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及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xiaoxiao2021-3-13  81

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及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及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三电平拓扑是中压三电平变流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电平IGBT(Insulated Gate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中IGBT的开通关断性能对变流器有重要的影响。伴随着IGBT模块开通关断性能的提升,仍会出现一些不利影响,例如开通关断会出现斜率较大的开通电流和关断电流,若此电流加载到直流母排杂散电感和各连接排杂散电感上,将会感生较大的过电压,过电压与母线电压叠加并作用到IGBT及IGBT的反并联二级管上,进而造成IGBT和二极管过压损坏,因此,测试三电平拓扑的各个连接排和正负母排的杂散电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3]然而,现有技术仅有关于正负母排杂散电感的测试,尚无各个连接排的测试,此夕卜,掌握换流回路杂散电感的数值,可推断出IGBT在各种工况的过压情况,同时,分析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在换流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都可为产品初期设计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及测试装置,以实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三个切换端之间的切换连接构成不同的换流回路,从而方便、准确地测试各个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且电路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实际操作。
[000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所述三电平IGBT模块包括第一 IGBT、第二 IGBT、第三IGBT和第四IGBT,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第二直流支撑电容、第一钳位二极管、第二钳位二极管,其中,第一 IGBT和正母排端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一连接排,第一钳位二极管和第一 IGBT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二连接排,第二钳位二极管和第四IGBT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三连接排,第四IGBT和负母排端之间的连接排为第四连接排,第一钳位二极管和母排中点端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五连接排,所述测试切换电路包括:切换开关和续流电抗器,其中,
[0006]所述切换开关具有一个固定端和三个切换端,所述固定端通过所述续流电抗器连接于所述交流输出端,所述三个切换端分别位于负母排端、正母排端和母排中点端。
[0007]优选地,所述测试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一接触器、放电支路以及急停开关,
[0008]所述第一接触器,分别与所述急停开关和直流开关电源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急停开关的控制下,为与其连接的直流开关电源通电和断电;
[0009]所述放电支路,连接于所述正母排端和所述负母排端之间,用于在所述急停开关的控制下,为所述第一直流支撑电容和所述第二直流支撑电容放电;
[0010]所述急停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断开和闭合。
[0011]优选地,所述放电支路包括第二接触器和放电电阻,
[0012]所述第二接触器,与所述放电电阻串联,用于在所述急停开关的控制下接通和断开所述放电支路;
[0013]所述放电电阻,用于当所述放电支路接通时,为所述第一直流支撑电容和所述第二直流支撑电容放电。
[00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以及开关控制器、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检测及计算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检测及计算模块、第三控制模块、第三检测及计算模块和计算模块,其中,
[0015]所述开关控制器,与所述切换开关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的所述固定端与三个切换端之间切换连接;
[0016]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负母排端之间时,进行如下处理:
[0017]控制第一 IGBT和第四IGBT持续关断,第三IGBT持续开通,第二 IGBT工作在脉冲信号下,所述脉冲信号至少包括用于驱动IGBT开通的开通电平信号和用于驱动IGBT关断的关断电平信号;
[0018]所述第一检测及计算模块,用于当第二 IGBT开通时,对由第一钳位二极管、第二IGBT、续流电抗器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组成的第一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和第四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
[0019]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正母排端之间时,进行如下处理:
[0020]控制第一 IGBT和第四IGBT持续关断,第二 IGBT持续开通,第三IGBT工作在所述脉冲信号下;
[0021]所述第二检测及计算模块,用于当第三IGBT开通时,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续流电抗器、第三IGBT和第二钳位二极管组成的第二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和第三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和第一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
[0022]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母排中点端之间时,进行如下处理:
[0023]控制第三IGBT和第四IGBT持续关断,第二 IGBT持续开通,第一 IGBT工作在所述脉冲信号下;
[0024]所述第三检测及计算模块,用于当第一 IGBT开通时,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第一 IGBT、第二 IGBT和续流电抗器组成的第三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
[0025]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五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第五连接排和第四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第五连接排和第三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第五连接排和第一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计算得到各个连接排的杂散电感。
[0026]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及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执行所述对由第一钳位二极管、第二 IGBT、续流电抗器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组成的第一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和第四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的处理:
[0027]L55+L52= du ^di1Zdt, L55+L54= du ^di1Zdt,
[0028]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62为第二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64为第四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Clu1S所述正母排端电压与第一钳位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和第一IGBT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u2为所述负母排端电压与第二钳位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和第四IGBT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Cli1Mt为所述第一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
[0029]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及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执行所述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续流电抗器、第三IGBT和第二钳位二极管组成的第二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和第三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和第一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的处理:
[0030]L55+L53= du 3/di2/dt,L55+L5l= du 4/di2/dt,
[0031]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53为第三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51为第一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11!3为所述负母排端电压与第二钳位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和第四IGBT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u4为所述正母排端电压与第一钳位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和第一 IGBT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i2/dt为所述第二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
[0032]优选地,所述第三检测及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执行所述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第一 IGBT、第二 IGBT和续流电抗器组成的第三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的处理:
[0033]L55= du 5/di3/dt,
[0034]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du 5为所述负母排端电压与第二钳位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和第四IGBT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i3/dt为所述第三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
[00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及测试装置,通过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三个切换端之间的切换连接,从而将续流电抗器分别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负母排端之间、交流输出端和正母排端之间以及交流输出端和母排中点端之间,构成了不同的换流回路,其电路结构简单、可靠、安全,且有利于实际操作。在此基础上,控制相应的IGBT工作在脉冲信号下,在IGBT开通时,检测换流回路中器件的电压及换流回路的电流,根据电抗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式计算得出各个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从而便于根据测试情况推断三电平IGBT模块在各种工况下的过压水平,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负母排端之间的电路结构不意图;
[003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换流回路的实验波形图之一;
[003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换流回路的实验波形图之二 ;
[003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换流回路的实验波形图之三;
[004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换流回路的实验波形图之四;
[004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正母排端之间的电路结构不意图;
[004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母排中点端之间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43]图8为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三换流回路的实验波形图;
[004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及测试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0047]实施例一
[004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负母排端之间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三电平IGBT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 IGBT G1、第二 IGBTG2、第三IGBT G3和第四IGBT G4,以及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第一钳位二极管D1、第二钳位二极管D2,其中,第一 IGBT Gl的集电极连接于正母排端DC+,第四IGBT G4的发射极连接于负母排端DC-,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的连接端为母排中点端DC0,第二 IGBT G2和第三IGBT G3的连接端为交流输出端AC。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的负极连接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的正极,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第一 IGBT Gl的发射极,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阴极,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四IGBTG4的集电极,第一钳位二极管Dl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连接端连接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的连接端。
[0049]在三电平IGBT模块中,除了正负直流母排外还有多个连接排,第一 IGBT Gl的集电极和正母排端DC+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一连接排,其杂散电感为Ls i,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阴极和第一 IGBT Gl的发射极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二连接排,其杂散电感为Ls2,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四IGBT G4的集电极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三连接排,其杂散电感为L s 3,第四IGBT G4的发射极和负母排端DC-之间的连接排为第四连接排,其杂散电感为Ls4,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阳极和母排中点端DCO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五连接排,其杂散电感为LS5。基于上述三电平IGBT模块的结构,其测试方法包括:
[0050]首先,将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交流输出端AC和负母排端DC-之间,进行如下处理:
[0051]控制第一 IGBT Gl和第四IGBT G4持续关断,第三IGBT G3持续开通,第二 IGBTG2工作在脉冲信号下,需要说明的是,脉冲信号至少可包括用于驱动IGBT开通的开通电平信号和用于驱动IGBT关断的关断电平信号。
[0052]当第二 IGBT G2开通时,对由第一钳位二极管D1、第二 IGBT G2、续流电抗器L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组成的第一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L δ 5和第二连接排Ls2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L S5和第四连接排L S4的杂散电感之和。
[0053]具体地,可施加低电平信号给第一 IGBT Gl和第四IGBT G4使其持续关断,施加高电平信号给第三IGBT G3使其持续开通,为第二 IGBT G2施加高低两个电平的脉冲信号,当第二 IGBT G2工作在高电平的脉冲信号时,第一换流回路流通。检测正母排端DC+的电压VDC+、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两端电压Vd1、第一 IGBT Gl的两端电压Vei以及第一换流回路的电流I1,计算第五连接排Ls5和第二连接排L S2的杂散电感之和。同时还检测负母排端DC-的电压VDC_、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两端电压Vd2、第四IGBT G4的两端电压Ve4,计算第五连接排Ls5和第四连接排L S4的杂散电感之和。
[005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换流回路的实验波形图之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换流回路的实验波形图之二,其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电压。参照图2和图3,可利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0055]L55+L52= du ^di1Zdt, L55+L54= du ^di1Zdt,
[0056]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62为第二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S4为第四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七为正母排端电压VDC+与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两端电压Vdi和第一IGBT Gl的两端电压Vei之和的电压差,即:dUl= VDC+-VD1-Vei,duA负母排端电压VDC_与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两端电压Vd2和第四IGBT G4的两端电压Ve4之和的电压差,即:du2 =Vdc--Vd2-Vg4, dVdt为第一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
[0057]其次,将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交流输出端AC和正母排端DC+之间,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正母排端之间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进行如下处理:
[0058]控制第一 IGBT Gl和第四IGBT G4持续关断,第二 IGBT G2持续开通,第三IGBTG3工作在前述脉冲信号下。
[0059]当第三IGBT G3开通时,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续流电抗器L、第三IGBT G3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2组成的第二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L55和第三连接排Ls3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L S5和第一连接排L S1的杂散电感之和。
[0060]同理可知,当第三IGBT G3工作在高电平的脉冲信号时,第二换流回路流通。检测负母排端DC-的电压VDC_、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两端电压Vd2、第四IGBT G4的两端电压Ve4以及第一换流回路的电流I2,计算第五连接排L55和第三连接排L S3的杂散电感之和。同时还检测正母排端DC+的电压VDC+、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两端电压Vd1、第四IGBTG4的两端电压Ve4,计算第五连接排Ls5和第一连接排L S1的杂散电感之和。具体地,可利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0061]L55+L53= du 3/di2/dt,L55+L5l= du 4/di2/dt,
[0062]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53为第三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S1为第一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11!3为负母排端电压VDC_与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两端电压V D2和第四IGBT G4的两端电压Ve4之和的电压差,即:du3= VDC_-VD2-Ve4,duA正母排端电压VDC+与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两端电压Vdi和第一 IGBT Gl的两端电压Vei之和的电压差,即:dUl =vDC+-vD1-vG1, di2/dt为第二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
[0063]再次,将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交流输出端AC和母排中点端DCO之间,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母排中点端之间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进行如下处理:
[0064]控制第三IGBT G3和第四IGBT G4持续关断,第二 IGBT G2持续开通,第一 IGBT Gl工作在前述脉冲信号下。当第一 IGBT Gl开通时,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第一 IGBT GU第二 IGBT G2和续流电抗器L组成的第三换流回路流通。对第三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第五连接排Ls5的杂散电感。
[0065]具体地,检测负母排端DC-的电压VDC_、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两端电压Vd2、第四IGBT G4的两端电压Ve4以及第三换流回路的电流I 3,计算第五连接排L55的杂散电感。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三换流回路的实验波形图,其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电流。参照图8,可利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0066]L55= du 5/di3/dt,
[0067]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du#负母排端电压VDC_与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两端电压Vd2和第四IGBT G4的两端电压V e4之和的电压差,即:du 5= VDC_-VD2-VG4,di3/dt为第三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
[0068]最后,将第五连接排Ls5的杂散电感分别与前述三个步骤中得到的连接排杂散电感之和做相应的计算,可得到各个连接排的杂散电感。
[0069]本实施例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方法,将续流电抗器分别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负母排端之间、交流输出端和正母排端之间以及交流输出端和母排中点端之间,从而构成不同的换流回路,对相应的IGBT施加脉冲信号,在IGBT开通时,检测换流回路中器件的电压及换流回路的电流,根据电抗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式准确地计算得出各个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以便于根据测试情况推断三电平IGBT模块在各种工况下的过压情况,同时,该测试方法步骤简单,有利于实际操作,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0070]进一步地,为了更准确地计算三电平IGBT模块在各种工况下的过压情况,测试方法还可以包括:对第二 IGBT G2的两端电压和第一换流回路的电流进行检测,计算得到第一换流回路的杂散电感;对第三IGBTG3的两端电压和第二换流回路的电流进行检测,计算得到第二换流回路的杂散电感;对第一 IGBT的两端电压和第三换流回路的电流进行检测,计算得到第三换流回路的杂散电感。
[0071]具体地,下面以测试第一换流回路的杂散电感为例进行说明,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换流回路的实验波形图之三,其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电压。参照图4,利用电抗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式U = L*di/dt,可知L = du/di/dt,通过检测第一换流回路中第二 IGBT G2的两端电压Ue2和电流I i的变化率,即可计算出第一换流回路的杂散电感。运用同样的方法,也可得到第二换 流回路的杂散电感和第三换流回路的杂散电感。
[0072]更进一步地,该测试方法还可以包括:将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交流输出端AC和母排中点端DCO之间,进行如下处理:控制第一 IGBT Gl和第二 IGBT G2持续关断,第三IGBTG3持续开通,第四IGBT G4工作在前述脉冲信号下;当第四IGBT G4开通时,对第四IGBTG4的两端电压和由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续流电抗器L、第三IGBT G3和第四IGBT G4组成的第四换流回路的电流进行检测,计算得到第四换流回路的杂散电感。由于第四换流回路的杂散电感的测试方法与前述方法相同,在此不做累述。
[0073]进一步地,为了提供更加充足的数据基础,测试方法还可以包括:
[0074]当第二 IGBT G2工作在关断电平信号向开通电平信号转变时,对第四IGBT G4的两端电压和第一换流回路的电流进行检测,计算得到第四IGBT G4的反并联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和第四IGBT G4的峰值电压;
[0075]当第三IGBT G3工作在关断电平信号向开通电平信号转变时,对第一 IGBT Gl的两端电压和第二换流回路的电流进行检测,计算得到第一 IGBT Gl的反并联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和第一 IGBT Gl的峰值电压;
[0076]当第一 IGBT Gl工作在关断电平信号向开通电平信号转变时,对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两端电压和第三换流回路的电流进行检测,计算得到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反向恢复电流和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峰值电压;
[0077]当第四IGBT G4工作在关断电平信号向开通电平信号转变时,对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两端电压和第四换流回路的电流进行检测,计算得到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反向恢复电流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峰值电压。
[0078]具体地,下面以测试第一换流回路中第四IGBT G4的反并联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为例进行说明,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换流回路的实验波形图之四,其中,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电流。参照图5,当第二 IGBT G2工作在低电平信号时,形成由续流电抗器L、第四IGBT G4和第三IGBT G3组成的第五换流回路(图中未示出),当施加给第二IGBT G2的电平信号由低电平信号转变成高电平信号时,第五换流回路向第一换流回路换流,通过测量VG4与I1可以测量第四IGBTG4的反向恢复电流dl i与峰值电压dV G4?
[0079]实施例二
[0080]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9,图中虚线框所示为三电平IGBT模块,其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IGBT,两个直流支撑电容和两个钳位二极管,即第一 IGBT G1、第二 IGBT G2、第三IGBT G3和第四IGBT G4,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第一钳位二极管D1、第二钳位二极管D2,其中,第一 IGBT Gl的集电极和正母排端DC+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一连接排,其杂散电感为Lsi,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阴极和第一 IGBTGl的发射极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二连接排,其杂散电感为Ls2,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四IGBT G4的集电极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三连接排,其杂散电感为Ls3,第四IGBT G4的发射极和负母排端DC-之间的连接排为第四连接排,其杂散电感为Ls4,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阳极和母排中点端DCO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五连接排,其杂散电感为LS5。
[0081]该测试切换电路包括:切换开关T2和续流电抗器L。具体地,切换开关T2具有一个固定端和三个切换端,固定端通过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三电平IGBT模块的交流输出端AC,三个切换端分别位于负母排端DC-、正母排端DC+和母排中点端DC0。例如,切换开关T2的闸刀拨向位于负母排端DC-的切换端,那么就可将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交流输出端DC-和正母排端DC+之间,同理闸刀拨向另外两个切换端可将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相应的位置,以实现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测试方法步骤。
[0082]进一步地,测试切换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接触器K1、放电支路以及急停开关Tl,其中:
[0083]第一接触器K1,分别与急停开关Tl和直流开关电源电连接,用于在急停开关Tl的控制下,为与其连接的直流开关电源通电和断电。
[0084]放电支路连接于正母排端DC+和负母排端DC-之间,用于在急停开关Tl的控制下,为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放电。
[0085]急停开关Tl,用于控制第一接触器Kl和第二接触器K2的断开和闭合。
[0086]更进一步地,放电支路可包括第二接触器K2和放电电阻,其中:
[0087]第二接触器Κ2与放电电阻串联,用于在急停开关Tl的控制下接通和断开放电支路;
[0088]放电电阻,用于当放电支路接通时,为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放电。
[0089]具体地,接触器Kl与接触器Κ2通过急停开关Tl控制。正常状态下,急停开关Tl处于弹起状态,其常闭触点Tll闭合,线圈Kll得电,接触器Kl闭合,直流开关电源得电,其常闭触点Τ12断开,线圈Κ21不得电,接触器Κ2处于断开状态,放电电阻切出,可以进行相关测试操作。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或者完成测试操作时,按下急停开关Tl,常闭触点Tll断开,线圈Kll失电,接触器Kl断开,直流开关电源失电,常开触点Τ12闭合,线圈Κ21得电,接触器Κ2吸合,放电电阻接入到正母排端DC+和负母排端DC-之间,给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放电,从而保证了测试人员和测试设备的安全。
[009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一方面,通过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三个切换端之间切换连接,以实现续流电抗器分别连接在于交流输出端和负母排端之间、交流输出端和正母排端之间以及交流输出端和母排中点端之间,从而构成不同的换流回路,其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便于实际操作。另一方面,通过急停开关实现了在测试过程中紧急情况发生时对测试切换电路断电,同时放电支路为两个直流支撑电容放电,提高了测试过程的安全性。
[0091]实施例三
[009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0,该测试装置包括:如实施例二所述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以及开关控制器101、第一控制模块102、第一检测及计算模块103、第二控制模块104、第二检测及计算模块105、第三控制模块106、第三检测及计算模块107和计算模块108,其中,
[0093]开关控制器101,与切换开关相连接,用于控制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三个切换端之间切换连接;
[0094]第一控制模块102,用于在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交流输出端AC和负母排端DC-之间时,进行如下处理:控制第一 IGBT Gl和第四IGBT G4持续关断,第三IGBT G3持续开通,第二 IGBT G2工作在脉冲信号下,脉冲信号可至少包括用于驱动IGBT开通的开通电平信号和用于驱动IGBT关断的关断电平信号;
[0095]第一检测及计算模块103,用于当第二 IGBT G2开通时,对由第一钳位二极管D1、第二 IGBT G2、续流电抗器L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组成的第一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Ls5和第二连接排L S2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L S5和第四连接排Ls4的杂散电感之和;
[0096]第二控制模块104,用于在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交流输出端AC和正母排端DC+之间时,进行如下处理:控制第一 IGBT Gl和第四IGBT G4持续关断,第二 IGBT G2持续开通,第三IGBT G3工作在前述脉冲信号下;
[0097]第二检测及计算模块105,用于当第三IGBT G3开通时,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续流电抗器L、第三IGBT G3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2组成的第二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Ls5和第三连接排L S3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L S5和第一连接排Lsi的杂散电感之和;
[0098]第三控制模块106,用于在续流电抗器L连接于交流输出端AC和母排中点端DCO之间时,进行如下处理:控制第三IGBT G3和第四IGBTG4持续关断,第二 IGBT G2持续开通,第一 IGBT Gl工作在前述脉冲信号下;
[0099]第三检测及计算模块107,用于当第一 IGBT Gl开通时,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第一 IGBT Gl、第二 IGBT G2和续流电抗器L组成的第三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
[0100]计算模块108,用于根据第五连接排Ls5和第二连接排L 82的杂散电感之和、第五连接排Ls5和第四连接排L S4的杂散电感之和、第五连接排L S5和第三连接排L S3的杂散电感之和、第五连接排Ls5和第一连接排L S1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L S5的杂散电感,计算得到各个连接排的杂散电感。
[0101]进一步地,第一检测及计算模块103可通过以下公式执行对由第一钳位二极管D1、第二 IGBT G2、续流电抗器L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C2组成的第一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Ls5和第二连接排L S2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L S5和第四连接排Ls4的杂散电感之和的处理:
[0102]L55+L52= du ^di1Zdt, L55+L54= du ^di1Zdt,
[0103]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52为第二 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S4为第四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dUl为正母排端电压与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两端电压和第一 IGBTGl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ii2为负母排端电压与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两端电压和第四IGBT G4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i/dt为第一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
[0104]进一步地,第二检测及计算模块105可通过以下公式执行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续流电抗器L、第三IGBT G3和第二钳位二极管D2组成的第二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Ls5和第三连接排L S3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L S5和第一连接排Lsi的杂散电感之和的处理:
[0105]L55+L53= du 3/di2/dt,L55+L5l= du 4/di2/dt,
[0106]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53为第三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S1为第一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dU3为负母排端电压与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两端电压和第四IGBTG4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u4为正母排端电压与第一钳位二极管Dl的两端电压和第一IGBT Gl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i2/dt为第二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
[0107]更进一步地,第三检测及计算模块107可通过以下公式执行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Cl、第一 IGBT G1、第二 IGBT G2和续流电抗器L组成的第三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Ls5的杂散电感的处理:
[0108]L55= du 5/di3/dt,
[0109]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dU5为负母排端电压与第二钳位二极管D2的两端电压和第四IGBT G4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i3/dt为第三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
[01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装置,通过开关控制器控制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三个切换端之间切换连接,对相应的IGBT施加脉冲信号,在IGBT开通时,检测换流回路中器件的电压及换流回路的电流,根据电抗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式准确地计算得出各个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以便于根据测试情况推断三电平IGBT模块在各种工况下的过压情况,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
[011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电平IGBT模块包括第一IGBT、第二 IGBT、第三IGBT和第四IGBT,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第二直流支撑电容、第一钳位二极管、第二钳位二极管,其中,第一 IGBT和正母排端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一连接排,第一钳位二极管和第一 IGBT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二连接排,第二钳位二极管和第四IGBT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三连接排,第四IGBT和负母排端之间的连接排为第四连接排,第一钳位二极管和母排中点端之间的连接排为第五连接排,所述测试切换电路包括:切换开关和续流电抗器,其中, 所述切换开关具有一个固定端和三个切换端,所述固定端通过所述续流电抗器连接于所述交流输出端,所述三个切换端分别位于负母排端、正母排端和母排中点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一接触器、放电支路以及急停开关, 所述第一接触器,分别与所述急停开关和直流开关电源电连接,用于在所述急停开关的控制下,为与其连接的直流开关电源通电和断电; 所述放电支路,连接于所述正母排端和所述负母排端之间,用于在所述急停开关的控制下,为所述第一直流支撑电容和所述第二直流支撑电容放电; 所述急停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接触器和所述第二接触器的断开和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支路包括第二接触器和放电电阻: 所述第二接触器,与所述放电电阻串联,用于在所述急停开关的控制下接通和断开所述放电支路; 所述放电电阻,用于当所述放电支路接通时,为所述第一直流支撑电容和所述第二直流支撑电容放电。4.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以及开关控制器、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检测及计算模块、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检测及计算模块、第三控制模块、第三检测及计算模块和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开关控制器,与所述切换开关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切换开关的所述固定端与三个切换端之间切换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负母排端之间时,进行如下处理: 控制第一 IGBT和第四IGBT持续关断,第三IGBT持续开通,第二 IGBT工作在脉冲信号下,所述脉冲信号至少包括用于驱动IGBT开通的开通电平信号和用于驱动IGBT关断的关断电平信号; 所述第一检测及计算模块,用于当第二 IGBT开通时,对由第一钳位二极管、第二 IGBT、续流电抗器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组成的第一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和第四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正母排端之间时,进行如下处理: 控制第一 IGBT和第四IGBT持续关断,第二 IGBT持续开通,第三IGBT工作在所述脉冲信号下; 所述第二检测及计算模块,用于当第三IGBT开通时,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续流电抗器、第三IGBT和第二钳位二极管组成的第二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和第三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和第一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续流电抗器连接于交流输出端和母排中点端之间时,进行如下处理: 控制第三IGBT和第四IGBT持续关断,第二 IGBT持续开通,第一 IGBT工作在所述脉冲信号下; 所述第三检测及计算模块,用于当第一 IGBT开通时,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第一IGBT、第二 IGBT和续流电抗器组成的第三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五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第五连接排和第四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第五连接排和第三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第五连接排和第一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计算得到各个连接排的杂散电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及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执行所述对由第一钳位二极管、第二 IGBT、续流电抗器和第二直流支撑电容组成的第一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和第二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和第四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的处理:L55+L52= du i/diVdt,LS5+LS4= du j/diVdt, 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62为第二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S4为第四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七为所述正母排端电压与第一钳位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和第一 IGBT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1112为所述负母排端电压与第二钳位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和第四IGBT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i/dt为所述第一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及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执行所述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续流电抗器、第三IGBT和第二钳位二极管组成的第二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和第三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以及第五连接排和第一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之和的处理:Us+Lfi3= du 3/di2/dt,L55+L51= du 4/di2/dt, 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53为第三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L S1为第一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11!3为所述负母排端电压与第二钳位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和第四IGBT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1114为所述正母排端电压与第一钳位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和第一IGBT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i2/dt为所述第二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率。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及计算模块通过以下公式执行所述对由第一直流支撑电容、第一 IGBT、第二 IGBT和续流电抗器组成的第三换流回路进行电压及电流检测,计算得到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的处理:Ls5= du 5/di3/dt, 其中,Ls5为第五连接排的杂散电感值,du5为所述负母排端电压与第二钳位二极管的两端电压和第四IGBT的两端电压之和的电压差,di3/dt为所述第三换流回路的电流变化 VO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及测试装置。所述测试切换电路包括:切换开关和续流电抗器,其中,所述切换开关具有一个固定端和三个切换端,所述固定端通过所述续流电抗器连接于所述交流输出端,所述三个切换端分别位于负母排端、正母排端和母排中点端。本实用新型的三电平IGBT模块的测试切换电路及测试装置能够通过切换开关的固定端与三个切换端之间的切换连接构成不同的换流回路,从而方便、准确地测试出各个连接排的杂散电感,且电路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实际操作。
【IPC分类】G01R19/00, G01R27/26
【公开号】CN204649848
【申请号】CN201520395391
【发明人】徐鹏, 姜鑫
【申请人】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