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xiaoxiao2021-3-7  116

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尤其是涉及能够对封闭执行机构液压进行比例调节的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发动机润滑油系统主要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比例调节电磁阀,机油泵泵出的机油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后进入比例调节电磁阀的进油口,电磁阀通电后,其中的磁芯(通常为铁芯,下同)推动阀芯相对于阀套左右直线运动,从而对电磁阀上的调节油口的开口大小进行调节,部分机油从电磁阀上的调节油口流出后,重新进入机油泵。调节油口的开口大小是由电磁阀的电磁力大小决定,通过改变电磁螺线管通电电流的大小,即可对调节油口的开口大小进行实时调节。在发动机高速转动时,润滑油系统的压力较高,此时,进入电磁阀内腔中的机油压力相应地也较高,如果电磁阀的电路系统出现故障,或者电磁阀中的磁芯发生卡滞等机械故障,将导致磁芯无法对阀芯进行调节,使电磁阀处于失效状态,从而无法实现对润滑油系统压力的调节;而且,如果电磁阀内腔中的机油压力超出了电磁阀的安全压力范围,将导致电磁阀永久失效,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即使电磁阀的磁芯无法对阀芯进行调节,电磁阀仍然能够借助于进入其内腔中的压力介质的压力实现对阀芯的有效调节。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包括弹簧座、阀套以及阀芯和复位弹簧,所述弹簧座固定安装在阀套内腔一端,所述阀芯安装在阀套内腔中且相对于阀套直线运动,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弹簧座与阀芯之间,所述阀套上开设与阀套内腔相通的调节油口和进油口,在位于调节油口和进油口之间的阀套的内腔壁上固定连接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阀芯上的阀芯凸肩相对,当凸起部与阀芯凸肩之间的空腔中存在一定压力时,阀芯只能相对于阀套向调节油口方向移动。
[0005]优选地,所述的凸起部为直角凸台,凸起部上与阀芯凸肩相对的端面与阀芯相互垂直。
[0006]优选地,所述的凸起部为变台阶,凸起部的最高点至阀芯的垂直距离大于凸起部的最低点至阀芯的垂直距离。
[0007]优选地,所述的凸起部上与阀芯凸肩相对的端面为锥形面,凸起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连线与阀芯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08]优选地,所述的凸起部与阀套之间是一体化成型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的弹簧座与阀套之间是以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的弹簧座呈波纹状,其中部形成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复位弹簧的外径。
[0011]优选地,所述弹簧座中部的凹槽两侧分别设置“η”形凸起。
[0012]优选地,所述的弹簧座上开设通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压力介质如机油,从电磁阀的进油口进入到凸起部与阀芯凸肩之间的空腔中,当电磁阀的电路出现故障,或者磁芯发生卡滞故障时,由于磁芯无法对阀芯进行调节,同时,复位弹簧也不能对阀芯进行复位调节,因此,电磁阀的进油口压力升高,处于凸起部与阀芯凸肩之间的空腔中的机油压力也升高,机油在阀套内腔的凸起部上形成一定压力,当该压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超过复位弹簧对阀芯的弹性力时,阀芯即在该压力的水平分力作用下相对于阀套向调节油口方向移动,使得电磁阀的进油口与调节油口接通,保证电磁阀处于安全压力范围之内,从而实现了电磁阀借助于进入其内腔中的压力介质的压力实现对阀芯的有效调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的构造图(实施方式一)。
[0015]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的构造图(实施方式二 )。
[0017]图4为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弹簧座,2-阀套,3-调节油口,4-进油口,5-外壳,6_极靴,7-电磁螺线管,8-磁芯,9-导套,10-垫片,11-阀芯,12-滤网,13-复位弹簧,14-消气排油□ ,15-凸起部,101-通孔,110-阀芯凸肩。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主要包括弹簧座1、阀套2、阀芯11、复位弹簧13、极靴6以及电磁螺线管7和磁芯8,所述磁芯8安装在导套9内腔中且可以相对于导套9直线滑动,磁芯8的前端与极靴6套接,且与阀芯11后端接触连接,所述电磁螺线管7套装在导套9上,所述极靴6与电磁螺线管7均安装在外壳5的内腔中。阀套2后端位于外壳5内腔中,并通过垫片10与外壳5固定连接,同时,阀套2后端与极靴6之间密封接触连接。所述的弹簧座I以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连接在阀套2内腔的前端,这样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而且加工容易,装配效率高。所述的阀芯11安装在阀套2内腔中,所述复位弹簧13安装在弹簧座I与阀芯11之间。当电磁螺线管7通电后,磁芯8相对于导套9直线运动,磁芯8驱动阀芯11相对于阀套2也作直线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13 ;当电磁螺线管7断电后,复位弹簧13的弹性力驱动阀芯11相对于阀套2作反方向直线运动,直至阀芯11完全复位。在阀套2上开设与阀套2内腔相通的调节油口 3、进油口 4和消气排油口 14,所述的调节油口 3、进油口 4上分别安装滤网12,以保证进入阀套2内腔的压力介质如机油的清洁度,同时阻止外部异物杂质等进入阀套2内腔中。在位于调节油口 3和进油口 4之间的阀套2的内腔壁上固定连接凸起部15,所述凸起部15与阀芯11上的阀芯凸肩110相对。如图2所示,所述的凸起部15为直角凸台,凸起部15上与阀芯凸肩110相对的端面与阀芯11相互垂直。
[0022]当有压力介质如机油,从上述电磁阀的进油口 4进入到凸起部15与阀芯凸肩110之间的空腔中之后,如果电磁阀的电路出现故障,磁芯8无法驱动阀芯11运动,或者磁芯8发生卡滞故障,磁芯8也无法驱动阀芯11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凸起部15与阀芯凸肩110之间的空腔中的机油压力升高,该机油压力作用在凸起部15上,凸起部15对机油形成向前方向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通过机油作用于阀芯凸肩110,从而使阀芯11只能是向前方向移动,而不可能向后方向移动。当该反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超过复位弹簧13对阀芯11的弹性力时,阀芯11即在该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作用下相对于阀套2向调节油口 3方向移动,使得电磁阀的进油口4与调节油口 3接通。因此,阀套2内腔中的压力机油即可 以通过调节油口 3、消气排油口 14排出电磁阀,使阀套2内腔的压力降低。当阀套2内腔的压力降低至小于复位弹簧13对阀芯11的弹性力时,阀芯11将在复位弹簧13的弹性力作用下向进油口 4方向移动,直至阀芯11完全复位,从而可以使电磁阀处于安全压力范围之内,实现了电磁阀借助于阀套2内腔中压力介质的压力对阀芯11的有效调节。由于凸起部15为直角凸台,因此,凸起部15对机油形成的反作用力基本上集中在水平方向上,即该反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是最大的,这有利于提高阀芯11对阀套2内腔的压力感应的灵敏度,进而提高电磁阀借助于阀套2内腔中压力介质的压力对阀芯11进行比例调节的调节灵敏度。
[0023]实施例2
[0024]本实施例中的比例调节电磁阀如图3、图4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主要是凸起部15的结构不同。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所述的凸起部15为变径台阶,凸起部15上的最高点H至阀芯11的垂直距离大于凸起部15上的最低点L至阀芯11的垂直距离,这样就使得凸起部15的最高点H与最低点L之间的连线与阀芯11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因此,当凸起部15与阀芯凸肩110之间的空腔中的机油压力升高后,该机油压力作用在凸起部15上,凸起部15对机油形成的反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同时具有一定的分力,其中,水平方向上的分力通过机油作用于阀芯凸肩110,从而使阀芯11只能是向前方向移动,而不可能向后方向移动;而竖直方向上的分力则是径向作用于阀芯11,其对阀芯11的前后直线运动没有影响。当该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超过复位弹簧13对阀芯11的弹性力时,阀芯11即在该水平分力作用下相对于阀套2向调节油口 3方向移动,使得电磁阀的进油口 4与调节油口 3接通,其它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情况下,由于凸起部15为变径台阶,因此,凸起部15上各点对机油形成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大小不一致,这会影响到阀芯11对阀套2内腔的压力感应的灵敏度。为此,可以将凸起部15上与阀芯凸肩110相对的端面设计成锥形面,并且,凸起部15的最高点H与最低点L之间的连线与阀芯11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也为锐角,这样可以使得凸起部15上各点对机油形成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大小尽量趋于一致,而且,凸起部15对机油形成的反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同时具有一定的分力,有利于提高阀芯11对阀套2内腔的压力感应的灵敏度,进而提高电磁阀借助于阀套2内腔中压力介质的压力对阀芯11进行比例调节的调节灵敏度,增强了电磁阀的调节平稳性。
[0026]在上述的电磁阀中,所述凸起部15与阀套2之间可以是一体化成型连接,例如采用车加工方式直接加工成型,这样不仅结构简单、加工容易,而且可以很好地保证凸起部15与阀套2之间的连接强度,有利于降低电磁阀的制造成本。如图1、图3所示,其中的弹簧座I呈波纹状,其中部形成凹槽,在凹槽上开设通孔101与消气排油口 14相通,所述凹槽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复位弹簧13的外径,以方便复位弹簧13的安装和更换;所述通孔101方便阀套2内腔中的油、气通过消气排油口 14排出电磁阀。另外,所述弹簧座I中部的凹槽两侧还可以分别设置“η”形凸起,该处的“η”形凸起可以使得弹簧座I具有更好的轴向弹性,其与复位弹簧13相互配合,可以提高阀芯11的运动灵活性,有利于提高电磁阀借助于阀套2内腔中压力介质的压力对阀芯11进行比例调节的调节灵敏度。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座(I)、阀套⑵以及阀芯(11)和复位弹簧(13),所述弹簧座⑴固定安装在阀套(2)内腔一端,所述阀芯(11)安装在阀套(2)内腔中且相对于阀套⑵直线运动,所述复位弹簧(13)安装在弹簧座⑴与阀芯(11)之间,所述阀套(2)上开设与阀套(2)内腔相通的调节油口(3)和进油口(4),在位于调节油口⑶和进油口⑷之间的阀套⑵的内腔壁上固定连接凸起部(15),所述凸起部(15)与阀芯(11)上的阀芯凸肩(110)相对,当凸起部(15)与阀芯凸肩(110)之间的空腔中存在一定压力时,阀芯(11)只能相对于阀套⑵向调节油口⑶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15)为直角凸台,凸起部(15)上与阀芯凸肩(110)相对的端面与阀芯(11)相互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15)为变径台阶,凸起部(15)的最高点(H)至阀芯(11)的垂直距离大于凸起部(15)的最低点(L)至阀芯(11)的垂直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15)上与阀芯凸肩(110)相对的端面为锥形面,凸起部(15)的最高点(H)与最低点(L)之间的连线与阀芯(11)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起部(15)与阀套(2)之间是一体化成型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座(I)与阀套(2)之间是以过盈配合方式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6所述的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座(I)呈波纹状,其中部形成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复位弹簧(13)的外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座(I)中部的凹槽两侧分别设置“η”形凸起。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座(I)上开设通孔(101) 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比例调节电磁阀,包括弹簧座、阀套以及阀芯和复位弹簧,所述弹簧座固定安装在阀套内腔一端,所述阀芯安装在阀套内腔中且相对于阀套直线运动,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弹簧座与阀芯之间,所述阀套上开设与阀套内腔相通的调节油口和进油口,在位于调节油口和进油口之间的阀套的内腔壁上固定连接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阀芯上的阀芯凸肩相对,当凸起部与阀芯凸肩之间的空腔中存在一定压力时,阀芯只能相对于阀套向调节油口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即使是在电路出现故障或者磁芯发生卡滞故障时,其仍然可以借助于进入其内腔中的压力介质的压力实现对阀芯的有效调节,保证电磁阀处于安全压力范围之内。
【IPC分类】F16K31/06, F16K11/07
【公开号】CN204647421
【申请号】CN201520331988
【发明人】谭建伟, 赵敬刚, 张 林, 张金伟, 陈兵, 罗丽丝
【申请人】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1日

最新回复(0)