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18  53

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杆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铜杆轧制工艺中,需要乳化液进行冷却、润滑等,乳化液需要预先配制并储存在乳化池中,通过循环泵进行循环,循环泵有时需要补水以防止空转,在乳化池中配制乳化液时也需要加水,现有的乳化液循环系统补水和加水都比较复杂,备用泵的设计也不尽合理,操作不方便,不易安装,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对循环泵补水和乳化池加水方便、安装和维护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包括有分隔的第一乳化池、第二乳化池,所述第一乳化池连通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二乳化池连通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乳化池、第二乳化池均连通有备用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备用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均连通有补水箱,该补水箱连通有进水管,该进水管还并列连通有第一乳化池、第二乳化池。
[0005]进一步地,所述备用循环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乳化池、第二乳化池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液分管、第二进液分管,所述第一进液分管、第二进液分管上分别设有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泵、备用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的出口均连通有出液管,所述备用循环泵出口与所述出液管的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
[0007]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箱连通有补水主管,该补水主管与所述第一循环泵、备用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之间分别对应连通有第一补水分管、第二补水分管、第三补水分管,所述第一补水分管、第二补水分管第三补水分管上分别设有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五截止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箱内设有浮球,该浮球连接有浮球阀,该浮球阀与所述进水管之间连通有补水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连通有加水管,该加水管上设有流量计,该加水管并列连通有第一加水分管、第二加水分管,所述第一加水分管、第二加水分管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乳化池、第二乳化池,所述第一加水分管、第二加水分管上分别设有第六截止阀、第七截止阀。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进水管具有对补水箱补水和对乳化池加水双重功能,补水箱统一控制第一循环泵、备用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的补水,快速高效,充分利用补水管道,补水箱的浮球配合浮球阀自动控制进水,采用一个流量计实现对两个乳化池的加水量单独计量,安装成本低,备用循环泵可单独替代其中一侧的循环泵运行,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第一乳化池,2、第二乳化池,3、第一循环泵,4、备用循环泵,5、第二循环泵,6、补水箱,7、浮球,8、进水管,9、出液管,41、第一进液分管,42、第二进液分管,61、补水主管,62、第一补水分管,63、第二补水分管,64、第三补水分管,71、浮球阀,81、补水管,82、加水管,91、第一控制阀,92、第二控制阀,411、第一截止阀,421、第二截止阀,621、第三截止阀,631、第四截止阀,641、第五截止阀,820、流量计,821、第一加水分管,822、第二加水分管,823、第六截止阀,824、第七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5]一种如图1所示的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包括有分隔的第一乳化池1、第二乳化池2,第一乳化池I连通有第一循环泵3,第二乳化池2连通有第二循环泵5,第一乳化池1、第二乳化池2均连通有备用循环泵4,第一循环泵3、备用循环泵4、第二循环泵5均连通有补水箱6,该补水箱6连通有进水管8,该进水管8还并列连通有第一乳化池1、第二乳化池2,实现进水管8对补水箱6、第一乳化池1、第二乳化池2供水,充分利用管道,不存在冗余设
i+o
[0016]备用循环泵4的进口与第一乳化池1、第二乳化池2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液分管41、第二进液分管42,第一进液分管41、第二进液分管42上分别设有第一截止阀411、第二截止阀421。
[0017]第一循环泵3、备用循环泵4、第二循环泵5的出口均连通有出液管9,备用循环泵4出口与出液管9的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91、第二控制阀92。
[0018]当第一循环泵3出现故障时,打开第一截止阀411、第一控制阀91,启动备用循环泵4实现替代运行;当第二循环泵5出现故障时,打开第二截止阀421、第二控制阀92,启动备用循环泵4实现替代运行。操作方便,确保生产线顺利运行,生产效率高。
[0019]补水箱6连通有补水主管61,该补水主管61与第一循环泵3、备用循环泵4、第二循环泵5之间分别对应连通有第一补水分管62、第二补水分管63第三补水分管64,第一补水分管62、第二补水分管63、第三补水分管64上分别设有第三截止阀621、第四截止阀631、第五截止阀641,打开对应的截止阀,即可实现向对应的循环泵补水,补水结束后关闭截止阀,防止液体倒流。
[0020]补水箱6内设有浮球7,该浮球7连接有浮球阀71,该浮球阀71与进水管8之间连通有补水管81,当水箱内水位下降时,浮球7随之下降,浮球阀7打开,自动补水,水位上升至设定高度后,浮球7迫使浮球阀71关闭,停止补水,避免水箱内的液体溢出,不需人工看管。
[0021]进水管8连通有加水管82,该加水管82上设有流量计820,该加水管82并列连通有第一加水分管821、第二加水分管822,第一加水分管821、第二加水分管822分别连通至第一乳化池1、第二乳化池2,第一加水分管821、第二加水分管822上分别设有第六截止阀823、第七截止阀824。打开第六截止阀823时,进水管8对乳化池I加水,流量计820计量出乳化池I的加水量;打开第七截止阀824时,进水管8对乳化池2加水,流量计820计量出乳化池2的加水量。
[0022]整体来说,本实用新型补水方便,备用系统合理,加水和计量方便快捷,不存在冗余设计,生产效率高。
[002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隔的第一乳化池(I)、第二乳化池(2),所述第一乳化池(I)连通有第一循环泵(3),所述第二乳化池(2)连通有第二循环泵(5),所述第一乳化池(I)、第二乳化池(2)均连通有备用循环泵(4),所述第一循环泵(3)、备用循环泵(4)、第二循环泵(5)均连通有补水箱(6),该补水箱(6)连通有进水管(8),该进水管(8)还并列连通有第一乳化池(I)、第二乳化池(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循环泵(4)的进口与所述第一乳化池(I)、第二乳化池(2)之间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液分管(41)、第二进液分管(42),所述第一进液分管(41)、第二进液分管(42)上分别设有第一截止阀(411)、第二截止阀(421) 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泵⑶、备用循环泵(4)、第二循环泵(5)的出口均连通有出液管(9),所述备用循环泵(4)出口与所述出液管(9)的连接处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91)、第二控制阀(9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6)连通有补水主管(61),该补水主管(61)与所述第一循环泵(3)、备用循环泵(4)、第二循环泵(5)之间分别对应连通有第一补水分管(62)、第二补水分管(63)、第三补水分管(64),所述第一补水分管(62)、第二补水分管¢3)第三补水分管¢4)上分别设有第三截止阀¢21)、第四截止阀(631)、第五截止阀(641) 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箱¢)内设有浮球(7),该浮球(7)连接有浮球阀(71),该浮球阀(71)与所述进水管(8)之间连通有补水管(8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8)连通有加水管(82),该加水管(82)上设有流量计(820),该加水管(82)并列连通有第一加水分管(821)、第二加水分管(822),所述第一加水分管(821)、第二加水分管(822)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乳化池(I)、第二乳化池(2),所述第一加水分管(821)、第二加水分管(822)上分别设有第六截止阀(823)、第七截止阀(8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化液循环补水系统,包括有分隔的第一乳化池、第二乳化池,第一乳化池连通有第一循环泵,第二乳化池连通有第二循环泵,第一乳化池、第二乳化池均连通有备用循环泵,第一循环泵、备用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均连通有补水箱,该补水箱连通有进水管,该进水管还并列连通有第一乳化池、第二乳化池。本实用新型补水方便,备用系统合理,确保生产线的顺利运行,加水和计量方便快捷,不存在冗余设计,生产效率高。
【IPC分类】B21B45/02
【公开号】CN204657119
【申请号】CN201520188725
【发明人】蔡松声, 蔡鸿德
【申请人】重庆松德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