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13  74

一种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海洋经济发展,海底光缆通信和信息流量激增,为海底光缆传输系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促使着海底通信系统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世界海底光缆质量和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海底光缆所用的光纤单元一般为不锈钢管光纤单元,由于光纤的长度及光线单元生产设备的局限性,一根完整的光纤单元的长度一般为25~50km,无法满足制造大长度海底光缆或光电复合缆的需求。为了制得大长度海底光缆或光电复合缆,通常是采用光纤单元接续方法,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光纤单元进行连接,但是,现有的连接方法及连接设备容易对光纤造成划伤或割断,且接续质量不高,无法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能够提高光纤单元的接续质量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包括:可在直线导轨上移动的高度可调的支架、以及用于夹持光纤单元的夹具,所述夹具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支架的底部开设有可在直线导轨上滑动的凹槽,所述凹槽与直线导轨相配合。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套接,且所述上支架上设有一调节上支架高度的高度调节旋钮,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可以通过相对滑动来调节所述支架的高度。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有一衔接平台,所述夹具及其上夹头固定在所述衔接平台上。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可移动的、高度可调的支架,在铠装前对光纤单元进行接续加长,方便敷设施工与维护,且提高了接续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将两根待连接的不锈钢管光纤单元夹持固定后的截面示意图;
[0010]图3是图2所示两根不锈钢管光纤单元恪接后的截面示意图;
[0011]图4是图3所示恪接后压接外套管的截面示意图;
[0012]其中:1、支架,11、上支架,12、下支架,13、凹槽,14、高度调节旋钮,15、衔接平台,2、夹头,3、夹具,4、光纤,5、内插管,6、外套管,7、固定架,71、固定夹具,81、第一移动架,82、第二移动架,83、第三移动架,84、第四移动架,85、第五移动架,9、直线导轨,A、一光纤单元,B、另一光纤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4]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0015]一种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包括:可在直线导轨9上移动的高度可调的支架1、用于夹持光纤单元的夹头2、以及夹具3。
[0016]所述支架I包括上支架11和下支架12,所述上支架11与所述下支架12套接,且所述上支架11上设有一高度调节旋钮14,可以通过高度调节旋钮14来调节上支架11的高度。
[0017]所述上支架11的顶部固定有一衔接平台15,所述夹具3与其夹头2固定在所述衔接平台15上。每个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上固定有I个以上(包括I个)的夹具3,所述夹头2用于固定待接续的光纤单元。
[0018]所述下支架12的底部开设有可在直线导轨9上滑动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与直线导轨9相配合。
[0019]光纤单元的接续方法如下:
[0020]I)将两根型号规格相同的待连接的光纤单元(A和B)的连接端口处各剥除适当长度的不锈钢管,使连接端口处各露出一定长度的光纤4。
[0021]2)在一光纤单元A上套入外套管6,一光纤单元A的端口从外套管穿出后露出约1.5m0
[0022]3)将套有外套管6的那一光纤单元A在固定架7上固定,外套管6的端头以及一光纤单元A的连接端口近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架固定。
[0023]具体为:将外套管6连同一光纤单元A固定在固定架7的适当位置,外套管6的右端端口放置于固定架7上并夹紧固定,一光纤单元A的端头则放置于第一移动架81上,并通过第一移动架81顶部的夹头2夹紧固定,一光纤单元A的连接端口近端在第二移动架82上固定。
[0024]4)另一光纤单元B的连接端采用若干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架固定。
[0025]具体为:将另一光纤单元B的连接端依次放置在第三移动架83、第四移动架84、第五移动架85上,并都用移动架上的夹头2压紧。
[0026]5)对待连接的两根不锈钢管光纤单元(A、B)的待连接端口处适当位置,分别折断不锈钢管并抽离丢弃,露出的光纤4 ;将经过处理的光纤4穿入经过打磨光滑处理的内插管5,避免制作接头过程中划伤或割断光纤4,并将内插管5塞入不锈钢管管口处合适位置后与不锈钢管光纤单元进行压接固定。
[0027]6)将待连接的两根光纤单元(A和B)的光纤端头部位进行端面预处理后采用光纤熔接机进行熔接。
[0028]7)对熔接后的光纤涂覆涂层,进行紫外光固化和张力筛选。
[0029]8)将预先套入的外套管6移动至熔接点处,并填充纤膏,调整外套管6的位置后,将外套管与不锈钢管光纤单元的搭接位置进行压接固定;
[0030]具体为:(i )待全部光纤接续点损耗检测合格后,将第三移动架83、第四移动架84、第五移动架85向另一光纤单元B的远端方向同步移动,使熔接后的光纤近似处于绷直状态后,再将第三移动架83、第四移动架84、第五移动架85固定,确保接头处的光纤余长与生产中光纤单元中的光纤余长一致;
[0031](ii)接着将固定架7上的固定夹具71全部松开,撤去第二移动架82,水平向另一光纤单元B的方向移动夹持有外套管6的第一移动架81,直至外套管6的外端口与内插管5的外端口齐平,在此过程中,外套管6的左管口在固定架7上每经过一个固定夹具71,都需将该固定夹具71压紧,确保外套管6在移动的过程中,一光纤单元A不会随之移动;
[0032](iii)继续沿水平向另一不锈钢管光纤单元B的方向缓慢移动夹持有不锈钢外套管6的第一移动架81,同时手动注入纤膏,直至外套管6的外端口靠近B端内插管外端口处,停止注入纤膏;
[0033](iv)接着撤掉第三移动架83,按照步骤(iii)中的方法,继续沿水平向另一光纤单元B的方向缓慢移动夹持有外套管6的第一移动架81,直至恪接后的一段光纤处于外套管6正中间,保持两边对称,再将固定架7上的所有固定夹具71压紧;再对外套管6与一不锈钢管光纤单元A搭接部分进行压接固定,对另一光纤单元B也做相同的操作,以完成光纤单元的接续。
[0034]采用此方法制作的接头牢固、可靠,抗拉强度大,接点损耗低,可以根据需要对光纤单元接续加长,制造出大长度的光纤单元,满足制成大长度海底光缆或光电复合缆的需要,海底光缆或光电复合缆在铠装制备时和敷设施工时也能加快速度。
[0035]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通过采用可移动的、高度可调的支架,在铠装前对光纤单元进行接续加长,方便敷设施工与维护,且提高了接续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在直线导轨上移动的高度可调的支架、以及用于夹持光纤单元的夹头,所述夹头固定在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支架的底部开设有可在直线导轨上滑动的凹槽,所述凹槽与直线导轨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套接,且所述上支架上设有一调节上支架高度的高度调节旋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单元接续用移动架,包括:可在直线导轨上移动的高度可调的支架、以及用于夹持光纤单元的夹头,所述夹头固定在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支架的底部开设有可在直线导轨上滑动的凹槽,所述凹槽与直线导轨相配合。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光纤单元的接续质量和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IPC分类】G02B6/38
【公开号】CN204650029
【申请号】CN201520340577
【发明人】郝常吉, 王雄, 马少波, 尹亚宗, 张磊, 张超
【申请人】江苏亨通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5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