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祜十粧。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橡胶雨鞋防水效果不好,曲饶和撕力强度欠缺以及现有一次性注射或模压成型等技术生产出的橡胶(合成胶)鞋材中没有内衬布所致的穿着不舒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祜十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包括鞋体和鞋底,所述的鞋体和鞋底通过橡胶(合成胶)注射或模压成型方式连为一体,所述的鞋体和鞋底内表面设有一层衬布。
[0005]所述的鞋体的鞋头上衬布与鞋体之间可以设有钢包头。
[0006]衬布与鞋底之间可以设有防穿刺钢板。
[0007]所述的衬布的材质具有较高密度,以防止在成型过程中橡胶(合成胶)材料完全渗透过内衬布。
[0008]所述的衬布为化纤/或棉,以及其他有一定伸缩性的材料。
[0009]所述的鞋体和鞋底与衬布通过橡胶自身的渗透性沾合在一起。
[0010]所述的橡胶雨鞋制造时,先将衬布套在鞋模上,如需要使用钢包头再把钢包头放在鞋模头上,如果需要钢板,将钢板放置在鞋模心上;然后合模,合模好再注射橡胶(合成胶),最后进行模压以及硫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鞋体和鞋底通过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本身没有任何缝隙存在,完全解决了现有橡胶雨鞋生产工艺容易在鞋体和鞋底之间产生缝隙,造成漏水现象的问题;设有内衬布,这样穿着时对人体皮肤有舒适感,并且衬布和橡胶(合成胶)通过成型过程中橡胶的一定的渗透作用紧密的沾合在一起,起到增强曲挠和撕力;如果鞋头内设有钢包头,还可以有效地保护脚趾,如果鞋底处设有钢板可以有效防止钉子等锐利的物品伤及脚底;防水和曲饶以及撕力效果好;比现有模压等一次成型技术生产出的无内衬橡胶(合成胶)材料的鞋材穿着舒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的示意图;
[0012]在图中:1、鞋体;2、鞋底;3、衬布;4、钢包头;5、防穿刺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包括鞋体I和鞋底2,所述的鞋体I和鞋底2通过橡胶(合成胶)注射或模压成型方式连为一体,所述的鞋体I和鞋底2内表面设有一层衬布3。所述的鞋体的鞋头上衬布与鞋体之间可以设有钢包头4。衬布与鞋底之间可以设有防穿刺钢板5。所述的衬布的材质具有较高密度,以防止在成型过程中橡胶材料完全渗透过内衬布。所述的衬布为化纤和/或棉,以及其他有一定伸缩性的材料。所述的鞋体和鞋底与衬布通过橡胶(合成胶)自身的渗透性沾合在一起。所述的橡胶(合成胶)雨鞋制造时,先将衬布套在鞋模上,如需要使用钢包头再把钢包头放在鞋模头上,如果需要钢板,将钢板放置在鞋模心上;再合模,合模好再注射橡胶(合成胶),最后再进行模压以及硫化。外模内壁上可以雕刻任何不规则的凹凸图案,可以在鞋子任何表面达到美观效果。
【主权项】
1.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包括鞋体(I)和鞋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体(I)和鞋底(2)通过橡胶、合成胶注射或模压成型方式连为一体,所述的鞋体(I)和鞋底(2)内表面设有一层衬布(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体(I)的鞋头上衬布(3)与鞋体(I)之间可以设有钢包头(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其特征在于:衬布(3)与鞋底(2)之间可以设有防穿刺钢板(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布为伸缩性的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体(I)和鞋底(2)与衬布(3)通过橡胶、合成胶自身的渗透性紧密沾合在一起。
【专利摘要】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包括鞋体和鞋底,所述的鞋体和鞋底通过橡胶(合成胶)注射或模压成型方式连为一体,所述的鞋体和鞋底内表面设有一层衬布。所述的鞋体的鞋头上衬布与鞋体之间可以设有钢包头。衬布与鞋底之间可以设有防穿刺钢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鞋体和鞋底通过一次性橡胶(合成胶)注射模压成型,雨鞋本身没有任何缝隙存在,完全解决了现有橡胶雨鞋生产工艺容易在鞋体和鞋底之间产生缝隙,造成漏水现象的问题;设有内衬布,这样穿着时对人体皮肤有舒适感,并且衬布和橡胶(合成胶)通过成型过程中橡胶(合成胶)的一定的渗透作用紧密的沾合在一起,起到增强曲挠和撕力;如果鞋头内设有钢包头,还可以有效地保护脚趾,如果鞋底处设有钢板可以有效防止钉子等锐利的物品伤及脚底;防水,曲饶以及撕力效果好;比现有模压等一次成型技术生产出的无内衬橡胶(合成胶)材料的鞋材穿着舒适。
【IPC分类】A43B7/12
【公开号】CN204653933
【申请号】CN201520371715
【发明人】李井光
【申请人】株式会社下谷金属, 王辉, 李井光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