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水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领域,特别指一种混水阀,与其结构相关。
【背景技术】
[0002]如图1、2所示,传统恒温阀内部结构复杂,采用一体成型时,由于恒温阀内腔中需成型配合冷、热水腔及混水腔的异型水道,因此成型时工艺比较复杂,制作难度大,精度保证困难,广品不良率尚,制造成本居尚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混水阀结构,以达成简化制作工艺,提高良品率,降低制作成本的目的。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混水阀结构,包括有阀主体以及分设在阀主体两端的温控阀与切换阀,该阀主体上设有连接供水的冷、热水进水孔和连接出水终端的出水孔,内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冷、热水进水孔和温控阀的冷、热进水道,以及一混水腔,该混水腔内安装一单独成型的混合水道本体,该混合水道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温控阀和切换阀水路连接。
[0005]该混合水道本体的中部成型有混合水流道和对应连通阀主体出水孔的分水道,温控阀的混合水通过混合水流道连接到切换阀,分水
[0006]道通过切换阀实现水路的切换。
[0007]该混合水流道采用双流道结构设计以满足流量的需要。
[0008]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水道本体是采用单独成型后再安装在阀主体的混水腔内,如此可以简化阀主体的成型工艺,降低产品的不良率,从而大大降低了混水阀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2为传统恒温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0]图3、4、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剖视图;
[0011]图6、7、8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水道本体结构的立体图和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0013]如图3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水阀结构,是对习用混水阀所作的改进,包括有阀主体I以及分设在阀主体I两端的温控阀2与切换阀3,该阀主体I上设有连接供水的冷、热水进水孔11、12和连接出水终端的出水孔13,该出水孔13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优选出水孔13设置两个分别连接浴缸龙头和手持花洒,具体实施时不以此为限,该阀主体I的内部还一体成型有连接冷、热水进水孔11、12与温控阀2的冷、热进水道14、15,以及一混水腔16,该混水腔16内安装一单独成型的混合水道本体17,混合水道本体17的两端分别与温控阀2和切换阀3水路连接,该混合水道本体17的中部成型有混合水流道171和对应连通阀主体出水孔13的分水道172,温控阀2的混合水通过混合水流道171连接到切换阀3,该分水道172根据阀主体出水孔13的数量而设置一条或多条,分水道172的一端与切换阀3水路连接,另一端通过阀主体的出水孔13与出水终端连通,分水道172通过切换阀3实现水路的切换。为满足流量的需要本实施例优选混合水流道171采用双流道结构设计,分水道172优选设置两条,分别通过对应的出水孔13连接到浴缸龙头和手持花洒。
[0014]实施时,冷、热水分别通过冷、热进水道14、15接入温控阀2内混合组成一定温度的混合水后进入混水腔16,经混合水道本体17的混合水流道171连接到切换阀3,切换阀3切换水路后由相应的分水道172连接到出水终端(浴缸龙头或手持花洒)。
[0015]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水道本体17是采用单独成型后再安装在阀主体I的混水腔16内,如此可以简化阀主体的成型工艺,降低产品的不良率,从而大大降低了混水阀的制作成本。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混水阀结构,包括有阀主体以及分设在阀主体两端的温控阀与切换阀,该阀主体上设有连接供水的冷、热水进水孔和连接出水终端的出水孔,内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冷、热水进水孔和温控阀的冷、热进水道,以及一混水腔,其特征在于:该混水腔内安装一单独成型的混合水道本体,该混合水道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温控阀和切换阀水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混合水道本体的中部成型有混合水流道和对应连通阀主体出水孔的分水道,温控阀的混合水通过混合水流道连接到切换阀,分水道通过切换阀实现水路的切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混水阀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混合水流道采用双流道结构设计以满足流量的需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新型混水阀结构,包括有阀主体以及分设在阀主体两端的温控阀与切换阀,该阀主体上设有连接供水的冷、热水进水孔和连接出水终端的出水孔,内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冷、热水进水孔和温控阀的冷、热进水道,以及一混水腔,该混水腔内安装一单独成型的混合水道本体,该混合水道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温控阀和切换阀水路连接。
【IPC分类】F16K11/10, F16K27/00
【公开号】CN204647429
【申请号】CN201520097420
【发明人】卢文荣
【申请人】鹏威(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