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胆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乐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胆鼓。
技术背景
[0002]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内胆鼓是鼓类乐器的一种,常用于大型锣鼓表演使用,随着人们对听觉美观的要求增强,内胆鼓的单调发生已经不能满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内胆鼓,包含木制空鼓腔,包裹木制空鼓腔上端和下端的上牛皮面鼓和下牛皮面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制空鼓腔内设置有铜锣和铜铃,所述铜铃设置在拉簧上,铜锣通过钢丝连接拉簧并连接至木制空鼓腔内固定。
[0004]如上所述的内胆鼓,所述上牛皮面鼓和下牛皮面鼓均采用直径I米的牛皮。
[0005]如上所述的内胆鼓,所述铜铃沿铜锣左右对称,每端各设有3个。
[0006]如上所述的内胆鼓,所述铜锡距上牛皮面鼓5?6cm。
[0007]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内胆鼓采用鼓腔内置铜锣和铜铃,改变传统鼓的发生机理,使鼓声更具和谐音。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0]参见图1,一种内胆鼓,包含木制空鼓腔3,包裹木制空鼓腔3上端和下端的上牛皮面鼓I和下牛皮面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制空鼓腔3内设置有铜锣7和铜铃4,所述铜铃4设置在拉簧5上,铜锣7通过钢丝6连接拉簧5并连接至木制空鼓腔3内固定。
[0011]所述上牛皮面鼓I和下牛皮面鼓2均采用直径I米的牛皮;
[0012]所述铜铃4沿铜锣7左右对称,每端各设有3个;
[0013]所述铜锣7距上牛皮面鼓I的距离为5?6cm ;
[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拉簧5连接固定铜铃4,在击鼓时,铜铃4由于受到鼓面震动引发拉簧5上下摆动,拉簧5的摆动使得铜铃4摇摆发出声音。同时内置铜锣7,改变传统鼓的发生机理,使鼓声更具和谐音。
[0015]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内胆鼓,包含木制空鼓腔,包裹木制空鼓腔上端和下端的上牛皮面鼓和下牛皮面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制空鼓腔内设置有铜锣和铜铃,所述铜铃设置在拉簧上,铜锣通过钢丝连接拉簧并连接至木制空鼓腔内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胆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牛皮面鼓和下牛皮面鼓均采用直径I米的牛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胆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铃沿铜锣左右对称,每端各设有3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胆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锣距上牛皮面鼓5?6cm。
【专利摘要】一种内胆鼓,包含木制空鼓腔,包裹木制空鼓腔上端和下端的上牛皮面鼓和下牛皮面鼓,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制空鼓腔内设置有铜锣和铜铃,所述铜铃设置在拉簧上,铜锣通过钢丝连接拉簧并连接至木制空鼓腔内固定。
【IPC分类】G10D13/02
【公开号】CN204650985
【申请号】CN201520352707
【发明人】刘松林
【申请人】杨凌新声铜鼓乐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