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14  80

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态硬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
【背景技术】
[0002]USB31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lOGbps。与USB3技术相比,新USB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USB31兼容现有的USB3软件堆栈和设备协议、5Gbps的集线器与设备、USB2产品。拥有Thunderbolt技术的英特尔也欢迎USB31标准的成形。USB31包含了 USB 3的大部分特性。USB31作为下一代的USB传输规格,通常被称为“SuperSpeed+”,将在未来替代USB3。
[0003]将USB31技术应用于固态硬盘技术领域,可极大的改善固态硬盘数据读写和存储的性能。但是传统的固态硬盘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多采用螺钉的连接方式,使得拆卸、组装较为麻烦,影响到生产效率和维修的效率,不利于批量化的生产加工。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结构设计合理的、组装使用方便的、生产制造成本低的,并与USB31技术相结合以改善读写和传输性能的硬盘,即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
[0005]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有承接板,所述上盖和下盖关于承接板对称布置,所述承接板的前端设有USB31接口,所述承接板的中部通过螺钉固定有PCB电路板,所述USB31接口焊接在PCB电路板的前端,所述PCB电路板的中部焊接有转接卡,所述转接卡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有存储装置,所述承接板的后端连接有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的组装和拆卸,极大的缩短了生产装配或拆卸所耗费的时间,即通过定位装置与承接板的配合,实现对上盖和下盖的定位;本实用新型将USB31技术应用在固态硬盘上,极大的提升了数据读写和传输的性能,即外部的数据通过USB31接口连接后,经PCB电路板处理和转接卡的转换,最终输入到存储装置中进行存储,同样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通过转接卡的转换和PCB电路板处理,最终从USB31接口输出,数据读写快、传输性能稳定。
[0006]所述上盖和下盖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前端均设有前水平定位卡勾,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后端均设有后水平定位卡勾。
[0007]所述承接板呈类矩形结构,所述承接板的上部边缘处、下部边缘处对称均设有弧形导向部,这样可方便上盖、下盖与承接板相卡合,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所述承接板的前端中部设有腰型插接板,所述腰型插接板的中部设有腰型插孔,所述USB31接口位于腰型插孔内,所述承接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中隔板,所述承接板的后部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上侧面、下侧面对称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定位座的中部,所述定位装置的上部、下部分别与定位槽相配合实现定位,所述承接板的后端面上方对称设有后上定位孔,所述承接板的后端面下方对称设有后下定位孔,所述承接板的前端面上方对称设有前上定位孔,所述承接板的后端面下方对称设有前下定位孔,所述定位座的前侧中部设有容纳槽,所述定位装置位于容纳槽内,所述容纳槽的后侧面上对称设有导向柱。
[0008]所述上盖的前水平定位卡勾对应与前上定位孔相卡合,所述上盖的后水平定位卡勾对应与后上定位孔相配合,所述下盖的前水平定位卡勾对应与前下定位孔相卡合,所述下盖的后水平定位卡勾对应与后下定位孔相配合。
[0009]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按钮、压簧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设有上斜定位凸起、下斜定位凸起,上斜定位凸起、下斜定位凸起分别对应与定位槽相卡合,所述定位按钮与定位板之间通过压簧相连,所述定位按钮的后端中部设有向后凸起的腰型按键,所述腰型按键的左方、右方对称设有与导向柱滑动配合的导孔,所述定位按钮的上侧对称设有上垫凸起,所述定位按钮的下侧对称设有下垫凸起,所述上垫凸起与上盖I的后水平定位卡勾相贴合后插入到后上定位孔中实现对上盖的定位,所述下垫凸起与下盖的后水平定位卡勾贴合后插入到后下定位孔中实现对下盖的定位。
[0010]所述上斜定位凸起、下斜定位凸起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使定位板的位置不会前后变化,这样在按压腰型按键时,从而可与定位板配合实现对压簧的压缩,当压缩达到一定程度后,上垫凸起、下垫凸起则会分别从上定位孔、后下定位孔中脱离,此时上盖和下盖即可从承接板上取下,以完成拆卸。
[0011]所述上盖和下盖的四周边缘处均设有倒圆角,从而使整体美观度和手感的到改善,便于携带。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组装使用方便和生产制造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定位装置方便了生产过程中的组装和维修过程中的拆卸,提高了效率,连接方式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与USB31技术相结合,极大的改善了固态硬盘的读写和传输性能,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上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承接板与定位装置的爆炸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承接板、定位按钮、压簧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承接板的主视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按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0024]如图1至图9所示,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包括上盖I和下盖3,所述上盖I和下盖3之间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有承接板2,所述上盖I和下盖3关于承接板2对称布置,所述承接板2的前端设有USB31接口 4,所述承接板2的中部通过螺钉固定有PCB电路板6,所述USB31接口 4焊接在PCB电路板6的前端,所述PCB电路板6的中部焊接有转接卡7,所述转接卡7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有存储装置8,所述承接板2的后端连接有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快速的组装和拆卸,极大的缩短了生产装配或拆卸所耗费的时间,即通过定位装置与承接板2的配合,实现对上盖I和下盖3的定位;本实用新型将USB31技术应用在固态硬盘上,极大的提升了数据读写和传输的性能,即外部的数据通过USB31接口 4连接后,经PCB电路板6处理和转接卡7的转换,最终输入到存储装置8中进行存储,同样的,存储装置8中的数据通过转接卡7的转换和PCB电路板6处理,最终从USB31接口 4输出,数据读写快、传输性能稳定。
[0025]所述上盖I和下盖3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盖I和下盖3的前端均设有前水平定位卡勾12,所述上盖I和下盖3的后端均设有后水平定位卡勾11。
[0026]所述承接板2呈类矩形结构,所述承接板2的上部边缘处、下部边缘处对称均设有弧形导向部2f,这样可方便上盖1、下盖3与承接板2相卡合,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所述承接板2的前端中部设有腰型插接板2a,所述腰型插接板2a的中部设有腰型插孔2e,所述USB31接口 4位于腰型插孔2e内,所述承接板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中隔板2b,所述承接板2的后部设有定位座2c,所述定位座2c的 上侧面、下侧面对称设有定位槽2d,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定位座2c的中部,所述定位装置的上部、下部分别与定位槽2d相配合实现定位,所述承接板2的后端面上方对称设有后上定位孔2g,所述承接板2的后端面下方对称设有后下定位孔2h,所述承接板2的前端面上方对称设有前上定位孔2j,所述承接板2的后端面下方对称设有前下定位孔2k,所述定位座2c的前侧中部设有容纳槽2m,所述定位装置位于容纳槽2m内,所述容纳槽2m的后侧面上对称设有导向柱2i。
[0027]所述上盖I的前水平定位卡勾12对应与前上定位孔2 j相卡合,所述上盖I的后水平定位卡勾11对应与后上定位孔2g相配合,所述下盖3的前水平定位卡勾12对应与前下定位孔2k相卡合,所述下盖3的后水平定位卡勾11对应与后下定位孔2h相配合。
[0028]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按钮5、压簧9和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设有上斜定位凸起10a、下斜定位凸起10b,上斜定位凸起10a、下斜定位凸起1b分别对应与定位槽2d相卡合,所述定位按钮5与定位板10之间通过压簧9相连,所述定位按钮5的后端中部设有向后凸起的腰型按键5a,所述腰型按键5a的左方、右方对称设有与导向柱2i滑动配合的导孔5b,所述定位按钮5的上侧对称设有上垫凸起5c,所述定位按钮5的下侧对称设有下垫凸起5d,所述上垫凸起5c与上盖I的后水平定位卡勾11相贴合后插入到后上定位孔2g中实现对上盖I的定位,所述下垫凸起5d与下盖3的后水平定位卡勾11贴合后插入到后下定位孔2h中实现对下盖3的定位。
[0029]所述上斜定位凸起10a、下斜定位凸起1b的倾斜方向相反,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使定位板10的位置不会前后变化,这样在按压腰型按键5a时,从而可与定位板10配合实现对压簧9的压缩,当压缩达到一定程度后,上垫凸起5c、下垫凸起5d则会分别从上定位孔2g、后下定位孔2h中脱离,此时上盖I和下盖3即可从承接板2上取下,以完成拆卸。
[0030]所述上盖I和下盖3的四周边缘处均设有倒圆角,从而使整体美观度和手感的到改善,便于携带。
[0031]使用时,将外接的USB31数据线的一端插入到USB31接口 4处,将USB31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到电脑上,从而可快速读取存储装置8内的数据信息,并可将电脑中的数据信息通过USB31接口 4、PCB电路板6、转接卡7而快速存储到存储装置8内,完成数据交换。
[0032]当需要拆卸时,只需用手按压腰型按键5a,从而压缩压簧9,直至上垫凸起5c、下垫凸起5d则会分别从上定位孔2g、后下定位孔2h中脱离,此时上盖I和下盖3即可从承接板2上取下,以完成拆卸;拆卸后,定位按钮5则会在压簧9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
[00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包括上盖⑴和下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⑴和下盖(3)之间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有承接板(2),所述上盖(I)和下盖(3)关于承接板(2)对称布置,所述承接板(2)的前端设有USB31接口(4),所述承接板(2)的中部通过螺钉固定有PCB电路板(6),所述USB31接口(4)焊接在PCB电路板(6)的前端,所述PCB电路板(6)的中部焊接有转接卡(7),所述转接卡(7)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有存储装置(8),所述承接板(2)的后端连接有定位装置; 所述上盖(I)和下盖(3)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盖(I)和下盖(3)的前端均设有前水平定位卡勾(12),所述上盖(I)和下盖(3)的后端均设有后水平定位卡勾(11); 所述承接板(2)呈类矩形结构,所述承接板(2)的上部边缘处、下部边缘处对称均设有弧形导向部(2f),所述承接板(2)的前端中部设有腰型插接板(2a),所述腰型插接板(2a)的中部设有腰型插孔(2e),所述USB31接口(4)位于腰型插孔(2e)内,所述承接板(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中隔板(2b),所述承接板(2)的后部设有定位座(2c),所述定位座(2c)的上侧面、下侧面对称设有定位槽(2d),所述定位装置安装在定位座(2c)的中部,所述定位装置的上部、下部分别与定位槽(2d)相配合实现定位,所述承接板(2)的后端面上方对称设有后上定位孔(2g),所述承接板(2)的后端面下方对称设有后下定位孔(2h),所述承接板(2)的前端面上方对称设有前上定位孔(2j),所述承接板(2)的后端面下方对称设有前下定位孔(2k),所述定位座(2c)的前侧中部设有容纳槽(2m),所述定位装置位于容纳槽(2m)内,所述容纳槽(2m)的后侧面上对称设有导向柱(2i); 所述上盖(I)的前水平定位卡勾(12)对应与前上定位孔(2j)相卡合,所述上盖(I)的后水平定位卡勾(11)对应与后上定位孔(2g)相配合,所述下盖(3)的前水平定位卡勾(12)对应与前下定位孔(2k)相卡合,所述下盖(3)的后水平定位卡勾(11)对应与后下定位孔(2h)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按钮(5)、压簧(9)和定位板(10),所述定位板(10)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设有上斜定位凸起(10a)、下斜定位凸起(10b),上斜定位凸起(10a)、下斜定位凸起(1b)分别对应与定位槽(2d)相卡合,所述定位按钮(5)与定位板(10)之间通过压簧(9)相连,所述定位按钮(5)的后端中部设有向后凸起的腰型按键(5a),所述腰型按键(5a)的左方、右方对称设有与导向柱(2i)滑动配合的导孔(5b),所述定位按钮(5)的上侧对称设有上垫凸起(5c),所述定位按钮(5)的下侧对称设有下垫凸起(5d),所述上垫凸起(5c)与上盖(I)的后水平定位卡勾(11)相贴合后插入到后上定位孔(2g)中实现对上盖(I)的定位,所述下垫凸起(5d)与下盖(3)的后水平定位卡勾(11)贴合后插入到后下定位孔(2h)中实现对下盖(3)的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定位凸起(10a)、下斜定位凸起(1b)的倾斜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I)和下盖(3)的四周边缘处均设有倒圆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USB31固态硬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通过卡合的方式连接有承接板,所述上盖和下盖关于承接板对称布置,所述承接板的前端设有USB31接口,所述承接板的中部通过螺钉固定有PCB电路板,所述USB31接口焊接在PCB电路板的前端,所述PCB电路板的中部焊接有转接卡,所述转接卡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有存储装置,所述承接板的后端连接有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组装使用方便和生产制造成本低等优点,采用定位装置方便了生产过程中的组装和维修过程中的拆卸,提高了效率,连接方式简单,制造成本低,并与USB31技术相结合,极大的改善了固态硬盘的读写和传输性能,稳定性高。
【IPC分类】G11B33/00
【公开号】CN204650997
【申请号】CN201520324654
【发明人】刘辉
【申请人】芜湖瑞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