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气阀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气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现实生活中,气囊车载千斤顶广泛应用于汽车的修理中,目前用于气囊车载千斤顶的气阀装置虽然能用于充气和抽真空,但是由于设计上缺陷,充气和抽真空需要分别用不同的设备进行操作,并且气囊的空气无法完全抽出,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合理,操作便捷的真空气阀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气阀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分别设有充气管接头、气管接头和排气口,在所述充气管接头与所述气管接头之间的所述阀体内设有充气通道,在所述充气通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在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排气口之间的阀体内设有排气通道,在所述排气通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在所述充气管接头与所述排气口之间的阀体内设有抽真空通道,所述抽真空通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在所述排气口处所述阀体内设有连通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抽真空通道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真空气咀,在所述真空气咀内设有锥形通槽,所述锥形通槽一端与所述抽真空通道相连通,所述锥形通槽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锥形通槽从所述抽真空通道到所述排气通道从窄到宽设计。
[0005]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真空阀档,所述真空阀档设置于排气通道上,所述真空阀档内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通槽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连通。
[0006]进一步地,在所述阀体的一端平行设置第一安装槽孔和第二安装槽孔,所述第一安装槽孔内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孔内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中下部开有环形缺槽,所述第一阀芯的下端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阀芯的下端部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安装槽孔底部;所述第二安装槽孔内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孔内的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的中下部开有环形缺槽,所述第二阀芯的下端部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阀芯的下端部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弹簧一端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安装槽孔底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芯上依次套设定心套及内固定环,所述内固定环上设有导气孔,所述定心套与所述内固定环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内固定环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阀芯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第一挡板,所述定心套的一端抵接第一挡板;所述第二阀芯上依次套设定心套及内固定环,所述内固定环上设有导气孔,所述定心套与所述内固定环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内固定环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二阀芯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第一挡板,所述定心套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挡板。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阀芯的上端及所述第二阀芯的上端设有按键,所述按键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板与所述阀体铰链连接。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安装槽孔,所述第三安装槽孔内设有第三限位台阶,所述第三控制阀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孔的第三阀芯,所述第三阀芯的中下部开有环形缺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阀芯上套设内固定环,所述内固定环上设有导气孔,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三阀芯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第二挡板,所述内固定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内固定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台阶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1]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气阀装置,装配简单,气路原理合理,使用灵活,充气和抽真空可以在同一个气阀内实现,在排气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完成抽真空的功能,使得气囊内的气体得到迅速的排放。
【附图说明】
[00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真空气阀装置的爆炸图;
[0014]图2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真空气阀装置充气时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3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真空气阀装置排气时的剖面示意图;
[0016]图4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真空气阀装置抽真空时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5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真空气阀装置的正视图;
[0018]图6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真空气阀装置的仰视图;
[0019]图7示意性示意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给出的真空气阀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1]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气阀装置,包括阀体1,阀体I上分别设有充气管接头9、气管接头14和排气口 15,充气管接头9连通压缩空气,气管接头14连通被充、排气的气囊,在充气管接头9与气管接头14之间的阀体I内设有充气通道16,在充气通道16上设有能控制充气通道16通断的第一控制阀,在气管接头14与排气口 15之间的阀体I内设有排气通道17,在排气通道17上设有可控制排气通道通断17的第二控制阀,在充气管接头9与排气口 15之间的阀体I内设有抽真空通道18,抽真空通道18上设有能控制抽真空通道18通断的第三控制阀。
[0022]在排气口 15处的阀体I内设有连通排气通道17和抽真空通道18的安装槽19,安装槽19内设有真空气咀10及真空阀档11,在真空气咀10内设有锥形通槽101,锥形通槽101 —端与抽真空通道18相连通,锥形通槽101另一端与排气通道17相连通,锥形通槽101从抽真空通道18到排气通道17从窄到宽设计,真空阀档11设置于排气通道17上,真空阀档11内设有通槽111,通槽111 一端与排气通道17相连通,通槽111另一端与排气口4相连通。
[0023]在阀体I的一端上下平行设置第一安装槽孔21和第二安装槽孔22,第一安装槽孔21内设有第一限位台阶211,第一控制阀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槽孔21内的第一阀芯41,第一阀芯41中下部开有环形缺槽,第一阀芯41上依次套设定心套5及内固定环8,内固定环8上设有导气孔81,定心套5与内固定环8之间设有密封圈2,内固定环8与第一限位台阶211之间设有密封圈2 ;阀体I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61,第一阀芯41的上端部伸出第一挡板61,定心套5的一端抵接第一挡板61 ;第一阀芯41的下端部设有第一弹簧51,第一阀芯41的下端部环设有用于抵接第一弹簧51 —端的限位凸起,第一弹簧51的另一端抵接第一安装槽孔21底部。
[0024]第二安装槽孔22内设有第二限位台阶221,第二控制阀包括设置在第二安装槽孔22内的第二阀芯42,第二阀芯42的中下部开有环形缺槽,第二阀芯42上依次套设定心套5及内固定环8,内固定环8上设有导气孔81,定心套5与内固定环8之间设有密封圈2,内固定环8与第二限位台阶221
之间设有密封圈2,第二阀芯42的上端部伸出第一挡板61,定心套5的一端抵接第一挡板61,第二阀芯42的下端部设有第二弹簧52,第二阀芯42的下端部环设有用于抵接第二弹簧52 —端的限位凸起,第二弹簧51的另一端抵接第二安装槽孔22底部。
[0025]在第一阀芯41的上端及第二阀芯42的上端设有按键7,按键7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连接板71与阀体I铰链连接,按键7可以随意往下按压第一阀芯41或第二阀芯42,转换灵活。
[0026]在阀体I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安装槽孔23,第三安装槽孔23内设有第三限位台阶231,第三控制阀包括设置在第三安装槽孔23的第三阀芯43,第三阀芯43的中下部开有环形缺槽,第三阀芯43上套设内固定环8,内固定环8上设有导气孔81,在阀体I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62,第三阀芯43的上端部伸出第二挡板62并连接按钮431,内固定环8的一端与第二挡板62之间设有密封圈2,内固定环8的另一端与第三限位台阶231之间设有密封圈2。
[0027]在阀体I的充气通道16上设有安全阀3,当充气或者排气过程中,阀体I内的气压超过设定的值,气体会冲出安全阀3。
[0028]该真空气阀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9]一、当气囊需要充气时,通过按键7往下按压第一阀芯41,第一弹簧51处于压缩状态,拔出第三阀芯43,如图2所示,此时排气通道17和抽真空通道18均处于关闭状态,充气通道16处于打开状态,压缩空气通过充气管接头9、充气通道16及气管接头14进入气囊,当气囊处于所需高度时,按键7复位,第一弹簧51反弹,使得充气通道16处于关闭状态;
[0030]二、当气囊需要排气时,按下第三阀芯43,使得排气通道17处于打开状态,充气通道16及抽真空通道18均处于关闭状态,如图3所示,气囊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气管接头14、充气通道16及排气通道17从排气口 15排出;
[0031]三、当气囊需要抽真空时,按下第三阀芯43,同时按压第二阀芯42,第二弹簧52处于压缩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抽真空通道18及排气通道17均处于打开状态,充气通道16处于关闭状态,压缩空气通过充气管接头9及抽真空通道18,再通过真空气咀10的锥形通槽101排出,使得排气通道17形成负压,于是,在气囊内的剩余的空气便通过气管接头14、充气通道16及排气通道17从排气口 15排出。
[0032]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真空气阀装置,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0033]装配简单,气路原理合理,使用灵活,充气和抽真空可以在同一个气阀内实现,在排气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完成抽真空的功能,使得气囊内的气体得到迅速的排放。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真空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分别设有充气管接头、气管接头和排气口,在所述充气管接头与所述气管接头之间的所述阀体内设有充气通道,在所述充气通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在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排气口之间的阀体内设有排气通道,在所述排气通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在所述充气管接头与所述排气口之间的阀体内设有抽真空通道,所述抽真空通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 在所述排气口处所述阀体内设有连通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抽真空通道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真空气咀,在所述真空气咀内设有锥形通槽,所述锥形通槽一端与所述抽真空通道相连通,所述锥形通槽另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锥形通槽从所述抽真空通道到所述排气通道从窄到宽设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还设有真空阀档,所述真空阀档设置于排气通道上,所述真空阀档内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相连通,所述通槽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的一端平行设置第一安装槽孔和第二安装槽孔,所述第一安装槽孔内设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孔内的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中下部开有环形缺槽,所述第一阀芯的下端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阀芯的下端部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安装槽孔底部;所述第二安装槽孔内设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孔内的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的中下部开有环形缺槽,所述第二阀芯的下端部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阀芯的下端部环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弹簧一端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安装槽孔底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上依次套设定心套及内固定环,所述内固定环上设有导气孔,所述定心套与所述内固定环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内固定环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阀芯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第一挡板,所述定心套的一端抵接第一挡板;所述第二阀芯上依次套设定心套及内固定环,所述内固定环上设有导气孔,所述定心套与所述内固定环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内固定环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第二阀芯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第一挡板,所述定心套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挡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阀芯的上端及所述第二阀芯的上端设有按键,所述按键的两侧均通过连接板与所述阀体铰链连接。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安装槽孔,所述第三安装槽孔内设有第三限位台阶,所述第三控制阀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孔的第三阀芯,所述第三阀芯的中下部开有环形缺槽。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芯上套设内固定环,所述内固定环上设有导气孔,在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三阀芯的上端部伸出所述第二挡板,所述内固定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内固定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限位台阶之间设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气阀装置,包括阀体,阀体上分别设有充气管接头、气管接头和排气口,在充气管接头与气管接头之间的所述阀体内设有充气通道,在充气通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在气管接头与排气口之间的阀体内设有排气通道,在排气通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在充气管接头与排气口之间的阀体内设有抽真空通道,抽真空通道上设有第三控制阀;在排气口处所述阀体内设有连通排气通道和抽真空通道的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真空气咀,在真空气咀内设有锥形通槽,锥形通槽一端与所述抽真空通道相连通,锥形通槽另一端与排气通道相连通,锥形通槽从抽真空通道到排气通道从窄到宽设计。
【IPC分类】F16K11/10, F16K17/168, F16K51/02
【公开号】CN204647430
【申请号】CN201520148740
【发明人】池柏生
【申请人】珠海市远城汽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