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组件及电子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产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和电池组件,其中,雾化组件具有用于雾化烟油的电热丝组件,电热丝组件包括玻纤线和缠绕在玻纤线上的电热丝,通过玻纤线将储油棉上的烟油传导到电热丝缠绕处供电热丝雾化,由于玻纤线横放在雾化组件中,使得电热丝的长度受限于雾化组件的直径,电热丝雾化产生的烟雾量小,不能满足大烟雾量用户的需求,且现有的雾化组件结构较复杂,不便于装配,用户容易吸食到泄露的烟油;烟油经过电热丝一次雾化后直接进入用户口中,烟油雾化过程可能会产生未被充分雾化的小颗粒烟油,被用户直接吸入口中,会导致用户产生不良体验;烟雾在吸嘴中冷凝形成的烟油会流入雾化芯中,从而容易被氧化,或由吸嘴直接进入用户口中,造成用户不良体验,甚至影响健康;雾化芯与储油组件涨紧配合,不利于取出雾化芯。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多次雾化产生大烟雾量、结构简单紧凑、便于装配、烟油密封性好、冷凝烟油不易被氧化或进入用户口中以及方便取出雾化芯组件的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雾化组件,用于与电池组件组合形成电子烟,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吸嘴、储油组件及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组件,所述储油组件包括透明的储油套、第一连接套、通气管、弹性密封垫及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一端套设并固定在所述储油套上,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嘴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面向所述第一连接套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冷凝烟油存储空间,所述通气管套设在所述储油套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相连以将所述雾化芯组件雾化的烟雾排至所述吸嘴,所述弹性密封垫通过涨紧配合套设在所述通气管上并夹持于所述储油套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套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一端套设并固定在所述储油套上,另一端与所述雾化芯组件相连;
[0005]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中空的雾化座、套设在所述雾化座内的由吸油材料制成的吸油套、套设在所述吸油套内的电热丝、插设于所述雾化座一端的内电极组件、套设在所述雾化座另一端的雾化盖及套设在所述雾化盖内的弹性密封圈,所述雾化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套可拆卸连接以使能够将所述雾化芯组件取出,所述雾化座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储油套内的烟油导入所述吸油套内的导油孔,所述吸油套沿所述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且吸油套的外壁与所述雾化座的内壁弹性抵接,所述电热丝缠绕成中空的柱状结构并沿所述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所述吸油套的内壁与所述电热丝相贴合,所述内电极组件与所述电热丝电连接并用于与电池组件相连,所述弹性密封圈与所述通气管套设相连或抵持在所述通气管的端面上。
[000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套的面向所述吸嘴的端面上设置有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与所述通气管及所述冷凝烟油存储空间相连通,以将所述通气管传送过来的烟雾送人所述吸嘴内,所述出烟口的周缘设置有用于阻碍冷凝的烟油进入所述出烟口内的环形凸起。
[000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套包括套设在所述储油套上的第一连接部及套设在所述通气管一端上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面向所述吸嘴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出烟口及所述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内壁设置有环形的阻挡部,所述通气管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涨紧配合固定连接并抵持在所述阻挡部上。
[000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座的内壁设置有沿所述雾化组件的径向延伸设置的环形的托持部,所述吸油套的一端端面抵持在所述托持部上。
[000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座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套设有与所述储油套弹性抵接的密封圈。
[001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内电极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雾化座内的绝缘环及套设在所述绝缘环内的内电极,所述电热丝的与所述吸嘴相邻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子线,所述电热丝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子线;
[0011]所述第一电子线的与所述电热丝相连的一端夹持在所述吸油套与所述雾化座之间,所述第一电子线的另一端夹持在所述雾化座与所述绝缘环之间,所述第二电子线的远离所述电热丝的一端夹持在所述内电极与所述绝缘环之间。
[001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座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台阶,所述雾化盖的一端端面抵持在所述台阶上。
[0013]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弹性密封圈套设在所述雾化盖内,且所述弹性密封圈的与所述通气管套设相连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的夹持环,所述夹持环之间形成有环形的避让空间,以供所述夹持环变形。
[0014]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雾化组件中,所述雾化盖包括与所述雾化座相连的连接环及位于所述连接环一端的端壁,所述弹性密封圈的一端抵持在所述雾化座的端面上,所述连接环的另一端抵持在所述端壁上;所述端壁上设置有供所述通气管插设的喇叭状穿孔。
[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所述的雾化组件及与所述雾化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电池组件。
[0016]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在吸嘴面向第一连接套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冷凝烟油的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可以防止冷凝的烟油进入通气管,并在从通气管进入到雾化芯组件的过程中被氧化,或由吸嘴直接进入用户口中,造成用户不良体验,甚至影响健康,且由于所述弹性密封垫通过涨紧配合套设在所述通气管上并夹持于所述储油套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套之间,较好地解决了烟油容易通过所述通气管与第一连接套的缝隙、通气管与储油套之间的缝隙泄露出去的问题,避免了通过多个密封圈设置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密封时,不便于装配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较简单紧凑,便于组装;(2)雾化芯组件与储油组件可拆卸连接,当雾化芯组件损坏后可直接更换雾化芯组件,可降低维修成本,雾化芯组件中雾化座的内壁上通过设置有沿雾化组件的径向延伸且呈环形的托持部,吸油套的一端端面抵持在托持部上,以便于固定吸油套,简单且方便,避免了通过额外的支架进行支撑时结构较复杂、不便于装配及容易导致烟油泄露的问题;(3)电热丝竖直放置可以使电热丝的长度不受雾化座直径的限制从而增加其长度,提高烟雾量,同时烟雾在电热丝内流动过程被多次加热,雾化效果更好,可防止烟油雾化不充分而产生小颗粒烟油;(4)电热丝的一端由内电极和绝缘环夹紧,另一端由雾化盖和弹性密封圈夹紧,雾化盖与雾化座电连接,可防止电热丝两端因互相接触而产生短路;(5)储油套为透明材料制成,用户可随时看到储油套内的烟油剩余量,防止在没有烟油时仍然在使用而导致烧棉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吸嘴和储油组件的装配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芯组件的剖视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爆炸图;
[00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热丝横放使得其长度受限而造成只能单次雾化以及烟雾量小、冷凝的烟油进入雾化芯中容易被氧化而影响烟雾口感以及雾化芯不方便取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其主要设计点为:弹性密封垫通过涨紧配合套设在所述通气管上并夹持于所述储油套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套之间,较好地解决了烟油容易通过所述通气管与第一连接套的缝隙、通气管与储油套之间的缝隙泄露出去的问题,避免了通过多个密封圈设置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密封时,不便于装配及成本高的问题;电热丝缠绕成中空的柱状结构并形成沿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使得电热丝的长度不受限制,并且可以多次雾化,解决了烟雾量小以及单次雾化可能雾化不充分的问题;在吸嘴面向第一连接套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冷凝烟油存储空间,可以防止烟油从通气管进入雾化芯的过程中被氧化,或由吸嘴直接进入用户口中,造成用户不良体验,甚至影响健康;雾化座与第二连接套可拆卸连接以使能够将雾化芯组件取出,方便更换雾化芯组件。
[00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6]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组件,用于与电池组件组合形成电子烟,该雾化组件包括吸嘴10、储油组件20以及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组件30,该储油组件20包括透明的储油套21、第一连接套22、通气管23、弹性密封垫24及第二连接套25,该第一连接套22 —端套设并固定在储油套21上,第一连接套22的另一端与吸嘴10可拆卸连接,该吸嘴10面向第一连接套22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冷凝烟油存储空间101,通气管23套设在储油套21内并与第一连接套22相连以将雾化芯组件30雾化的烟雾排至吸嘴10,该弹性密封垫24通过涨紧配合套设在通气管23上并夹持于储油套21端面与第一连接套22之间,该第二连接套25的一端套设并固定在储油套21上,另一端与雾化芯组件30相连;
[0027]该雾化芯组件30包括中空的雾化座31、套设在雾化座31内的由吸油材料制成的吸油套32、套设在吸油套32内的电热丝33、插设于雾化座31 —端的内电极组件34、套设在雾化座31另一端的雾化盖35及套设在雾化盖35内的弹性密封圈36,该雾化座31与第二连接套25可拆卸连接以使能够将雾化芯组件30取出,雾化座3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储油套21内的烟油导入吸油套32内的导油孔311,吸油套32沿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且吸油套32的外壁与雾化座31的内壁弹性抵接,电热丝33缠绕成中空的柱状结构并沿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吸油套32的内壁与电热丝33相贴合,该内电极组件34与电热丝33电连接并用于与电池组件相连,弹性密封圈36与通气管23套设相连或抵持在通气管23的端面上。
[0028]第一实施例
[0029]参见图1并结合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组件呈圆柱状,以便模仿真烟的形状。其中,雾化组件包括吸嘴10、储油组件20和雾化芯组件30。储油组件20包括储油套21、第一连接套22、通气管23、弹性密封垫24和第二连接套25,通气管23和弹性密封垫24均设置在储油套21内。
[0030]优选地,吸嘴10呈半球状,吸嘴10具有内腔以及开设在半球底面且与内腔连通的吸嘴口,烟雾从吸嘴口排出进入到用户口中。第一连接套22与吸嘴10可拆卸连接以方便在雾化组件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吸嘴10内腔进行清洗,具体地,在吸嘴10与第一连接套22的连接处开设有内螺纹,在第一连接套22与吸嘴10的连接处开设有与吸嘴10上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从而实现螺纹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吸嘴10与第一连接套22也可以一体成型。
[0031]优选地,在吸嘴10面向第一连接套22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冷凝烟油的存储空间101,该存储空间101用于存储烟雾在吸嘴10的内壁上冷凝形成的烟油,可以防止冷凝的烟油进入通气管23,并在从通气管23进入到雾化芯组件30的过程中被氧化,或由吸嘴10直接进入用户口中,造成用户不良体验,甚至影响健康。
[0032]优选地,储油套21呈圆筒状,其一端与第一连接套2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套25连接。具体地,储油套21靠近吸嘴10的一端套设在第一连接套22内且与第一连接套22涨紧配合,储油套21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连接套25内且第二连接套25涨紧配合。该储油套21内具有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油腔201,储油套21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便用户可随时看到储油套21内的烟油剩余量,防止在没有烟油时仍然使用,导致烧棉现象的产生。
[0033]优选地,第一连接套22包括第一连接部223和第二连接部224。其中,第一连接套22呈筒状,且第一连接部223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部224的直径。第二连接部224用于与吸嘴10可拆卸连接且套设在通气管23的一端上,第一连接部223套设在储油套21上且与储油套21固定连接。
[0034]进一步地,在第一连接套22面向吸嘴10的端面上设置有出烟口 221,即在第二连接部224面向吸嘴10的端面上设置有出烟口 221,该出烟口与通气管23及冷凝烟油存储空间101相连通,以将通气管23传送过来的烟雾送入到吸嘴10内。
[0035]进一步地,在出烟口 221的周缘设置有用于阻碍冷凝的烟油进入到出烟口 221内的环形凸起222,即在第二连接部224的面向吸嘴10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222。该环形凸起222与吸嘴10内壁围合成环形的储油空间,当烟雾在吸嘴10的内壁上冷凝时会顺着吸嘴10的内壁流至存储空间101中,而不会进入到吸烟口 221中,即阻挡冷凝的烟油通过所述通气管23回流至雾化芯组件30内,以避免雾化芯组件30再次雾化所述冷凝烟油而使烟雾产生异味。
[0036]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222的远离第一连接部223的一端内壁设置有环形的阻挡部225。通气管23与第二连接部224涨紧配合固定连接并抵持在阻挡部225上,以便于在装配时方便定位通气管23,防止通气管23插入吸嘴10内。
[0037]进一步地,弹性密封垫24呈圆片状,该弹性密封垫24通过涨紧配合套设在通气管23上并夹持于储油套21端面与第一连接套22之间。具体地,弹性密封垫24的中心具有供通气管23插入的通孔,该弹性密封垫24的一端抵接在第二连接部224靠近第一连接部223的内壁上,该弹性密封垫24的另一端抵接在储油套21上,且该弹性密封垫24的环形侧壁抵接在第一连接部223的内侧壁上,从而防止在雾化组件倒置时,储油腔201内的烟油从储油套21与第
一连接部23的缝隙中漏出。
[0038]进一步地,通气管23呈圆筒状,通气管23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套22相连以将雾化芯组件30雾化的烟雾排至吸嘴10内。
[0039]进一步地,参见图1并结合图3,雾化芯组件30包括雾化座31、吸油套32、电热丝33、内电极组件34、雾化盖35和弹性密封圈36。其中,吸油套32套设在雾化座31内,电热丝33套设在吸油套32内,内电极组件34插设在雾化座31远离储油套21的一端,雾化盖35套设在雾化座31远离内电极组件34的一端,弹性密封圈36套设在雾化盖35内。内电极组件34与电热丝33电连接并用于与电池组件相连。
[0040]优选地,雾化座31与第二连接套25可拆卸连接以方便能够将雾化芯组件30从储油组件20的一端取出。具体地,在第二连接套25与雾化座31的连接处开设有内螺纹,在雾化座31与第二连接套25的连接处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套25上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从而实现螺纹连接。
[0041]进一步地,雾化座31内中空,在雾化座3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将储油套21内的储油腔201中的烟油导入吸油套32内的导油孔311,可以理解的是,可在雾化座31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匀分布多个导油孔311,以使吸油套32的烟油均匀分布,防止吸油套32某些位置因为没有烟油而在高温的条件下产生烧棉的现象。
[0042]进一步地,吸油套32呈圆筒状,包覆在电热丝33外,可防止烟油流入过快导致泄露。具体地,吸油套32沿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吸油套32的内壁与电热丝33相贴合,吸油套32的外壁抵接在雾化座31的内壁上。另外,吸油套32由吸油材料制成。
[0043]优选地,电热丝33缠绕成中空的柱状结构并形成沿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电热丝33竖直放置可以使电热丝33的长度不受雾化座31直径的限制从而增加其长度,提高烟雾量,同时烟雾在电热丝33内流动过程被多次加热,雾化效果更好,可防止烟油雾化不充分而产生小颗粒烟油。
[0044]优选地,雾化座31的内壁上设置有沿雾化组件的径向延伸且呈环形的托持部312,吸油套32的一端端面抵持在托持部312上,以便于固定吸油套32,简单且方便,避免了通过额外的支架进行支撑时结构较复杂、不便于装配及容易导致烟油泄露的问题。
[0045]优选地,在雾化座3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环形的凹槽313,该凹槽313内套设有与储油套21弹性抵接的密封圈314。该密封圈314用于防止储油腔201中的烟油从雾化座31与储油套21之间的缝隙中泄露。
[0046]优选地,在雾化座31远离内电极组件34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台阶315,雾化盖35的一端端面抵持在台阶315上。使得雾化盖35与雾化座31紧密配合。
[0047]进一步地,雾化盖35内中空,包括连接环351和与连接环351连接的端壁352。其中,连接环351与雾化座31相连,具体地,连接环351的远离端壁352的一端的端面抵接在雾化座31的台阶315上。
[0048]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圈36与通气管23套设相连。具体地,弹性密封圈36的一端抵持在雾化座31的端面上,弹性密封圈36的另一端抵持在端壁352上。弹性密封圈36用于防止储油腔201中的烟油从雾化盖35和通气管23之间的缝隙泄露。
[0049]优选地,弹性密封圈36套设在雾化盖35内,且弹性密封圈36与通气管23套设相连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的夹持环361,在夹持环361之间形成有环形的避让空间362,以供夹持环361变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圈36上设置有两个夹持环361。
[0050]优选地,在端壁352上设置有供通气管23插设的穿孔353,该穿孔353呈喇叭状,以便于装配。
[0051]进一步地,在雾化座31远离雾化盖35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插入内电极组件34的通孔。具体地,内电极组件34包括内中空的绝缘环341和内中空的内电极342。其中,绝缘环341套设在雾化座31内,内电极342套设在绝缘环341内。
[0052]进一步地,在电热丝33与吸嘴10相邻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子线37,在电热丝3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子线38,第一电子线37与雾化座31电连接,第二电子线与内电极342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此时雾化座31作为外电极,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
[0053]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线37远离电热丝33的一端夹持在雾化盖35与弹性密封圈36之间,第二电子线38的远离电热丝33的一端夹持在内电极342与绝缘环34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盖35也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雾化盖35与雾化座31抵接并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电子线37与雾化座31的电连接。该种电子线的连接方式可防止电热丝33两端因互相接触而产生短路。
[0054]第二实施例
[0055]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弹性密封圈36抵持在通气管23远离第二连接部224的端面上,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圈36为圆盘状,且中心具有供烟雾流通的通孔,储油组件20的通气管23端面直接与弹性密封圈36抵接可方便装配。另外,电子线的连接方式也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线37的与电热丝33相连的一端夹持在吸油套32与雾化座31之间,第一电子线37的另一端夹持在雾化座31与绝缘环341之间,第二电子线38的远离电热丝33的一端夹持在内电极342与绝缘环34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实施例相比,第二实施例中的雾化盖35可不采用导电材料,因为第一电子线37直接与雾化座31电连接。
[0056]第三实施例
[0057]参见图6,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通气管23与第一连接套22 —体成型,以方便装配。
[005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上述所述的雾化组件及电池组件。其中,雾化组件用于雾化烟油产生供用户吸食的烟雾,电池组件用于为雾化组件供电。另夕卜,雾化组件与电池组件是可拆卸连接的,以方便在雾化组件或电池组件出现故障时更换雾化组件或电池组件,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或磁铁连接等现有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0059]综上所述,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吸嘴10面向第一连接套22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冷凝烟油的存储空间101,该存储空间101可以防止冷凝的烟油进入通气管23,并在从通气管23进入到雾化芯组件30的过程中被氧化,或由吸嘴直接进入用户口中,造成用户不良体验,甚至影响健康,且由于所述弹性密封垫24通过涨紧配合套设在所述通气管23上并夹持于所述储油套21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套22之间,较好地解决了烟油容易通过所述通气管23与第一连接套22的缝隙、通气管23与储油套21之间的缝隙泄露出去的问题,避免了通过多个密封圈设置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密封时,不便于装配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较简单紧凑,便于组装;(2)雾化芯组件30与储油组件20可拆卸连接,当雾化芯组件30损坏后可直接更换雾化芯组件30,可降低维修成本;(3)电热丝33竖直放
置可以使电热丝33的长度不受雾化座31直径的限制从而增加其长度,提高烟雾量,同时烟雾在电热丝33内流动过程被多次加热,雾化效果更好,可防止烟油雾化不充分而产生小颗粒烟油;(4)电热丝33的一端由内电极342和绝缘环341夹紧,另一端由雾化盖35和弹性密封圈36夹紧,雾化盖35与雾化座31电连接,可防止电热丝33两端因互相接触而产生短路;(5)储油套21为透明材料制成,用户可随时看到储油套21内的烟油剩余量,防止在没有烟油时仍然在使用而导致烧棉的现象。
[006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雾化组件,用于与电池组件组合形成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吸嘴(10)、储油组件(20)及用于雾化烟油的雾化芯组件(30),所述储油组件(20)包括透明的储油套(21)、第一连接套(22)、通气管(23)、弹性密封垫(24)及第二连接套(25),所述第一连接套(22) —端套设并固定在所述储油套(21)上,所述第一连接套(22)的另一端与所述吸嘴(10)可拆卸连接,所述吸嘴(10)面向所述第一连接套(22)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冷凝烟油存储空间(101),所述通气管(23)套设在所述储油套(21)内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套(22)相连以将所述雾化芯组件(30)雾化的烟雾排至所述吸嘴(10),所述弹性密封垫(24)通过涨紧配合套设在所述通气管(23)上并夹持于所述储油套(21)端面与所述第一连接套(22)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套(25)的一端套设并固定在所述储油套(21)上,另一端与所述雾化芯组件(30)相连; 所述雾化芯组件(30)包括中空的雾化座(31)、套设在所述雾化座(31)内的由吸油材料制成的吸油套(32)、套设在所述吸油套(32)内的电热丝(33)、插设于所述雾化座(31)一端的内电极组件(34)、套设在所述雾化座(31)另一端的雾化盖(35)及套设在所述雾化盖(35)内的弹性密封圈(36),所述雾化座(31)与所述第二连接套(25)可拆卸连接以使能够将所述雾化芯组件(30)取出,所述雾化座(3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储油套(21)内的烟油导入所述吸油套(32)内的导油孔(311),所述吸油套(32)沿所述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吸油套(32)的外壁与所述雾化座(31)的内壁弹性抵接,所述电热丝(33)缠绕成中空的柱状结构并沿所述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所述吸油套(32)的内壁与所述电热丝(33)相贴合,所述内电极组件(34)与所述电热丝(33)电连接并用于与电池组件相连,所述弹性密封圈(36)与所述通气管(23)套设相连或抵持在所述通气管(23)的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22)的面向所述吸嘴(10)的端面上设置有出烟口(221),所述出烟口(221)与所述通气管(23)及所述冷凝烟油存储空间(101)相连通,以将所述通气管(23)传送过来的烟雾送入所述吸嘴(10)内,所述出烟口(221)的周缘设置有用于阻碍冷凝的烟油进入所述出烟口(221)内的环形凸起(2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22)包括套设在所述储油套(21)上的第一连接部(223)及套设在所述通气管(23) —端上的第二连接部(224),所述第二连接部(224)的面向所述吸嘴(10)的端面上设置有所述出烟口(221)及所述环形凸起(222),所述环形凸起(222)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223)的一端内壁设置有环形的阻挡部(225),所述通气管(23)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4)涨紧配合固定连接并抵持在所述阻挡部(225)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31)的内壁设置有沿所述雾化组件的径向延伸设置的环形的托持部(312),所述吸油套(32)的一端端面抵持在所述托持部(31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3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313),所述凹槽(313)内套设有与所述储油套(21)弹性抵接的密封圈(31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极组件(34)包括套设在所述雾化座(31)内的绝缘环(341)及套设在所述绝缘环(341)内的内电极(342),所述电热丝(33)的与所述吸嘴(10)相邻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电子线(37),所述电热丝(3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电子线(38); 所述第一电子线(37)的与所述电热丝(33)相连的一端夹持在所述吸油套(32)与所述雾化座(31)之间,所述第一电子线(37)的另一端夹持在所述雾化座(31)与所述绝缘环(341)之间,所述第二电子线(38)的远离所述电热丝(33)的一端夹持在所述内电极(342)与所述绝缘环(341)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31)的一端设置有环形的台阶(315),所述雾化盖(35)的一端端面抵持在所述台阶(315)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圈(36)套设在所述雾化盖(35)内,且所述弹性密封圈(36)的与所述通气管(23)套设相连的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的夹持环(361),所述夹持环(361)之间形成有环形的避让空间(362),以供所述夹持环(361)变形。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盖(35)包括与所述雾化座(31)相连的连接环(351)及位于所述连接环(351) —端的端壁(352),所述弹性密封圈(36)的一端抵持在所述雾化座(31)的端面上,所述弹性密封圈(36)的另一端抵持在所述端壁(352)上;所述端壁(352)上设置有供所述通气管(23)插设的喇叭状穿孔(353)。10.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及与所述雾化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电池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烟,雾化组件包括吸嘴、储油组件及雾化芯组件,储油组件包括储油套、第一连接套、通气管、弹性密封垫及第二连接套,吸嘴面向第一连接套的一端端面上形成有冷凝烟油存储空间;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座、套设在雾化座内的吸油套、套设在吸油套内的电热丝、插设于雾化座一端的内电极组件、套设在雾化座另一端的雾化盖及套设在雾化盖内的弹性密封圈,雾化座与第二连接套可拆卸连接,电热丝缠绕成中空的柱状结构并形成沿雾化组件的纵向延伸设置,弹性密封圈与通气管套设相连或抵持在通气管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可多次雾化产生大烟雾量、便于装配、烟油密封性好、冷凝烟油不易被氧化且方便取出雾化芯组件。
【IPC分类】A24F47/00
【公开号】CN204653782
【申请号】CN201520166091
【发明人】刘秋明
【申请人】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