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于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决计算机出现意外停电计算机无法工作的问题,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的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计算机机箱中只设置了一个电源为整个计算机系统供电,虽然这种电源设置方式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的优点,但是在使用中存在很多不足,当电源突然出现故障时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停止运行,大量的宝贵数据会丢失,在停机过程中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有的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另外,计算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机箱内部的元器件均会散发热量,使的机箱内的温度升高,从而会影响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现有计算机只设置了一个电源,出现意外停电计算机无法工作的问题,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并便于移动的计算机机箱。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机箱,包括计算机箱体,计算机箱体前侧为硬盘模块区;计算机箱体上端为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内设有两个电源模块盒;计算机箱体前侧,位于硬盘模块区下方设有抽气扇;计算机箱体两侧上方设有排气扇,计算机箱体底部设有滚轮。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电源模块盒前后两侧均设有通风孔,两个电源模块盒后侧设有散热装置。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装置包括位于计算机箱体后壁板上的排风口,排风口与两个电源模块盒之间设置电机,电机通过支架与计算机箱体的顶板固定连接,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电源风扇。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滚轮为浮动式滚轮装置,包括位于计算机箱体底部四角处的滚轮仓,滚轮仓内设有可上下浮动的滚轮,滚轮通过位于计算机箱体两侧的液压装置驱动上下浮动,液压装置位于排气扇下方。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油箱、输油管道、泵缸、吸油管及排油管;
[0010]液压缸倒置于滚轮仓上方,液压缸下方的活动端的端部与滚轮的轮轴通过轴承连接,液压缸上方的固定端与输油管道连通,输油管道另一端连接于油箱;
[0011]油箱设于计算机箱体两侧,油箱通过排油管与泵缸连接;
[0012]泵缸设于油箱上方,吸油管连接泵缸及输油管道;
[0013]输油管道上设有截止阀,排油管上设有排油截止阀,吸油管上设有吸油截止阀;泵缸设有转动手柄。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滚轮仓的高度大于滚轮的直径长度。
[0015]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工作安全可靠的优点。在一个电源模块损坏后,另一块电源模块仍能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可以防止数据的丢失。
[0016]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电源后侧的通风孔和电源风扇,将电源工作的热量及时排出,确保计算机正常工作。
[0017]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能够有效的使计算机箱体内的热量通过抽气扇和排气扇排出,使空气在计算机箱体内形成循环流通,且流动的空气不回流,散热效果更好。
[0018]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设有滚轮仓,同时滚轮仓内设有通过液压装置驱动的可上下浮动的滚轮,方便计算机箱体在移动状态和固定状态间转换,使用方便;移动状态下,通过液压装置将滚轮推出滚轮仓外,固定状态下,将滚轮收于滚轮仓内,通过滚轮仓承载计算机箱体重量,保护滚轮;另外,通过液压装置控制滚轮上下浮动,降低了状态转换的难度,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箱体的侧视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箱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0022]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计算机箱体,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箱体,包括计算机箱体1,计算机箱体I前侧为硬盘模块区11。计算机箱体I上端为电源模块12,电源模块12内设有两个电源模块盒121,两个电源模块盒121前后两侧均设有通风孔1211,两个电源模块盒121后侧设有散热装置16,散热装置16包括位于计算机箱体I后壁板上的排风口 161,排风口 161与两个电源模块盒121之间设置电机162,电机162通过支架163与计算机箱体I的顶板固定连接,电机162的转轴上安装有电源风扇164。在一个电源模块损坏后,另一块电源模块仍能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可以防止数据的丢失,电源后侧的通风孔和电源风扇,将电源工作的热量及时排出,确保计算机正常工作。
[0024]如图1所示,计算机箱体I前侧,位于硬盘模块区11下方设有抽气扇13 ;计算机箱体I两侧上方设有排气扇14。此结构能够有效的使计算机箱体内的热量通过抽气扇和排气扇排出,使空气在计算机箱体内形成循环流通,且流动的空气不回流,散热效果更好。
[0025]如图2所示,计算机箱体I底部设有滚轮15,滚轮15为浮动式滚轮装置,包括位于计算机箱体I底部四角处的滚轮仓151,滚轮仓151内设有可上下浮动的滚轮152,滚轮152通过位于计算机箱体I两侧的液压装置153驱动上下浮动,液压装置153位于排气扇14下方。如图2所示,液压装置153包括:液压缸1531、油箱1532、输油管道1533、泵缸1534、吸油管1535及排油管1536 ;液压缸1531倒置于滚轮仓151上方,液压缸1531下方的活动端5322的端部与滚轮15的轮轴通过轴承连接,液压缸1531上方的固定端5312与输油管道1533连通,输油管道1533另一端连接于油箱1532 ;油箱1532设于计算机箱体I两侧,油箱1532通过排油管1536与泵缸1534连接;泵缸1534设于油箱1532上方,吸油管1535连接泵缸1534及输油管道1533 ;输油管道1533上设有截止阀5331,排油管1536上设有排油截止阀5361,吸油管1535上设有吸油截止阀5351 ;泵缸1534设有转动手柄5341。其中,滚轮仓151的高度大于滚轮15的直径长度。此结构方便计算机箱体在移动状态和固定状态间转换,使用方便;移动状态下,通过液压装置将滚轮推出滚轮仓外,固定状态下,将滚轮收于滚轮仓内,通过滚轮仓承载计算机箱体重量,保护滚轮;另外,通过液压装置控制滚轮上下浮动,降低了状态转换的难度,结构稳定。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箱体(I),所述计算机箱体(I)前侧为硬盘模块区(11);所述计算机箱体(I)上端为电源模块(12),所述电源模块(12)内设有两个电源模块盒(121);所述计算机箱体(I)前侧,位于所述硬盘模块区(11)下方设有抽气扇(13);所述计算机箱体(I)两侧上方设有排气扇(14),所述计算机箱体(I)底部设有滚轮(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电源模块盒(121)前后两侧均设有通风孔(1211),两个所述电源模块盒(121)后侧设有散热装置(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6)包括位于所述计算机箱体(I)后壁板上的排风口(161),所述排风口(161)与两个所述电源模块盒(121)之间设置电机(162),所述电机(162)通过支架(163)与所述计算机箱体(I)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162)的转轴上安装有电源风扇(16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5)为浮动式滚轮装置,包括位于所述计算机箱体(I)底部四角处的滚轮仓(151 ),所述滚轮仓(151)内设有可上下浮动的滚轮(152 ),所述滚轮(152 )通过位于所述计算机箱体(I)两侧的液压装置(153 )驱动上下浮动,所述液压装置(153)位于所述排气扇(14)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153)包括:液压缸(1531)、油箱(1532)、输油管道(1533)、泵缸(1534)、吸油管(1535)及排油管(1536); 所述液压缸(1531)倒置于所述滚轮仓(151)上方,所述液压缸(1531)下方的活动端(5322)的端部与所述滚轮(15)的轮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液压缸(1531)上方的固定端(5312)与所述输油管道(1533)连通,所述输油管道(153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油箱(1532); 所述油箱(1532)设于所述计算机箱体(I)两侧,所述油箱(1532)通过所述排油管(1536)与所述泵缸(1534)连接;所述泵缸(1534)设于所述油箱(1532)上方,所述吸油管(1535)连接所述泵缸(1534)及所述输油管道(1533); 所述输油管道(1533)上设有截止阀(5331),所述排油管(1536)上设有排油截止阀(5361),所述吸油管(1535)上设有吸油截止阀(5351);所述泵缸(1534)设有转动手柄(534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机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仓(151)的高度大于所述滚轮(15)的直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计算机机箱,包括计算机箱体,计算机箱体前侧为硬盘模块区;计算机箱体上端为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内设有两个电源模块盒;计算机箱体前侧,位于硬盘模块区下方设有抽气扇;计算机箱体两侧上方设有排气扇,计算机箱体底部设有滚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计算机机箱,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在一个电源模块损坏后,另一块电源模块仍能保证计算机正常工作,可以防止数据的丢失,电源后侧的通风孔和电源风扇,将电源工作的热量及时排出,确保计算机正常工作;能够有效的使计算机箱体内的热量通过抽气扇和排气扇排出,使空气在计算机箱体内形成循环流通,且流动的空气不回流,散热效果更好。
【IPC分类】G06F1/18, G06F1/20
【公开号】CN204650400
【申请号】CN201520382433
【发明人】李妍, 郭光 , 张杲峰, 刘同山
【申请人】李妍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