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领域,尤其涉及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
【背景技术】
:
[0002]现有技术的单层多点触摸屏导电层的电极结构,存在一些缺陷:如绑定点多,适用范围小;或线性度不佳,导致触摸屏的触控精度不高。
[0003]图1,为现有触摸屏导电层电极结构的布线示意图,这是一种双感应导电层结构,其中1、2和3、4为感应电极,a、b、e为驱动电极。这种布线方式虽然减少了绑定点的数量,但是在5寸以上GF型触摸屏因热压脚间距宽度小的原因,仍需采用跳线结构,增加了工艺难度和废品损耗。
[0004]有必要对现有的触摸传感器进行改进,以便解决现有技术的绑定点过多,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旨在简化布线设计,节省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所述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布设于一基板上,包括若干在第一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触摸传感单元,其中每一个触摸传感器单元在第一方向上依次包括括第一地线、第一感应电极组、第二地线、驱动电极组、第三地线、第二感应电极组、第四地线;每个驱动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的若干驱动电极块,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0007]各个触摸传感器单元的驱动电极组中,次序相同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相短接构成一个驱动电极通道。
[0008]进一步地,从靠近柔性电路板底边的驱动电极块计数,奇数序列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从靠近所述底边的驱动电极块的一侧引出,偶数序列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从靠近所述底边的驱动电极块的另一侧引出。
[0009]进一步地,感应电极组包含两列感应电极块。
[0010]进一步地,各个触摸传感器单元的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块中镶嵌一个倒T形悬浮块。
[0011]进一步地,触摸传感器左右边缘以驱动电极块靠边,以减小IXD扫描驱动电路影响。
[0012]进一步地,基板上底边或者下底边绑定有柔性线路板,所述驱动电极块以及各个感应电极走线就近引向所述基板上底边或者下底边绑定有柔性线路板的相应通道。
[0013]进一步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
[0014]进一步地,导电层电极图案可偏转一定角度,减少LCD干涉产生的莫尔纹,以消除触摸屏表面莫尔纹的可见性,提高触摸屏的显示质量。
[0015]进一步地,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材料可以为多种导电材料。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一根驱动电极对应四条感应电极,可与左右两侧的感应电极形成感应节点,从而可减小驱动电极的数量和引线,使布线得以简化,也意味着比传统结构驱动的压合绑定点的数量也减少了,节约了制作成本。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在5寸以上GF型触摸屏不需要使用跳线结构,工艺难度较低,提高了生产成品率;并有助于改善线性度和触控精度。
【附图说明】
:
[0018]图1为传统双感应导电层原理图;
[0019]图2为四感应电极结构导电层布线示意图;
[0020]图3为部分四感应电极结构导电层布线示意图;
[0021]图4为部分四感应电极结构导电层布线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布设于一基板,可以是在基板的一底边绑定柔性电路板为单边出线方式,也可以上下两底边同时绑定柔性电路板为双边出线方式。基板上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分布有若干感应电极和若干驱动电极,感应电极和驱动电极可形成电容结构,只要保证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中的一个在水平方向布设,另一个在垂直方向布设即可。为表述方便,下文分别将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
[0024]本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在基板上布设有若干在第一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触摸传感单元,图2以5个驱动通道的结构为例示出了该触摸传感单元的结构,图3为图2的局部。一并参照图2、图3,每一个触摸传感器单元在第一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地线311、第一感应电极组(321、322)、第二地线312、驱动电极组、第三地线313、第二感应电极组(323、324)、第四地线314。驱动电极组由驱动电极块及相连引线组成。每个驱动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的若干驱动电极块,如图3中的驱动电极块331、332、333、334、335等。如上文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在图2、图3中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方向为竖直方向。各个触摸传感器单元的驱动电极组中,次序相同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相短接构成一个驱动电极通道,如所有驱动电极组中的驱动电极块331的引线相短接,依此类推。地线311、312、313、314有效避免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干扰。
[0025]图2、图3所示的结构适用于上底边绑定有柔性电路板,各个驱动电极块以及各个感应电极的引线均引出至柔性电路板;各个触摸传感器单元的驱动电极组中,次序相同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短接于柔性电路板上。进一步地,每个触摸传感器单元的驱动电极组中,靠近上底边的驱动电极块331直接与柔性电路板相绑定,其余的驱动电极块均从驱动电极块331的两侧引出至柔性电路板,并且,为使布线均匀有序,图2、图3中奇数序列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从靠近上底边的驱动电极块的一侧引出,如图3中的驱动电极块332、驱动电极块334从右侧引出,而偶数序列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从靠近上底边的驱动电极块的另一侧引出,如图3中的驱动电极块333、驱动电极块335从左侧引出。如图2所示,触摸传感器单元的左右边缘以驱动电极块靠边,目的是为了减小LCD扫描驱动电路影响。
[0026]如图4所示,各个触摸传感器单元的驱动电极组中,次序相同的驱动电极块距离a范围可以为300 μπι?500 μπι ;驱动电极块和感应电极块距离b范围可以为1000 μπι?1500 μm ;驱动电极块中镶嵌一个倒T形悬浮块,悬浮块宽度c范围可以为0.2mm?0.3mm。
[0027]本实用新型图案可以偏转一定角度,并重复排列,以减少IXD干涉产生的莫尔纹,降低触摸屏表面莫尔纹的可见性,提高触摸屏的显示质量。如呈现为波浪状,弯曲角度为竖直方向左偏10°?20°之间。
[0028]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的材料可以为铟锡金属氧化物、纳米银材料,但不限于此。
[0029]本实用新型与传统图案相比,一根驱动电极对应四条感应电极,可与相邻两侧的四条感应电极形成感应节点,此时的驱动电极的引线只需要5个压合绑定点,再加上额外的两条地线,可比传统布线结构少3根线,而压合绑定点的数量也减少也节约了制作成本。扩展至N根驱动电极的情形,传统布线结构需要2XN根驱动电极的引线,而采用本实用新型之后仅需要N+2根线而已。
[003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布设于一基板上,包括若干在第一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触摸传感单元,其中每一个触摸传感器单元在第一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地线、第一感应电极组、第二地线、驱动电极组、第三地线、第二感应电极组、第四地线;每个驱动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的若干驱动电极块,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各个触摸传感器单元的驱动电极组中,次序相同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相短接构成一个驱动电极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从靠近柔性线路板底边的驱动电极块计数,奇数序列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从靠近所述底边的驱动电极块的一侧引出,偶数序列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从靠近所述底边的驱动电极块的另一侧引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感应电极组包含两列感应电极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各个触摸传感器单元的驱动电极组中,驱动电极块中镶嵌倒T形悬浮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触摸传感单元左右边缘以驱动电极靠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其特征在于,电极图案可偏转一定角度,并重复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触摸屏,提出了一种单层触摸屏的导电层,包括若干在第一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触摸传感单元,其中每一个触摸传感器单元在第一方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地线、第一感应电极组、第二地线、驱动电极组、第三地线、第二感应电极组、第四地线;每个驱动电极组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的若干驱动电极块,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各个触摸传感器单元的驱动电极组中,次序相同的驱动电极块的引线相短接构成一个驱动电极通道。本实用新型中,一根驱动电极对应四条感应电极,可与相邻两侧的感应电极形成感应节点,从而可减小驱动电极的数量和引线,使布线得以简化,减少压合绑定点数量,节约了制作成本。
【IPC分类】G06F3/041
【公开号】CN204650478
【申请号】CN201520346998
【发明人】步欢欢, 张晋芳, 陈馗, 田志民, 刘宏辉
【申请人】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