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车辆照明中,LED产生的光线通过光导反射将按照期望的方向出射。参阅图1,光导的配光过程中,经常遇到耦合器之间的点亮区域会产生黑色间隙的情况,导致点亮均匀性不好,使用者使用效果不佳。
[0003]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光导,使耦合器的点亮区域配光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均匀化出光的光导和具有该光导的车辆。
[000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导,其内部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光源,所述光导包括至少一个对应每一所述光源的准直结构,每一所述准直结构包括设于每一所述光源两侧的反射面,每一反射面相对于所述光源中心所在的一平面对称,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反射面远离所述光源的一端连接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相邻的所述反射面延伸,直至与相邻的所述反射面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光导的表面;每一所述准直结构还包括设于每一所述光源两侧的入射面,所述光源的出射光入射至所述入射面后照向所述反射面。
[0007]优选地,每一所述光源两侧的所述入射面形成一容置空间。
[0008]优选地,每一所述光源两侧的所述入射面间具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
[0009]优选地,延伸部呈水平线型或曲面。
[0010]优选地,每一光源两侧的所述反射面中,具有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反射面均为所述光源的同一侧。
[0011]优选地,所述光导还包括一出射面,设于所述光导的出光口。
[0012]优选地,所述出射面与水平方向呈一角度。
[001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具有上述的光导。
[001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光源两侧的出射面中心对称,使得出光均匀,不具有暗区;
[0016]2.出射面更宽,布满了出射平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中非对称光导的结构示意图及出光仿真图;
[0018]图2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光导的结构示意图及出光仿真图;
[0019]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光导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 ] 10-光导、IIa-反射面A、IIb-反射面B、12-入射面、13-容置空间、14-连接部、15-延伸部、16-出射面;
[0022]20-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24]参阅图3,为符合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光导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光导10的内部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光源20,用于产生出射光,该优选实施例中,光源20设于光导10的内部,则光源20产生的光线在光导10内先行由光导10反射。具体地,光导10内包括至少一个对应每一光源20的准直结构,用于对光源20产生的光线进行透射或反射处理,准直结构包括有设于每一光源20两侧的反射面,则光源20产生的光线将由两侧的反射面A Ila和反射面B Ilb反射,偏转光线至光导10的出光口。为了均匀化出光,每一反射面相对于光源20中心所在的一平面对称,该平面可以是经过光源20对称轴的一竖直平面。此处所述的对称,可以是垂直于该平面的轴对称,也可以是于该平面两侧的互相对称的任意曲面。此外,相邻两光源20的反射面中互相靠近的反射面互相邻接,使得所有光源20及光源20附属的反射面形成一完整连续的光导10。在反射面均匀立设后,光源20两侧反射后的光及光路也呈均匀化,且出光将不再会集中在某一多或多个点上,出射平面的各处光强也将相等或近似。
[0025]参阅图2,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光源20设置在光导10的表面,贝U光源20产生的光将先通过准直结构进入光导10内部,具体地,准直结构包括设于每一光源20两侧的入射面,且入射面相较于反射面更靠近光源20,使得光源20的出射光将先入射至入射面后才会照向反射面A Ila和反射面B Ilbo经过入射面的透射,可去除部分杂光,也可根据实际照明需要,减弱部分光强。
[0026]同时,更优选地,由于入射面的设置,使得光源20在设置在光导10的表面时,可利用不同入射面间形成的容置空间13,放置光源20,使得光源20在设置在光导10上时更加稳固。另一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形成容置空间13的入射面间具有一连接部14,承接两入射面,同时,该连接部14可作为容置空间13的底部,作为承载光源20的基底。可以理解的是,该连接部14可由入射面自身形成,具体地,入射面自两侧设计的结构变化为中部设有一平面或曲面入射面作为该连接部14,并在连接部14的两侧继续延伸形成对称的两入射面。
[0027]在另一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任意的一个或多个反射面的表面上,其远离光源20的一延伸部15,即反射面的形状截止处,向着反射面反射光线的方向延伸,直至与相邻的反射面连接,类似于一台阶式的设计。由于在光导10中,并非所有的光源20两侧的反射面均可对称设计(如弯角处等),因此,为了在前述情况下依然能得到光源20两侧的反射面对称的效果,对于较长或较宽的反射面,可将其分为两部分,其中靠近光源20的第一部分与光源20另一侧的反射面对称,而另一部分,则沿着出光的方向延伸,且不对出光进行反射,仅用作限制反射面中起到反射效果的第一部分的大小。具有上述设计后,可选择地将不同光源20两侧的反射面的大小设计成不同的,则在特定的照明要求下,起到不同的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出光均匀,不具有暗区的效果。
[0028]延伸部15延伸的方向可以与竖直方向呈一角度延伸,既保证不作反射之用,也可同时保证了与相邻的其他光源20的反射面邻接。一优选实施例中,延伸部15的延伸方向与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的出光方向基本平行,由此,反射面的第一部分反射后的光基本不会再入射到该反射面的延伸部15,而直接出射至出光口。
[0029]为了使得相邻的或每一个光源20和准直结构组成的单元相同,一优选实施例中,每一光源20两侧的反射面中,具有延伸部15的反射面为光源20的同一侧,则不仅单个光源20的两侧的反射面互相对称,相邻两光源20与准直机构也相对于两反射面的交界处所在的平面对称。在出射平面上,得到的照明图像整体均匀化。
[0030]在本实用新型中,光导10还包括有一出射面16,设置在光导10的出光口,使出光均以图2中所示箭头方向出射,该出射面16与水平方向呈一角度,其与水平方向的角度可与相邻两光源20连接后所呈现的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同。光导10整体呈平行四边形,对出射光加以平整均匀处理。
[0031]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光导10设置在车辆的照明组件内,可根据实际工况需要调整照明。
[0032]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光导,其内部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光源,所述光导包括至少一个对应每一所述光源的准直结构,每一所述准直结构包括设于每一所述光源两侧的反射面,其特征在于, 每一反射面相对于所述光源中心所在的一平面对称; 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反射面远离所述光源的一端连接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相邻的所述反射面延伸,直至与相邻的所述反射面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设于所述光导的表面; 每一所述准直结构还包括设于每一所述光源两侧的入射面,所述光源的出射光入射至所述入射面后照向所述反射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导,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光源两侧的所述入射面形成一容置空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导,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光源两侧的所述入射面间具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形成所述容置空间的底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呈水平线型或曲面。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光导,其特征在于, 每一光源两侧的所述反射面中,具有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反射面均为所述光源的同一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导还包括一出射面,设于所述光导的出光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射面与水平方向呈一角度。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导及具有该光导的车辆,其内部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光源,所述光导包括至少一个对应每一所述光源的准直结构,每一所述准直结构包括设于每一所述光源两侧的反射面,每一反射面相对于所述光源中心所在的一平面对称,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反射面远离所述光源的一端连接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向相邻的所述反射面延伸,直至与相邻的所述反射面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中的光导利用具有对称结构的光学面消除了点亮暗区。
【IPC分类】F21Y101/02, F21W101/02, G02B6/00, F21V8/00
【公开号】CN204650016
【申请号】CN201520220777
【发明人】许俊, 罗伯特·韦尔里格, 袁良刚, 范俊玲
【申请人】海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