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17  75

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的冷却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
【背景技术】
[0002]电机是机械能和电能之间转换装置的总称,大部分的电机应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端盖作为电机主要零部件之一,是电机旋转件与固定件的连接、支撑部分,同时具备防尘、防潮、防止外力对电机造成损害等防护作用。现有的电机端盖结构比较简单,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散热面积,但没有达到散热面积利用最大化,且由于紧凑型电机结构的限制导致电机内部定子绕组端部空间紧张,风路不畅。随着电机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铁心越来越长、发热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电机端盖结构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大容量下的冷却散热及内部空间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通过合理布置散热筋、内部导风夹角及凸出深度,增加散热面积、优化风路走向,既增加定子绕组端部空间又提高电机冷却散热能力、降低轴承温度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0004]本实用新型的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包括端盖本体,沿端盖本体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分别凸出设置有内散热筋组和外散热筋组,与定子绕组端对应的端盖本体内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电机冷却循环风路的导风内斜壁;
[0005]进一步,所述导风内斜壁与竖直方向、导风内斜壁之间的夹角均为135°?155。;
[0006]进一步,所述外散热筋组中的条形散热筋与端盖本体连接并背离端盖本体外侧垂直伸展,高度为20?60mm ;
[0007]进一步,所述端盖本体上设置有机座安装搭子,所述外散热筋组分别沿电机轴承室对应的端盖本体外侧表面和机座安装搭子之间的端盖本体外侧表面水平、垂直或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08]进一步,所述外散热筋组包括沿端盖本体表面呈高低分布的高散热筋和低散热筋,所述高散热筋和低散热筋沿电机轴承室对应的端盖本体外侧表面水平、垂直或圆周均勾分布;
[0009]进一步,相邻高散热筋和低散热筋相互连接设置;
[0010]进一步,所述端盖本体内侧表面散热筋与端盖本体连接并背离端盖本体内侧垂直伸展,高度为20?60mm,沿端盖本体内侧表面水平或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11]进一步,所述端盖本体为铸铁材料。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通过合理布置散热筋的位置和高度,增加了端盖的散热面积;通过设计独特的内部导风夹角及凸出深度,增加定子绕组端部空间,优化风路走向,改善电机内部冷却循环风路,既增加定子绕组端部空间又提高了电机冷却散热能力、降低轴承温度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外形美观,能满足大容量电机冷却散热和装配要求。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包括端盖本体7,沿端盖本体7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分别凸出设置有内散热筋组和外散热筋组,与定子绕组端对应的端盖本体7内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电机冷却循环风路8的导风内斜壁;通过在端盖本体7内外侧设置散热筋与端盖本体7内侧定子绕组端部5对应位置的端盖本体7表面向外凸出的深度相结合,改善电机内部冷却循环风路8、增加定子绕组端部5的安装空间,同时提高电机冷却散热能力,使散热面积利用最大化。
[0017]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内斜壁与竖直方向、导风内斜壁之间的夹角均为135°?155° ;端盖本体7导风内壁角度为135° ( α、β <155°,使电机内部风路8循环更加顺畅,有效的提高了电机的冷却散热能力,降低轴承温度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本体7上设置有机座安装搭子9。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散热筋组包括沿端盖本体7表面呈高低分布的高散热筋3、低散热筋2和搭子9之间的散热筋I。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散热筋组中的条形散热筋I位于搭子9之间,沿端盖本体7外侧表面水平、垂直或圆周均匀分布,(即沿外侧表面呈直线型或斜线型分布,以斜线型分布时,在圆周方向整体形成发散状,有效增加散热面积,与端盖本体连接并背离端盖本体外侧垂直伸展(延伸),高度为20?60_ ;最大限度的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从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散热筋组中的高散热筋3和低散热筋2沿电机轴承室对应的端盖本体7外侧表面水平、垂直或圆周均匀分布并且相互连接,(即沿外侧表面呈直线型或斜线型分布,以斜线型分布时,在圆周方向整体形成发散状,有效增加散热面积,增加端盖的强度,便于铸造。轴承室是用于安装轴承6的空间,通过在轴承室对应的端盖本体7表面设置高度不同的散热筋,可增加轴承室的散热面积,降低轴承温度,方便轴承配件安装,夕卜形美观。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本体7内侧表面散热筋与端盖本体连接并背离端盖本体内侧垂直伸展,高度为20?60_,沿端盖本体内侧表面水平、垂直或圆周均匀分布,通过增加端盖内侧的散热筋高度,从而增加端盖内表面的吸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同时也是对端盖本体7结构强度的加强。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本体7为铸铁材料。
[002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本体,沿端盖本体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分别凸出设置有内散热筋组和外散热筋组,与定子绕组端对应的端盖本体内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电机冷却循环风路的导风内斜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内斜壁与竖直方向、导风内斜壁之间的夹角均为135°?1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筋组中的条形散热筋与端盖本体连接并背离端盖本体垂直伸展,高度为20?60_。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上设置有机座安装搭子,所述外散热筋组分别沿电机轴承室对应的端盖本体外侧表面和机座安装搭子之间的端盖本体外侧表面水平或圆周方向均匀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筋组包括沿端盖本体表面呈高低分布的高散热筋和低散热筋,所述高散热筋和低散热筋沿电机轴承室对应的端盖本体外侧表面水平或圆周方向均匀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相邻高散热筋和低散热筋相互连接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内侧表面散热筋与端盖本体连接并背离端盖本体垂直伸展,高度为20?60mm,沿端盖本体内侧表面水平或圆周方向均匀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本体为铸铁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散热型电机端盖结构总成,包括端盖本体,沿端盖本体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分别凸出设置有内散热筋组和外散热筋组,与定子绕组端对应的端盖本体内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电机冷却循环风路的导风内斜壁;通过合理布置散热筋的位置和高度,增加了端盖的散热面积;通过设计独特的内部导风夹角及凸出深度,增加定子绕组端部空间,优化风路走向,改善电机内部冷却循环风路,既增加定子绕组端部空间又提高了电机冷却散热能力、降低轴承温度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外形美观,能满足大容量电机冷却散热和装配要求。
【IPC分类】H02K5/20, H02K5/18
【公开号】CN204652113
【申请号】CN201520435203
【发明人】吕朝帅, 陈中洋, 田儒彰, 曹佳冉, 朱妤, 赵胜天
【申请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