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吹扫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3-18  48

一种带钢吹扫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吹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冷轧生产中,为了改善带钢机械性能,扩大带钢的塑形变形范围,防止带钢在冲压加工时出现延展,需要利用平整机对带钢进行平整。
[0003]所述平整机对带钢进行平整的实质是一种小压率为0.5%?4%的二次冷轧变形,经过再结晶退火后的带钢以较小的变形量进行轧制,以消除屈服平台和轻微的波浪,同时得到满足要求的表面结构。
[0004]一般来说,平整机利用平整液对带钢进行平稳轧制,平整机架下部安装有平整液收集盘,以将使用后的平整液收集并排放到废水坑中。而由于平整机本身的设计存在一些缺陷,目前,在对带钢进行平整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平整液残留在带钢表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带钢产品的质量。因此,如何对平整机的吹扫装置进行改造,优化吹扫系统的结构,对改善带钢表面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吹扫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平整机对带钢进行平整时,带钢表面残留平整液,进而影响带钢质量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钢吹扫装置,所述带钢吹扫装置包括:
[0007]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一工作辊设置在带钢通过面的一侧;
[0008]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设置在所述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
[0009]防缠导板,所述防缠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的一侧,所述防缠导板上设置有第一吹扫喷嘴;
[0010]第一吹扫梁,所述第一吹扫梁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辊与防缠辊之间;其中,
[0011]所述第一吹扫喷嘴的喷孔为线状,吹扫范围为700?1600mm ;所述防缠导板与所述第一工作辊之间的距离为3?5mm,以增大所述第一吹扫喷嘴的气流吹扫能力,吹扫所述带钢上表面边部,通过所述第一吹扫梁吹扫所述带钢的下表面,消除所述带钢表面的平整液,提高所述带钢的质量。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防缠辊设置所述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靠近所述防缠导板一端。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第二吹扫喷嘴;其中,
[0014]所述第二吹扫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一吹扫梁上,所述第二吹扫喷嘴与所述第二工作棍棍缝的距离为145?155mm。
[001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吹扫喷嘴与所述第一吹扫梁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75°。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第三吹扫喷嘴、第一中间辊;其中,
[0017]所述第三吹扫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与所述第一中间辊之间,用于吹扫所述第一工作辊与所述第一中间辊的辊缝。
[0018]上述方案中,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转向辊、第二吹扫梁;其中,
[0019]所述转向辊设置在所述带钢出口处带钢通过面的一侧;
[0020]所述第二吹扫梁设置在所述防缠导板与所述转向辊之间,用于吹扫所述带钢的上表面。
[0021]上述方案中,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第三吹扫梁;其中,
[0022]所述第三吹扫梁设置在所述带钢出口处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
[0023]上述方案中,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第一喷射梁、第二喷射梁;
[0024]所述第一喷射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另一侧;
[0025]所述第二喷射梁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辊的另一侧。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钢吹扫装置,所述带钢吹扫装置包括: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一工作辊设置在带钢通过面的一侧;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设置在所述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防缠导板,所述防缠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的一侧,所述防缠导板上设置有第一吹扫喷嘴;第一吹扫梁,所述第二吹扫梁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辊与防缠辊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吹扫喷嘴的喷孔为线状,吹扫范围为700?1600mm ;所述防缠导板与所述第一工作辊之间的距离为3?5mm,以增大所述第一吹扫喷嘴的气流吹扫能力,吹扫所述带钢上表面边部,通过所述第一吹扫梁吹扫所述带钢的下表面,消除所述带钢表面的平整液,提高所述带钢的质量,如此,可以彻底消除带钢表面残留的平整液,满足了生产需要,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钢吹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缠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吹扫喷嘴的布放示意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吹扫喷嘴的布放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吹扫管路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第一工作辊;2-第二工作辊;3_防缠导板;4_第一吹扫喷嘴;5_第一中间辊;6-第一吹扫梁;7_防缠辊;8_第二吹扫喷嘴;9_第三吹扫喷嘴;10_转向辊;11_第二吹扫梁;12-第三吹扫梁;13-第一喷射梁;14-第二喷射梁;21_螺栓;22_科恩达腔;23_导水槽;51_第一管道;52_第二管道;53_第三管道;54_第四管道;55_第五管道;56_第六管道;57_第七管道;58_第八管道;L1-第一距离;L2-第二距离;L3_第三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在对带钢进行平整的过程中,为了消除带钢表面残留的平整液,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钢吹扫装置,所述带钢吹扫装置包括: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一工作辊设置在带钢通过面的一侧;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设置在所述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防缠导板,所述防缠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的一侧,所述防缠导板上设置有第一吹扫喷嘴;第一吹扫梁,所述第二吹扫梁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辊与防缠辊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吹扫喷嘴的喷孔为线状,吹扫范围为700?1600mm ;所述防缠导板与所述第一工作辊之间的距离为3?5mm,以增大所述第一吹扫喷嘴的气流吹扫能力,吹扫所述带钢上表面边部,通过所述第一吹扫梁吹扫所述带钢的下表面,消除所述带钢表面的平整液,提高所述带钢的质量。
[0035]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钢吹扫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工作辊1、第二工作辊2、防缠导板3、第一吹扫喷嘴4、第一中间辊5 ;其中,
[0037]所述第一工作辊I设置在带钢通过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工作辊2设置在所述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
[0038]所述防缠导板3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I的一侧,用于对第一工作辊I及第二工作辊2进行防缠保护。具体地,在冷轧生产过程中,常常会有带钢断带和缠绕发生,而带钢断带和缠绕对平整机组设备的破坏极大,其中,最容易受损的是第一工作辊I及第二工作辊2,为了保护第一工作辊I及第二工作辊2在工作过程中不受事故的伤害,通常利用防缠导板3对所述第一工作辊I及第二工作辊2进行保护。
[0039]这里,为了增大所述第一吹扫喷嘴4的气流吹扫能力,吹扫所述带钢上表面边部的平整液。如图2所示,通过调整所述防缠导板3 —端顶部的螺栓21来调整防缠导板3的初始位置,使得所述防缠导板3与所述第一工作辊I之间的第一距离LI为3?5mm,科恩达腔22的缝隙为0.4mm。
[0040]其中,所述第一吹扫喷嘴4的喷孔呈线状,吹扫力为30N ;所述第一吹扫喷嘴4使用全不锈钢精制而成,空气动力学槽沟设计使得压缩空气得到可以最佳利用,在增大吹扫范围的同时产生最低的噪音。
[0041]另外,因所述防缠导板3与第一工作辊I之间是有间隙的,平整液飞溅后可以通过该间隙落到带钢上表面,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当所述防缠导板3与所述第一工作辊I之间的第一距离LI为3?5mm,科恩达腔22的缝隙为0.4mm时,能将所述间隙封住,防止平整液滴落至带钢上表面。如此,即使在平整液喷涂量增大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吹扫喷嘴4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吹扫效果。
[0042]另外,为了防止防缠导板3的导水槽23内的液体溢出至带钢表面,本实施例利用钢板条增大 所述导水槽23的高度,将所述钢板条焊接在所述导水槽23上。其中,所述钢板条的长为1700mm,宽为20mm,厚度为3mm。
[0043]这里,所述液体为平整液,在平整机工作过程中,平整液会随着轧机辊子的转动被带到平整机出口侧,从而被甩到带钢上,防缠导板3可以接住轧机棍子上方被甩出的平整液。
[0044]为了解决对窄带钢吹扫效果差的问题,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吹扫喷嘴4包括六个,所述第一吹扫喷嘴4的吹扫范围为700?1600mm,可以有效消除一米宽的带钢上表面的吹扫盲区。其中,所述防缠导板3最内侧的一对第一吹扫喷嘴4与所述第一工作辊I与所述第一中间辊5辊缝之间的第二距离L2为200mm,且第一吹扫喷嘴4与所述防缠导板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
[0045]进一步地,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第一吹扫梁6、防缠辊7、第二吹扫喷嘴8、第三吹扫喷嘴9 ;其中,
[0046]所述第一吹扫梁6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辊2与防缠辊7之间;所述第一吹扫梁上设置有第二吹扫喷嘴8,所述第二吹扫喷嘴8包括八个,第一吹扫梁6的吹扫范围可以覆盖800?1600mm的范围,吹扫所述带钢的下表面,消除所述带钢表面的平整液,提高所述带钢的质量。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吹扫喷嘴8与所述第二工作辊辊缝的第三距离L3为145?155mm,优选地,为 150mm。
[0047]所述第二吹扫喷嘴8与所述第一吹扫梁6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为70?80°,优选地,为75° ο
[0048]其中,所述第二吹扫喷嘴8的喷孔呈线状,使用全不锈钢精制,吹扫力为15N,空气动力学槽沟设计使得压缩空气得到可以最佳利用,在增大吹扫范围的同时产生最低的噪音。所述第二吹扫喷嘴8的压力要与所述第一吹扫喷嘴4的压力相匹配,一般为4?5Bar。
[0049]这里,所述第三吹扫喷嘴9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I与所述第一中间辊5之间,用于吹扫所述第一工作辊I与所述第一中间辊5的辊缝。所述第三吹扫喷嘴9至少包括两个。
[0050]进一步地,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转向辊10、第二吹扫梁11、第三吹扫梁12 ;其中,
[0051]所述转向辊10设置在所述带钢出口处带钢通过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吹扫梁11设置在所述防缠导板3与所述转向辊10之间,所述第四吹扫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二吹扫梁11上,用于吹扫所述带钢的上表面。所述第四吹扫喷嘴包括八个。
[0052]所述第三吹扫梁12设置在所述带钢出口处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吹扫梁13上设置有第五吹扫喷嘴,用于吹扫带钢的下表面。所述第五吹扫喷嘴14包括十九个。
[0053]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第一喷射梁13及第二喷射梁14;其中,所述第一喷射梁13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I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喷射梁14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辊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喷射梁13及所述第二喷射梁14用于向平整机喷射平整液。
[0054]这里,本实施例还提供有吹扫管路,以能对所述第一吹扫喷嘴4、第二吹扫喷嘴8、第三吹扫喷嘴9、第四吹扫喷嘴及第五吹扫喷嘴提供压缩空气,对带钢进行吹扫。
[0055]如图5所示,所述吹扫管路包括:第一管道51、第二管道52、第三管道53、第四管道54、第五管道55、第六管道56、第七管道57及第八管道58 ;其中,
[0056]所述第一管道51的管径为25mm,为第五吹扫喷嘴供气;所述第二管道52的管径为25mm,为第四吹扫喷嘴供气;所述第三管道53的管径为15mm,为第三吹扫喷嘴9供气;所述第四管道54的管径为40mm,为防缠导板3的科恩达风腔23供气;所述第五管道55的管径为20mm,为第一吹扫喷嘴4中的中间侧的一对吹扫喷嘴供气;所述第六管道56的管径为20mm,为第一吹扫喷嘴4中的外侧的一对吹扫喷嘴供气;所述第八管道58的管径为32mm,为第一吹扫喷嘴4中的内侧的一对吹扫喷嘴供气;所述第七管道57的管径为25_,为第二吹扫喷嘴8供气。
[0057]这里,所述第一管道51、第二管道52、第三管道53、第四管道54、第五管道55、第六管道56、第七管道57及第八管道58的前端都设置有过滤器、油雾器及消音器,以能保证压缩空气的清洁度。
[0058]另外,为了能够在日常的巡检中实时监测供气管道是否顺畅,保证吹扫装置具有良好的吹扫效果,所述第一管道51、第二管道52、第三管道53、第四管道54、第五管道55、第六管道56、第七管道57及第八管道58电磁阀的后都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的量程为O ?1Bar。
[0059]本实施例提供的带钢吹扫装置解决了窄规格(I米宽)带钢边缘平整液残留的问题、带钢上表面平整液不规则残留的问题,提高了带钢质量,进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00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吹扫装置包括: 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一工作辊设置在带钢通过面的一侧; 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设置在所述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 防缠导板,所述防缠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的一侧,所述防缠导板上设置有第一吹扫喷嘴; 第一吹扫梁,所述第一吹扫梁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辊与防缠辊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吹扫喷嘴的喷孔为线状,吹扫范围为700?1600mm ;所述防缠导板与所述第一工作辊之间的距离为3?5mm,以增大所述第一吹扫喷嘴的气流吹扫能力,吹扫所述带钢上表面边部,通过所述第一吹扫梁吹扫所述带钢的下表面,消除所述带钢表面的平整液,提高所述带钢的质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缠辊设置所述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靠近所述防缠导板一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第二吹扫喷嘴;其中, 所述第二吹扫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一吹扫梁上,所述第二吹扫喷嘴与所述第二工作辊辊缝的距离为145?155_。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吹扫喷嘴与所述第一吹扫梁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7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第三吹扫喷嘴、第一中间辊;其中, 所述第三吹扫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与所述第一中间辊之间,用于吹扫所述第一工作辊与所述第一中间辊的辊缝。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转向辊、第二吹扫梁;其中, 所述转向辊设置在所述带钢出口处带钢通过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吹扫梁设置在所述防缠导板与所述转向辊之间,用于吹扫所述带钢的上表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第三吹扫梁;其中, 所述第三吹扫梁设置在所述带钢出口处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吹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吹扫装置还包括:第一喷射梁、第二喷射梁; 所述第一喷射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另一侧; 所述第二喷射梁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辊的另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钢吹扫装置,所述带钢吹扫装置包括:第一工作辊,所述第一工作辊设置在带钢通过面的一侧;第二工作辊,所述第二工作辊设置在所述带钢通过面的另一侧;防缠导板,所述防缠导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辊的一侧,所述防缠导板上设置有第一吹扫喷嘴;第一吹扫梁,所述第一吹扫梁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辊与防缠辊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吹扫喷嘴的喷孔为线状,吹扫范围为700~1600mm;所述防缠导板与所述第一工作辊之间的距离为3~5mm,以增大所述第一吹扫喷嘴的气流吹扫能力,吹扫所述带钢上表面边部,通过所述第一吹扫梁吹扫所述带钢的下表面,消除所述带钢表面的平整液,提高所述带钢的质量。
【IPC分类】B21B45/02
【公开号】CN204657121
【申请号】CN201520261960
【发明人】陈云鹏, 张永国, 王占军, 胡欣宇, 李鑫
【申请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8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