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学课堂纸质文档智能查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查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大学课堂纸质文档智能查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大学师生互动的主要环节。由于大学类型多样,专业设置种类繁多,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多样化。除常规基础课程与专业教育的第一课堂之外,以第二课堂为表现形式的思政教育、通识教育、课外活动等也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管形式如何变化,通过教师启发问题和布置作业,而后由学生提交作业、心得、汇报等纸质文档作为教学成果的考核形式或反馈方式,是大学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最常见表现形式。
[0003]一直以来,国内外大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提交作业或报告的抄袭问题,文字与图表的重复率往往较高,不仅严重制约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也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挑战,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环节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传统上,大学课堂文稿抄袭现象主要表现为同班同学中互相抄袭、不同届同学中互相抄袭两种情况。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发展,抄袭来源与途径更加多样化;例如,从互联网中搜索文献信息再进行程序化拼凑与变形,可使抄袭文档更具有隐蔽性,难以采用人工识别的方式进行判断。
[0004]上述问题不但严重影响到大学教学质量,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也损害了遵守诚信原则的其他课堂参与者利益。开展纸质文档反抄袭检查是大学课堂教学的普遍需求,但大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具有高时效性的动态教育环节,传统依赖人工经验的查重检查效率低、模糊空间大、误差大、稳定性差;现在使用较多的查重系统主要依赖数据库对比,仅能适用于电子文档,对于手工书写形式的纸质文档查重则无能为力。因此,现今高等教育中急需一种适用于大学课堂的纸质文档快速查重智能识别装置,使其能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对学生提交的各类纸质文稿进行快速、准确、智能地一体化查重分析与判断,有效应对传统式和现代式多种抄袭手段,在帮助提高教学成果,也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5]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学课堂纸质文档智能查重装置,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文档内容,经过处理器处理之后通过无线联络装置与云端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比对,对大学课堂纸质文档进行查重,结构巧妙,比对准确。
[0006]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学课堂纸质文档智能查重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笔身和锥台状的笔头,所述笔身顶部安装有与云端数据库通讯连接的无线联络装置,笔身内安装有电池、存储卡和总处理器,笔头上设有长条状的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与总处理器之间安装有数模转换器,光学读取装置读取文档信息后经过数模转换器传送给总处理器,总处理器将读取信息存储在存储卡和云端数据库中;所述电池位于笔身内中段偏上的右侧边,所述存储卡位于笔身内中段偏下的左侧边,所述总处理器位于笔身内靠下端的中间,位于数模转换器的上方。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笔身顶部安装有告警灯,告警灯与无线联络装置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光学读取装置中部安装有可拆卸连接头,可拆卸连接头与笔头连接。
[000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大学课堂纸质文档智能查重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0](I)该装置通过扫描技术、数据转换、云端数据库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对纸质文稿进行快速准确查重,克服了现有技术只能针对电子文档精确查重的不足;
[0011](2)该装置通过结合现代通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不但能够识别传统的同学之间抄袭现象,也能够甄别出较为隐蔽的新型互联网抄袭模式,在应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0012](3)该装置通过合理设计,尺寸适于手持式操作,携带方便,使用方法简便,尤其适用于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进行现场查重工作,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学课堂纸质文档智能查重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笔身5和锥台状的笔头3,所述笔身5顶部安装有与云端数据库连接的无线联络装置16,所述笔身5顶部安装有告警灯6,告警灯6与无线联络装置16连接,笔身5内安装有电池14、存储卡9和总处理器11,总处理器11与无线联络装置16、电池14和存储卡9连接,笔头3上设有长条状的光学读取装置13,所述光学读取装置13中部安装有可拆卸连接头,可拆卸连接头与笔头3连接,光学读取装置13与总处理器11之间安装有数模转换器12,光学读取装置13读取文档信息经过数模转换器12传送给总处理器11 ;所述电池14位于笔身5内中段偏上的右侧边,所述存储卡9位于笔身5内中段偏下的左侧边,所述总处理器11位于笔身5内靠下端的中间,位于数模转换器12的上方。
[0018]在本实用新型中,主干部分类似笔的形状,由笔头3和笔身5组成:所述笔身5为硬质塑料材质的圆柱形,长21cm,直径5cm ;笔头3为上宽下尖的圆锥台形,固定安装在笔身5的下方;所述主干部分由电源开关1、数据录入开关2、存储卡9、总处理器11、无线联络装置16、告警灯6、电池14、第一数据线8、第二数据线10、第一电线7、第二电线15组成。
[0019]所述电源开关1、数据录入开关2均嵌在笔身5靠近顶端的左侧边,数据录入开关2位于电源开关I正下方,两个开关的一半露出笔身5,便于启闭;所述无线联络装置16与告警灯6位于笔身5的顶部,其中告警灯6又安置于无线联络装置16的中间;所述电池14为可充电锂电池14,位于笔身5内中段偏上的右侧边;所述存储卡9为多个闪存组成,位于笔身5内中段偏下的左侧边;所述总处理器11位于笔身5内靠下端的中间,位于数模转换器12的上方。
[0020]所述电源开关I通过第二电线15开启或关闭电池14的供电状态;数据录入开关2通过第一电线7开启或关闭存储卡9的工作状态;电池14通过第二电线15可为无线联络装置16、告警灯6供电;电池14通过第一电线7可为存储卡9供电;总处理器11 一端与数模转换器1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数据线10与存储卡9连接;存储卡9通过第一数据线8与无线联络装置16和告警灯6连接。
[0021]其中,扫描装置部分由模数转换器和光学读取装置13组成:所述数模转换器12位于笔头3内,一端与笔头3顶端的孔洞4相匹配;所述光学读取装置13呈长条状,长度不大于A4纸的宽度,中部设有可拆卸式连接头安装在笔头3的末端,进而与数模转换器12连接。
[0022]如图3所示,在使用该装置对大学课堂纸质文档进行快速查重时,打开电源开关1,然后光学读取装置13放在目标纸质文档上由上而下对页面进行扫描,再经过数模转换器12将扫描结果其转换成可识别数据后传入总处理器11,与无线联络装置16传输的云端文献数据库进行比对;此时若可识别数据中有连续30个字符与云端文献数据库中的文字相同时,则告警灯6开始发光进行初次提醒,表明目标纸质文档有抄袭的可能;当可识别数据中重复率超过30%时,告警灯66开始持续闪烁进行提醒;
[0023]若打开数据录入开关2,可同时将目标纸质文档的扫描后转换的可识别数据存储入存储卡9,同时通过无线联络装置16上传至云端数据库。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大学课堂纸质文档智能查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笔身和锥台状的笔头,所述笔身顶部安装有与云端数据库通讯连接的无线联络装置,笔身内安装有电池、存储卡和总处理器,笔头上设有长条状的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与总处理器之间安装有数模转换器,光学读取装置读取文档信息后经过数模转换器传送给总处理器,总处理器将读取信息存储在存储卡和云端数据库中;所述电池位于笔身内中段偏上的右侧边,所述存储卡位于笔身内中段偏下的左侧边,所述总处理器位于笔身内靠下端的中间,位于数模转换器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学课堂纸质文档智能查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顶部安装有告警灯,告警灯与无线联络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学课堂纸质文档智能查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读取装置中部安装有可拆卸连接头,可拆卸连接头与笔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学课堂纸质文档智能查重装置,包括笔身和笔头,所述笔身顶部安装有无线联络装置,笔身内安装有电池、存储卡和总处理器,总处理器与无线联络装置、电池和存储卡连接,笔头上设有长条状的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与总处理器之间安装有数模转换器,光学读取装置读取文档信息经过数模转换器传送给总处理器;所述电池位于笔身内中段偏上的右侧边,所述存储卡位于笔身内中段偏下的左侧边,所述总处理器位于笔身内靠下端的中间,位于数模转换器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文档内容,经过处理器处理之后通过无线联络装置与云端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比对,对大学课堂纸质文档进行查重,结构巧妙,比对准确。
【IPC分类】G06K9/00, G06F17/30
【公开号】CN204650548
【申请号】CN201520388931
【发明人】袁怡琨, 张淑娟, 朱梦蝶, 杨晓, 李玉杰
【申请人】南京财经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