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纤维增强管及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高压管道领域,尤其是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管及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023074.2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高压管道具有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中间层;内壁和外壁分别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中间层是由多层纤维树脂层热塑复合而成的连续纤维树脂增强层;各纤维树脂层由连续纤维或连续纤维束与热塑性树脂材料预浸融合而成的带材制成;各纤维树脂层中的纤维为玻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碳纤维。传统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高压管道通过管件进行连接,存在连接不方便,轴向力易对管道连接处产生破坏,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较差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连接方便,轴向力不会对管道连接处产生破坏,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较好的连续纤维增强管及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高压管道通过管件进行连接,存在连接不方便,轴向力易对管道连接处产生破坏,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较差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方便,轴向力不会对管道连接处产生破坏,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较好的连续纤维增强管及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管,包括主管,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管还包括内径与主管内径相同且外径大于主管外径并与主管一端连接的插口,由内径与插口外径匹配且一端设有导向斜口的承口段、两端分别与主管另一端和承口段另一端连接的连接段构成的承口 ;主管包括主外层、主增强层和主内层;插口包括一端与主外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外层,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增强层,一端与主内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内层;承口包括一端与主外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外层,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增强层,一端与主内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内层;主外层、主内层、插口外层、插口内层、承口外层、承口内层均由热塑性塑料固化构成,主增强层、插口增强层、承口增强层均由连续纤维与热塑性树脂材料预浸融合而成的连续纤维浸渍带缠绕构成;插口外侧围设有胶圈环槽。插口增强层和承口增强层的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提高了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时,一个胶圈环槽设置有密封胶圈的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插口插入另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承口连接,密封良好并使插口在承口中轴向可以作有限滑动,从而化解的管道的轴向负载,避免了轴向力对管道连接处的破坏。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方便,轴向力不会对管道连接处产生破坏,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较好。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增强层由多层连续纤维浸渍带通过螺旋缠绕装置螺旋缠绕构成;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螺旋角为I度至75度。增强效果更好。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缠绕装置包括设有步进电机的单向滑台,与单向滑台的滑块连接的支架,轴线方向与滑块运动方向平行并与支架枢接的转辊,与支架连接且输出轴与转辊一端连接的驱动电机,位于转辊一侧的放带盘,位于转辊与放带盘之间且设有导带孔的导带头;转辊外设有电加热器。螺旋缠绕装置由控制器控制,使用时,将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插口内层和承口内层套在转辊外并经电加热器加热熔融,驱动电机驱动转辊转动,步进电机驱动单向滑台经滑块、支架带动转辊作轴向往复运动,使放带盘放出的连续纤维浸渍带分多层螺旋缠绕在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插口内层和承口内层外且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通过控制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层数形成一体构成的主增强层、插口增强层、承口增强层;同时,在电加热器加热作用下,多层连续纤维浸渍带中的热塑性树脂材料熔融粘结,并与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插口内层和承口内层熔融粘结成一体。螺旋缠绕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能满足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需要。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主管外侧设有螺旋缠绕的加强筋。增强主管抗外压能力。
[0009]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连续纤维增强管,个数比连续纤维增强管少一个的密封胶圈;连续纤维增强管,包括主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管还包括内径与主管内径相同且外径大于主管外径并与主管一端连接的插口,由内径与插口外径匹配且一端设有导向斜口的承口段、两端分别与主管另一端和承口段另一端连接的连接段构成的承口 ;主管包括主外层、主增强层和主内层;插口包括一端与主外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外层,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增强层,一端与主内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内层;承口包括一端与主外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外层,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增强层,一端与主内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内层;主外层、主内层、插口外层、插口内层、承口外层、承口内层均由热塑性塑料固化构成,主增强层、插口增强层、承口增强层均由连续纤维与热塑性树脂材料预浸融合而成的连续纤维浸渍带缠绕构成;插口外侧围设有胶圈环槽;每个密封胶圈位于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胶圈环槽中,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插口插入相邻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承口中密封连接。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连接方便和端部增强效果较好。插口增强层和承口增强层的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提高了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一个胶圈环槽设置有密封胶圈的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插口插入另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承口连接,密封良好并使插口在承口中轴向可以作有限滑动,从而化解的管道的轴向负载,避免了轴向力对管道连接处的破坏。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连接方便,轴向力不会对管道连接处产生破坏,连续纤维增强管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较好。
[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增强层由多层连续纤维浸渍带通过螺旋缠绕装置螺旋缠绕构成;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螺旋角为I度至75度。增强效果更好。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缠绕装置包括设有步进电机的单向滑台,与单向滑台的滑块连接的支架,轴线方向与滑块运动方向平行并与支架枢接的转辊,与支架连接且输出轴与转辊一端连接的驱动电机,位于转辊一侧的放带盘,位于转辊与放带盘之间且设有导带孔的导带头;转辊外设有电加热器。螺旋缠绕装置由控制器控制,使用时,将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插口内层和承口内层套在转辊外并经电加热器加热熔融,驱动电机驱动转辊转动,步进电机驱动单向滑台经滑块、支架带动转辊作轴向往复运动,使放带盘放出的连续纤维浸渍带分多层螺旋缠绕在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插口内层和承口内层外且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通过控制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层数形成一体构成的主增强层、插口增强层、承口增强层;同时,在电加热器加热作用下,多层连续纤维浸渍带中的热塑性树脂材料熔融粘结,并与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插口内层和承口内层熔融粘结成一体。螺旋缠绕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能满足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需要。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主管外侧设有螺旋缠绕的加
强筋。主管外侧设有螺旋缠绕的加强筋,增强主管抗外压能力。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连续纤维增强管和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连接方便,轴向力不会对管道连接处产生破坏,连续纤维增强管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较好。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螺旋角为I度至75度,抗内压增强效果更好。螺旋缠绕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能满足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需要。主管外侧设有螺旋缠绕的加强筋,增强主管抗外压能力。插口外侧围设有胶圈环槽,当一个胶圈环槽设置有密封胶圈的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插口插入另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承口连接时密封良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连续纤维增强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承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插口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螺旋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密封胶圈-1、连续纤维增强管_2、主管-21、主外层-211、主增强层-212、主内层-213、加强筋-214、插口 -22、插口外层-221、插口增强层-222、插口内层-223、胶圈环槽-224、承口 -23、导向斜口 -231、承口段-232、连接段-233、承口外层-234、承口增强层-235、承口内层-236、螺旋缠绕装置-3、步进电机-31、单向滑台-32、滑块-33、支架-34、转辊-35、驱动电机-36、放带盘-37、导带孔-38、导带头-3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0021]如附图1、附图3、附图4、附图5所示: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管2,包括主管21,内径与主管21内径相同且外径大于主管21外径并与主管21 —端连接的插口 22,由内径与插口 22外径间隙配合且一端设有导向斜口 231的承口段232、两端分别与主管21另一端和承口段232另一端连接的连接段233构成的承口 23 ;主管21包括主外层211、主增强层212和主内层213 ;插口 22包括一端与主外层211 —端连接的插口外层221,厚度大于主增强层212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212 —端连接的插口增强层222,一端与主内层213 —端连接的插口内层223 ;承口 23包括一端与主外层211 —端一体构成连接的承口外层234,厚度大于主增强层212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212 —端一体构成连接的承口增强层235,一端与主内层213一端一体构成连接的承口内层236 ;主外层211、主内层213、插口外层221、插口内层223、承口外层234、承口内层236均由热塑性塑料固化构成,主增强层212、插口增强层222、承口增强层235均由连续纤维与热塑性树脂材料预浸融合而成的连续纤维浸渍带缠绕构成;插口 22外侧围设有胶圈环槽224。所述的连续纤维为玻璃纤维。
[0022]所述的主增强层212由多层连续纤维浸渍带通过螺旋缠绕装置3螺旋缠绕构成;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螺旋角为25度。
[0023]所述的螺旋缠绕装置3包括设有步进电机31的单向滑台32,与单向滑台32的滑块33螺钉连接的支架34,轴线方向与滑块33运动方向平行并与支架34通过轴承枢接的转辊35,与支架34螺钉连接且输出轴与转辊35 —端键连接的驱动电机36,位于转辊35 —侧的放带盘37,位于转辊35与放带盘37之间且设有导带孔38的导带头39 ;转辊35外设有电加热器(附图中未画出)。
[0024]所述的主管21外侧设有螺旋缠绕的加强筋214。
[0025]螺旋缠绕装置3由控制器控制,使用时,将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213、插口内层223和承口内层236套在转辊35外并经电加热器加热熔融,驱动电机36驱动转辊35转动,步进电机31驱动单向滑台32经滑块33、支架34带动转辊35作轴向往复运动,使放带盘37放出的连续纤维浸渍带分多层螺旋缠绕在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213、插口内层223和承口内层236外且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通过控制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层数形成一体构成的主增强层212、插口增强层222、承口增强层235 ;同时,在电加热器加热作用下,多层连续纤维浸渍带中的热塑性树脂材料熔融粘结,并与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213、插口内层223和承口内层236熔融粘结成一体;然后将一体构成连接的插口外层221、主外层211和承口外层234与主增强层212、插口增强层222和承口增强层235熔融粘结成一体。
[0026]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有益效果是:插口增强层和承口增强层的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提高了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时,一个胶圈环槽设置有密封胶圈的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插口插入另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承口连接,密封良好并使插口在承口中轴向可以作有限滑动,从而化解的管道的轴向负载,避免了轴向力对管道连接处的破坏。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方便,轴向力不会对管道连接处产生破坏,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较好。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螺旋角为25度,抗内压增强效果更好。螺旋缠绕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能满足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需要。主管外侧设有螺旋缠绕的加强筋,增强主管抗外压能力。
[0027]如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所示: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管2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续纤维增强管2,个数比连续纤维增强管2少一个的密封胶圈I ;连续纤维增强管2,包括主管21,内径与主管21内径相同且外径大于主管21外径并与主管21 —端连接的插口 22,由内径与插口 22外径间隙配合且一端设有导向斜口 231的承口段232、两端分别与主管21另一端和承口段232另一端连接的连接段233构成的承口 23 ;主管21包括主外层211、主增强层212和主内层213 ;插口 22包括一端与主外层211 —端连接的插口外层221,厚度大于主增强层212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212 —端连接的插口增强层222,一端与主内层213 一端连接的插口内层223 ;承口 23包括一端与主外层211 —端一体构成连接的承口外层234,厚度大于主增强层212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212 —端一体构成连接的承口增强层235,一端与主内层213 —端一体构成连接的承口内层236 ;主外层211、主内层213、插口外层221、插口内层223、承口外层234、承口内层236均由热塑性塑料固化构成,主增强层212、插口增强层222、承口增强层235均由连续纤维与热塑性树脂材料预浸融合而成的连续纤维浸渍带缠绕构成;插口 22外侧围设有胶圈环槽224 ;每个密封胶圈I位于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2的胶圈环槽224中,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2的插口 22插入相邻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2的承口 23中密封连接。所述的连续纤维为玻璃纤维。
[0028]所述的主增强层212由多层连续纤维浸渍带通过螺旋缠绕装置3螺旋缠绕构成;相
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螺旋角为25度。
[0029]所述的螺旋缠绕装置3包括设有步进电机31的单向滑台32,与单向滑台32的滑块33螺钉连接的支架34,轴线方向与滑块33运动方向平行并与支架34通过轴承枢接的转辊35,与支架34螺钉连接且输出轴与转辊35 —端键连接的驱动电机36,位于转辊35 —侧的放带盘37,位于转辊35与放带盘37之间且设有导带孔38的导带头39 ;转辊35外设有电加热器。
[0030]所述的主管21外侧设有螺旋缠绕的加强筋214。
[0031]螺旋缠绕装置3由控制器控制,使用时,将一体构成连接的插口内层223、主内层213和承口内层236套在转辊35外并经电加热器加热熔融,驱动电机36驱动转辊35转动,步进电机31驱动单向滑台32经滑块33、支架34带动转辊35作轴向往复运动,使放带盘37放出的连续纤维浸渍带分多层螺旋缠绕在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213、插口内层223和承口内层236外且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通过控制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层数形成一体构成的主增强层212、插口增强层222、承口增强层235 ;同时,在电加热器加热作用下,多层连续纤维浸渍带中的热塑性树脂材料熔融粘结,并与一体构成连接的主内层213、插口内层223和承口内层236熔融粘结成一体;然后将一体构成连接的插口外层221、主外层211和承口外层234与主增强层212、插口增强层222和承口增强层235熔融粘结成一体。
[0032]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插口增强层和承口增强层的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提高了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一个胶圈环槽设置有密封胶圈的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插口插入另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承口连接,密封良好并使插口在承口中轴向可以作有限滑动,从而化解的管道的轴向负载,避免了轴向力对管道连接处的破坏。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连接方便,轴向力不会对管道连接处产生破坏,连续纤维增强管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较好。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螺旋角为25度,抗内压增强效果更好。螺旋缠绕装置结构简单实用能满足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需要。主管外侧设有螺旋缠绕的加强筋,增强主管抗外压能力。
[0033]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管,包括主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管还包括内径与主管内径相同且外径大于主管外径并与主管一端连接的插口,由内径与插口外径匹配且一端设有导向斜口的承口段、两端分别与主管另一端和承口段另一端连接的连接段构成的承口 ;主管包括主外层、主增强层和主内层;插口包括一端与主外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外层,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增强层,一端与主内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内层;承口包括一端与主外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外层,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增强层,一端与主内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内层;主外层、主内层、插口外层、插口内层、承口外层、承口内层均由热塑性塑料固化构成,主增强层、插口增强层、承口增强层均由连续纤维与热塑性树脂材料预浸融合而成的连续纤维浸渍带缠绕构成;插口外侧围设有胶圈环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管,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增强层由多层连续纤维浸渍带通过螺旋缠绕装置螺旋缠绕构成;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螺旋角为I度至75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缠绕装置包括设有步进电机的单向滑台,与单向滑台的滑块连接的支架,轴线方向与滑块运动方向平行并与支架枢接的转辊,与支架连接且输出轴与转辊一端连接的驱动电机,位于转辊一侧的放带盘,位于转辊与放带盘之间且设有导带孔的导带头;转辊外设有电加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管,其特征是:所述的主管外侧设有螺旋缠绕的加强筋。5.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两个连续纤维增强管,个数比连续纤维增强管少一个的密封胶圈;连续纤维增强管,包括主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管还包括内径与主管内径相同且外径大于主管外径并与主管一端连接的插口,由内径与插口外径匹配且一端设有导向斜口的承口段、两端分别与主管另一端和承口段另一端连接的连接段构成的承口 ;主管包括主外层、主增强层和主内层;插口包括一端与主外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外层,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增强层,一端与主内层一端连接的插口内层;承口包括一端与主外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外层,厚度大于主增强层厚度且一端与主增强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增强层,一端与主内层一端连接的承口内层;主外层、主内层、插口外层、插口内层、承口外层、承口内层均由热塑性塑料固化构成,主增强层、插口增强层、承口增强层均由连续纤维与热塑性树脂材料预浸融合而成的连续纤维浸渍带缠绕构成;插口外侧围设有胶圈环槽;每个密封胶圈位于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胶圈环槽中,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插口插入相邻一个连续纤维增强管的承口中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增强层由多层连续纤维浸渍带通过螺旋缠绕装置螺旋缠绕构成;相邻两层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连续纤维浸渍带螺旋缠绕的螺旋角为I度至75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缠绕装置包括设有步进电机的单向滑台,与单向滑台的滑块连接的支架,轴线方向与滑块运动方向平行并与支架枢接的转辊,与支架连接且输出轴与转辊一端连接的驱动电机,位于转辊一侧的放带盘,位于转辊与放带盘之间且设有导带孔的导带头;转辊外设有电加热器。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主管外侧设有螺旋缠绕的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高压管道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方便和端部增强效果较好的连续纤维增强管及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管,包括主管,与主管一端连接的插口,与主管另一端连接的承口;主管包括主外层、主增强层和主内层;插口包括插口外层,插口增强层,插口内层;承口包括承口外层,承口增强层,承口内层;主外层、主内层、插口外层、插口内层、承口外层、承口内层均由热塑性塑料固化构成,主增强层、插口增强层、承口增强层均由连续纤维浸渍带缠绕构成。连续纤维增强管及连续纤维增强管连接结构连接方便,轴向力不会对管道连接处产生破坏,连续纤维增强管端部增强效果和抗内压能力较好。
【IPC分类】F16L9/16, B29C53/58, F16L13/02
【公开号】CN204647594
【申请号】CN201520112485
【发明人】谈刚强, 施经东
【申请人】浙江双林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