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14  95

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正畸教学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
【背景技术】
[0002]正畸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矫正装置来调整面部骨骼、牙齿及颁面部的神经及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也就是调整上下颁骨之间,上下牙齿之间、牙齿与颁骨之间和联系它们的神经及肌肉之间不正常的关系,其最终矫治目标是达到口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由于正畸治疗的平均疗程长达两年左右,初学者们较难完成一个病例的全部治疗。为了在短时间内使正畸初学者掌握更多的技能,通常将形象化的牙齿正畸操作(Typodon)模型应用于正畸实验教学中模拟临床矫治过程,以提升教学成效。
[0003]传统的牙齿正畸操作模型,通常包括金属颁架,在金属颁架上设置蜡堤的上下颁,蜡块内排列各种类型错颁的牙齿。在实验操作时,学员可通过实际操作在牙齿上安设矫治弓丝,之后将之置于60°C左右的温水中。待蜡堤遇热软化,错位牙齿在矫治弓丝力作用下即可慢慢移动至正常位置,在此过程中,学员也得以目视观测其加速矫治过程,从而加深学习理解。
[0004]上述牙齿正畸模型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初学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正畸治疗的整过程序,加深对矫治中牙齿移动的感性认识。同时牙齿正畸模型配合仿真头模型操作训练,弥补了单一模型不能模拟临床操作中人体口腔的各种姿势的不足,所以仿真头模型和牙齿正畸模型的联合应用已经成为正畸学习的最佳辅助。然而,由于模型自身初始设计结构的缺陷性,传统构成牙齿正畸模型主体的金属颁架都为一体固定件,一方面导致整体模型高度恒定而无法改变。由于模型需要浸入温水,过高高度的金属颁架,对温水的水深要求较高,加剧了实验负担,同时也会因为水深以及上颁架的存在而阻碍到观测视角,造成观测困难,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不同厂家生产的全蜡上下颁,其大小、型号及尺寸均会有所差另O,甚至可能产生一家生产的全蜡上下颁无法安装在另一家厂家的金属颁架上,互换性极低,这也无形中增大了采购的复杂性,从而给教学机构带来不必要的困扰。更为致命的是,全蜡的上下颁一旦安装固定后即无法移动,也就无法模拟正常的人体上下颁的相对动作,导致教学极为死板,致使学习者们缺乏在实际口内环境中对操作手法及操作力度的真实感受。因此导致了初学者在模型上练习效果好,到了患者口内实际操作时却往往大打折扣的问题,患者往往会对医生产生不满和不信任,也急剧增加了医生的椅旁操作时间和焦虑情绪O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其能在确保蜡块软化效果的同时,实现更低液面高度的温水浸泡操作需求,其教学直观性更强,操作灵活性更高而实用性强。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包括牙合颁架以及呈悬置状设置于颁架同侧处的上、下颁架,所述上、下颁架的相邻面相对凸设用于模拟牙龈的蜡堤,蜡堤处插接有按预定牙型排列的牙齿,其特征在于:所述颁架至少包括用于固接上颁架的上固定块以及固定下颁架的下固定块,所述上、下固定块间以铰接部件彼此连接紧固,其铰接部件的铰接轴轴线与上、下颁架的咬合方向所处平面间相交布置;本模型存在咬合及展平两种结构状态,当本模型处于咬合状态时,上、下颁架及其上牙齿彼此配合以构成人体口腔的模拟咬合构造;当本模型处于展平状态时,上、下固定块沿其铰接部件产生铰接动作直至上、下颁架展平于同一平面处。
[0008]所述颁架外形呈“]”字槽状构造,包括构成其槽底的支撑块以及分别固定于支撑块两相对端处以构成其两槽边的上、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与支撑块间构成铰接配合,其铰接轴轴线垂直于上、下颁架的咬合方向所处平面;支撑块的与上固定块配合处则设置球头销,上固定块处相应设置用于容纳该球头销的卡槽,卡槽内布置弹性件,两者间构成具备弹性活动余量且可沿上、下颁架咬合方向作至少90°摆动动作的球销副式配合。
[0009]所述上、下固定块外形均呈长方块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槽状颁架的槽长方向?’支撑块外形呈龙门架状,构成龙门架状支撑块的两支脚向下顺延并与下固定块间构成铰接配合,构成龙门架状支撑块的横梁平行其支脚顺延方向反向向上延伸布置球头销;卡槽开设于槽状颁架的内侧槽边处且其槽长沿上固定块宽度方向顺延布置,卡槽截面形状呈槽口内缩的“C”字状,卡槽的弧形内腔形成与球头销的球头部配合的配合腔,卡槽的槽口宽度大于球头销的轴部直径且小于其球头部位直径;卡槽的两槽端分别设置单向挡位球头销球头部位的缩颈部和确保其球头部位具备沿卡槽槽长方向的弹性活动余量的弹簧部,缩颈部位于上固定块的安装上颁架所在侧的相对侧处,且缩颈部的孔径大于等于球头销的轴身直径而小于其球头部位直径,弹簧部以档位螺钉定位布置于卡槽内且弹簧部的弹性活动方向平行卡槽槽长方向设置。
[0010]所述支撑块的横梁处垂直其两支脚轴线所构成平面布置有凸块部,凸块部上平行其支脚长度方向贯穿设置螺纹孔,支撑块还包括螺纹顶杆,所述螺纹顶杆与上述螺纹孔间构成螺纹配合,且螺纹顶杆的顶端向上固定块处延伸并与上固定块或上颁架的相应端面间构成抵靠配合。
[0011]所述支脚包括由横梁处向下顺延的支撑杆以及与之构成套接配合的套筒,套筒顶端铰接配合下固定块;套筒上垂直支撑杆插入方向贯穿其筒壁布置紧钉螺钉,套筒与支撑杆间构成可限定支撑杆插入深度的紧钉螺钉式套接配合关系。
[0012]所述上、下固定块在其相邻面处均平行其宽度方向设置有沉槽部,上、下颁架外形呈板状铝制结构且平行其板面方向相应设置“U”状插接头,该插接头与相应沉槽部间构成可插接的螺栓固接配合关系。
[0013]所述牙齿包括构成外部牙质的树脂表层以及包覆于树脂表层内的金属牙根,所述金属牙根与蜡堤间构成插接紧固配合。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I)、弃用了传统的一体紧固式的金属颁架结构,通过将颁架设置呈具备铰接轴的可弯折构造,从而实现固设于颁架上的上、下颁架的展平动作目的。在正常操作时,上、下颁架处于正常模拟人体的咬合状态,从而便于学员进行实地观测和拟真操作。而在矫治弓丝安设完成而需要将其浸入温水,以加快牙齿矫形速度时,只需手工掰动颁架,从而使位于其上的上、下颁架彼此沿上、下固定块的铰接处产生铰动动作,直至上、下颁架处于同平面处。由于上、下颁架处于同平面,原先可能需要14_水深的温水,现在则只需一半也即7_水深即可达到完全浸泡目的。上述结构在确保蜡块软化效果的同时,实现了更低液面高度的温水浸泡操作需求,最终有效降低了实验准备负担。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上、下颁架被伸展开来,在浸泡时上、下颁架完全裸露并牙齿朝上放置于浸泡器皿中,从人眼俯视看来,牙齿齿形分布乃至蜡堤软化时的牙齿整体位移都能巨显无疑的直接依靠肉眼观测出来,教学直观性得到了显著增强。
[0016]2)、颁架的具体结构,此处以上固定块、支撑块以及下固定块三者联合构成。结合上述,可以将支撑块看作是上述的中间过渡用铰接部件或中间连接件。支撑块一方面直接铰接下固定块,另一方面则通过球销副连接上固定块。这样,在需要时,可通过分别掰动上、下固定块与支撑块的配合部位,即可实现前述的上、下颁架的展平动作,从而具体化的实现了前述的展平浸泡目的。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球头销搭配弹性件,实现了上颁架在一定程度上的弹性的偏转位移功能。更具体的说,则是实现了上颁架相对下颁架的仿真动作能力。依靠弹性件弹性能力的调整,可相应模拟正常的人体上下颁的相对动作例如错颁、反颁等,其教学真实性更高,更能培养学员们在实际口内环境中对操作手法及操作力度的真实感受,每次操作均伴随模拟化的上、下颁仿真运动,其教学灵活性显然更强。
[0017]3)、关于上颁架的仿真动作性能,支撑块与上固定块间的球销副配合是关键。通过在上固定块上开设卡槽,其一侧槽端设置缩颈部后,再插入球头销的球头部位,此时卡槽的槽口即卡在球头销的轴身处。之后再沿其插入方向填入构成前述弹性件的弹簧部,依靠档位螺钉定位紧固,从而在在实现了球头销沿其球头部的90°甚至更高角度的摆动目的的同时,亦实现了球头销在卡槽内的弹性浮动功能。在需要上颁架动作时,只需握持支撑块或下颁架后,轻轻拧动上颁架,在上述弹性浮动间隙存在的前提下,上固定块即可带动上颁架作相对下颁架的浮动模拟动作,实际矫正操作时亦如此。
[0018]卡槽自身作为容纳球头销的容纳腔,其槽口还能作为限位球头销摆动方向的限位件。而此处的缩颈部,可看作是卡槽在自身弧状槽型的前提下,端部设置更小孔径的孔路,从而形成类似阶梯孔的档位结构。当然,实际操作时,也可将下固定块设置球头销而上固定块设置铰接部,也可实现上述功能。同样,也可通过诸如档位凸起等结构来实现卡槽对于球头销的单向档位功能,只需保证球头销不能单向滑出卡槽的同时,实现球头销的至少90°摆动和浮动效果即可,此处就不再赘述。
[0019]4)、支撑块的具体外形,可看作是具备一根横梁,且横梁的两侧相对向外顺延布置球头销和支脚。其中,支脚构成与下固定块的铰接端,球头销构成与上固定块的配合部,支脚和球头销均为两个以上,以保证其稳定性。凸块部的布置,则是为了搭配螺纹顶杆,实现固设于上固定块处的上颁架的一定角度的俯仰操作。需要多少俯仰角度,即可进行多大高度的螺纹顶杆升降动作,其操作极为方便快捷。
[0020]5)、沉槽部的设置,确保了上、下颁架与相应固定块间的配合关系。通过更换不同的上、下颁架,以实现不同型号尺寸的上、下颁架的快捷装设效果。每更换一套上、下颁架,只需通过其插接头进行新一轮插接固定即可。而与之相应的,考虑到不同型号尺寸的上、下颁架间所可能出现的配合高度问题,本模型通过对支撑块的支脚处进行结构改进,使其可在其长度方向上作一定的滑移调节能力,从而实现整个颁架的针对性的高度调节效果。需要多少高度的咬合架,即可通过紧钉螺钉调节支撑杆与套筒的滑动配合高度,以便实现指定型号尺寸上、下颁架的正常配合效果。
[0021]6)、在上、下颁架在浸入温水后,其上牙齿的位移变形动作显然在保证观测效果的同时越快越好。而传统的 纯树脂结构,蜡堤预热软化后的动作程度仍显过慢。本模型采用内裹金属牙根的牙齿构造,在整体浸入温水后,可利用金属牙根的高导热性,优先确保牙齿周围蜡堤的快速软化。实际操作表明,其整体牙型矫正过程得到了显著增快,可有效的加速矫正过程,教学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咬合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颁架的立体结构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平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立体爆炸拆解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展平状态时,支撑块与上固定块间的配合结构剖视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咬合状态时,支撑块与上固定块间的配合结构剖视图;
[0028]图7为图2所示状态的颁架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图;
[0029]图8为牙齿结构的剖面图。
[0030]标号和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0031]10-颁架11-上固定块
[0032]Ila-卡槽Ilb-缩颈部Ilc-弹簧部Ild-档位螺钉
[0033]12-下固定块13-支撑块13a-球头销13b_支脚a_支撑杆
[0034]b-套筒C-紧钉螺钉13c-横梁13d-凸块部13e_螺纹顶杆
[0035]20-上颁架30-下颁架40-蜡堤
[0036]50-牙齿51-树脂牙冠52-金属牙根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流程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0038]参见图1-8,本模型的具体构成如下:
[0039]上颁架20及下颁架30,如图1及图3-4所示,其均由具备槽型腔的金属铝板构成。金属铝板的槽型腔内填充有全蜡制的用于模拟人体牙龈结构的蜡堤40,蜡堤40上插接有若干牙齿50,该若干牙齿50排布构成预定的牙型构造。
[0040]颁架10,则如图2及图5-7所示,包括上固定块11、下固定块12以及支撑块13。其中,上固定块11与支撑块13处向上延伸的两根球头销13a间构成球销副配合,具体为上固定块11上开设有C型槽(也即卡槽Ila),而C型槽一端设置档位结构(也即缩颈部Ilb)而另一端填充弹簧部11c,球头销13a的球头部位被弹性卡设于C型槽内。此时,球头销13a保留了在C型槽内摆动动作的同时,又被弹簧部Ilc和槽口宽明显大于球头销13a轴身直径的槽口结构赋予了其销体的弹性浮动功能,以实现对于人体上、下颁的相对运动的模拟功能。下固定块12,则通过由支撑块13上逆向球头销13a延伸方向布置的两个支脚13b与之铰接,即可形成两者间的正常铰接构造。支脚13b自身由支撑杆a以及与之构成滑动套接功能的套筒b配合相应紧钉螺钉c来实现。
[0041]通过颁架10的上述结构,本模型的颁架10新增实现的功能有:
[0042]I)、可展平功能:在需要展平本模型,以保证低水深状况下的模型浸泡需求以及肉眼俯视观察需求时,即可通过掰动上固定块11与下固定块12,利用上固定块11与支撑块13间的球销副以及下固定块12与支撑块13间的铰接结构,来保证与上固定块11和下固定块12直接固接的上颁架20和下颁架30的同平面展平功能。
[0043]2)、可模拟人体上、下颁动作功能:利用上固定块11与支撑块13间的球销副的弹性浮动功能,在人手握持支撑块13并摆动上固定块11或上颁架20时,上颁架20即可沿球头销13a的球头部分产生弹性的浮动摆动,形成咬合、错颁、反颁等模拟动作。在实际动手操作时,每次操作本模型,其上颁架部分也都会产生相应的弹性模拟手感,以增强其真实性。
[0044]3)、高度可调节功能:通过支脚13b的滑动套接结构,可根据具体更换的上、下颁架20、30的型号尺寸,即可针对性的实现颁架10的指定高度调节,以确保更换后的新的上、下颁架20、30的正常咬合及操作效果。
[0045]在上述功能的前提下,本模型还具备更快速的牙型纠正效果,利用树脂裹层内裹设的金属牙根52,可实现对于牙齿周遭蜡堤的更快速软化目的,其牙型纠正过程更快,显然也更易于被肉眼观测。通过螺纹顶杆13e的动作,上颁架20可作部分的俯仰动作,从而便于实地操作。上颁架20和下颁架30的铝板边侧可考虑进一步加宽宽度,以提升其上螺钉的安装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实用,其通过可展平、高度可调等一系列新晋功能,操作灵活性更强,对实际口内环境下的操作手法及操作力度的模拟程度更高,教学成效显然可以得到有效保证,其市场前景广阔。
【主权项】
1.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包括颁架(10)以及呈悬置状设置于颁架(10)同侧处的上、下颁架(20、30),所述上、下颁架(20、30)的相邻面相对凸设用于模拟牙龈的蜡堤(40),蜡堤(40)处插接有按预定牙型排列的牙齿(50),其特征在于:所述颁架(10)至少包括用于固接上颁架(20)的上固定块(11)以及固定下颁架(30)的下固定块(12),所述上、下固定块(11、12)间以铰接部件彼此连接紧固,其铰接部件的铰接轴轴线与上、下颁架(20,30)的咬合方向所处平面间相交布置;本模型存在咬合及展平两种结构状态,当本模型处于咬合状态时,上、下颁架(20、30)及其上牙齿(50)彼此配合以构成人体口腔的模拟咬合构造;当本模型处于展平状态时,上、下固定块(11、12)沿其铰接部件产生铰接动作直至上、下颁架(20、30)展平于同一平面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颁架(10)外形呈“]”字槽状构造,包括构成其槽底的支撑块(13)以及分别固定于支撑块(13)两相对端处以构成其两槽边的上、下固定块(11、12);所述下固定块(12)与支撑块(13)间构成铰接配合,其铰接轴轴线垂直于上、下颁架(20、30)的咬合方向所处平面;支撑块(13)的与上固定块(11)配合处则设置球头销(13a),上固定块(11)处相应设置用于容纳该球头销(13a)的卡槽(11a),卡槽(Ila)内布置弹性件,两者间构成具备弹性活动余量且可沿上、下颁架(20、30)咬合方向作至少90°摆动动作的球销副式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固定块(11、12)外形均呈长方块状且其长度方向平行槽状颁架(10)的槽长方向;支撑块(13)外形呈龙门架状,构成龙门架状支撑块(13)的两支脚(13b)向下顺延并与下固定块(12)间构成铰接配合,构成龙门架状支撑块(13)的横梁(13c)平行其支脚(13b)顺延方向反向向上延伸布置球头销(13a);卡槽(Ila)开设于槽状颁架(10)的内侧槽边处且其槽长沿上固定块(11)宽度方向顺延布置,卡槽(Ila)截面形状呈槽口内缩的“C”字状,卡槽(Ila)的弧形内腔形成与球头销(13a)的球头部配合的配合腔,卡槽(Ila)的槽口宽度大于球头销(13a)的轴部直径且小于其球头部位直径;卡槽(Ila)的两槽端分别设置单向挡位球头销(13a)球头部位的缩颈部(Ilb)和确保其球头部位具备沿卡槽(Ila)槽长方向的弹性活动余量的弹簧部(11c),缩颈部(Ilb)位于上固定块(11)的安装上颁架(20)所在侧的相对侧处,且缩颈部(Ilb)的孔径大于等于球头销(13b)的轴身直径而小于其球头部位直径,弹簧部(Ilc)以档位螺钉(Ild)定位布置于卡槽(Ila)内且弹簧部(Ilc)的弹性活动方向平行卡槽(Ila)槽长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3)的横梁(13c)处垂直其两支脚(13b)轴线所构成平面布置有凸块部(13d),凸块部(13d)上平行其支脚(13b)长度方向贯穿设置螺纹孔,支撑块(13)还包括螺纹顶杆(13e),所述螺纹顶杆(13e)与上述螺纹孔间构成螺纹配合,且螺纹顶杆(13e)的顶端向上固定块(11)处延伸并与上固定块(11)或上颁架(20)的相应端面间构成抵靠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3b)包括由横梁处向下顺延的支撑杆(a)以及与之构成套接配合的套筒(b),套筒(b)顶端铰接配合下固定块(30);套筒(b)上垂直支撑杆(a)插入方向贯穿其筒壁布置紧钉螺钉(C),套筒(b)与支撑杆(a)间构成可限定支撑杆(a)插入深度的紧钉螺钉式套接配合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固定块(11、12)在其相邻面处均平行其宽度方向设置有沉槽部,上、下颁架(20、30)外形呈板状铝制结构且平行其板面方向相应设置“U”状插接头,该插接头与相应沉槽部间构成可插接的螺栓固接配合关系。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齿(50)包括构成外部牙质的树脂表层(51)以及包覆于树脂表层(51)内的金属牙根(52),所述金属牙根(52)与蜡堤(40)间构成插接紧固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口腔正畸教学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畸模拟操作训练用模型。本模型包括颌架以及上、下颌架,上、下颌架的相邻面相对凸设蜡堤,蜡堤处插接牙齿,颌架至少包括上固定块以及下固定块,上、下固定块间以铰接部件彼此连接紧固,其铰接部件的铰接轴轴线与上、下颌架的咬合方向所处平面间相交布置;本模型存在咬合及展平两种结构状态,当本模型处于咬合状态时,上、下颌架及其上牙齿彼此配合以构成人体口腔的模拟咬合构造;当本模型处于展平状态时,上、下固定块沿其铰接部件产生铰接动作直至上、下颌架展平于同一平面处。其能在确保蜡块软化效果的同时,实现更低液面高度的温水浸泡操作需求,其教学直观性更强。
【IPC分类】G09B23/28
【公开号】CN204650871
【申请号】CN201520269681
【发明人】邓鸿飞
【申请人】合肥鑫佳口腔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