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0002]阻燃防火电缆一般敷设在铁路沿线,连接设备与机房。现有技术中,典型的阻燃防火电缆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是由平行或绞合放置的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膜4、位于铝塑复合膜外的编织铜线5、挤塑包覆在编织铜线外部的聚乙烯内护套6、包覆在聚乙烯内护套外的双层镀锌钢带7、挤塑包覆在双层镀锌钢带之外的聚乙烯或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外护套8构成的;绝缘线由铜导体1、包覆住铜导体的聚乙烯绝缘层2组成;镀锡铜线3位于绝缘线之外且与绝缘线同时被铝塑复合膜所包覆。雷电或强电力传输比较容易造成杂散电流;而铁路多为强电力牵引,故杂散电流较多、较大,容易引起着火、燃烧,因此,部分电缆需要设计成阻燃类型的;另外,当电缆在机房内时,也需采用防火结构。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传输电力的电缆,除采用无卤低烟阻燃护套外,还采用在导体上缠绕云母带做绝缘层或采用无机矿物做绝缘层;对通信信号类产品,大都在护层上进行防护,一般采用无卤低烟阻燃外护套,对于绝缘,由于通信信号类电缆要求电缆线对的电容较小,故绝缘材料一般采用聚乙烯或发泡聚乙烯。由于聚乙烯耐温较低,一旦发生放电燃烧,产生的高温很快会融化聚乙烯绝缘层,造成短路,对行车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0004]公布号为CN103903772A、名称为:一种阻燃防火电缆,是由绝缘动力线芯、铜丝编织屏蔽层、钢带铠装层和硅橡胶护套组成,所述绝缘动力线芯是由铝塑复合带绕包层和聚乙烯护套依次从内向外挤包在三根镀锡铜丝绞合导体上而成,三根镀锡铜丝绞合导体设置在纳米碳纤维内芯上,绝缘动力线芯内部间隙部分填充有阻燃填充绳;阻燃防火绕包层挤包三根绝缘动力线芯成缆芯;所述缆芯内部间隙内设置有阻燃耐火填充层;所述缆芯从内向外依次挤包有铜丝编织屏蔽层、钢带铠装层和硅橡胶护套。其多层防火阻燃设计也并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0005]公布号为CN203444840U、名称为:高阻燃防火电缆,在缆芯外侧依次设置四层高阻燃低烟无卤包带层、铜带和铜丝编织双屏蔽层、耐高温氟塑料内护层和弹性体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层;缆芯包括四股线芯,每股线芯分别包括无氧铜束绞导体,在无氧铜束绞导体外侧依次设置四层耐火金云母带绕包层和耐高温氟塑料绝缘层。它具有阻燃和耐火隔氧物理性能,在外部火源的强烈作用下,电缆表面不会延燃,电缆芯线外围材料全部灼烧炭化为止,电缆导体的绝缘层丝毫不会因受热发焦,导体仍带电负荷进行工作,但是成本相当尚O
[0006]为此,申请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改进,名称为:一种新型结构的防火电缆、授权公告号为CN20410261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防火电缆,它是由两根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4、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5、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6、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7、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8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1、包覆住导体的聚乙烯绝缘层2、挤塑包覆在聚乙烯绝缘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21组成;绝缘线外侧具有一根引流芯线3,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两根绝缘线为一对,是平行放置或相互绞合后放置。它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成本更低、制作更方便、制作时间更短、阻燃防火性能更佳、不易发生短路、电缆控制能力更强。然而,该结构的电缆由于聚乙烯绝缘层直接包覆在导体之外,燃烧时,该聚乙烯绝缘层被烧毁后,陶瓷化绝缘层形成的空壳很难支持导体,且聚乙烯绝缘层燃烧时间较快。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多根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构成的;绝缘线外侧具有一根引流芯线,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多根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构成;多根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0.2?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 ?1.0mm。
[0009]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三根以上的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构成的;三根以上的绝缘线组成的内部空间具有一根引流芯线,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三根以上的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1、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构成;三根以上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0.2?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1.0mm。
[0010]上述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截面积为I?1mm20
[0011]上述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复合带为单面覆膜的,铝塑复合带的厚度为0.10?0.25mm,铝塑复合带是纵向包覆在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外部的,且铝塑复合带的塑面与编织层相贴;在搭接处,铝塑复合带的铝带是相焊接或熔接住的。
[0012]上述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由直径为0.1?0.15mm铜线编织而成,编织铜线为裸铜线或外部具有镀锡层的铜线,编织密度为60% ?85%。
[0013]上述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芯线是由7根镀锡铜丝绞合而成的,绞合体的直径为0.15?0.30mm ;或者所述引流芯线是由7根镀锡铝丝绞合而成的,绞合体的直径为0.25?0.50mm。
[0014]上述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的材料为无卤低烟阻燃聚乙烯,内护套的厚度为0.7?1.2mm。
[0015]上述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层为双面镀铝钢带;镀铝钢带厚度为0.1?0.5mm ;镀铝钢带是螺旋绕包包覆在内护套外的;相邻的镀铝钢带之间具有重叠搭接。
[0016]上述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材料为无卤低烟阻燃聚乙烯;外护套厚度为1.4?2.0mm0
[0017]上述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化绝缘层的材料可以采用市售产品,也可以采用公告号为:CN103865166A、名称为:低烟无卤陶瓷化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或者公布号:CN103928157A、名称为:热塑性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低压绝缘耐火电缆;两专利中的陶瓷化电缆料,该两项专利是申请人研发的产品。
[0018]上述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的材料是玻璃纤维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带或芳纶丝或云母带或石绵。
[0019]
上述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层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或无卤弹性体。
[0020]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成本更低、制作方便、阻燃及防火性能更佳、不易发生短路、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I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2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3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4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实例5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实例I
[0028]请见图2,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两根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6、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7、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8、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9、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10构成的;绝缘线外侧具有一根引流芯线5,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两根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1、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2、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3、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4构成;两根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0.2?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1.0mm0
[0029]实施实例2
[0030]请见图3,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三根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6、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7、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8、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9、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10构成的;绝缘线外侧具有一根引流芯线5,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三根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1、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2、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3、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4构成;三根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0.2?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1.0mm0
[0031]实施实例3
[0032]请见图4,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三根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6、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7、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8、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9、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10构成的;三根绝缘线组成的内部空间具有一根引流芯线5,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三根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1、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2、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3、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4构成;三根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0.2?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1.0mm。
[0033]实施实例5
[0034]请见图5,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四根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6、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7、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8、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9、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10构成的;绝缘线外侧具有一根引流芯线5,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四根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1、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2、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3、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4构成;四根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
0.2?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1.0mm0
[0035]实施实例6
[0036]请见图5,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四根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6、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7、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8、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9、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10构成的;四根绝缘线组成的内部空间具有一根引流芯线5,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四根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1、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2、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3、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4构成;四根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0.2?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1.0mm。
[0037]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截面积为I?10mm2。
[0038]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复合带为单面覆膜的,铝塑复合带的厚度为0.10?0.25mm,铝塑复合带是纵向包覆在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外部的,且铝塑复合带的塑面与编织层相贴;在搭接处,铝塑复合带的铝带是相焊接或熔接住的。
[0039]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由直径为0.1?0.15mm铜线编织而成,编织铜线为裸铜线或外部具有镀锡层的铜线,编织密度为60%?85%。
[0040]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芯线是由7根镀锡铜丝绞合而成的,绞合体的直径为0.15?0.30mm ;或者所述引流芯线是由7根镀锡铝丝绞合而成的,绞合体的直径为0.25?0.50mm。
[0041]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的材料为无卤低烟阻燃聚乙烯,内护套的厚度为0.7?1.2mm。
[0042]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层为双面镀铝钢带;镀铝钢带厚度为0.1?0.5mm ;镀铝钢带是螺旋绕包包覆在内护套外的;相邻的镀铝钢带之间具有重叠搭接。
[0043]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材料为无卤低烟阻燃聚乙稀;外护套厚度为1.4?2.0mm。
[0044]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化绝缘层的材料可以采用市售产品,也可以采用公告号为:CN103865166A、名称为:低烟无卤陶瓷化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或者公布号:CN103928157A、名称为:热塑性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低压绝缘耐火电缆;两专利中的陶瓷化电缆料,该两项专利是申请人研发的
τ?: 口广PR ο
[0045]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的材料是玻璃纤维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带或芳纶丝或云母带或石绵。
[0046]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
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层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或无卤弹性体。
[004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多根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构成的;绝缘线外侧具有一根引流芯线,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多根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构成;多根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0.2?
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1.0mm0
[0048]或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三根以上的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构成的;三根以上的绝缘线组成的内部空间具有一根引流芯线,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三根以上的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
1、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构成;三根以上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0.2?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
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1.0mm。
[0049]本实用新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即图1所示的防火电缆相比,主要作了以下改进:(1)绝缘线由三个组成部分改进为四个组成部分,由原来的导体、聚乙烯绝缘层、陶瓷化绝缘层,更改为:导体、防火层、陶瓷化绝缘层、无卤阻燃层;上述改进使得电缆在燃烧后,防火层不易烧毁,即使经过燃烧,不会烧毁导体,导体仍可取出循环使用,不会影响导体的品质;陶瓷化绝缘层更接近导体,对于导体的保护更好,燃烧形成的空壳相比现有技术更不易破碎;无卤阻燃层使绝缘线能承受燃烧的时间更长;即使陶瓷化绝缘层烧开后,多根导体也不会相碰形成短路;(2)内护套、外护套材料采用无卤阻燃材料,对于电缆的阻燃性能进一步提高;(3)铝塑复合带搭接处采用焊接或熔接的方式,使燃烧时,铝塑复合带内部结构更不易燃烧,必需烧穿铝塑复合带才能燃到内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更长的防火、阻燃性能,耐火能力更强。
[0050]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成本更低、制作方便、阻燃及防火性能更佳、不易发生短路、更加安全可靠。
[0051]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多根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构成的;绝缘线外侧具有一根引流芯线,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多根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构成;多根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0.2?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 ?1.0mm。2.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三根以上的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构成的;三根以上的绝缘线组成的内部空间具有一根引流芯线,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三根以上的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1、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构成;三根以上绝缘线相绞合的节距为单根绝缘线直径的5?15倍;防火层的厚度为0.2?0.75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为0.5?1.8mm,陶瓷化绝缘层的厚度是防火层厚度的2倍以上,无卤阻燃层的厚度为0.6?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的截面积为I?10mm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复合带为单面覆膜的,铝塑复合带的厚度为0.10?0.25mm,铝塑复合带是纵向包覆在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外部的,且铝塑复合带的塑面与编织层相贴;在搭接处,铝塑复合带的铝带是相焊接或熔接住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由直径为0.1?0.15mm铜线编织而成,编织铜线为裸铜线或外部具有镀锡层的铜线,编织密度为 60% ?8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芯线是由7根镀锡铜丝绞合而成的,绞合体的直径为0.15?0.30mm ;或者所述引流芯线是由7根镀锡铝丝绞合而成的,绞合体的直径为0.25?0.5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的材料为无卤低烟阻燃聚乙烯,内护套的厚度为0.7?1.2mm。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层为双面镀铝钢带;镀铝钢带厚度为0.1?0.5mm ;镀铝钢带是螺旋绕包包覆在内护套外的;相邻的镀铝钢带之间具有重叠搭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的材料为无卤低烟阻燃聚乙烯;外护套厚度为1.4?2.0mm。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的材料是玻璃纤维丝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带或芳纶丝或云母带或石绵;所述无卤阻燃层的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乙烯或无卤弹性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技术领域,涉及改进结构的无卤阻燃防火电缆,它是由多根绝缘线、将绝缘线包覆住的铝塑复合带、位于铝塑复合带外的编织层、挤塑包覆在编织层外部的内护套、包覆在内护套外的铠装层、挤塑包覆在铠装层之外的外护套构成的;绝缘线外侧具有一根引流芯线,铝塑复合带将引流芯线与绝缘线同时包覆住;多根绝缘线直径相等且是相互绞合后放置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根绝缘线由导体、缠绕包覆在导体外的不可导电的非金属防火层、挤塑包覆在防火层外的陶瓷化绝缘层、挤塑包覆在陶瓷化绝缘层之外的无卤阻燃层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成本更低、制作方便、阻燃及防火性能更佳、不易发生短路、更加安全可靠。
【IPC分类】H01B7/295, H01B7/00, H01B7/29, H01B7/02
【公开号】CN204651023
【申请号】CN201520389726
【发明人】雷建设, 王达伟, 谢红国, 邵海彬, 项怡, 何文斌
【申请人】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