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辐射作战服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18  56

防辐射作战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辐射作战服。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作训服结构单一,军人往往在外进行野外训练,有时还有去到有辐射的地方,现有常规的的作训服一般没有防辐射的功能。军人在训练、作战或执勤时将对讲机拿在手上或放入口袋以及挂在肩袢上,因此,常常会将对讲机丢失或由于固定不牢而摔坏,影响了正常的训练、作战或执勤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穿着舒适的防辐射作战服。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防辐射作战服,包括作战服本体,所述作战服本体包括前身片,后身片、袖片和领子,所述的前身片上设有对讲机挂袢和对讲机调节袢,所述的对讲机挂袢两头固定在前身片上,所述的对讲机挂袢设置在对讲机调节袢的下方,所述作战服本体的面料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层、吸汗层、防辐射层和耐磨层,所述内层由间隔排列的细纱编织区及粗纱编织区组成,其中,细纱编织区由细纱经成圈线圈编织而成,粗纱编织区由两根不同线密度的纱线经添纱成圈线圈和添纱集圈线圈编织而成,所述吸汗层采用竹炭纤维编织形成,所述防辐射层由防辐射织物和位于防辐射织物内面的贴层交织而成,所述耐磨层为尼龙布。
[0005]进一步地,所述的防辐射织物为不锈钢丝涤棉混纺织物。
[0006]进一步地,所述贴层为珍珠纤维和多孔负离子涤纶纤维混纺织物。
[0007]进一步地,所述贴层为牛奶纤维、竹炭纤维、蚕丝纤维织物。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身片上设有风琴褶,所述风琴褶设置在后身片肩胛骨部位,其中所述风琴褶皱的耐磨层和防辐射层面料折叠成风琴型,所述内层和吸汗层面料具有弹力。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袖片设有袖口套手和袖口套手挂袢,所述的袖口套手直接与袖片结合,袖口套手挂袢设置在袖口套手的下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袖口套手由两种材料组成,一种是用于套手的高强度弹性面料,另一种是具有一定松紧的扣袢,满足将袖口套手固定在袖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袖片、前身片和后身片的结合处设有弹性袖裆,所述的面料的各层均所述弹性袖裆的边缘相连。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前身片对应前胸处设有对置的两衣袋,衣袋斜向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衣袋中心线与水平线的斜向夹角是17度至20度。
[0014]本实用新型防辐射作战服,在不锈钢丝涤棉混纺织物的一个面上附上一层具有透气、凉爽和一定保健功能的珍珠纤维和多孔负离子涤纶纤维混纺的织物。具有凉爽、透气、养颜、嫩肤、清新空气等多种保健功能,能直接接触皮肤,而另一面又对电磁波具有15_30dB的屏蔽作用,能有效的保护穿着者免受电磁辐射的伤害。针对军用训练、作战或执勤需要而设计的,军人在平时训练、作战或执勤时,对讲机挂在挂袢上,对讲机调节袢调节固定对讲机的天线,人体在跑动或做其他动作时由于对讲机挂夹和天线被固定稳定而不受运动的作用而滑动,从而满足了军用训练、作战或执勤需要。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辐射作战服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辐射作战服的内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辐射作战服实施例2后身片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辐射作战服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辐射作战服袖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防辐射作战服,包括作战服本体,所述作战服本体包括前身片1、后身片2、袖片3、领子4,所述的前身片上设有对讲机挂袢11和对讲机调节袢12,所述的对讲机挂袢两头固定在前身片上,所述的对讲机挂袢设置在对讲机调节袢的下方,对讲机挂袢11置在对讲机调节袢12下端,对讲机挂袢I两头直接与前身片结合,中间满足对讲机挂夹穿入,对讲机调节袢2由三种材料组成,表面材料满足固定对讲机天线,中间材料6和下层材料7具有可扣合性,中间材料6与对讲机调节袢2前端结合,下层材料7与前身结合,这三种材料结合后满足固定对讲机天线,当对讲机挂夹夹入对讲机挂袢I后,将对讲机天线夹与对讲机调节袢2与前身片之间,中间材料6与下层材料7扣合带动对讲机调节袢2,使对讲机天线处于被固定状态。人体在跑动或做其他动作时由于对讲机挂夹和天线被固定稳定而不受运动的作用而滑动,从而满足了军用训练、作战或执勤需要。
[0023]所述作战服本体的面料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层、吸汗层、防辐射层和耐磨层,如图2所示,所述内层为具有吸湿排汗和抗菌功能的玮编小方格针织面料,其中01为细纱编织区,由I根含有抗菌物质的导湿功能纱线经成圈线圈a编织而成;02为粗纱编织区,由2根含有抗菌物质的导湿功能纱线经添纱成圈线圈b和添纱集圈线圈c编织而成。这样,集圈线圈和粗、细纱线的联合使用,构成了织物的凹凸效应和小方格外观效应,粗纱区02根线密度不同的纱线添纱编织,组成差动毛细效应,形成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
[0024]现以单针4列集圈编织为例,细纱采用150D/144F异截面抗菌涤纶(如Cooldry),粗纱由150D/144F异截面抗菌涤纶+100D/96F异截面抗菌涤纶,在24机号2针道单面圆玮机上编织,八路一循环,织针按ABBBB顺序循环排列,具体编织方式如下:
[0025]第I?4路:采用150D/144F异截面抗菌涤纶,全部成圈;
[0026]第5?8路:150D/144F异截面抗菌涤纶为地纱、100D/96F异截面抗菌涤纶为面纱,在A针上添纱集圈,在B针上添纱成圈。
[0027]所述防辐射层由防辐射织物和位于防辐射织物内面的贴层交织而成,所述耐磨层为尼龙布。
[0028]本实施例中,内层采用含有抗菌物质的导湿功能纱线,使织物兼具吸湿排汗和抗菌功能。采用粗细纱线和集圈结构,形成凹凸方格效应,其中:粗、细纱线分别构成小方格的横条,且粗纱突出在织物表面;多列集圈结构构成小方格的纵条。采用不同比例的粗、细纱线间隔和多列集圈悬弧的配置,可以方便地调整格子的长、宽比例。多列集圈结构的引入, 可在织物表面形成凸点效应。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辐射织物为不锈钢丝涤棉混纺织物,或是具15_30dB的其它屏蔽织物;所述贴层为珍珠纤维和多孔负离子涤纶纤维混纺织物,或是牛奶纤维、竹炭纤维、蚕丝纤维等一种或多种符合GB18401-2003B类产品要求的织物。在不锈钢丝涤棉混纺织物的一个面上附上一层具有透气、凉爽和一定保健功能的珍珠纤维和多孔负离子涤纶纤维混纺的织物。这种复合织物的一个面可以接触皮肤,符合GB18401-2003的B类产品要求,能直接接触皮肤,而另一面又对电磁波具有15-30dB的屏蔽作用。
[0030]实施例2
[0031]本实施例防辐射作战服,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后身片设有风琴褶21,所述风琴褶设置在后身片肩胛骨部位,其中所述风琴褶皱的耐磨层和防辐射层面料折叠成风琴型,所述内层和吸汗层面料具有弹力。所述风琴褶的风琴褶量为横向弹力范围,军人训练或作战时,手臂向前运动,袖片3带动后身片2,使风琴褶21拉开,增加了后身片2后背宽度尺寸,从而达到军人作战或训练所需运动范围,使手臂运动不受限制。
[0032]实施例3
[0033]本实施例防辐射作战服,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防辐射作战服,所述前身片对应前胸处设有对置的两衣袋13,为了方便士兵匍匐在地前进中不需要抬肘即可打开口袋取出物品,所述成衣前胸两侧衣袋斜向设置。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衣袋中心线与水平线的斜向夹角2是17度至20度,此种角度的设置使得士兵匍匐在地前进中不需要抬肘即可打开口袋取出物品的最佳角度区域。
[0035]本实施例中,除了在所述成衣前胸两侧分别设有衣袋外,所述两侧长袖的上臂处也分别设置有袖袋13,其作用也是方便士兵匍匐在地前进中不需要抬肘即可打开袖袋取出物品。
[0036]所述成衣前胸两侧衣袋斜向设置,可以是成衣前胸两侧衣袋的衣袋斜向的方向一致设置,也可以是成衣前胸两侧衣袋的衣袋斜向的方向不一致设置;本实施例中,成衣前胸两侧衣袋的衣袋斜向的方向为不一致设置,即所述成衣前胸两侧衣袋的衣袋口 14斜向相对设置。
[0037]上述各实施例中,袖片3设有袖口套手41和袖口套手扣袢42,袖口套手扣袢42设置在袖口套手41的下端,不使用时,将袖口套手41卷入袖内,再将袖口套手扣袢42固定,袖口套手41的缝缝内设置留口 43,留口 41能满足大拇指穿入,袖口套手41由高强度弹性面料组成,满足手部的防护和活动,从而满足了军人训练、作战或执勤需要。
[0038]上述各实施例中,使军人在训练或作战时手臂运动自如而不受牵制,从而满足了军人作战或训练需要,所述的袖片、前身片和后身片的结合处设有弹性袖裆,所述的面料的各层均所述弹性袖裆的边缘相连。
[0039]上述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士兵匍匐在地前进中成袖片肘部的耐磨性,所述袖片肘部通过车缝加有耐磨片,所述的耐磨片是皮料或布料。
[004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防辐射作战服,包括作战服本体,所述作战服本体包括前身片,后身片、袖片和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身片上设有对讲机挂袢和对讲机调节袢,所述的对讲机挂袢两头固定在前身片上,所述的对讲机挂袢设置在对讲机调节袢的下方,所述作战服本体的面料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层、吸汗层、防辐射层和耐磨层,所述内层由间隔排列的细纱编织区及粗纱编织区组成,其中,细纱编织区由细纱经成圈线圈编织而成,粗纱编织区由两根不同线密度的纱线经添纱成圈线圈和添纱集圈线圈编织而成,所述吸汗层采用竹炭纤维编织形成,所述防辐射层由防辐射织物和位于防辐射织物内面的贴层交织而成,所述耐磨层为尼龙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辐射织物为不锈钢丝涤棉混纺织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层为珍珠纤维和多孔负离子涤纶纤维混纺织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层为牛奶纤维、竹炭纤维、蚕丝纤维织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身片上设有风琴褶,所述风琴褶设置在后身片肩胛骨部位,其中所述风琴褶皱的耐磨层和防辐射层面料折叠成风琴型,所述内层和吸汗层面料具有弹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袖片设有袖口套手和袖口套手挂袢,所述的袖口套手直接与袖片结合,袖口套手挂袢设置在袖口套手的下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辐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袖口套手由两种材料组成,一种是用于套手的高强度弹性面料,另一种是具有一定松紧的扣袢,满足将袖口套手固定在袖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袖片、前身片和后身片的结合处设有弹性袖裆,所述的面料的各层均所述弹性袖裆的边缘相连。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身片对应前胸处设有对置的两衣袋,衣袋斜向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辐射作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袋中心线与水平线的斜向夹角是17度至2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辐射作战服,包括作战服本体,所述作战服本体包括前身片,后身片、袖片和领子,所述的前身片上设有对讲机挂袢和对讲机调节袢,所述的对讲机挂袢两头固定在前身片上,所述的对讲机挂袢设置在对讲机调节袢的下方,所述作战服本体的面料由内至外依次为内层、吸汗层、防辐射层和耐磨层,所述内层由间隔排列的细纱编织区及粗纱编织区组成,其中,细纱编织区由细纱经成圈线圈编织而成,粗纱编织区由两根不同线密度的纱线经添纱成圈线圈和添纱集圈线圈编织而成,所述吸汗层采用竹炭纤维编织形成,所述防辐射层由防辐射织物和位于防辐射织物内面的贴层交织而成,所述耐磨层为尼龙布。
【IPC分类】G21F3/02, A41D13/00
【公开号】CN204653845
【申请号】CN201520383366
【发明人】李宁军
【申请人】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