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3-14  71

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借还书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
【背景技术】
:
[0002]目前国内高校和政府图书馆大多是通过条码和磁条的方式实现对书籍的管理。用条码来识别图书的相关信息,磁条来保证图书的安全。读者通常要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上班期间才能进行借阅和归还操作。在读者与工作人员的上下班时间几乎同步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在图书馆闭馆后或无需进图书馆就能够及时将所借图书还回或将书借阅。而现有的室内还书机其还书时,一般条码是安装在书本内的,需要将书本的前页翻开,将条码在扫描头下扫描后才能还书,这就使得需要还书者将前页翻开,然后扫描好后需要将书本的前页再压实,这样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它可以对扫描好条码的书本的前页自动合页并自动送入书本收集箱中。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0005]一种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包括还书机箱体,所述还书机箱体的上水平板上固定有上支撑体,上支撑体的顶板的底面上固定有扫描头,上支撑体的下方的上水平板上具有通槽,通槽中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张紧在两个传送辊中,传送辊的两端铰接在连接横梁上,连接横梁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在还书机箱体内固定有的还书隔板上,扫描头在输送带的正上方,上水平板上固定有斜向支撑架,斜向支撑架的顶板为斜向板体,其由上支撑体的外端向内端逐渐向上倾斜,斜向支撑架在输送带的左侧或右侧处。
[0006]所述斜向支撑架包括竖直侧板,竖直侧板的顶部水平折弯形成顶板,竖直侧板上固定有限位连接轴,限位连接轴上固定有连接压杆,连接压杆的后部处于输送带的后部上方。
[0007]所述上支撑体的顶板的底面固定有前保护板和主连接杆,主连接杆在前保护板的后方,扫描头固定在主连接杆的下端固定有的主连接套上,扫描头在前保护板的后方。
[0008]所述竖直侧板在输送带的左侧,竖直侧板的左侧壁的前部固定有限位连接轴,限位连接轴的外壁均布有轴向延伸的凸起条,限位套的内壁具有对应的轴向凹槽,限位连接轴插套在限位套中,凸起条插套在轴向凹槽中,限位套的上部固定有压杆套,连接压杆的尾端插套在压杆套中,锁紧螺栓螺接在压杆套中,锁紧螺栓的底端压靠在连接压杆上。
[0009]所述传送辊的一端与驱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对扫描好条码的书本的前页自动合页并自动送入书本收集箱中。【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部件安装在还书机箱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换角度剖视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斜向支撑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连接压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0019]实施例,见如图1至6所示,一种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包括还书机箱体100,所述还书机箱体100的上水平板101上固定有上支撑体10,上支撑体10的顶板的底面上固定有扫描头200,上支撑体10的下方的上水平板101上具有通槽102,通槽102中放置有输送带11,输送带11张紧在两个传送辊12中,传送辊12的两端铰接在连接横梁13上,连接横梁13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固定在还书机箱体100内固定有的还书隔板103上,扫描头200在输送带11的正上方,上水平板101上固定有斜向支撑架15,斜向支撑架15的顶板为斜向板体,其由上支撑体10的外端向内端逐渐向上倾斜,斜向支撑架15在输送带11的左侧或右侧处。
[0020]进一步的说,所述斜向支撑架15包括竖直侧板151,竖直侧板151的顶部水平折弯形成顶板,竖直侧板151上固定有限位连接轴152,限位连接轴152上固定有连接压杆153,连接压杆153的后部处于输送带11的后部上方。
[0021]进一步的说,所述上支撑体10的顶板的底面固定有前保护板16和主连接杆17,主连接杆17在前保护板16的后方,扫描头200固定在主连接杆17的下端固定有的主连接套171上,扫描头200在前保护板16的后方。
[0022]进一步的说,所述竖直侧板151在输送带11的左侧,竖直侧板151的左侧壁的前部固定有限位连接轴152,限位连接轴152的外壁均布有轴向延伸的凸起条1521,限位套154的内壁具有对应的轴向凹槽1522,限位连接轴152插套在限位套154中,凸起条1521插套在轴向凹槽1522中,限位套154的上部固定有压杆套155,连接压杆153的尾端插套在压杆套155中,锁紧螺栓156螺接在压杆套155中,锁紧螺栓156的底端压靠在连接压杆153 上。
[0023]进一步的说,所述传送辊12的一端与驱动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相连接。
[0024]工作原理:将书本的前页翻开,使得条码对着正上方,然后将书本放置在输送带11上,使翻开的前页处于斜向支撑架15的顶板处,然后通过驱动伺服电机18带动传送辊12转动,使得输送带11转动,从而使书本移动至扫描头200的正下方,扫描头200就扫描到条码,然后输送带11继续运行,将书本随着输送带11运送至书本收集箱中,其中,随着输送带11的转动,书本的前页随着斜向支撑架15的顶板的不断上升而使前页向右翻转,从而盖在书本上,而连接压杆153可以防止前页向上反弹翘起,从而保证书本前页合页效果,其效率高,而且无需人工合页,提高还书的效率。
[0025]其中,为了使扫描头200扫描准确,输送带11的输送速度是比较慢的。
[0026]同时,其连接压杆153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其倾斜度,从而保证其压靠的效果。
[0027]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主权项】
1.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包括还书机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还书机箱体(100)的上水平板(101)上固定有上支撑体(10),上支撑体(10)的顶板的底面上固定有扫描头(200),上支撑体(10)的下方的上水平板(101)上具有通槽(102),通槽(102)中放置有输送带(11),输送带(11)张紧在两个传送辊(12)中,传送辊(12)的两端铰接在连接横梁(13)上,连接横梁(13)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固定在还书机箱体(100)内固定有的还书隔板(103)上,扫描头(200)在输送带(11)的正上方,上水平板(101)上固定有斜向支撑架(15),斜向支撑架(15)的顶板为斜向板体,其由上支撑体(10)的外端向内端逐渐向上倾斜,斜向支撑架(15)在输送带(11)的左侧或右侧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撑架(15)包括竖直侧板(151),竖直侧板(151)的顶部水平折弯形成顶板,竖直侧板(151)上固定有限位连接轴(152),限位连接轴(152)上固定有连接压杆(153),连接压杆(153)的后部处于输送带(11)的后部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体(10)的顶板的底面固定有前保护板(16)和主连接杆(17),主连接杆(17)在前保护板(16)的后方,扫描头(200)固定在主连接杆(17)的下端固定有的主连接套(171)上,扫描头(200)在前保护板(16)的后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侧板(151)在输送带(11)的左侧,竖直侧板(151)的左侧壁的前部固定有限位连接轴(152),限位连接轴(152)的外壁均布有轴向延伸的凸起条(1521),限位套(154)的内壁具有对应的轴向凹槽(1522),限位连接轴(152)插套在限位套(154)中,凸起条(1521)插套在轴向凹槽(1522)中,限位套(154)的上部固定有压杆套(155),连接压杆(153)的尾端插套在压杆套(155)中,锁紧螺栓(156)螺接在压杆套(155)中,锁紧螺栓(156)的底端压靠在连接压杆(15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12)的一端与驱动伺服电机(18)的输出轴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还书机用书本自动合页装置,包括还书机箱体,所述还书机箱体的上水平板上固定有上支撑体,上支撑体的顶板的底面上固定有扫描头,上支撑体的下方的上水平板上具有通槽,通槽中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张紧在两个传送辊中,传送辊的两端铰接在连接横梁上,连接横梁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在还书机箱体内固定有的还书隔板上,扫描头在输送带的正上方,上水平板上固定有斜向支撑架,斜向支撑架的顶板为斜向板体,其由上支撑体的外端向内端逐渐向上倾斜,斜向支撑架在输送带的左侧或右侧处。它可以对扫描好条码的书本的前页自动合页并自动送入书本收集箱中。
【IPC分类】G07G1/00
【公开号】CN204650680
【申请号】CN201520365295
【发明人】沙军
【申请人】江苏感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