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环境监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方面,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中可能会受到外界汽车废气、工业废气的污染,也可能受到扬尘的侵袭。另一方面,室内环境中,厨房里我们更注重天然气和煤气的安全,卧室中我们关注二氧化碳的浓度,书房里我们可能又更加注重光照等影响因素。因此,一种能够适用不同室内环境需求,并且能够智能调节室内环境的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方式的智能化较低、适用性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较高、适用性良好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包括监测端和控制端;所述监测端包括监测设备、数模转换器、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处理器、专家系统、监测电源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监测设备包括用以监测室内环境参数的传感器,所述监测设备与数模转换器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专家系统、监测电源模块和警示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端包括调节设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器和控制电源模块,所述调节设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还包括移动端,所述移动端包括移动通讯模块,所述移动通讯模块分别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
[0007]所述监测设备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
[0008]所述专家系统是用于判断监测设备传递的信号是否低于或超过设定的阈值并做出是否开启警示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决策的智能处理模块。
[0009]所述电源模块是配有电源适配器的220V电源或适合电压供应的4V/6V/8V/24V蓄电池。
[0010]所述警示模块为警示灯、振动器或警报器。
[0011]所述调节设备包括窗户受控开关、窗帘受控开关或空调电器受控开关。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监测端的传感器节点可以由用户的需求自由配置,并且自由布置在相应室内区域;控制端的控制设备无需与监测段有线连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通信,相对灵活;能够自动驱动设备来调节室内环境,智能判断,无需人为操作;移动端可以远程操控,加入个人调节意愿;能够创造一个安全宜居的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监测端的结构框图;
[0015]图3是图1中控制端的结构框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的一个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8]如图1所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包括监测端、控制端和移动端,并通过无线通讯方式相互连接。
[0019]如图2,所述监测端110包括:监测设备111、数模转换器112、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3、处理器114、专家系统115、监测电源模块116、警示模块117。
[0020]监测设备111由多种不同的传感器构成,不同的室内环境可以根据需求扩展安装不同的传感器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环境,当室内环境异常时会通过无线通讯设备告知相应的控制端进行操作。
[0021]数模转换器112用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
[0022]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3通过蓝牙等2.4GHz无线信号频段进行信号传输,可单播或多播到多个控制器,基本能够覆盖一般室内范围;远程控制可以通过C/S互联网技术实现。
[0023]处理器114可以是一个微型计算机,用于将信号识别并交由专家系统决策,以及根据专家系统的反馈具体执行监测端行为的执行单元。
[0024]专家系统115中设有各个传感器参数的上下阈值,以及对应的相关操作。当低于下阈值或高于上阈值时,做出开启警示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决策。
[0025]监测电源模块116用于提供能源,根据处理器的功率选用配有电源适配器的220V家用电源或合适电压的蓄电池来供应能源。
[0026]警示模块117是以亮灯、振动、发出警示声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形式实现,器件比如LED灯、振动器、蜂鸣器等。
[0027]如图3所示,控制端210包括:调节设备211、第二无线通讯设备212、控制器213、控制电源模块214。
[0028]调节设备211包括窗户、窗帘、空调等电器开关。它与控制器相连,是最终被调节端。
[0029]控制器213用于驱动调节设备,以达到调节室内环境的目的。
[0030]第二无线通讯模块212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113相同,用来发送、接收、解析无线信号。监测电源模块214与控制电源模块115相同,用来为设备提供所需能量。
[0031]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监测光照强度并智能调节百叶窗的实施例。在监测端的监测设备中加入光照传感器,并放置在书房的某个位置,实时采集光照数据,专家系统会根据光照强度判断是否对控制端发送调节和警示指令。控制端左端的百叶窗为开启状态,右端的百叶窗为闭合状态。当监测端检测到光照过强时,告知控制端,有控制端的控制器驱动百叶窗关闭,来达到调节光照的目的,而无需人工操作。远程手机可以查看书房光照强度情况、百叶窗控制状况,以及可以远程操控百叶窗的开关。
[0032]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但是不局限于上述实例,其他类似场合同样适用。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实用新型要求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端和控制端;所述监测端包括监测设备、数模转换器、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处理器、专家系统、监测电源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监测设备包括用以监测室内环境参数的传感器,所述监测设备与数模转换器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专家系统、监测电源模块和警示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端包括调节设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器和控制电源模块,所述调节设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还包括移动端,所述移动端包括移动通讯模块,所述移动通讯模块分别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粉尘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系统是用于判断监测设备传递的信号是否低于或超过设定的阈值并做出是否开启警示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决策的智能处理模块。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是配有电源适配器的220V电源或4V/6V/8V/24V蓄电池。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为警示灯、振动器或警报器。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设备包括窗户受控开关、窗帘受控开关或空调电器受控开关。
【专利摘要】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包括监测端和控制端;所述监测端包括监测设备、数模转换器、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处理器、专家系统、监测电源模块和警示模块;所述监测设备包括用以监测室内环境参数的传感器,所述监测设备与数模转换器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器与处理器连接,所述处理器与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专家系统、监测电源模块和警示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端包括调节设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器和控制电源模块,所述调节设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智能化较高、适用性良好。
【IPC分类】G05B19/042
【公开号】CN204650204
【申请号】CN201520337774
【发明人】林一民, 池凯凯, 沈强, 程之, 朱留栓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