注浆口向结合部注浆或通过止浆胶条进行止水。
[0046]所述弧形钢筋骨架3由主筋31和箍筋32组成,所述主筋31可设置为全部预应力钢筋或设置为全部钢绞线或设置为全部非预应力钢筋或设置为由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钢绞线混合搭配组成。
[0047]如图5-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混凝土波形板粧用模具包括内腔呈弧形的上模4和下模5,所述上模4和下模5内腔的弧度优选为180°,所述上模4和下模5上设置有跑轮8、横向加筋板9和纵向加筋板10,所述上模4和下模5扣合后形成模具的内腔,在模具的所述内腔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板,所述隔板沿模具的内腔纵向设置。所述的上模4、下模5上设有螺丝孔11,用于 将上模4和下模5扣合在一起。所述模具两端还设置有挡板。
[0048]优选地,在所述模具的内腔上设置有两个隔板,所述两个隔板对称设置。
[0049]如图5至图11所示,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模具的所述内腔上设置有两个隔板6,所述两个隔板6设置在上模4、下模5的垂直中线处。所述隔板6的截面形状为杯型,可为空心或实心。如图10所示,所述隔板6为实心;或者如图11所示,所述隔板6为空心。
[0050]所述杯型隔板6设有隔浆板61和支撑板62,所述隔板6两侧的支撑板62为斜面63,具有拔模斜度,与垂直线的夹角为0° -45°,所述支撑板62的高度为5mm-100mm。所述的隔浆板61的截面为渐缩状,也具有拔模斜度,隔浆板61的高度为5mm-100mm。所述隔浆板61的底部垂直于模具的模边18。
[0051]参见图10,所述隔板6上可设有凹槽64或凸槽,高度或深度为5mm彡h彡80mm,用以形成波形板粧上的卡台2上的注浆孔21或注浆槽。
[0052]所述上模4和下模5扣合后,上模4与下模5圆弧的圆心重合,圆心半径为150mm-700mmo
[0053]此外,在所述上模4、下模5的外侧设有等间距跑轮8,内腔圆弧与跑轮8外圆同心,且跑轮8的外圆为180°的半圆,半径为200mm-900mm。
[0054]如图12至图17所示,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模具的第二个实施例,其中在模具的所述内腔上设置有两个隔板7,所述两个隔板7在上模4、下模5的连接处(即水平中线)对称设置。所述隔板7可为空心或实心,所述隔板7截面形状为“中”字型。
[0055]所述的“中”字型隔板7上设有连接板70、隔浆板71和支撑板72,所述的连接板70上设有螺丝孔74,用于与上模4和下模5进行连接,也即所述“中”字型隔板7的一端位于上模4与下模5的模边之间,另一端深入到上模4和下模5的内腔中。
[0056]所述隔板7上下两面的支撑板72为斜面73,具有拔模斜度,与水平线的夹角为0° - 45°,所述支撑板72的长度为5mm-100mm。所述的隔浆板71的截面为渐缩状,也具有拔模斜度,隔浆板71的长度为5mm-100mm。
[0057]所述隔板7上可设有凹槽或凸槽,高度或深度为5mm < h < 80mm,用以形成波形板粧上的卡台2上的注浆孔21或注浆槽。
[0058]所述上模(4)和下模(5)内腔的弧度为170° ~180 °,所述上模4、下模5以及设置在上下模5之间的隔板7扣合后,上模4与下模5圆弧的圆心重合,圆心半径为150mm-700mmo
[0059]此外,在所述上模4、下模5的外侧设有等间距跑轮8,内腔圆弧与跑轮8外圆同心,且跑轮8的外圆为180°的半圆,半径为200mm-900mm。
[0060]下面结合具体生产过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高性能混凝土波形板粧的生产方法及模具介绍如下。本实用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波形板粧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61](I)钢筋骨架笼制作工序:主筋、箍筋下料,所述主筋设为预应力钢筋时需增加进行镦头步骤,主筋与箍筋可通过压焊或绑扎形成钢筋骨架笼;
[0062](2)提供和组装模具:提供并组装如上所述的生产凝土波形板粧的模具;
[0063](3)钢筋骨架笼安装工序:将主筋用一种带螺孔的套筒与张拉螺丝锚固在两端的挡板上,将装好笼筋吊入清理干净且喷有脱模剂的下模内;
[0064](4)布料和离心成型工序:将混凝土浇筑至模具内进行布料,在布料完成后将模具吊放置离心机上,通过离心成型的方式制作粧;
[0065](6)静停工序:将装满混凝土的模具张拉完成后静停0.5-4小时;
[0066](7)蒸养工序:将装满混凝土的模具静停完成后,装入蒸养设备进行养护4-8小时,其中30分钟内均匀升温至45-65°C,2小时内均匀升温至65-80°C,4_8小时内均匀升温至 80-110C ;
[0067](8)脱模工序:蒸养完成后,当所述的主筋设为预应力钢筋时,先进行预应力放张,轻轻吊起上模,可将波形板粧吊出来或通过翻模方式将波形板粧倒出来即可获得所述的波形板粧。
[0068]如果所述的主筋为预应力钢筋,则在布料前或布料后,先对预应力主筋进行张拉工序后,再通过离心装置进行离心成型,然后再进行后续的静停、蒸养和脱模工序。
[0069]综上所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变化,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生产混凝土波形板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内腔呈弧形的上模(4)和下模(5),所述上模(4)和下模(5)上设置有跑轮(8)、横向加筋板(9)和纵向加筋板(10),所述上模(4)和下模(5)扣合后形成模具的内腔,在所述模具的内腔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板(6,7 ),所述隔板(6,7 )沿所述模具的内腔纵向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具的内腔上设置有两个隔板(6,7),所述两个隔板出,7)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的截面形状为杯型,所述隔板包括隔浆板(61)和支撑板(6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隔板(6)设置在上模(4)、下模(5)的垂直中线处。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两侧的支撑板(62)为斜面(63)。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浆板(61)的截面为渐缩状。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上设有凹槽(64)或凸槽。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4)和下模(5)内腔的弧度为180°,上模(4)与下模(5)圆弧的圆心重合,圆心半径为150mm-700mm。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隔板(7)设置在上模(4)和下模(5)的连接处,所述隔板(7)截面形状为“中”字型,包括连接板(70)、隔浆板(71)和支撑板(72),所述隔板(7)通过连接板(70)与上模(4)和下模(5)连接在一起。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上下两面的支撑板(72)为斜面(73)。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浆板(71)的截面为渐缩状。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上设有凹槽或凸槽。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4)和下模(5)内腔的弧度为170° -180°,上模(4)与下模(5)圆弧的圆心重合,圆心半径为150mm-70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混凝土波形板桩用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内腔呈弧形的上模(4)和下模(5),所述上模(4)和下模(5)上设置有跑轮(8)、横向加筋板(9)和纵向加筋板(10),所述上模(4)和下模(5)扣合后形成模具的内腔,在所述模具的内腔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隔板(6,7),所述隔板(6,7)沿所述模具的内腔纵向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可利用离心法生产波形板桩,与浇注法相比,大大缩短了制作产品的时间,更加适用于批量生产,且质量更佳。
【IPC分类】B28B21/56, B28B21/82
【公开号】CN204658661
【申请号】CN201520096955
【发明人】张雁, 张钊茂, 姚栋, 陈巧, 向立军
【申请人】镇江建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