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7  146

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面盆龙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洗漱间用的面盆龙头被广泛应用,面盆龙头因具有安装方便、价格实惠、实用轻便灵巧等优点而深受消费者欢迎,该面盆龙头在工作时,外界接入的冷水、热水通过进水软管接入阀体内,通过轴心冷热水控制单元,将冷水、热水混合后流出使用。
[0003]为满足不同客户在不同场合对面盆龙头出水口的不同角度要求,现在出现有出水口的方向可调节的面盆龙头,该类面盆龙头结构较为复杂,且其常是通过转动出水管实现出水口方向调节的,而出水管转动时会与相邻部件例如装饰盖相接触,因而容易造成装饰盖发生松动,影响产品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盆龙头,该面盆龙头的出水口可作360度自由旋转,且结构简单,转动时不会造成相邻部件松动,产品的整体性能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包括直管组、下端与直管组连接且侧壁上开设有过水孔的阀体、装饰盖、手柄、中空的转动套、出水管、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在阀体内设有出水控制单元,出水控制单元的上端穿过装饰盖与手柄连接,出水管与转动套内腔连通,转动套套设于直管组与装饰盖之间的阀体外,第一密封圈设置在过水孔上方的阀体侧壁与转动套内壁之间,第二密封圈设置在过水孔下方的阀体侧壁与转动套内壁之间,所述装饰盖连接固定在阀体的上端且该装饰盖的底端平面与转动套的顶端平面之间留有间隙。
[0007]由上述可知,该可旋转面盆龙头中设有内腔连通的转动套和出水管,转动套套设于阀体外且位于装饰盖与直管组之间,转动套与阀体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实现密封连接,因而转动套和出水管可绕阀体作360度旋转,使用时可将出水管旋转至需要的位置,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设置可保证转动套和出水管旋转时水不发生泄漏,同时也起到调整转动套旋转时松紧度的作用;装饰盖固定在阀体上端且该装饰盖的底端平面与转动套的顶端平面之间留有间隙,由于转动套位于装饰盖与直管组之间且转动套的顶端平面与装饰盖的底端平面之间留有间隙,转动套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实现与阀体的连接且转动套可绕阀体转动,因而转动套在旋转时不与装饰盖相接触,减小了转动套的转动阻力,同时装饰盖亦不会因受转动套干涉而出现松动,结构简单,产品的整体性能好。
[0008]在装饰盖下部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在阀体上部外壁设有上螺纹,装饰盖通过第一内螺纹与上螺纹相配合固定在阀体上。结构简单,安装起来更方便。
[0009]在转动套上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台阶,该第一台阶与阀体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该第一容纳槽内嵌套有第一手感垫,第一手感垫的上表面与装饰盖的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手感垫的设置可使得转动套内壁与阀体外壁不相接触,避免了转动套内壁与阀体外壁之间的摩擦,且可减少转动套与阀体之间的偏心,进而可进一步提高转动套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能,第一手感垫的上表面与装饰盖的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可保证第一手感垫与装饰盖不相干涉。
[0010]在转动套下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台阶,第二台阶与所述阀体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容纳槽,该第二容纳槽内嵌套有第二手感垫,第二手感垫的底端与直管组相接触,所述转动套底端与直管组顶端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手感垫的设置可使得转动套内壁与阀体外壁、转动套底端与直管组顶端不相接触,避免了转动套内壁与阀体外壁、转动套底端与直管组顶端的摩擦,且可减少转动套与阀体之间的偏心,进而可进一步提高转动套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能。
[0011]在过水孔上方的阀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在过水孔下方的阀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密封槽内,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二密封槽内。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
[0012]与以往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0013]1、该面盆龙头的出水管可作360度自由旋转,且出水管转动时阻力小,不对装饰盖造成干涉,装饰盖不易出现松动,产品的整体性能好;
[0014]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15]3、避免了转动套内壁与阀体外壁、转动套底端与直管组顶端的摩擦,且可减少转动套与阀体之间的偏心,进而可进一步提高转动套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能,产品的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手感垫(第二手感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出水管和转动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饰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直管组;11、第二内螺纹;21、出水管;22、转动套;211、出水接头;221、第一台阶;222、第二台阶;3、阀体;31、过水孔;32、上螺纹;33、第一密封槽;34、第二密封槽;35、下螺纹;4、出水控制单元;5、装饰盖;51、第一内螺纹;52、装饰盖下端面;6、手柄;71、第一密封圈;72、第二密封圈;81、第一手感垫;82、第二手感垫;91、第一容纳槽;92、第二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7所示,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包括直管组1、下端与直管组I连接且侧壁上开设有过水孔31的阀体3、装饰盖5、手柄6、中空的转动套22、出水管21、第一密封圈71、第二密封圈72,在阀体3内设有出水控制单元4,出水控制单元4的上端穿过装饰盖5与手柄6连接,出水管21与转动套22内腔连通,转动套22套设于直管组I与装饰盖5之间的阀体3外,第一密封圈71设置在过水孔31上方的阀体3侧壁与转动套22内壁之间,第二密封圈72设置在过水孔31下方的阀体3侧壁与转动套22内壁之间,装饰盖5连接 固定在阀体3的上端且该装饰盖5的底端平面与转动套22的顶端平面之间留有间隙。
[0025]可旋转面盆龙头中设有内腔连通的转动套22和出水管21,转动套22套设于阀体3外且位于装饰盖5与直管组I之间,转动套22与阀体3通过第一密封圈71、第二密封圈72实现密封连接,因而转动套22和出水管21可绕阀体3作360度旋转,使用时可将出水管21旋转至需要的位置,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第一密封圈71和第二密封圈72的设置可保证转动套22和出水管21旋转时水不发生泄漏,同时也起到调整转动套22旋转时松紧度的作用;装饰盖5固定在阀体3上端且该装饰盖5的底端平面与转动套22的顶端平面之间留有间隙,由于转动套22位于装饰盖5与直管组I之间且转动套22的顶端平面与装饰盖5的底端平面之间留有间隙,转动套22通过第一密封圈71、第二密封圈72实现与阀体3的连接且转动套22可绕阀体3转动,因而转动套22在旋转时不与装饰盖5相接触,减小了转动套22的转动阻力,同时装饰盖5亦不会因受转动套22干涉而出现松动,结构简单,产品的整体性能好。
[0026]其中,阀体3的下部外壁上设有下螺纹35,直管组I上部内壁上设有与下螺纹35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11,阀体3通过下螺纹35螺纹连接在直管组I的上端。阀体3与直管组I亦可通过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卡接等)实现连接,但为使得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本实施例优选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
[0027]装饰盖5可通过多种方式固定在阀体3的上端,例如卡接等配合方式,基于结构简单及方便安装的角度考量,本实施例中装饰盖5与阀体3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螺纹连接。在装饰盖5下部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51,在阀体3上部外壁上设有上螺纹32,装饰盖5通过第一内螺纹51与上螺纹32相配合固定在阀体3上。结构简单,安装起来更方便。
[0028]在转动套22上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台阶221,该第一台阶221与阀体3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91,该第一容纳槽91内嵌套有第一手感垫81,第一手感垫81的上表面与装饰盖5的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手感垫81的设置使得转动套22内壁与阀体3外壁不相接触,避免了转动套22内壁与阀体3外壁之间的摩擦,且可减少转动套22与阀体3之间的偏心,进而可进一步提高转动套22与阀体3之间的密封性能,第一手感垫81的上表面与装饰盖5的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可保证第一手感垫81与装饰盖5不相干涉。
[0029]在转动套22下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台阶222,第二台阶222与阀体3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容纳槽92,该第二容纳槽92内嵌套有第二手感垫82,第二手感垫82的底端与直管组I相接触,转动套22底端与直管组I顶端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手感垫82的设置可使得转动套22内壁与阀体3外壁、转动套22底端与直管组I顶端不相接触,避免了转动套22内壁与阀体3外壁、转动套22底端与直管组I顶端的摩擦,且可减少转动套22与阀体3之间的偏心,进而可进一步提高转动套22与阀体3之间的密封性能。
[0030]在过水孔31上方的阀体3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33,在过水孔31下方的阀体3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34,第一密封圈71位于第一密封槽33内,第二密封圈72位于第二密封槽34内。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
[0031]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管组、下端与直管组连接且侧壁上开设有过水孔的阀体、装饰盖、手柄、中空的转动套、出水管、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在阀体内设有出水控制单元,出水控制单元的上端穿过装饰盖与手柄连接,出水管与转动套内腔连通,转动套套设于直管组与装饰盖之间的阀体外,第一密封圈设置在过水孔上方的阀体侧壁与转动套内壁之间,第二密封圈设置在过水孔下方的阀体侧壁与转动套内壁之间,所述装饰盖连接固定在阀体的上端且该装饰盖的底端平面与转动套的顶端平面之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饰盖下部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在所述阀体上部外壁设有上螺纹,装饰盖通过第一内螺纹与上螺纹相配合固定在阀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套上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台阶,该第一台阶与所述阀体外壁之间形成第一容纳槽,该第一容纳槽内嵌套有第一手感垫,第一手感垫的上表面与装饰盖的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套下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台阶,第二台阶与所述阀体外壁之间形成第二容纳槽,该第二容纳槽内嵌套有第二手感垫,第二手感垫的底端与直管组相接触,所述转动套底端与直管组顶端之间留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水孔上方的阀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在所述过水孔下方的阀体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一密封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第二密封槽内。
【专利摘要】一种可旋转面盆龙头,包括直管组、下端与直管组连接且侧壁上开设有过水孔的阀体、装饰盖、手柄、中空的转动套、出水管、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在阀体内设有出水控制单元,出水控制单元的上端穿过装饰盖与手柄连接,出水管与转动套内腔连通,转动套套设于直管组与装饰盖之间的阀体外,第一密封圈设置在过水孔上方的阀体侧壁与转动套内壁之间,第二密封圈设置在过水孔下方的阀体侧壁与转动套内壁之间,装饰盖连接固定在阀体的上端且该装饰盖的底端平面与转动套的顶端平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面盆龙头的出水口可作360度自由旋转,且出水管转动时阻力小,不对装饰盖造成干涉,装饰盖不易出现松动,产品的整体性能好。
【IPC分类】F16K27/06
【公开号】CN204647489
【申请号】CN201520176070
【发明人】杨启莹, 黄建元, 屈正兵
【申请人】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日丰企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